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上传人:ning****hua 文档编号:16707588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农垦中学课题组 郭小慜 崔立坤一、 课题提出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这些话语一再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何其重要!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母亲或她的代理人的喂养和照料,新生儿便无法生存下去。这就促使婴儿对母亲产生依恋。依恋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几乎一切社会情感发展的基础。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走出成长的烦恼。遇到具体问题时,父母

2、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交往时时处处都有,难道与“贴心小夹袄”的沟通还会有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可令很多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太多时候是频繁地进行“沟”,但实际效果却往往是没有“通”。父母强烈的爱反而让孩子感到厌倦、逆反,甚至是拒绝学习,逃出家门,更为严重的会导致自杀。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家庭已经意识到家长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在某学校进行的一次全校性的学生、家长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出这样几个特点:1、多数家长,特别是父亲能较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健康的重要性;2

3、、多数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如粗暴型、溺爱型、放任型、不稳定型等;3、多数家长对家庭教育感到迷茫与苦恼,且能自发地去寻求一些对策,但效果不明显,内心深处迫切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导。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如何让亲子互相信任、无话不谈?学生受教育多数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对于住校学生来说,在学校的时间更是要多于家庭时间,要使中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除了家长和孩子本身的努力之外,学校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一个很重的角色,恰如一座桥梁,架起的是双方亲密无间的往来。对家长和孩子双方而言,学校和老师是值得尊敬的、可以信赖的,所以由这个中间人来搭建的沟通桥梁是最有效的。我们认为:亲子关系中,学校和教师大有可为,选定“

4、学校指导亲子沟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作为研究课题,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更符合学校和谐发展的需求。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目的 我们提出这一课题并开展相关研究,目的有:(1)了解不良的亲子沟通对学生心理和学习的影响。(2)寻求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3)通过开展一些实在的亲子沟通活动,改善家庭亲子沟通的状况,让亲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优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并以个案家庭的示范作用推动全校学生家庭的进步。2、研究的意义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其他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相互了解的过程。人与人之间,当然也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都需要沟通,需要了解和理解,才能更融洽地生活,沟通应是为人

5、父母者都要学会的一门艺术。一旦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孩子心理与行为把握的机会和能力。当你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严重的走上歧途时,你已经无能为力了,所以,父母与孩子间良好积极的沟通非常重要。缺乏亲子沟通,必然会严重影响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孩子日后人格、心理的正常成长和成熟绝大多数父母愿意与孩子沟通,绝大多数孩子也愿意与父母交流。但由于一些父母与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与孩子所关心的内容不同,与孩子谈话的方式使孩子难以接受等,因而造成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障碍。我们开展亲子沟通活动研究,就是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亲子沟通的持续进行,父母与孩子在交流中互动,在互动中交流,加深了对

6、孩子的了解,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沟通心态,丰富了教育知识,开阔了待人胸怀,掌握了沟通技巧,学会了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说话,懂得了冷静反思自己的沟通行为,全面提升了亲子沟通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促进了家长沟通和教育综合素质很大的提升。三、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亲子沟通障碍的原因的研究父母眼里只有分数父母那烦人的唠叨压抑的家庭氛围单亲家庭爱的缺失2、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家长学会倾听角色互换,换位体验关注学习以外的东西给孩子自由的空间3、教师帮助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的研究组织开展“双休日亲子游”系列亲子活动举办“角色互换体验”活动利用班级网站沟通四、 课题

7、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活动为核心,主要采取个案法、行动研究法,并辅之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通过研究,寻求实施亲子沟通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真正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实现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1、用调查法进行调研,调查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什么沟通难题,然后再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查表一:孩子喜欢父母这样做孩子讨厌父母这样的行为调查表二: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父母眼中的坏孩子2、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如:亲子课堂,亲子游园活动,亲子手工制作等等,或者亲子之间写信交流等等。3、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请有关教育专家进行讲座等等。

8、4、鼓励家长一个月给孩子一个评价,孩子也可以给家长提出小小的建议等等。5、利用班级网站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五、 研究步骤(一)课题准备阶段(2010.32010.4)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培训;2、开展课题研究前期调查,了解亲子沟通现状;3、确定跟踪指导个案家庭。(二)课题实施阶段(2010.82010.11)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热情与欲望;2、通过亲子沟通活动,指导家长掌握良好的沟通方式方法;3、及时反思,做好小结工作;4、组织个案指导跟踪专题展示与交流活动,共享资源;5、进行中期检查,形成报告。(三)课题总结阶段(2010.11

9、2010.12)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2、申请课题结题评审,汇报课题研究成果。六、基本过程(一)对指导老师进行课题研究业务培训在开题准备阶段,我们重点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师与父母沟通的85个细节、有话慢慢说父母如何与青少年沟通、王欣老师给学生家长的100封信、对家长学校的组织策划及教学问题的初步探讨、劳伦斯斯坦伯格著成为优秀父母的十大法则、北京分司厅组织编写 教师与父母沟通的85个细节等相关课题资源。(二)健全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机制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因本课题涉及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群体,为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的课题小组由教师及部分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组长:郭小慜成员:崔

10、立坤 家长成员:刘骏、黄明才、张礼杰、符策、林耀芳、刘世丽、孙海峰、黄秀蓉、李振京2、确定指导跟踪的个案家庭。根据前期对亲子沟通状况的调查了解,我们从家庭的成员结构、经济来源、文化素养、工作单位、社会关系、沟通环境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筛选,确定部分家庭为指导跟踪个案。3、制定课题管理相关保障措施。落实“理论学习共同研讨实践观察梳理反思”的课题研究活动四环节。工作流程:我们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讨论形成基本的指导跟踪工作流程:宣传鼓励共同学习商讨计划参与沟通评价反思梳理总结学习新理论商讨新计划(三)开展个案跟踪指导活动1、调查亲子沟通现状,明确研究意义,确定跟踪对象。确定了本课题后,我们认为必须从问题

11、入手,从现状入手。2010年5月,我课题组两位老师设计营造良好家庭氛围问卷调查, 利用我校家长会和课余时间,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的30位家长和3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共55份,通过对问卷反馈结果的总结分析,我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1)对孩子的问卷总结理解、关心、谅解、鼓励、帮助、看到孩子的进步和长处并适时给予激励、常陪伴孩子(最好能偶尔带孩子出去玩)等,是孩子们普遍喜欢的父母的做法;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无暇关心孩子、一有问题就骂孩子、不理解孩子、侵犯孩子的隐私等做法,是孩子们一致反感的。(2)对家长的问卷总结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是这样的:理解、关心父母,对人有礼貌,学习好,常锻炼身体,

12、讲究卫生,体谅父母,帮父母做家务,赞赏父母;孩子令家长伤心的表现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理解父母,叛逆,不爱学习而沉迷于电脑,不诚实等。(3)两者的对照总结及调解之策通过对两项问卷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共通之处:1、双方都希望对方理解自己,但是没有更多的从对方角度着想;2、双方都希望彼此沟通中对方能够有艺术、有涵养,自己却没有反思自己的做法;3、彼此存在代沟,渴望缩小代沟。调解之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校和老师作为第三方,作为家长和孩子都信任的第三方,可以通过日常的德育教学、家长会、举办亲子沟通的主题班会等,艺术的架起他们沟通的桥梁。了解这些现状后,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到本课题重

13、要的现实意义。于是,在结合班主任推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家庭结构、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家庭文化等因素,课题组从中遴选了个案跟踪对象。2、开展家庭访谈,达成课题共识,确定研究思路。选定对象后,我们主动走进个案家庭,与家长、孩子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从思想上与指导教师形成共识,主动参与进来,进而形成研究合力。3、具体指导亲子有效沟通过程。许多家长,特别是我们所选的个案家庭,都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存在误区,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专制,有的期望太高,有的随意放纵,但他们自身却没真正意识到自己这些误区。根据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要开展好指导跟踪工作,就必须从转变这些不良观念,让他们走

14、出误区来。于是,我们选择孩子的一些表现为契机,平静地切入个案家庭,经过多次的努力,个案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逐步趋向民主、科学。案例1: 墙推倒了就是桥刚接手初一(6)的时候,刘贵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顶着一头漂染过的头发,嚼着猩红的槟榔,脚上再穿个人字拖,要说他是个社会混混,多半人没有异议。这样的学生,成绩上也是糟糕得一塌糊涂的,满纸的红灯笼,遥遥的挂在年级的最末端。上课或晚修,睡觉就是刘贵最好的状态。很多老师说,只要他不说话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一看到他张着长期嚼槟榔的“血盆大口”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谈天说地”,就止不住的厌恶。但是也没辙,瞪他一眼,他就安静一会儿,接着再故态复萌。基本不做作业,

15、连抄都懒得抄,厌学情绪极其明显。从班主任那儿了解到,刘贵的父母都是做小本买卖的,平时忙得焦头烂额,晚上很晚才回家,根本没有时间管他。一旦发现他有什么问题或是老师告状,家长不问缘由,直接就对刘贵“棍棒相见”了。而刘贵呢,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除了要钱,基本不和父母有过多的交流。八年级的思想品德,开篇第一课就是讲授亲子关系。我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当回“小记者”,采访一下父母,了解父母的情况和良好家风。布置这类可与家长共同协作完成的练习,不只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父母,也给家长创造了多与孩子沟通的窗口。我还特别提及刘贵,说:“我很有兴趣了解你的家庭情况,请你要给我一个机会。”私下,我给刘贵的家

16、长打电话请他们配合我的工作。在家长的合作之下,刘贵很快就交了作业。光是这一点,我就在班上大力的表扬了他,他看了看我,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之后,我经常联系刘贵的家长,针对刘贵的个性特点,交流教育的方法,让家庭的教育能与学校的教育一致。从刘贵家长那儿我了解到他的兴趣,喜欢研究一些小昆虫,看许多这方面的书,能讲出不少小昆虫的特性呢,我夸奖他聪明,知道得多,借以激励他的上进心,同时适当降低目标,让他在测验中获得“自己也达标了”的成功感,他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动力,证明自己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对学习也没有那么反感了。同时,也请刘贵的家长能在百忙中抽出一些时间关心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有

17、效沟通: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不是办法。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一些对他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当你真的需要问问题的时候,也要少用“为什么”,这个词往往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们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们一起打完篮球,开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诱使他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我还时

18、不时的推荐一些有关亲子沟通的文章和书籍给刘贵的家长,让他们在碰到类似问题时,能有相关案例和经验进行参考、借鉴,不要总是打骂孩子。一个学期过去了。刘贵的表现越来越让我满意,上课睡觉的次数明显减少,也开始做起了笔记,成绩单上的数字也没有那么“触目惊心”了。而且据刘贵家长的反映,刘贵成长了很多,懂得了体恤父母的辛劳,自己包办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遇到挫折或困难,会和父母有商有量,父母呢,也会帮助他找原因,当参谋,出点子,鼓励他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刘贵的家长很高兴刘贵能有这样的转变,他们甚至和我开玩笑说:“以前我们很害怕接到老师的电话,肯定是刘贵又犯什么错误了。但现在就不同啦。我们很乐意和老师一起分

19、享教育心得。”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将横亘在亲子之间的那堵墙推倒,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案例2:“我不是坏孩子!”崔老师班上的小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平时挺注重对小伟各方面的培养。前段时间,总有学生向崔老师反映:“我新买的活动铅笔不见了。”“我的彩色橡皮不见了。”经过几天的“侦察”,小伟落入了崔老师的视线。小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平时挺注重对小伟各方面的培养。崔老师决定和小伟的妈妈谈谈,毕竟这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果然妈妈听了气急败坏:“他为什么要那样做?” 第二天,小伟的眼睛红红的。问他,他说,妈妈先是狠狠打了他一顿,接着晚上爸爸又气又急地把他从被窝里拖起来骂

20、:“你这个坏孩子!”还当着他的面,把一只新买的铅笔盒摔坏了。“我不是坏孩子。”小伟轻轻地说了一句,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显然,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他们认为随手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行为。但是,他们不明白,打骂一顿是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为什么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能随便拿的道理,有时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崔老师决定再和家长深谈一次。 “碰到这类情况,你们首先要冷静,千万不要体罚孩子,大人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启发孩子有了错及时纠正。”接着,崔老师把孩子那天的谈话与父母作了交流,他们意识到了错误。 “你们可以有意识地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鼓励孩子把

21、拿来的学具还给同学,让孩子向人家说明原因,并要求他对别人说对不起。千万不能对孩子说偷这个字,更不能对孩子体罚。”临走前,崔老师又一次嘱咐家长。令人高兴的是,小伟的父母接受了崔老师的意见。从此,小伟再也没发生过类似的行为,崔老师很欣慰。七、课题成果(一)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让个案家庭沟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走向民主,亲子关系日趋和谐。家庭教育素质量化测评表素质结构组成权重第一次测试平均得分第二次测试平均得分第三次测试平均得分家长教育观念20611.217.8科学教育方法204.89.617.2健康上进的心理状态206.213.818.4良好的生活习惯2010.316.218.8和谐的亲子

22、关系20711.817.4总分10034.361.289.6通过深入家庭调查了解并指导个案家庭亲子沟通之后,课题组总结出家庭在亲子沟通的观念上普遍存在的误区:一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用自己的理想去选定孩子的发展之路,遇到挫折之后又采取消极态度;二是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懂得孩子具有年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指导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其一与家长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问题所在,告诉他们先前的教育属于揠苗助长,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等待,同时等待中需要添加必要的营养,即耐心沟通,放下家长之威与孩子成为朋友。其二是帮助他们弄清问题

23、所在,寻找解决办法。最后是给他们打气鼓劲,不要放弃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长调整了对孩子的期望值后,向家长推荐了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爱的教育等书籍,让家长认真阅读,及时记录。通过第一阶段的指导,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明白不能用自己的理想打造孩子。同时,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兴趣趋向也逐渐明朗化,话语多了,心情开朗了,找回了爱蹦爱唱的自己。第二,指导家庭改善家庭的学习环境,创设沟通的氛围。家庭环境,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其质量优劣自然会严重影响着孩子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走进个案家庭后,我们发现个案家庭中,家长们普遍疏忽了对家庭育人环境的创设与优化,认识不到良好环境对促进亲子有效沟通

24、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指导跟踪教师们一方面有针对性向家长介绍环境育人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指导创设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环境带来的更加有效的沟通。经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个案家庭的家庭学习环境已有很大改观。第三,指导家长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与孩子不能有效地沟通起来,问题就是出在方法上,于是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孩子不满意,家长不服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老师们采取的方法是:帮家长提供良好的沟通途径,与家长互换角色、交流做法等,一边指导跟踪,一边和家长总结提炼。第四,指导家长学习沟通的技巧与内容。近年来许多亲子冲突的

25、结果,造成了许多遗憾,也从反面证明了亲子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掌握沟通的技巧,丰富沟通的内容,我们主要是通过与家长共同把握有效时机、选择有效的切入点、先充分了解再展开沟通、先倾听后评点等做法来帮助家长们提高沟通的技巧,丰富沟通的内容。在跟踪与指导中,教师和家长们都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当发现一些可行的办法与技巧后,便及时的总结提炼出来,如技巧一每周安排一次或以上的“黄金搭档”活动。在那段时间里,家长与孩子共同选出某一项活动共同参与,如共同完成学习剪贴本等。技巧二设立“好行为箱”。找一个小箱子,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外面贴上“好行为箱”的贴纸,每次看到孩子有良好行为,就写在

26、纸上放入箱内,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查看。这对孩子克服恐惧,培养自信、自爱、自尊非常见效。第五,与家长共同寻找家庭沟通不良的原因和对策。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帮助家长们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意义,往往就意想不到地找到了有效沟通的捷径。因此,每次走进个案家庭,我们都要事先认真分析本次与家庭进行沟通的目的,先帮家长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寻求对策。 八、结语亲子沟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关系着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而目前亲子沟通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思考和构建新型亲子沟通方式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亲子沟通还不尽人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社会变革的脚步加快、社会的发展,亲子沟通不断涌现新的情况。因此,对亲子沟通的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要不断改进,为亲子沟通提供依据和方法,进而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进步。此次课题研究,通过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家庭的亲子沟通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希望通过我们课题的后续深入开展,能够对改善亲子沟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