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历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702313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凝土的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的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凝土的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的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的历史(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自19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后,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进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隧道、矿井以及水利、海港等土木工程领域。建筑用混凝土的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甚至可能在更早的古代文明中已经使用了混凝土及其胶结材料。但直到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发明才为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开创了新纪元。至今仅有16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1801年考格涅特发

2、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到1850年法国的兰博特首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作配筋的混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后来康纳于1886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1872年美国人沃德建造了第一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1906年特纳研制了第一个无梁平板。从此钢筋混凝土小构件已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第二阶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破损阶段方法。1922年英国人狄森提出了受弯构件按破损阶段的计算方法。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来西奈发明了预应力

3、混凝土。其后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在分析、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艺与科研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建筑物,如美国波士顿市的Kresge大会堂,英国的1951节日穹顶,美国芝加哥市的Marina摩天大楼,湖滨大楼等建筑物。1950年苏联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制定了“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规程”。1955年颁布了极限状态设计法,从而结束了按破损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第三阶段为工业化生产构件与施工,结构体系应用范围扩大,设计计算按极限状态方法。由于二战后许多大城市百废待兴,重建任务繁重。工程中大量应用预制构件和机械化施工以加快建造速度。继苏联提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之后,1970年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波兰相继采

4、用此方法。并在欧洲混凝土委员会与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CEB-FIP)第六届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建议,形成了设计思想上的国际化统一准则。第四阶段,由于近代钢筋混凝土力学这一新的学科的科学分支逐渐形成,以统计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已逐渐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电算的迅速发展使复杂的数学运算成为可能。设计计算依据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概括为计算理论趋于完善,材料强度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筑物向大跨高层发展。我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比较曲折,解放前几乎是空白,60年代边学习苏联的经验边完善提高,70年代自己动手搞科研,编规范;80年代规范的设计水准正力争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近

5、30年来,我国在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可靠度与荷载分析、单层与多层厂房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大板与升板结构、大跨度结构、结构抗震、工业化建筑体系、电子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为修订和制定有关规范和规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科学依据。编制出了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06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等。这些规范和规程积累了我国半个世纪以来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把我国混

6、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到了当前的国际水平,它将在工程设计中发挥指导作用。必将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混凝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懂得把石头、砂子和一种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发现的粉尘物(Pozzolana)与水混合制成混凝土,用于建筑伟大的罗马城和诸多神庙,甚至实现了诸如万神庙穹顶这样伟大的建筑奇迹。后因种种原因,其复杂的加工技术失传了许多世纪,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丛书中才有提到。现代意义的混凝土直到19世纪才出现,特指由骨料(砂、石等)、水泥和水混合而成的建材。这依赖于1824年英国人约瑟夫阿斯曾丁(JosephAspdin)发明的水泥。但真正展示水泥特性的就是混凝土。

7、混凝土在拉丁语中是“结合在一起共同成长”之意,在英语中,混凝土一词为“Concrete”,分解开是“不同材料的结合物”之意。现在中文的混凝土一词则是从日本传来的,是“Concrete”的日语音译。韩国三星物产公司开发出一种强度与花岗岩相当的超高强度混凝土,能够用于建造高度达千米的大厦。这种超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50MPa,每平方厘米可承重15吨,相当于在一枚硬币大小的面积上加载一辆普通卡车的重量。超高强度混凝土在水泥和沙石等原材料的选材及其混合比例上技术独特。三星物产公司对这种混凝土进行的浇注试验证明,其施工适应性良好,能节省工时和建筑成本。三星物产公司计划于今年7月将其投入使用。据韩国朝

8、鲜日报报道,没有使用任何水泥材料的“纸建筑物”最近在韩国首次亮相尼就是首尔奥林匹克公园内的纸集装箱(papertainer)美术馆。该美术馆长宽108米,由356个防水纸柱和166个集装箱建成。它来自于日本世界级建筑家茂坂的设计,韩国建筑家尹京石也提供了协助。美术馆将于9月15日开馆,截止到12月将举办韩国主要画家、设计师的展会,然后被拆除。三峡工程之最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三峡工程从首倡到正式开工有75年,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勘测和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面系统的设计研究,历时半个世纪,积累了浩瀚的基

9、本资料和研究成果,是世界上前期准备工作最为充分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最广泛的关注,是迄今唯一的经过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投票表决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

10、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包括两岸非溢流坝在内,总长2335米。泄流坝段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x26台,双线5级船闸+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总量约1.25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643万立方米,钢材59.3万吨(金结安装占28.08万吨),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深水围堰最大水深60米、土石方月填筑量170万立方米,混凝土月灌筑量55.4万立方米,年浇筑量达543万立方米,年工程量和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纪录,是水利施工强度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10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总水头113米的船闸,是世界上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三峡升船机的有效尺寸为120x18x3.5米总重11800吨,最大升程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水库移民最终可达113万人,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第一座核电站安全壳秦山核电站安全壳于1991年10月17日建造成功。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是核电站反应堆主厂房的围护结构,为直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