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701194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操作指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水产养殖和市场供应带来一定影 响。同时,春季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 频繁,是水产动物防病促长,提高成活率和品质的关键时 期。为加强水产养殖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各地水产养殖稳定 和市场供应充足,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协调全 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国家大宗淡水鱼、虾蟹、贝类、特色 淡水鱼、海水鱼、藻类等 6 个渔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 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会有关专家,共同编写了本指南, 供各地在开展春季水产养殖时参考使用。一、种苗生产(一)做好亲本培育春季是水产苗种需求量最大的季节,为满足春季有足够 的优质种苗用于养殖生产,尤其是

2、保障种苗的质量,近期需 要进一步强化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培育,主要是亲本的营养强 化工作。1. 鱼类亲本培育:繁殖群体因生殖腺发育的需要,对一 些营养素的需求会不同,应该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营养需 求,投喂相应的饲料,适当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特别 要预防亲本饲料霉变,开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 密封保存。环境调控方面需要注意水温、水质和水位。海水 亲本饵料尽量选择优质干性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正规饲料添 加剂等增强亲鱼体质,减少对冰鲜饵料等外源输入投入品的 依赖。2. 虾蟹亲本培育:虾蟹需要进一步加强优质亲本的选择 和营养强化,同时要加强饵料生物弧菌等病原的检测;保障 亲本培育水体温度;为防治

3、外源病原输入,要做好养殖用水 过滤、消毒等措施;保存在池塘的虾蟹亲本需要加强水质检 测,及时采取水质调控措施。3. 贝类亲本培育:双壳贝类亲本饵料以鲜活单胞藻类为 主,搭配代用饵料;腹足类养殖贝类主要是鲍类,在亲鲍促 熟培育期间,以新鲜饵料为宜,饵料应新鲜,投喂前需清洗 干净,保证亲本营养充足均衡,控制亲本同步发育。(二)做好苗种繁殖苗种的繁殖是保障春季生产的重点,春季是大多数水产 品种的繁殖季节,及时掌握季节变化,合理安排生产非常重 要。1. 鱼苗繁殖:根据春季水温等环境条件变化情况,制定 精准的海水鱼亲本“水温+光照+营养”综合促熟措施,制定 精准的淡水鱼亲本“水温+流水+营养”综合促熟措

4、施,诱导 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或利用激素诱导产卵。繁殖季节 要注意温度变化,春季常见时冷时热,容易鱼卵冻死或发生 水霉疾病,要注意保温,或者根据天气预报,开展鱼苗繁 育。此外,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70-80 目的尼龙筛绢过 滤。2. 虾蟹苗繁殖:做好生物藻类、轮虫等虾蟹苗种饵料的 保种工作,采取养殖用外源水大型生物隔离、一级消毒沉 淀、二级消毒沉淀、三级紫外消毒、四级蓄水等苗种繁殖与 培育的水质保障措施,保证使用净化水。每天至少2 次(清 晨和傍晚)检测水体的溶解氧、pH、氨氮、亚硝氮、硫化物 等指标,及时调控水质。3. 贝苗繁殖:雌雄同体的扇贝(如海湾扇贝)亲贝排放 精卵之后要及时洗卵,

5、一方面避免多精入卵,降低受精率, 另一方面,防止精液过多污染水质。牡蛎等采取解剖受精的 贝类,要注意区分雌雄个体,挤卵时注意排除内脏团,可采 用多级滤网过滤。(三)做好苗种、鱼种培育1. 及时规划苗种生产计划:按照苗种需求订单制定生产 计划,不要盲目扩大或缩减苗种生产数量,保障养殖生产苗 种供给。2. 精心培育:苗种培育过程中,制定适宜的培育密度、 精准的饵料投喂策略,同时加大换水量,同时可添加微制剂 调控水环境,促进苗种健康生长,提高苗种成活率。3. 严格防控疫病发生:做好育苗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 工作,进出车间需消毒,不将病原带入育苗系统。二、养殖生产(一)做好水质调控“水”指的是养鱼的池

6、塘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 池塘面积、水深、土质、周围环境等,必须适合鱼类正常生 活和生长的要求,达到健康养殖。在开春季节,外界环境相 对不稳定,天气变化频繁,昼夜温差大,水温变化较大,这 个时候水质调控非常关键。1. 及时调水:随着天气渐暖,温度回升,要不断加水, 提高水位。中游地区高密度屯鱼池塘特别要保持好水位。春 季海带、裙带菜等藻类正处于快速生长期,随着长度和宽度 的不断增加,个体之间相互遮光和阻流现象越来越严重,因 此必须及时调整水层。工厂化养殖春季升温期注意控制养殖 池升温速率,检查源水一级或多级沙滤处理效果。海水网箱 春季养殖应对海域水质环境进行取样调查,以决定是否继续 在原海

7、域进行养殖生产或根据调查结果调整网箱布局、确定 养殖密度等。2. 及时增氧:南方地区需要较早架设增氧机。中下游地 区,特别是高密度屯鱼池塘,适时增氧尤其重要。北方地区 高产池塘也应提早到四月份架设增氧机。3. 及时施肥:有机肥料必须充分发酵和消毒。做到少 施、匀施、勤施。晴天上午施肥好,不在阴天、雨天施肥。(二)做好种苗放养放养种苗要求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质健壮、无 病无伤,且是符合养殖要求的优良种苗,这是春节生产的关 键所在。1. 适时放种:工厂化、池塘、网箱养殖条件下,应根据 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 放养。对虾病害发生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室外池塘养殖投

8、苗时间南方应在 4 月以后,北方应在 5 月以后。2. 选择良种:选择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放养。深水抗风 浪网箱和北方池塘养殖尽量选择大规格苗种。南方池塘放养 苗种时,特别注意塘内生物饵料的培养,注意有机肥的用 量,避免浪费。3. 控制密度:不同养殖系统放苗密度要控制,避免发生 因密度引发的胁迫性疾病。不同品种苗种投放密度不同,但 总的原则是尽量降低养殖密度,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每平 方米不超过700尾,传统土池养殖密度不超过3 万尾/亩。 双壳贝类附着后的贝苗移至池塘或海区进行种间培育,注意 保苗袋的孔径选择及放养密度。鲍苗放养密度为40-50 粒/ 笼。(三)做好饲料投喂选择优质的人工配合饲

9、料,及时观察鱼虾蟹摄食情况, 根据气候条件、水质、鱼虾蟹养殖阶段及健康状况及时调整 每天饲料投喂量,低温期和高温期不宜投喂过多的饲料防止 水质发生变化,及时检测池底水质指标。1.正常情况:大部分地区的大宗鱼类由于越冬期间没有 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差。越冬后尽早启动投喂,温度合 适时可逐渐增加投喂量。越冬后的初期,由于鱼类体质较 弱,可适当使用一些优质饲料,如鱼粉、鱼油含量稍高一 点,可适当提高投喂频率。特色鱼类鳜等肉食性鱼类初期投 喂鲮鱼苗、团头鲂鱼苗作为开口饵料鱼,要注意饵料鱼的消 毒。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尽量选择人工配合饲料。2.应急情况: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很多养殖企 业缺乏水产饲

10、料,可能会造成投喂受限或者水生动物饥饿。 应急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饲料原料,如鱼粉、饼粕类等, 可利用小型饲料机或者绞肉机做适当加工后直接投喂,避免 因缺乏营养对鱼体健康造成影响。疫情后,应尽快补救,通 过使用高品质饲料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在春季气候急剧变化 导致应激时,可适度降低 20%-50%投喂量。三、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一)不同生产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 1.育苗期间措施 在水产育苗过程中要做好相关消毒工作。一是使用含 碘、氯消毒剂或臭氧处理,对鱼类受精卵进行消毒。二是对 养殖器材等进行消毒。三是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防止外源 病原生物进入生产区。采取养殖用外源水大型生物隔离、一 级消毒沉淀、二

11、级消毒沉淀、紫外消毒、去除有机物、蓄水 等措施净化养殖用水,保障亲本和种苗养殖用水不携带病原 和减少有机物,对进入生产区之前的蓄水进行病原和水质检 测,含病原生物、水质不达标的蓄水不能进入生产区。2.养殖期间措施一是增加溶氧。底层水体上翻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 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应增加增氧机开启频次,避免因水质恶 化引起的缺氧问题。二是降低密度。适时通过分塘转移成 鱼、增加商品鱼加工量或采用冷冻保鲜等措施,减少成鱼存 塘量,降低池塘养殖密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鱼体受伤 或引起应激反应。三是合理投喂。对于养殖密度较高的成 鱼,适当减少饵料的投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增加免疫力的 正规添加剂。(二)

12、科学合理用药一是合理使用外用药物。注意药物适用对象、用量和配 伍禁忌。例如:生石灰为碱性药物,不宜与含氯药物、含碘 药物、硫酸铜和敌百虫同用,虾蟹、鳜鱼养殖塘禁用敌百 虫,大口黑鲈、乌鳢和大口鲶养殖塘慎用敌百虫。二是严禁 抗生素滥用。避免盲目增加药物使用量,不得以预防为目的 全池泼洒抗生素。三是严禁使用禁药和三无产品。不使用农 业农村部公告第250 号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以及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292 号中停止使用的洛美沙星、培氟沙 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 种药品。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 果,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品以及所谓“非药品”“动 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药品(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13、)。(三)加强重要种类疫病防控1.鱼类春季应关注水霉病、烂身烂鳃和白皮等细菌病,寄生类 纤毛虫病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水霉病由真菌引起,往往在病灶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絮 状物,常在水温10-20C暴发,一般感染受伤后的鱼体。因 此,应减少或转塘等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天气晴好时对养 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采取投喂饲料等增强抗病能力措 施。烂身病、烂鳃病和白皮病等细菌病通常由假单胞菌、柱 状黄杆菌等细菌引起,在病灶部位引起腐烂症状,常在水温 15C左右时开始发病。为避免疾病发生,可在苗种下塘前使 用消毒类药品消毒。寄生类纤毛虫病多由车轮虫、斜管虫、累枝虫和小瓜虫 等纤毛虫寄生而引起,肉眼往往无法直接

14、观察到病原体,常 在水温15C以上开始暴发。车轮虫、斜管虫和累枝虫病多暴 发于水质较差的养殖塘,因此养殖户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水质调节等工作,合理调控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与生物量, 抑制水体中有害物种的大量繁殖,增加有益种类的生物量和 种群量。疾病暴发时,可使用杀虫药品进行防治。小瓜虫病(刺激隐核虫病)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早 期预防和检测是防控的关键。发现虫体时,可多次使用驱虫 药品驱离虫体。已经严重感染的,要保证水体环境的适宜与 稳定,以增强养殖鱼类的体质和免疫力,合理使用药物刺激 虫体脱离鱼体,利用小瓜虫生活史特征控制其生存、繁殖和 侵染宿主,从而减少患病鱼的死亡,减少损失。2.虾蟹类春

15、季应关注白斑综合征、虹彩病毒病、传染性皮下与造 血组织坏死病、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罗氏沼虾 土田村病毒病、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拟穴青蟹呼肠孤病 毒病和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等。具体防控技术如下。加强养殖水体状况监测,每天至少检测一次溶解氧、氨 氮、亚硝氮、pH等池塘底部水体理化指标,减少非传染性疾 病的发生。低溶解氧、高pH和低pH会造成养殖虾蟹组织损 伤,高氨氮和亚硝氮表示养殖池塘系统遭到破坏,可能产生 大量的条件致病病原,如弧菌等,要通过底层增氧、消毒、 使用生石灰等措施修复养殖。加强养殖水体条件致病微生物 的监测,每天至少检测一次,如对虾养殖底层水体弧菌超过 1x103个/ml,需

16、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有害藻类容易发生的 养殖地区和模式,在池塘中适当投放罗非鱼控制蓝藻等有毒 藻类的发生。预防温度变化导致养殖对虾和克氏原螯虾暴发白斑综合 征,通过投喂维生素C等提高虾抗应激能力,通过增加养殖 池水深,提高溶解氧浓度、调控水质等措施避免水质出现剧 烈变化。四、投入品及养殖成品运输(一)做好苗种运输 做好苗种运输计划。苗种生产企业尽量与物流企业对 接,建立稳定的运输线路,保障苗种运输至养殖企业。加强 与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接,协同做好苗种保障和 运输安全工作。苗种运输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何种运输方法、使用何种 交通工具,都必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苗种要求体质健 壮无病无伤

17、;二是苗种在运前要停食锻炼;三是注意调好水 温和水质,苗种在放养前,确保养殖池(池塘、网箱)水体 与运输水体水温相差2C以内,尽量降低苗种胁迫;四是保 持溶氧充足,不添加麻醉剂;五是虾蟹苗种运输过程注意防 止相互挤压。(二)做好商品鱼运输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层面行业协会,建立鱼类养殖企业 与物流运输企业、消费市场的有机衔接机制,特别加强冷链 物流的引入,保障商品鱼能及时运输至消费终端。1. 器械消毒:水产品装车中使用的器具(鱼框、等)、 包装材料(塑料筒袋、储运水槽等)、防水衣裤等使用前应 清洗干净,并采用相应浓度消毒剂流动冲洗或浸泡消毒后, 再进行使用。2. 运输管理:根据品种不同设定合理运输

18、温度,在气温 升高时适当降低运输密度。疫情期间可能运输过程更为漫 长,应每隔1-2小时检查鱼体状况一次,确保水体氧气、温 度适宜,不添加麻醉剂。在运输途中需要换水时,每次的换 水量一般不超过容器装水量的1/2,最多不超过 2/3。新鲜 采收的紫菜要尽快加工,控制在24小时内加工完成。海 带、裙带菜等藻类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低温。(三)做好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计划和运输安排,多预留出1-2 周 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前适当消毒,保障人员安全。做 好运输前的沟通工作,在疫情防控期,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 领通行证。申领通行证时,要填报车辆和驾驶人相关信息, 并经所在区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公安确认 后,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饲料运输时,装车完毕后要马上盖好篷布,以遮挡烈日 曝晒和防止天气突变。春季雨水较多,运输途中要注意防 水、防湿,司勤人员要戴口罩、勤洗手,必要时选用84消 毒液对饲料和肥料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进行喷 雾消毒,对特殊动保产品外包装选用75%酒精进行擦抹清洁 消毒。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冬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