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正式版)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16697201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5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正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正式版)(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要建好一个EMC实验室,作好规划设计是首要的。规划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呢?怎样才算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呢?建设一个EMC实验室耗资高昂,建成后改动困难,因此动工之前要全面考虑好。通常规划设计包括:a)确定EMC实验室的任务范围:EMC的研究、实验范围非常广,从印制电路板(PCB), 到单机设计, 到系统。从任务性质看, 有完成鉴定实验的,或完成生产与科研中的预测试的, 有执行军标的,有执行民标的;b)确定实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不同的技术指标所需采用的测量系统和实验设施大不一样,经费悬殊很大,因此技术指标要提得恰当,并非愈高愈好;c)确定最佳效费比的实施方案;d)确定先进合理的关键

2、技术措施。一个成功的规划设计应该是能满足当前和以后较长时期内所研制和检测的实验任务;能在完成主要的功能的同时, 兼顾其他功能;花费的经费合理;实验室技术指标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EMC实验室中屏蔽半暗室是最主要的组成単元,它的性能影响整个 EMC实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所需的费用占整个EMC实验室的较大比重,因此本章讨论的重点放在屏蔽半暗室上,第2节详述屏蔽半暗室的分析与论证,第3节讨论屏蔽半暗室的整体设计。在第1节中为了清晰说明EMC实验室总体布局设计的要点,是以一个10m的EMC实验室为例子来阐述的。1 EMC实验室总体布局设计1.1 EMC实验室的组成EMC实验室的组成见图1,通常包

3、括以下几个单元:a) 屏蔽半暗室为一屏蔽室,其天花板及4个侧壁铺有吸波材料,地板为导电面。主要用于进行辐射发射(RE)实验和辐射敏感度(RS)实验。b)传导测试室为一屏蔽室,主要用于进行传导发射(CE)和传导敏感度(CS)实验。c)控制室为一屏蔽室,放置EMI和EMS测试系统。d)功放室为一屏蔽室,放置RS测量系统的功率放大器。e)配电室为上述a)d)提供电源。f)通风空调系统为上述a)d)提供通风及温度控制。g)火情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设施为上述a)d)提供火情报警及消防设施。h)电视监控系统为屏蔽半暗室提供电视监控和实验现场的录像功能,兼有火情监测功能。i)负载室为放置受试发射机等效负载或其

4、他相连设备的屏蔽室。1.2 设备尺寸表1为EMC实验室典型测试设备的外形尺寸。1.3 布局图图2为 EMC实验室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的一种可能方案(10m法暗室),将屏蔽半暗室、控制室和功放室相邻布置有利于缩短信号连线长度, 减少电缆衰减。 将传导测试室布置在控制室另一侧也是为了缩短信号线长度, 同时使受试设备从半暗室转送到传导测试室的距离不要过长。图3为屏蔽半暗室内的设备布置图。此暗室按10m法暗室在天花板和4个侧壁铺0.6m高的宽带复合型吸波材料。在图中离左侧壁5m放置转台, 受试设备实验时放在转台上。 在暗室中轴线上距转台一定距高放置接收天线(辐射发射测试时)或发射天线(辐射敏感度测试时)

5、。根据受试设备尺寸和测试标准(军标或民标),按表2选取收发距离。也就是说,天线可能离受试设备1m或3m或10m。图3 屏蔽半暗室设备布置图注:图中的序号请参见表1。 为信号转接室。表2 收发距离的选取屏蔽半暗室设置两个门:大门在图中左下方,其宽度和高度按EUR最大尺寸决定,小门在图中左边,高2m宽1m。在图中下方中部和右部各设有一个信号转换窗口,分别与控制室、功放室相连。在暗室天花板上设有6个高帽式灯箱,供暗室照明用。在图中上边和下边的侧壁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暗室地板为双层结构,下层与四壁连成屏蔽壳体,上层为暗室的导电地平面,两层间隔0.3m,其间敷设电源线、信号线和转台。地平面开有9个孔口,

6、设有高频插座板,供天线射频电缆连接,并有电源插座。图4为传导测试室的设备布置图。图中右上方放置传导敏感度(CS)测试系统的两个19机柜,其左面放置测试工作台(宽3m,深1m,高0.8m,桌面铺铝板或黄铜板,厚2mm, 用铜箔与屏蔽室侧壁搭接,搭接电阻小于10m)。图中左边设有一个门,下边开有60cm60cm的窗口, 窗口四周框边用20mm厚的铜板制成, 开有导电密封衬垫槽, 供测量电磁屏蔽材料和部件的屏蔽效能用, 也可供测量通风截止波导窗的屏蔽效能和电源、信号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和屏蔽效能用。平时用盖板盖上, 保持屏蔽室的电磁密封。盖板与窗口边框用螺钉固定,边框上的螺孔为盲孔,深度10mm左右。图

7、中上方右边设有一个信号转接窗口,与控制室相连。图中左方和右方顶壁上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图4 传导测试室设备布置图(俯视图)图5为控制室内的设备布置平面图。图中左侧壁开一个门,高2m宽1m,供进出用,右侧壁开一个门,高2m宽1m,供进入功放室用。图中上方右边放置RS测量系统,其左边放置EMS系统计算机,上边右边放置EMI测量系统,其右边放置EMI系统计算机,在两个计算机之间放置电视监测显控器和转台显控器、火情自动报警显控器。它们均布置在一个高0.3m宽2m深0.8m的台面上,台面左方放置 UPS电源。在EMl系统和EMS系统计算机前各设一个操作员椅。图中上边左角设一个信号转接窗与暗室相连,右侧璧

8、上方设一个信号转接窗与功放室相连,下方右侧设一个信号转接窗与传导测试室相连。左下方和右上方顶壁各设进风口和回风口。图6为功放室内的设备布置平面图。图中右侧壁放置1GHZ以下的放大器,右上角设一个信号转接窗与暗室相通,上方侧壁右边设一个信号转換窗与控制室相通。上方侧壁左边有一个门与控制室相通。下方侧壁和上方顶壁开有进风口和回风口。1.4 电气连接1.4.1 射频信号和控制信号连接EMC实验室包括四个部分,测量设备分布在传导测试室、控制室和功放室,EUT在半暗室和传导测试室,在这4个组成部分之间有大量的射频信号电缆和控制信号电缆相互连接并穿过各屏蔽室,因此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穿过屏蔽室时不要降低或

9、破坏屏蔽效能,二是在电缆穿过屏蔽室前加滤波器。具体设计在后面的1.7中详述。EMC实验室四部分之间的信号连接总图如图7所示。图8单独示出频率为1GHZ以下的RS测量的信号连接。图9示出频率为1GHZ以上的RS测量的信号连接,移动机架上放置两个机柜,包括1GHZ 以上的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功率计,天线在机柜背面的支架上,这样可使他们之间的射频衰減值減到最小,并可方便地按EUT的大小移动到所需位置。图10示出所有频率时RE测量的信号连接。在按军标测量时,天线高EUT 1m远;按民标测量时,EUT横向尺寸1.2m时采用10m法,天线离EUT10m远,这三种情况分别通过暗室地板上中轴线上距转台不同距离

10、的信号转接窗内的高频插座来连接接收天线。图11示出CE测量的信号连。图12示出CS测量的信号连接。图13示出火情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连接。国14示出电视监测系统的信号连接。EMC实验室四个组成部分的信号通道明细表详见1.7节。1.4.2 电源连接EMC实验室的供电配电间内的50Hz、400Hz和直流电源,通过四个屏蔽室的电源滤波器(其位置见图7)送至EMC实验室的四个组成部分。电源连接见图15。1.5 转台在EMC测量的RE测试中,要求EUT最大辐射发射方向对准测量天线,因此需要将EUT放在转台上,作360方位转动。1.5.1 转台的技术要求根据暗室的功能要求,对转台的技术要求如下表:转台的转速

11、设定应与EMI测试系统软件一致。为了使转台回到初试位置,将转速调到高速可以节省时间。转速的控制和位置指示均在控制室,但为了在调整时便于室内人员的操纵,使用手持遥控器是很方便的,它用软线与控制室内的转台显控器相连。转台台面中央孔用于受试设备电源线、信号线的进入。1.5.2 转台结构图16是一种转台的结构示意图。1.6 屏蔽门EMC 实验室的各个屏蔽室屏蔽效能主要决定于屏蔽门的设计和加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国内外的屏蔽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a)插刀簧片式屏蔽门图17为单刀双簧,图18为双刀四簧。簧片多数为指形簧片,由薄的青铜片模压成形,并热处理。也有采用Z形簧片的(如图19)。门的运动方式有旋轴

12、式和平移直插式。一般宽度在1.2m以下的多为旋轴式,2m以上宽度的多为平移直插式,宽度在1.2m-2m的常采用双扇旋轴式(如图20所示),其中左扇使用中大多处在锁定状态,当需通过大的设备时才打开。门的旋转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极少情況下有采用气动或液压)。b) 气囊式屏蔽门此类门均为平移门,到位后气囊由气压机充气,气囊膨胀,推动簧片紧压在门的四周,形成电磁密封。参见图21。各种尺寸的门均可采用气囊式屏蔽门。图21 屏蔽室气囊式屏蔽门结构图1. 7 信号通道布置与转接窗设计1. 7. 1 信号通道布置1. 7. 1. 1 屏蔽半暗室信号通道明细表1.7.1.2 传导测试室信号通道明细表1.7.1.3

13、 控制室信号通道明细表1.7.1.4 功放室信号通道明细表1.7.2 转接窗设计1.7.2.1 信号电缆的转接第一种形式是螺钉固定的转接窗口,在屏蔽室壁上的信号转接窗口按图22所示安装双层转接板,在板上按需要布置若干个双阴直通射频插座。为了直通双阴插座固定时不要转动,在双层转接板上钻的孔中,有一个板上为“D”形。上述转接板在有的要求屏蔽效能低的场合,也可只用単层。另外图22为安装在侧壁时的场合,此种结构也适用于在地板下的安装,如图23所示。第二种形式为焊接的转接窗口,如图24所示,窗口转接板(单层)尺寸为600mm宽、300mm高,对于在屏蔽室设计时已确定的射频插座和光纤插座、总线插座,可布置

14、在窗口板的左边和中部,在右边留出一个矩形孔口,有盖板固定,作为将来可能增加插座的预留安装板,盖板在将来可按需要打孔,打完孔可方便地安装好插座后再固定到转换板上。转换板与屏蔽室侧壁采用连续焊接。1.7.2.2 多芯电缆的转接a) 采用宽频带高性能信号滤波器对于要求高插入损耗的滤波器, 可选用国内已研制成功的宽频带信号滤波器, 其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b) 采用圆形多芯滤波连接器对于在屏蔽室之间的信号转接,当要求插入损耗不太高时,可采用圆形多芯滤波连接器, 其插损如下:其外形如图25。1.7.2.3 采用多线滤波阵列板当要求插入损耗不太高时,也可采用多线滤波阵列板,其插损如下:1.7.3 信号转接窗

15、的位置选择考虑到屏蔽半暗室四个侧壁都铺有吸波材料,与其它三个屏蔽室的信号连线数量多,因此国内外的屏蔽半暗室都采用架空地板的结构形式,这些信号线及电源线都铺设在架空地板的下面,通过若干个窗口引到地板上面来,不用时这些窗口用盖板盖上,因此暗室地板上很干净,看不到许多电缆。至于传导测试室、控制室、功放室,就不必采用架空地板的形式,它们之间信号转换的窗是设置在屏蔽室的侧壁上,它们与暗室的信号转接窗也是在其侧壁上,但处在暗室架空地板下的侧壁上,如图26所示。1.7.4 信号线贯通箱不少场合希望信号线缆在通过屏蔽室时不要断开,此时可采用信号线贯通箱的设计,它可避免外部干扰随信号线缆带入屏蔽室内部,同时还能

16、保证屏蔽室屏蔽效能不降低。2 屏蔽半暗室的分析与论证2.1 概述在 EMC测试与试验中, 屏蔽半暗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设施。对一个设备或系统进行辐射发射(RE)和辐射敏感度(RS)试验时,以前还可以在开阔试验场(0ATS)上进行,近30年来随着环境电磁噪声强度和密度的不断增加,很难找到符合标准要求的OATS。根据标准要求,环境电磁噪声电平应在标准RE界限值6dB以下才不至产生明显的测量误差。国此,不要说一个EMC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就是一般的电子电器设备制造厂要对其产品进行EMC的预测试,也都需建屏蔽半暗室。军用EMC标准规定RE和RS试验是在距被测设备(EUT)lm远处,国此对屏蔽半暗室只要求在

17、屏蔽室局部铺设吸波材料(见图27),而且对吸收波材料的反射损耗(反射系数)的要求也较低。(见表8)民用EMC标准规定RE测试是在距EUT3m或10m或30m远处,而且规定了暗室归一化场地衰减(NSA)与OATS理论值的偏差不大于4dB。对RS测试,要求在EUT所在处垂直面上场(75%采样点)的不均匀度小于06dB。频率范围上,军标对吸波材料的低端是80MHz,民标对RE的NSA要求低端是30MHz,RS的场均匀度要求低端是26MHz。国此,总的说来,民标对暗室的吸波材料的要求比军标要严得多。由于建造一个暗室要考虑到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军品与民品的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军品以后也可能会进

18、入民品市场,因此也需要符合民用 EMC标准,再说今后一个单位,即或以军品为主,也会逐渐拓宽到民品范围,就算自己不生产民品,也可能需为其他单位的民品作测试,因此目前国内凡新建 EMC暗室的,都兼顾军、民标准要求。2.2 暗室功能暗室功能如下:1) 按国军标GJB152A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进行产品EMC检测,EMC故障诊断及排除故障试验;2) 按国军标GJB1386-92 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对电子电气系统进行 EMC试验,故障诊断及排故试验;3) 为EMC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环境;4) 按EMC国标对民用产品进行 EMC检测。(注)这里所说的暗室均指屏蔽半暗室,即在屏蔽壳体内的

19、天花板和四个侧壁铺吸波材料,地平面不铺吸波材料,这样可与OATS等效,在军、民用EMC标准中均规定是屏蔽半暗室,这主要是由于以前的EMC标准制订是以OATS为基础的,采用半暗室后有继承性。至于用作天线测量、RCS 测量、仿真试验、天线罩测量的暗室均为全暗室,包括地板在内的六个面均铺吸波材料,以等效自由空间。2.3 主要技术指标1) 频率范国由需贯彻的军标或民标的要求决定2) 暗室静区性能a) 静区尺寸以转台旋转轴为轴线,一定直径(取决受试件大小)的圆柱体。b) 在30MHz-18GHz频率范围内,暗室静区的归一化场地衰減(NSA)与理想开阔场理论值相差不大于4dB。c) 在26MHz-18GH

20、z频率范围内,在转台地板上0.8-2.3m高度的1.5m1.5m垂直面上,场均匀度:75%的测点场强幅值偏差在0-+6dB以内。3) 屏蔽效能:参见表9。4) 接地电阻:15) 通风空调通常暗室内的换气率不低于3次/小时室内温度:10-286) 消防a) 设计、安装均符合消防防火规范;b) 具有自动火情声光报警能力 。7) 照明通常距地面0.8m处的工作区的照度不低于100-400LUX,其他区域可降低到50LUX,但不应有暗角。8) 转台直径m 承重T9) 暗室尺寸暗室长、宽、高根据受试设备和执行的EMC标准决定。10) 暗室地平面不平度2.4 技术指标的确定2.4.1 暗室使用频率范围暗室

21、使用频率范围的选择取决于暗室的功能,为满足国军标GJB152A和国标 GB9254等的要求,它涉及到以下两方面:a) 吸波材料的选型为满足30MHz-18GHz的归一化场地衰减要求,通常暗室需采用铁氧体片与渗碳泡沫角锥或空心角锥复合型的宽带吸波材料。报据文献报道,对于10m法暗室,为满足归一化场地衰减偏差4dB要求,吸波材料在30-1000MHz垂直入射时反射系数应小于-20dB,45入射角时小于-15dB。对于1-40GHz频率范围,吸波材料垂直入射及45角入射的反射系数也应不高于上述数值,参见图28。关于复合型宽带吸波材料,要注意以下两点:a) 与铁氧体片组合的渗碳聚氨酯泡沫角锥,其含碳量

22、不同于单独使用的角锥,对于这点,国内第一次(1995年)研制复合型吸波材料时并不清楚,而是沿用常规的角锥吸波材料的含碳量配方。b) 复合型吸波材料与屏蔽室之间宜加一层胶合板,如图29所示。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增加这层电介质(胶合板)对改善反射系数是有益的。b) 屏蔵效能要求从国内制造水平,在频率范围1MHz-10GHz内屏蔽效能达到100dB是不困难的,但是在(10kHz-1MHz)和高频(10GHz-40GHz)要达到较高的屏蔽效能,对焊缝、门、通风截止波导窗的设计和制造必须十分小心。屏蔽半暗室的屏蔽效能要求应适当,并非越高越好,要从效费比考虑。最终的效果要求是暗室内的环境电平只要低于标准限值

23、6dB就可以了。2.4.2 尺寸的选择暗室尺寸的选择原则是:a) 功能的需要b) 合理的效费比c) 前瞻性,考虑今后的发展留有必要的余地,因为一旦建成再变化尺寸就很困难。国军标GJB152A和美军标MIL-STD-462D均规定在RE和RS测试时,天线与EUT的距高为1m。国标民用EMC标准对RE测试的收发距离通常是按受试设备(EUT)的尺寸来选择,见表10。因此国外通常有3m法半暗室,10m 法半暗室,30m法开阔试验场之分,近年来欧盟标准又出现5m法全暗室用于EUT尺寸2m的标准(草案)。在开阔试验场情況,场地范围不应小于椭圆区,该椭圆长轴为2倍收发距离,短轴为倍收发距离。在半暗室情況,由

24、于有吸波材料,长度和宽度可以比椭圆区尺寸稍短些。例如:10m法暗室,屏蔽室长度可以描短于20m,宽度可稍短于17m。半暗室的高度按下式选取: (m)式中R为收发距离,m。2.4.3 静区性能a) 静区尺寸在保证一定的NSA和场均匀性条件下,静区尺寸将直接影响到暗室尺寸的选取。静区尺寸越大,暗室尺寸必须越大。b) NSA通常暗室要求在30MHz-18GHz内NSA误差不大于4dB,在目前国外水平看, 这并不是最高的。文献报道,今天满足NSA的4.0dB的半暗室只是普通水平,某些10m法半暗室NSA低至土2.8dB,一般的10m法半暗室容易满足表11列出的 NSA要求:对于1GHz以下的测量,采用

25、表12列出的天线按 ANSIC63.4-1992测试,天线应按ANSIC63.5-1988校准。在暗室招标中要与暗室承建单位明确天线的校准方法,因为天线校准方法的不同将影响NSA的测量结果。对于1GHz以上频率NSA测量,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NSA测量方法,但国外现在新建的暗室对1-18GHz的NSA也参照ANSI C63.4进行测量。c) 场均匀性从国内外的暗室建造情況来看,只要暗室的NSA达到4dB,一般都能满足场均匀性0- +6dB的要求,但场均匀性仍需单独进行检测。根据文献,为保证此指标,吸波材料在80-1000MHz内垂直入射时的反射系数应小于-18dB,所以比NSA对吸波材料的要求

26、松些。2.4.4 屏蔽效能的选择暗室屏蔽效能如何选择?是否越高越好?回答是否定的。从目前国外水平, 1MHZ-10GHZ可达到120dB的屏蔽效能(如用于TEMPEST的屏蔽室),但这要很高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屏蔽效能的论证过程如下:a) 从暗室完成RE实验来考虑, 通常应先实测暗室所在处的电磁环境, 设测到的电场强度为E1(dB),磁场强度为H1(dB)。暗室需执行的EMC标准的电场发射限值设为E2 (dB)(如GJB151A的RE102限值),磁场发射限值为H2(dB),则暗室的屏蔽效能SE应为:SE(电场)=E1-E2+6 (dB)SE(磁场)=H1-H2+6 (dB)这就是说,所需的屏蔽

27、效能只要使环境电平低于标准限值6dB就可以了。通常情況下屏蔽效能为70dB就满足此要求。b) 从暗室完成RS实验来考虑为避免污染环境,国外标准规定在离辐射源100m远的电场应低于15 V/m。设按民标在发射天线高受试件3m处产生10v/m电场(参见图30(a):所需屏蔽效能SE为:设按军标在离受试件1m处产生10v/m电场(图30(b):所需屏蔽效能SE为:设按军标在高受试件1m处产生200v/m电场(图30(c):所需屏蔽效能SE为:从以上分析看出,暗室的屏蔽效能选择主要按RS考虑,RS测试时所需的场强越高,对屏蔽效能要求就越高。对于军标,如果测量场强不超过200V/m,那么选择100dB就

28、够了,具有这种能力的屏蔽室可以做电场要求最大不超过150V/m的民标辐射敏感度测试(3m法)。2.4.5 暗室地平面不平度为避免EMI信号失真,地平面应满足由瑞利规则确定的不平度要求,与地平面最大变化高度,波长,入射波擦地角、 EUT和接收天线高度、间隔距离和信号波长的函数有关。例如在1000MHZ, EUT和接收天线分别在1m和4m高度,在3m法暗室地平面最大允许的不平度是4.5cm,在30m场地是14.7cm。3 屏蔽半暗室总体设计3.1 吸波材料的选型与布置3.1.1 概述众所周知,一个屏蔽暗室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暗室尺寸;2)吸波材料布置;3)吸波材料品质。关于暗室尺寸选择已

29、在节作了论证和分析, 本节讨论吸波材料品质和选型、吸波材料的布置设计。对于常见的矩形半暗室,当确定收发天线的位置后,暗室的五个内表面(天花板和4个侧壁)的吸波材料并非都起着同等作用,其中镜面区的吸波材料对暗室静区性能影响最大,通常铺设性能最好的吸波材料, 其余区域可以铺性能稍差的吸波材料, 这样可得到暗室建造最佳效费比。下一节从电磁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给出暗室镜面区的计算模型, 按此模型进行计算可为吸波材料布置方案提供依据。3.1.2 镜面区计算模型在收、发天线之间的电波传播空间中, 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可在传播路径划分为多个菲涅尔区。以收发天线连线为轴线,与轴线相位差小于的区域为同相区,称

30、为第一菲涅尔区,它是以收发天线为两个焦点的一个椭圆球,由收/发天线到椭球面上任一点的连线长度与两焦点距离之差为(为波长)。由发射天线经椭球内任一点到接收天线的电波与收发间直达波的相位差,为同相相加。紧邻第一菲涅尔椭球区,与其球面的相位差小于 的区域也是一个椭球区,称为第二菲涅尔区,依次向外的椭球区称为第三、第四、菲涅尔区。第一、第三菲涅尔区同相,第二、第四菲涅尔区同相,相邻的反相。工程上常把第一菲涅尔区作为对电波传播起主要作用的区域, 称为传播主区, 只要在主区内满足自由空间条件,无障碍物,就可以认为电波是在自由空间传播。当收发天线置于暗室中, 由于暗示地平面为良导电面,对电波有镜象反射作用,

31、 此时可认为电波是从发射天线的镜象发出到达接收天线。此时以镜象与接收天线为两焦点的菲涅尔椭球面与地平面的交线通常称为镜面区。至于暗室天花板和四个侧壁,虽然铺有吸波材料,但吸波材料仍有一定的反射,也存在镜面区口。我们需要作的就是计算这五个面的镜面区的形状、大小与位置。3.1.3 吸波材料的选型3.1.3.1 宽频段吸波材料的国内外现状a) 国外现状从文献及样本上收集的国外宽频段吸波材料有以下四种:1) 0.61m高含碳7%的角锥+6mm厚铁氧体片+1.27cm厚胶合板构成的复合型,其结构如图32所示。这里称为“A”型。其反射系数见图33。b) 国内现状1) 复合型宽频段吸波材料国内在1995年由

32、701研究所、宜宾899厂、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吸波材料厂三家共同研制成功宽带复合型吸波材。首先由899厂研制出铁氧体片,它由Fe304、镍、锌按一定配方烧结后研磨成六面光滑平坦的片块,尺寸为110110 6.5mm3 。经与国外(美国RANTEC公司)同类产品对比实验,反射系数几手相同,见图39。2) 泡沫尖劈型吸波材料表12列出了国内5个厂家生产的吸波材料,同时也列出国外4个厂家的产品以便于比较。(这里只列出高度为1m左右的吸波材料的数据)。3.1.3.2 吸波材料的选型与指标要求这里以一个10m法暗室为例, 说明吸波材料的选型与指标要求。a) 镜面区吸波材料选型采取图41所示结构的复合型宽频

33、段吸波材料: 0.6m高角锥; +6mm厚的铁氧体片; +13mm厚的五夹板。b) 非镜面区吸波材料选型采用上述所示结构的复合型宽频段吸波材料: 0.3m高角锥; +6mm厚的铁氧体片; +13mm厚的五夹板。c) 地板收发之间区域吸波材料选型与 b)的吸波材料相同d) 吸波材料反射系数要求e) 阻燃性要求应符合国标或国际通用标准 NRL8093 (参见附录A)。3.1.4 吸波材料的布置3.1.4.1 镜面区/非镜面区吸波材料的布置从国内外的各种用途暗室(EMC半暗室、天线测量暗室、仿真实验暗室、RCS测量暗室等)的吸波材料布置方式来分析,基本上有两种, 一种是按暗室的用途和可能的各种收发天

34、线位置,采用射线轨迹法计算菲涅尔区,从而对暗室的五个或六个面铺设不同高度的(因而吸波效果也不同的)吸波材料。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有最佳的效费比,但需在设计阶段进行大量计算,在铺设吸波材料时工艺上也比铺一种材料要繁杂些。第二种方式是整个暗室满铺单一型号的吸波材料。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收发天线的位置没有约束,缺点是吸波材料的费用比第一种方式要高10-20%。但可省去计算费用,施工也简单、快捷些,对小型半暗室大多采用此方式。另外, 当需要时, 只要在地板上铺满吸波材料,就成为全暗室, 可兼作天线测量和实验用。3.1.4.2 几个特殊部位吸波材料布置设计a) 通风口在暗室的通风口(进风口、回风口)四周铺

35、一圈“B”型吸波材料,正对通风口的吸波材料向暗室中心前移一段距高,固定在非金属框架上 (如用木架),这种布置结构既保证了通风截止波导窗不直接受电磁波照射引起有害的电磁散射效应,又可使空气的进出风阻很小。详见图42。b) 灯箱口在暗室天花板上有 6 个高幅式灯箱口,为了保证光线能通过一定的张角照亮暗室内空间,必须处理好灯箱口吸波材料的布置。图43示出灯箱口吸波材料的布置设计。在灯箱口周围铺设一圈“B”型材料,其外再铺“A”型材料。c) 暗室的角边吸波材料布置暗室的四个顶角及与其相交的八条角边在铺设吸波材料时要仔细处理,采用特殊形状的角锥吸波材料,不允许将金属或铁氧体片外露。d) 地板吸波材料布置

36、在按民标进行RS测试时,应在EUT与发射天线之间的区域铺吸波材料,这样才能满足场均匀性0- +6dB的要求。但在RE测试时又必需将这些材料移开,因此地板上铺设的吸波材料不用螺钉固定。另外,在 RE测试时应将他们移到靠墙边的地方,严格讲,应在长轴焦距为10m的椭圆之外。3.1.4.3 吸波材料的安装方式复合型吸波材料的安装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的这种方式简単可靠: 采用中间有6通孔的铁氧体片,将其用胶粘贴在五夹板(厚度1.27cm)上(面积60cm60cm,粘贴10cm10cm的铁氧体片36块),在往屏蔽室壁上安装时用手电钻先在壁上钻4的通孔(在60cm60cm的组体上选5个点,沿铁氧体片上的6孔

37、钻孔),然后攻丝(M5),用5只M5的细钉就可牢固固定此组件。角锥吸波材料特组件全部固定好(要注意铁氧体片之间的间隙要尽量小)后,用胶粘贴在铁氧体片上。3.2 供电、照明、滤波与接地设计3.2.1 供电设计屏蔽半暗室及控制室、 功放室、 传导测试室统一由配电间供电, 电源种类包括直流、交流50Hz和400Hz。它们供给测量系统、受试设备、各屏蔽室照明装置的用电。供电通常注意以下两点:a) 测量系统和受试设备尽可能分相供电;b) 三相配电时尽可能作到三相平衡。3.2.2 照明设计通常在暗室天花板上布置高帽式灯箱,采用高帽式的优点是避免了大功率灯泡的发热引起吸波材料的燃焼,同时电源线在屏蔽壳体外部

38、敷设,与吸波材料完全隔离。而且灯箱维修方便, 更换灯泡只需爬到屏蔽半暗室顶上卸下灯箱侧面盖板即可。灯泡采用功率为500-2000瓦左右的泛光灯 。高帽式灯箱的结构示意图见图44。3.2.3 滤波设计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进入屏蔽室的电源线(DC和AC)和信号线,都需经过流波,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图45可以着出,在屏蔽室外,有相当长度的电源线或信号线起接收天线的作用,环境交变电磁场E1在其上感应出电流I,当导线穿入屏蔽室内,它又起发射天线的作用,向室内空间辐射电磁场E2,这就使屏蔽室的房蔽效果丧失。为此必须在导线进入屏蔽室的入口处加装滤波器,将环境场感应电流引到屏蔽壳体,然后流至大地。如图46所示。滤

39、波器不可能将环境噪声电流I全部滤掉, 正如屏蔽室不可能将环境电磁场全部屏蔽掉,前者以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来表征滤波的有效性,后者以屏蔽效能表征屏能的有效性,显然两者有密切的相关性。一个屏蔽效能高的屏蔽室,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也必须高。通常存在两种误解, 一个是认为滤波器壳体的屏蔽效能与屏蔽室的效能相同就可能满足要求,这只说对了一半,上面已说明了,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必须与屏蔽室的屏蔽效能匹配。另一个误解是滤波器的覆盖频率与屏蔽室的覆盖频率不一致。如近年来屏蔽室的使用频率已从10kHz-10GHz扩至10kHz-18GHz甚至10kHz-40GHz。但有的设计师对10kHz-40GHz的屏蔽室仍采用10k

40、Hz-10GHz的滤波器,如果这样做,屏蔽室在10-40GHz内的屏蔽效能就有问题了。需要指出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屏蔽室频率范国大多只到18GHz,以后随着国军标及民标的要求,高端已上升到40GHz,但过去国内屏蔽室滤波器高端都只到10GHz,结果一些屏蔽室制造厂也将这种滤波器装到40GHz的屏蔽室上,这显然是存在隐患的。国外在出现高端到40GHz的屏蔽室的同时,也有与之相配套的40GHz的滤波器出现,由于价格昂贵,因此国内在1999年开始研制,2000年上半年研制成功40GHz的各种工作电流的电源滤波器和信号滤波器, 并经鉴定后形成产品投入使用。通常用于屏蔽室的滤波器有电源滤波器(

41、AC,DC,单相,三相等)、信号线滤波器(电话线滤波器、数字信号滤波器、烟感/温感信号滤波器、 摄像云台控制线滤波器、空调信号滤波器、转台/天线架控制信号滤波器等)。电源滤波器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屏蔽室内的设备的电磁干扰进入电网,同时防止电网的电磁干扰进入屏蔽室内的设备。从这点上,它的作用就像一台设备的电源输入滤波器一样。3.2.3.1 滤波器的技术要求3.2.3.1.1 电源滤波器a) 在10kHz-40GHz频率范国内插入损耗不低于100dB;b) 容性漏泄电流;c) 电源频率压降5%额定电压;d) 在环境温度-20- +40时连续工作24小时;e) 绝缘电阻500。3.2.3.1.2 信号

42、滤波器a) 在14kHz-40GHz频率范围内插入损耗不低于100;b) 在有用信号带宽内衰减1dB;c) 输入阻抗为300/600。3.2.3.2 滤波器的安装注意事项a)电源滤波器的位置尽可能靠近屏蔽室接大地点,这是出于安全考虑;b)滤波器的输出端采用螺栓连接形成,如图47所示。在屏蔽室壁上开通孔(一般为18-30,视不同规格的滤波器输出螺孔而定),滤波器的输出端穿过此通孔,在穿入屏蔽室壁两侧均垫双层铜网(100目左右),然后用螺母拧紧;c)在滤波器加电压之前, 要检查屏蔽室接地点是否牢靠接地, 不允许为了测量或其他目的随意断开此连接,否则可能造成电击事故。3.2.4 接地系统设计3.2.

43、4.1 屏蔽室接地的目的屏蔽室应与大地相连, 其目的有两个:1)给屏蔽室供电的交流(单相、三相)的中线在进入屏蔽室前需接大地,这就是所谓的“电源地”;2 )屏蔽壳体与大地相连主要是出于安全性考虑,它保证当人员与屏蔽室壳体接触时不存在电击危害。此可能存在的电击危害电压来自电源线绝缘损坏、短路、雷电效应、电源滤波器容性漏电流。3.2.4.2 单点接地与多点接地对屏蔽室来说,要求在一点与大地相连,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单点接地,这样既可满足安全性接地要求,而且在低频段可将屏蔽壳体上的射频感应电压传至大地,不致因多点接地导致屏蔽壳体上不希望的射频电流流动。但在高频(1GHz以上)时,由于屏蔽壳体(尤其是底面

44、)与大地间的分布电容的阻抗很小,壳体上的高频感应电圧随处均可通过此分布电容到地。因此高频时屏蔽壳体不可避免地形成多点接地,这是自然的、随机地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屏蔽室的单点接地是人为的,而高频时的多点接地是自然形成的。对于单点接地,常规作法是在尽量靠近屏蔽室的地方制作一个地坑, 埋置接地网, 见图48。一般要求接大地电阻在1左右,然后用长宽比小于5:1的铜带将屏蔽壳体与接地网相连,连接电阻10m。 为保持接地电阻始終在1以内,地网应埋一定深度,老的办法是周围放木炭、食盐,并保持土壤的温度,比较新的办法是在土壤中加降阻剂,但成本要高些。3.2.4.3 接地系统的制作3.2.4.3.1 四个屏蔽室

45、共用一个接地网由于四个屏蔽室紧靠在一起,电气上、结构上己连为一体, 所以不必为这四个屏蔽室分别做接地网, 可以公用一个接地网。 3.2.4.3.2 接地网设计参见图48,接地网为栅格尺寸21m21m水平埋置在1m深的地中的栅(1m1m),由圆铜做成,纵横交点均焊接,在栅格区均匀配置16根直径12mm长3m的垂直铜棒或角钢,用铜焊与栅格焊接,每根铜棒或角钢周围土壤中加MgS04进行盐化处理。用50mm3mm截面的铜带,长度10m,搭接到屏蔽室接地柱上。此铜带直流电阻为1.15m,在50Hz时的阻抗为0.4m,1MHz时为 0.8。整个系统接地电阻的计算值为0.97。3.3 通风、消防、电视监测现

46、代化的实验室通常都配置通风空调系统和消防设备,EMC实验室, 尤其是暗室,由于吸波材料属于可燃物, 且有气味, 所以这两类设备更是必需配备的。我国先后发生数例暗室失火事故。从考察国外的大、 中型暗室都看到其环境条件很好, 既无气味, 空气质量也很好, 消防设备完备。如德国的Greding(地名)暗室是欧洲最大的EMC暗室,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国内的大、中型暗室也应在设计上把通风和消防作为重点之一予以考虑。3.3.1 通风系统设计暗室配备通风系统的主要目的有2个, 一是排出吸波材料, 尤其是粘接剂的气味, 这种气味往往在暗室竣工后很长时间内还在少量挥发,对人体有害,而且是引起火灾的原因之一。唯一的

47、办法是加强通风。第2个目的是保证四季中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冬天送暖风,夏天送凉风。由于暗室与另外几个屏蔽室布置在一起,所以采取集中通风空调系统是比较适合的方案。进、出风口均需采用射频屏蔽窗,目前普遍采用蜂窝式截止波导窗,孔口多为六角形,少数为圆形或正方形。与屏蔽室壁的固定有螺钉固定和焊接两种方式。近年来出现一种新型屏蔽窗,它运用截止波导和加大路径衰减相结合的原理,可以大大减小风阻,克服在频率达40GHz时蜂窝孔口易堵塞的弊病。但其尺寸比传统的蜂窝式截止波导窗大些,因此适用于中、大型屏蔽室。3.3.2 消防系统设计3.3.2.1 火情报警系统火情报警系统由火情自动报警系统控制器(如JB-TB-

48、9800型,南京消防器材厂生产)和多个温感和烟感探头组成。控制器放在控制室的主控台上,在屏蔽半暗室布置若干个烟感探头和温感探头。报警控制器为智能型模拟量控制器,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单元, 液晶显示,实现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具有火情记录及打印功能。3.3.2.2 灭火系统方案有三种可能的灭火系统可供选择:a) 低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b)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c)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 低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这是一种采用全淹没的灭火系统,该系统有一个固定的CO2供结源,在规定的时间(120秒)内,通过管道和喷嘴把CO2气体喷射到封闭的空间内,并均匀地充满整个空间,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不能燃

49、烧的浓度。此灭火系统与上面所述的火情自动报警系统相连,可在无人在场时达到自动灭火的目的,也可由手动控制,由值班人员判定火情后再启动灭火系统。2)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其灭火原理与低压C02灭火系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铺设管道和喷嘴,平时不用时用高圧使C02保持液态(在常温下),因此无需低圧C02灭火系统一大套低温恒温装置。它占的空间要小些, 可做成移动式, 平时放在室外,有火警时再推到失火的现场。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此系统由一个水池、一套消防水泵、二套预作用阀、空压机及供水管道、喷头组成。这种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组成结构见图49。4) 三种灭火系统的比较参见表13。结论: 从表13可见,采用高压

50、C02自动灭火系统比较适合,且可只配一套兼顾4个屏蔽室; 无论是低压CO2还是高压CO2灭火系统,通风系统的进、出风口均需设置电动闸门,喷放C02之前将闸门关闭; 无论是低圧C02还是高圧C02灭火系统, 在喷放前要保证室内人员安全撤离, 以避免造成窒息死亡。3.3.2.3 综合性防火设计根据国内几个暗室失火的原因分析,可归纳以下三个致火因素:a) 电动装置带故障运行导致的电火花引燃附近的吸波材料;b) 大电流导线绝缘损坏或老化,因漏电导致附近吸波材料燃烧;c) 大功率照明装置的高温使附近吸波材料引燃。因此,在暗室和屏蔽室设计中应采取全面的综合性预防火灾的设计措施,以下几点在暗室设计中应给予重

51、视:a) 电源线在暗室内的敷设严格与吸波材料隔离,如实在需经过吸波材料,应将电源线敷设在钢管内;b) 暗室顶灯采用高帽式,其供电线在屏蔽室钢壳体外部敷设,并在铜管内,灯座内有散热窗将热量传至外部空间;c) 暗室内大量的电线均敷设在架空地板下面,并穿钢管;d) 屏蔽室(控制室、功放室、传导测试室)的电源线敷设在钢壳体与内装饰板之间时,应穿PVC防火管,e) 吸波材料(角锥聚氨酯泡沫型)应有良好的阻燃性,订货时应抽样试验。3.3.3 电视监测系统电视监测系统在封闭的暗室和屏蔽室中具有独特作用,它能实时、 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视对象的画面,具体说,它具有以下功能:a) 监视EUT的运行;b) 监视暗

52、室内转台、天线升降架;c) 观察暗室内人员情况;d) 监视火情;e) 对实验过程录像。所以电视监测系统是一个现代化EMC实验室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系统。电视监测系统由摄像机、传输分配、控制、图像的处理与显示四部分组成。该系统是双向的多路传输系统,既要向接收端传输视频信号,又要向摄像机传送控制信号和电源。3.3.3.1 控制方式及控M信号的传输方集选择暗室常用的电视监测系统是一种简单的闭路电视系统,线路长度并不长,摄像机也不多(最多为4台,其中暗室2台,传导测试室1台,功放室1台)。系统应具有对电动云台、电动变焦镜头和电源的控制功能。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況,可选择直接控制方式, 采用多芯电缆传输控制

53、信号, 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至于在闭路电视中的其他控制方式,如间接控制方式、数据编码微机控制方式适用于较大范围、多监视部位的场合,线路复杂,造价高,必要性不大。在传输方案上还有光纤传输、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共同一条同轴电缆,造价高,必要性也不大,所以都很少采用。3.3.3.2 摄像机及附属设备的选择电视监控用摄像机近年来已逐渐采用固体摄像器件(CCD器件、MDS器件)摄像机取代过去的电真空摄像器件 (即摄像管)摄像机。选择摄像机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a) 摄像机照度的选择一般要求监视目标的环境最低照度应高于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10倍以上。通常黑白摄像机监视目标最低照度不应小于10LX, 彩色

54、摄像机最低照度不应小于50LX。针对EMC测试,暗室、传导测试室和功放室要监测的目标环境照度均大于50LX,所以选择黑白摄像机或彩色摄像机都可以,此时主要根据需要,考虑合理的效费比来决定。b) 摄像机镜头的选择要将被监测的目标图像清楚显示,又考虑价格,可在有的场合用变焦镜头和遥控云台,有的场合用定焦镜头和固定安装。c) 摄像机云台的进择云台的使用电压有交流型和直流型,交流型云台适用于定速操作下, 直流型云台适用于变速操作,速度快。3.3.3.3 图像的处理与显示a) 图像的处理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对所传输的图像信息具有切换、记录、重放、加工和复制等功能。视频切换器能手动和自动编程,将所有视频信号在

55、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也可以进行国像混合、画面分割、字幕叠加等处理。为了加强火灾的监控和其它安全问题的监视, 视频切换器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网的接口, 当报警发生时切换出相应部位的摄像机图像,并能进行记录和重放,以便分析处理所发生的事故。b) 图像的记录和重放闭路监控电视系统采用录像机实现记最和重放功能,这种录像机的特点是能长时间录像(目前普遍使用24小时录像),可以快速和静止重放所记录的画面,而且具有遥控功能,系统可以对录像机远距高操作,或利用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自动操作录像机。c) 图像的显示暗室宜选用彩色监视器,以便于观察实验区的工作情况和暗室的全景,监视器的清晰度应不低于摄像机

56、的清晰度,以便充分发挥摄像机的功能。3.3.3.4 摄像机的布量a)位置选择的标准1)摄像机的位置不要离接收天线太近,以免摄像机的电磁干扰进入接收天线;2)摄像机的位置不要离发射天线太近,使其所在位置的场强3V/m, 这样就不必配置抗扰度高的摄像机,此摄像机(如可承受100v/m场强的)价格贵,而且对发射天线产生加载效应。b)摄像机位置尽量避开暗室的镜面区。实在避不开,摄像机的支架及支杆选用非金属材料。c) 监测部位。1) 屏蔽半暗室在转台边缘放一台移动式摄像机,固定在非金属支架上。在靠转台的暗室角上放一台带有旋转云台的摄像机,固定在非金属悬臂支杆上。2) 传导测试室在对着CS测量系统的侧壁上放一台带旋转云台的摄像机。3) 功放室在对着放大器的侧壁上放一台摄像机。3.3.3.5 设备选型目前市场上电视监控系统的种类繁多,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表14可作为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