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692199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后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解机械工程控制论实质上是研究机械一 r_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具体地讲, 机械工程控制论是研究机械工程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初始条件 出发,所经历的由内部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研究这一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二 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机械工程控制论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 当已知系统和输人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即系统分析。(2) 当已知系统和系统的理想输出,设计输入,即最优控制。(3) 当已知输入和理想输出,设计系统,即最优设计。(4) 当系统的输人和输出己知,求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即系统辨识。(5) 输

2、出已知,确定系统,以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有关信息,即滤波与预测。1.2 什么是反馈?什么是外反馈和内反馈? 所谓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送回系统的输入端,并与输人信号共同作 用于系统的过程,称为反馈或信息反馈。所谓外反馈是指人们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在机械系统或过程中加上一个人为的反馈,构 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所谓内反馈是指许多机械系统或过程中存在的相互藕合作用,形成非人为的“内在”反 馈,从而构成一个闭环系统。1.3 反馈控制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反馈控制? 所谓反馈控制就是利用反馈信号对系统进行控制。 在实际中,控制系统可能会受到各种无法预计的干扰。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精度,增强 系统

3、抗干扰能力,人们必须利用反馈原理对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控制系统的任务。1.4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检测被控制量或输出量的实际值;(2) 将实际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值;(3) 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 这种基于反馈原理,通过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的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通常闭环控制系统至少具备测量、比较和执行三个基本功能。1.5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稳定性是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稳定性就是指系统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及 其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准确性是衡量控制系统性

4、能的重要指标。准确性是指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一般用稳态 误差来衡量。快速性是指当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产生偏差时,系统消除这种偏差的快慢程度。2-1a.设回流电流为i由电压定律有:u (t)=丄Jidt + u (t)i C0同时: u (t) = Ri01 u (t)u (t) =o dt + u (t)i C R0du (t)1du (t)i= u (t) +0dt RC 0 dtdu (t)1du (t)0+ u (t) = i dt RC 0 dtb解:对x (t)左端:0对x (t)右端:0F= d(x (t)-x (t)F = B i 0dtF = Kx (t)0d (x (t)

5、 - x (t)B i 0= Kx (t)0dtdx (t)Kdx (t)0+ x (t)=idt B 0 dtc.设RC两端电压为u (t)1RC由电压定律有:u (t) = u (t) + u (t)iRC0又R及电容并联的电流为i =1RC R1du(t)RC -dt.u (t)i =R2 R2u (t) u(t).0 = RC-R Rdu (t)RC -dt21u (t) u (t) - u (t)d(u (t) - u (t)0= i0+ C i0RRdt21du (t)11du (t)1.C 0+ (+ )u (t) = C *+ u (t)dt R R 0dt R i1 2 1d

6、解:对x (t)左端:F = Bi+ k (x (t)-x (t)0dt1 i0对x (t)右端:F = K x (t)0 2 0 d(x (t)-x (t) Bi o + k (x (t) - x (t) = K x (t) dt1 i020dx (t)dx (t)b一o+ (k + k )x (t) = B i+ kx (t)dt120dt1 ie.设回流电流为i由电压定律有:u (t) = Ri + u (t)(1)i10同时:u (t) = R i + J idt0 2 Cu (t) - u (t)由i i 0R1u ( ) = u (t)-u (t) + 1 Ju (t)-u (t)

7、 u (t) R i0+ i 0 dt02 RC-1du (t)Rdu (t) du (t)02 (i c dt R dt1Rdu (t)R du (t)R du (t)(1 + 2)R1R1-0)+(u (t) 一 u (t)dt R C i010 + 2 dt R1du (t)(R + R )C 丿12=2 i+(U (t)dt R dt R Ci11+ R du (t) = R du (t) + ( )+ R C o R C i + u (t)dt1 dt2 dt if解:设k右端的位移为x2对x (t)左端:0对x (t)右端:0k2F=k (x(t)-x (t)1 i0Fd (x (

8、t) - x (t)F = B0 k 2dtd (x (t) - x (t)(:.B o k2= k (x (t) - x (t)1 i0对k 左端:F = Bd(x0-xk2(t)k2dt(1)dt2对k 右端:F = k - x (t)2d (x (t) x (t)/. B0 k2= k x (t)2 k2k2 2 k 2(2)dt由(1)、(2)有:kx (t) = 71 (x (t) - x (t)k 2 k i02 代入(1)B dX (t) R dX (t) ( ( +、(八、B o - B k2= k (x (t) - x (t)dtdt1 i0B dx (t)Rk d (x (

9、t) - x (t)(dtkdt1 i02dx (t)k dx (t)k dx (t)B 一o+ B i o + k x (t) = B ii 7 + k x (t)dtk dt 1 0k dt 1 i22dx (t)dx (t)(k + k )B + kk x (t) = Bk 12 dt 1 2 01 dt+ k k x (t)12i2-21 11 11(1)F(s) = L(f (t) = _- _ 位移=_ -_r s sT s 1s + (2) f (t) = 0.03 - 0.03cos2t1sF (s) = L( f (t) = 0.03 - 0.03 SS 2 + 22=0.0

10、3S 2 + 4 - S 2S ( S 2 + 4)0.12S ( S 2 + 4)兀兀(3) f (t) = sin(5t + -3) = sin 5( t + 石)F (S)=L( f (t)=dh兀血t += e 1515 S 2 + 25(4) cos12t及复位移0.4F(S)=L(f(t)=s + 0.4(s + 0.4)2 +1442.5m x(t) = -K lx (t) - x (t)L B)x(t) - x(t)1 3132l 32 Im x” (t) = K lx (t) - x (t)+ Bx(t) - x(t2 213232K lx (t) - x (t)2 1 2两

11、边进行拉氏变换:ms2X (s)=-kX (s)+kX (s)-BsX (s)+BsX (s)1 3131232m s2X (s)=kX (s)-kX (s)+BsX (s)-BsX (s)+KX(s)-K X (s)2 21312322122ms2X(s)+kX(s)+BsX(s)=kX(s)+BsX(s)(1)13133122kX (s)+BsX(s)+KX(s)=ms2X(s)+BsX(s)+K X(s)+kX(s)(2)133212222212由(1)(m s2 + Bs + k )X (s) X (S) =+132Bs + k1代入(2)kX (s)+BsX (s)+KX (s)=1

12、3321(m s2 + Bs + K + k )(m s2 + Bs + k )X (s)221113Bs + k1(m s2 + Bs + K + k )(m s2 + Bs + k )X (s)221113Bs + k1(- k + Bs)X (s) =13K X (s)21X (s) 3X (s)1(m s2 + Bs + K + k )(m s2 + Bs + k )2 2Bs + k1(- k + Bs)1K (Bs+k)21(m s2 + Bs + K + k )(m s2 + Bs + k ) (- k + Bs)(Bs + k )221111131 时间响应:在输入作用下,系统

13、的输出(响应)在时域的表现形式。3.2,脉冲响应的拉氏变换等于传递函数乘以脉冲信号的拉氏变换,由于脉冲信号的拉氏变 换为 1,所以脉冲响应的拉氏变换等于传递函数。t3.3 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x=i_e-Tt 0o3 . 4典型二阶系统e 2G (s)=s 2 + 2 e s + e 2nn阻尼比及系统的无阻尼固有频率是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 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决定了其振荡特性。3-5 欠阻尼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e tc(t) = 1 _sin( t +Q), t n 0dp = arctg辽暑=arccos ggn欠阻尼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dxog=1g1c(

14、t) =1_(1+3 t)e_3nt, t 0nc(t) = 1 _ 2(1 + g 2 _1 _g2)e_(g+:g 2 _1)3”t,t 02(1_g g2 _1 _g2)14-1系统传递函数:(s)= 1/( s + D =1 +1/( s +1)s + 2频率特性: 3)=二j + 2A()=V1 + 2 i: 1 + 42相频特性: 一 2 + 4申() = -arctg(1)、当 r (t) = sin 2t 时 = 229 (j 2) = t t() = 一45。g2c(t) = 0.35sin(2t 45)见 PPT )4-2(1)开环频率特性:2(j +1)(2 j +1)幅

15、频特性:25o 50 AyranigamI-1.5-1-0.500.5Real Axis11.52图14-7闭环传递函数为:G (s)1 + G( s)100.05s 3 + 0.15s 2 + s +10100.05( j)3 + 0.15( j)2 + (je) +1010(10 - 0.15 2)+ j (e- 0.05 3)10(10 - 0.15 2)2 + (- 0.05 3)2令dA) = 0,可求得谐振频率 d = 8.165rad .s -1,代入A()得 rMr =1.8385.1 什么是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受到扰动作用时,

16、输出偏离平衡状态,当扰动消除后,若系统 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恢复到其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趋于一个给定的新平衡状态,则该系统是稳 定的。反之,系统是不稳定的。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的全部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即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均位于s 平面的左半平面。5-9G (j =1 - 2 j(1 + 2 j)(1 + j)A()=1 + 4 2 l + 4 2 :1 + 21I: 1 + 2申() = - arctan - 2 arctan 2由 = 1,有丫 = 1800 + 申( ) = 8cc由申( ) = 180o,g求得 = 1.13gKg=1.51A( )g-arc tan 一 arc tan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