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模量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68194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杨氏模量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模量实验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定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能源与动力工程152 学生姓名: 王启威 学号: 5902615035 实验地点: 106 座位号: 实验时间: 第九周 星期一 下午4点开始 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杨氏模量的一种方法,掌握“光杠杆镜”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2.学会用“对称测量”消除系统误差.3.学会如何依实际情况对各个测量量进行误差估算.4.练习用逐差法、作图法处理数据.二、实验原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或多或少都要发生形变,当形变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撤走外力之后形变能随之消失,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

2、时物体内部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内应力。设有一截面为S,长度为L的均匀棒状(或线状)材料,受拉力F拉伸时,伸长了d,其单位面积截面所受到的拉力F/S称为应力,而单位长度的伸长量d/L称为应变。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形变范围内,棒状(或线状)固体应变与它所受的应力成正比:F/S=E(d/L)其比例系数E取决于固体材料的性质,反应了材料形变和内应力之间的关系,称为杨氏弹性模量。E=FL/Sd(1) 上图是光杠杆镜测微小长度变化量的原理图。左侧曲尺状物为光杠杆镜,M是反射镜,b为光杠杆镜短臂的杆长,2d为光杆杆平面镜到尺的距离,当加减砝码时,b边的另一端则随被测钢丝的伸长、缩短而下降、上升,从而改变了M镜法

3、线的方向,使得钢丝原长为L时,从一个调节好的位于图右侧的望远镜看M镜中标尺像的读数为n0;而钢丝受力伸长后,光杠杆镜的位置变为虚线所示,此时从望远镜上看到的标尺像的读数变为n1。这样,钢丝的微小伸长量d,对应光杠杆镜的角度变化量,而对应的光杠杆镜中标尺读数变化则为n。由光路可逆可以得知,n对光杠杆镜的张角应为2。从图中用几何方法可以得出:tan=d/b (2)tan22=|n1-n0|/D=n/D (3)将(2)式和(3)式联列后得: d=(b/2D) n (4)式(4)中的2D/b叫做光杠杆镜的放大倍数,由于Db,所以nd,从而获得对微小量的线性放大,提高了d的测量精度。 这种测量方法被称为

4、放大法。由于该方法具有性能稳定、精度高,而且是线性放大等优点,所以在设计各类测试仪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三、实验仪器:杨氏模量仪、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钢卷尺 、望远镜(附标尺)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用2kg砝码挂在钢丝下端钢丝拉直,调节杨氏模量仪底盘下面的3个底脚螺丝,同时观察放在平台上的水准尺,直至中间平台处于水平状态为止。2.调节光杠杆镜位置。将光杆镜放在平台上,两前脚放在平台横槽内,后脚放在固定钢丝下端圆柱形套管上(注意一定要放在金属套管的边上,不能放在缺口的位置),并使光杠杆镜镜面基本垂直或稍有俯角。3.望远镜调节。将望远镜置于距光杆镜2m左右处,松开望远镜固定螺钉,上下移动使得望远

5、镜和光杠杆镜的镜面基本等高。从望远镜筒上方沿镜筒轴线瞄准光杠杆镜面,移动望远镜固定架位置,直至可以看到光杠杆镜中标尺的像。然后再从目镜观察,先调节目镜使十字叉丝清晰,最后缓缓旋转调焦手轮,使物镜在镜筒内伸缩,直至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清晰的标尺刻度为止。4.观测伸长变化。以钢丝下挂2kg砝码时的读数作为开始拉伸的基数0A,然后每加上1kg砝码,读取一次数据,这样依次可以得到0123456,AAAAAAA,这是钢丝拉伸过程中的读数变化。紧接着再每次撤掉1kg砝码,读取一次数据,依次得到6543210,AAAAAAA,这是钢丝收缩过程中的读数变化。注意:加、减砝码时,应轻放轻拿,避免钢丝产生较大幅度振

6、动。加(或减)砝码后,钢丝会有一个伸缩的微振动,要等钢丝渐趋平稳后再读数。5.测量光杠杆镜前后脚距离1d。把光杠杆镜的三只脚在白纸上压出凹痕,用尺画出两前脚的连线,再用游标卡尺量出后脚到该连线的垂直距离6.测量钢丝直径。用螺旋测微计在钢丝的不同部位测5次,取其平均值。测量时每次都要注意记下数据,螺旋测微计的零位误差。7.测量光杠杆镜镜面到望远镜附标尺的距离2d。用钢卷尺量出光杠杆镜镜面到望远镜附标尺的距离,测量5次。8.用米尺测量钢丝原长l,测量5次。五、实验数据与处理: (1)长度的测量(表1)。表1 数据表金属丝的直径:螺旋测微计的零位误差_-0.01_(mm);示值误差_0.004_(m

7、m)测量次数12345平均值直径d0.5400.5250.5350.5220.5250.529不确定度:结果:(mm)=0.5290.04光杠杆镜臂长:游标卡尺的零位误差_0.00_(mm),示值误差_0.02_(mm)结果:=75.500.04(2)钢丝长度和标尺到镜面距离的测量。=595.500.45 =1564.000.30(3)增减重量时钢丝伸缩量的记录参考数据(表2)考虑到金属丝受外力作用时存在着弹性滞后效应,也就是说钢丝受到拉伸力作用时,并不能立即伸长到应有的长度 (),而只能伸长到。同样,当钢丝受到的拉伸力一旦减小时,也不能马上缩短到应有的长度Li,仅缩短到Li+Li。因此实验时

8、测出的并不是金属丝应有的伸长或收缩的实际长度。为了消除弹性滞后效应引起的系统误差,测量中应包括增加拉伸力以及对应地减少拉伸力这一对称测量过程,实验中可以采用增加和减少砝码的办法实现。只要在增、减相应重量时,金属丝伸缩量取平均,就可以消除滞后量的影响。即表2 钢丝伸缩量的记录表 加载砝码质量/标尺读数(cm)(cm)的绝对误差拉伸力增加时拉伸力减小时平均值0.0001.952.052.00-0.651.0001.321.351.34-0.622.0000.780.650.72-0.643.000-0.12-0.15-0.14-0.574.000-0.65-0.50-0.58=5.000-1.15

9、-1.15-1.156.000-1.78-1.80-1.797.000-2.40-2.45-2.43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1)在本实验中,你是如何考虑尽量减小系统误差的?1.钢丝两端一定要加紧减小系统误差,同时避免砝码砸坏器材。2测量过程中不能碰动望远镜以及桌子,否则重新开始。3.钢丝一定要保持平直,以免把拉直的量误认为伸长量4.使用对称测量的方法(2)本实验中使用了哪些长度测量仪器? 选择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它们的仪器误差各为多少?螺旋测微器(0.004mm);游标尺(0.02mm);钢卷尺(1.2mm)和米尺,依据测量物体的长度来选择精度不同的池子(3)本实验应用的“光杠杆镜”放大法

10、与力学中杠杆原理有哪些异同点?光杠杆和杠杆在端点位移与悬臂长度的比例相等上,用的是相同的原理,纯几何关系;杠杆的受力可用做功大小相等推导出力与受力点位移乘积相等,进而推出与悬臂长成反比. (4)在实验逐差法时,如何充分利用所测得的数据?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如数据偏差较大,可及时发现. (5)若增重时,标读数与减重时对应荷重的标度数不吻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由于金属丝存在弹性滞后效应,金属丝需要在无限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应有的长度Li,只能达到Li-&Li ,同时若金属丝收到的力突然减小,也不能收缩到应有的长度Li,仅缩短到Li+&Li;思考:砝码刚刚挂上金属丝时,金属

11、丝还不稳定,还在上下晃动,但待其稳定之后加减砝码两次读数基本接近,而尺子精度低,不能准确的测量出读数,没能更为准确的消除系统误差。实验室的砝码氧化严重,会造成最后实验结果偏大。钢丝同样被了氧化,导致钢丝不能拉直,最后还是造成了一定的误差。八、附上原始数据:实验总结:光杠杆后尖脚至于夹头上且要垂直圆孔面,这一点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忽略了,我那时就只把两前尖脚摆放好,老师发现后给我们纠正并耐心讲解;就是用望远镜在镜子中找尺子时,没有找到,我们以为没有对准,其中一人就把手指放在镜子那里,另一个人能从望眼镜中看到手指,我们重复而好几次,都找不原因呢,然后我们就去请教老师,老师就把物镜调焦按钮调了一调,就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老师并且给我们讲解了物镜的作用,这使我们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