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上传人:ning****hua 文档编号:16661562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孙权劝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孙权劝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孙权劝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可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

2、训。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3.卿(qing)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4.当涂当道,当权。5.辞推托。6.务事务。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9.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10.邪(ye)语气词,同“耶”。11.但只,只是。12.涉猎粗略地阅读。13.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14.及到,等到。15.过经过。16.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17.今者如今,现在18.才略

3、才干和谋略。19.非复不再是。20吴下泛指吴地。21阿蒙)吕蒙的小名。22更另,另外。23.刮目相待拭目相刮,擦拭。24.大兄对朋友辈的敬25.见事知晓事情问答题: 1.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奖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大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2.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

4、那个吴下阿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3理清行文思路。明确: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通过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写出怎样的语气?表现孙权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写出怎样的语气?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情?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吗”。这里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

5、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中“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这句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吕蒙要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话表现出孙权善劝。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昭然可见。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表现出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

6、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长进。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写出了什么?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现出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什么?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而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呢”。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之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5.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文章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即吕蒙和方仲永)方面的不同?明确:孙权劝学:对话为

7、主,言简意赅;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启示: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成败。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只要勤奋学习,定能成功。希望同学们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关爱部下能听取意见爱才循循善诱虚心好学敬才 (开卷有益)6.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7.

8、作者描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又进-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8.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9.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从劝解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权首先要求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既表现出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带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孙权实事求是, 根据实际情况,不要求吕蒙“治经为博士”,而是要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又联系自己在学习中所受的教益劝解吕蒙:“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9、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以自身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层层劝解,可以和部将就非军事、非政治的话题进行交谈。由此可见,孙权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他对部将严格要求,为提高屡立战功的吕蒙的素质,而谆谆教导,具有王者的风范。10.文章中心既为劝学,为什么不详写吕蒙学习的具体情况和他学而有成后论议的高妙呢? 文章的中心在于表现通过学习使人发生巨大变化,只要能表现出这种变化就能突出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因学习的巨大作用。文章没有铺叙吕蒙学习的具体状况和他的论议,但通过鲁肃的“大惊、评价、做法,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学习促成的。这已能突出学习的重要和功用。1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

10、“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且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12.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1)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长才。(2)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已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言。(4)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法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

11、智慧相结合的过程。(5)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成长。13.文章的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你是怎样感受这三位人物的语言的?孙权劝学:先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不失人主的身份。鲁肃叹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其惊奇的神态。鲁肃眼中吕蒙变化之大,表明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吕蒙品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