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材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16661395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7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教材(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数学专业用目 录绪论 (1)实验1伏安法测电阻(14)实验2电表的改装及多用表的使用(17)实验3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研究(21)实验4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23)实验5牛顿环(26)实验6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滞系数(29)附:实验报告样板 (35)绪 论大学物理实验课是高等院校理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它与物理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里主要介绍测量误差理论、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述等初步知识,这是进入大学物理实验前必备的基础。物理实验可分三个环节:1)课前预习,写预习报告。2)课堂实验,要求亲自动手,认真操作,

2、详细记录。3)课后进行数据处理,完成实验报告。 其中:预习报告的要求: 1)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可作为正式报告的前半部分)。2)画好原始数据表格 (单独用一张纸)。实验报告内容:(要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做)1) 实验题目;2) 实验目的;3) 实验原理:主要公式和主要光路图、电路图或示意图,简单扼要的文字叙述;4) 主要实验仪器名称、规格、编号5) 实验步骤:写主要的,要求简明扼要;6) 数据处理、作图(要用坐标纸)、误差分析。要保留计算过程,以便检查;7) 结论:要写清楚,不要淹没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8) 思考题、讨论、分析或心得体会;9) 附:原始数据记录。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误差

3、分析和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课的基础,是一切实验结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其目的是对实验结果做出评定,最大限度的减小实验误差,或指出减小实验误差的方向,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对低年级大学生,重点放在几个重要概念及最简单情况下的误差处理方法。 一、测量与误差1、 测量:把待测量与作为标准的量(仪器)进行比较,确定出待测量是标准量的多少倍的过程称为测量。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应包含测量值的大小和单位。2、测量的分类按照测量结果获得的方法来分,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而从测量条件是否相同来分,又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直接测量就是把待测量与标准量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如用米尺测量

4、物体的长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等。间接测量是借助函数关系由直接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的物理量。例如已知了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求出的速度就是间接测量。一个物理量能否直接测量不是绝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改进,很多原来只能间接测量的量,现在可以直接测量了。等精度测量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多次测量,即:同一个人,用同一台仪器,每次测量时周围环境条件相同,所取参数相同。等精度测量每次测量的可靠程度相同。注意:重复测量必须是重复进行测量的整个操作过程,而不是仅仅重复读数。物理实验中大多采用等精度测量。反之,若每次测量时的条件不同,如测量仪器改变,或测量方法条件改变,或不同的人。

5、这样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叫做非等精度测量。3、描述仪器性能的基本概念描述仪器性能的基本概念有仪器精密度、准确度和量程等。仪器精密度:是指仪器能分辨的物理量的最小值,一般是仪器的最小分度值。仪器最小的分度越小,仪器精密度就越高,所测量物理量的精密度也越高。对测量读数最小一位的取值,一般在仪器最小分度范围内再估读一位数字。如米尺的最小分度为毫米,其精密度就是1毫米,应估读到毫米的十分位。 仪器准确度:是指仪器测量读数的可靠程度。一般标在仪器上或写在仪器说明书上。如电学仪表所标示的级别就是该仪器的准确度。对不同的仪器准确度是不一样的,如对测量长度的常用仪器:米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它们的仪器准确度

6、依次提高。量程:是指仪器所能测量的物理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仪器的测量范围(有时也将所能测量的最大值称量程)。测量过程中,超过仪器量程使用仪器是不允许的,轻则仪器准确度降低,使用寿命缩短,重则损坏仪器。4、误差与偏差在一定条件下,任何物理量的大小都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真实值,称为真值。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被测物理量所具有的客观真实数据,但由于受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测量条件以及观测者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只能获得该物理量的近似值,即测量值x与真值a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值,这种差值称为测量误差,即xa显然误差有正负之分,常称为绝对误差。注意,绝对误差不是误差的绝对值!设某个物理量真值为a ,进行

7、n 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分别为x1,x2, xn,(不考虑系统误差)。可证明其算术平均值为最佳估计值: (1)当测量次数n时,即为测量值的近似真实值。为了估计误差,定义测量值与近似真实值的差值为偏差。即。测量中真值是未知的,因此误差也无法知道,而测量的偏差可以准确知道,实验误差分析中常用偏差来描述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5、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1)系统误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结果总是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一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系统误差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误差。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或没有按规定条件使

8、用仪器而造成的误差;例如,用秒表测量运动物体通过某一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若秒表走时偏快,即使测量多次,测量的时间t总是偏大为一个固定的数值,这是仪器不准确造成的误差。(2)理论误差。由于测量所依据的理论公式本身的近似性,或实验条件不能达到理论公式所规定的要求,或测量方法等所带来的误差;(3)观测误差。由于观测者本人生理或心理特点造成的误差。通常与观测者反应和观察习惯有关,它因人而异,并与观测者当时的精神状态有关。例如,按秒表时习惯提前或滞后。在任何一项实验工作和具体测量中,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最大限度的消除或减小一切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或者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检定

9、修正法:指将仪器、量具送计量部门检验取得修正值,以便对某一物理量测量后进行修正。(2)替代法:指测量装置测定待测量后,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一个已知标准量替换被测量来减小系统误差。(3)异号法:指对实验时在两次测量中出现符号相反的误差,采取平均值后消除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外界磁场作用下,仪表读数会产生一个附加误差,若将仪表转动180再进行一次测量,外磁场将对读数产生相反的影响,引起负的附加误差。两次测量结果平均,正负误差可以抵消,从中可以减小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是指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时大时小、时正时负,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叫做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当测量次数很

10、多时,随机误差就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实践和理论都已证明,随机误差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正态分布,如图1),其特点是:f()- 0 图1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单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对称性);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趋于零(有界性);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于零(抵偿性)。因此,增加测量次数可以减小随机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引起随机误差的原因很多,它与仪器精密度和观察者感官灵敏度有关。如仪器显示数值的估计读数位偏大和偏小;测量环境扰动变化以及其它不能预测不能控制的因素,如空间电磁场的干扰等。由于测量者过失、实验方法不合理、用错仪

11、器、操作不当、读错数值或记错数据等引起的误差,是一种人为的过失误差,不属于测量误差。过失误差是可以避免的。6、随机误差的估算设在等精度测量中,一组n 次测量的值分别为:x1,x2,xn,这组测量值称为测量列。误差理论证明,测量列中某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 (2)其意义表示某次测量值的随机误差在之间的概率为68.3。(2)式称为贝塞尔公式。7、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当测量次数n有限,其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 (3)其意义是测量平均值的随机误差在之间的概率为68.3%。或者说,待测量的真值在范围内的概率为68.3。这个概率叫置信概率,也叫置信度,用p表示,即p0.683。 是反映了平均值接近真值的程度

12、。但不要误认为真值一定就会落在之间。类似地,待测量的真值在范围内的概率为95.4,此时的置信度p0.954。正态分布f()t分布0图28、t分布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测量次数n不可能趋于无穷。当测量次数较少时,随机误差服从的规律不是正态分布,而是t分布。t分布的曲线比正态分布的要平坦,两者的分布函数不同,n较小时, t分布偏离正态分布较多,n较大时, 趋于正态分布。如图2所示。对t分布,只在公式 (3)的基础上乘以一个t因子,即 (4)或 (5)t值是与测量次数等有关的,如下表是当p=0.95的t值: n3456789101520100t4.303.182.782.572.452.362.312.

13、262.142.091.97 2.481.591.2041.05.9260.8340.7700.7150.5530.4670.139由上表可知,当5n10时,接近1,由(5)式可知ASx。对教学实验,测量次数一般取510次,所以可用(2)式作为估算偏差的公式。9、异常数据的剔除剔除测量列中异常数据的标准有几种,有3准则、肖维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等。下面是3准则:统计理论表明,测量值的偏差超过3的概率已小于1。因此,可以认为偏差超过3的测量值是其他因素或过失造成的,为异常数据,应当剔除。剔除的方法是将多次测量所得的一系列数据,算出各测量值的偏差和标准偏差,把其中最大的与3比较,若3,则认为第j个测

14、量值是异常数据,舍去不计。剔除后,对余下的各测量值重新计算偏差和标准偏差,并继续审查,直到各个偏差均小于3为止。二、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一)、不确定度的含义在物理实验中,因真值得不到,测量误差也就不能肯定。为此,1992年国际计量大会以及四个国际组织制定了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1993年此指南经国际理化等组织批准实施。对一个物理实验的具体数据来说,不确定度是指测量值(近真值)附近的一个范围,测量值与真值之差(误差)可能落于其中。它是对误差的一种量化估计,是对测量结果可信赖程度的具体评定。不确定度小,测量结果可信赖程度高;不确定度大,测量结果可信赖程度低。所以用不确定度的概念对测量数据做出

15、评定比用误差来描述更合理。(二)、测量结果的表示和不确定度1、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做物理实验时,要求表示出测量的最终结果。即(单位) (6)式中x为待测量;是测量的近似真实值, 是总的不确定度,三者的数量级、单位要相同。简单起见,不确定度一般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多余的位数一律进位。的末尾数与不确定度的所在位数对齐。这种表达形式反应了三个基本要素:测量值、不确定度和单位,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全面表达测量结果。2、相对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定义为 (7)有时候还需要将测量结果与公认值或理论值进行比较(百分偏差): (8)x理可以是公认值,或高一级精密仪器的测量值。相对不确定度一般取2位有效数字。3、测

16、量结果在物理实验中,直接测量时若不需要对被测量进行系统误差的修正,一般就取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近似真实值;若在实验中有时只需测一次或只能测一次,该次测量值就被认为是测量的近似真实值。如果要求对被测量值进行一定系统误差的修正,通常是将一定系统误差(即绝对值和符号都确定的可估计出的不确定度分量)从算术平均值或一次测量值中减去,从而求得被修正后的直接测量结果的近似真实值。例如,用螺旋测微器来测量长度时,从被测量结果中减去螺旋测微器的零点读数。 4、测量结果的表示 表示测量最后结果时,一般要求绝对和相对的不确定度同时表示出,即(单位) 或 (三)、不确定度的两类分量在不确定度的合成问题中,主要是从

17、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将各种来源的误差按计算方法分为两类:统计不确定度(A类)和非统计不确定度(B类)。总的不确定度是由两类分量(A类和B类)求“方和根”计算而得。为使问题简化,此处只讨论简单情况下(即A类、B类分量保持各自独立变化,互不相关)的不确定度的合成。A类不确定度(统计不确定度)是指可以采用统计方法(即具有随机误差性质)计算的不确定度,即是前面所说的偶然误差,可以用(5)式或(2)式计算,用A表示。B类不确定度(非统计不确定度)是指用非统计方法求出或评定的不确定度,为系统误差。如实验室中的测量仪器不准确,量具磨损老化等等,用表示。本书对B类不确定度的估计作简化处理,

18、只考虑仪器不确定度。所以因仪器不准确对应的B类不确定度为 I为仪器不确定度。一般的仪器说明书中都以某种方式注明仪器不确定度,由制造厂或计量检定部门给定。物理实验教学中,可由实验室提供。仪器不确定度一般可分两种情况处理:已知仪器准确度时,这时以其准确度作为不确定度大小。如一个量程150mA,准确度0.2级的电流表,测某一次电流,读数为131.2mA。可估算出最大绝对不确定度为=量程级别1500.2=0.3mA,因而该次测量的结果可写成I131.20.3mA。其相对不确定度为EI0.3/131.2=0.23%,大于0.2。因此,测量值越接近量程,相对不确定度越小。对于没有标明准确度的仪器,因在制造

19、仪器时,其最小的分度数值是受仪器准确度约束的。所以,对连续读数的仪器,最大读数不确定度可取仪器最小刻度值的1/10、1/5、1/2或最小刻度,具体可根据所用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灵敏度、测试者感觉器官的分辨能力,以及观测时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来考虑。而无法进行估计的非连续读数的仪器,如数字式仪表,可简单取其最末位数的1作为仪器不确定度。(若末位或末两位不稳定,可记录稳定的数值加一位不稳定的,或根据其变化规律,四舍五入到稳定的那位。仪器不确定度则取稳定位的1,或根据不稳定位变化的程度来取。)合成不确定度为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的合成 (9) 在计算总的不确定度中求“方和根”时,若某一平方值小于另一平

20、方值的1/9,则这一项就可以略去不计。这一结论叫做微小误差准则。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利用微小误差准则可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对于单次测量,一般是以最大不确定度进行估计。可用仪器不确定度作为合成不确定度,即: 。 (四)、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合成,用(5)式或(2)式计算A类不确定度。对B类不确定度,主要讨论仪器的不确定度。例1用感量为0.1g的物理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其读数值为35.41g ,求物体质量的测量结果。(感量:在仪器上有标出,一般为最小分度值)解:用物理天平称物体的质量,重复测量读数值往往相同,故一般只须进行单次测量即可。单次测量的读数即为近似真实值,m35.41g。

21、对物理天平通常取感量的1/2,作为仪器不确定度,即 0.05(g)测量结果为 m35.410.05(g)因为是单次测量, 总的不确定度中A无法估算, 所以。但是这个结论并不表明单次测量的就小,因为n1时,是发散的。例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的直径,五次的测量值分别为d(mm)11.92211.92311.92411.92111.920螺旋测微器的最小分度数值为0.01mm 试写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式。解:(1)求直径 d 的算术平均值 11.922(mm)(2)计算B类不确定度螺旋测微器的仪器不确定度(取最小刻度值的1/2)为0.005(mm) 0.005(mm)(3)计算A类不确定度 =0.00

22、2(mm) (4)合成不确定度 =0.006(mm)(5)相对不确定度:(6)测量结果: E0.050%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涉及到深广的知识领域和误差理论问题。因此,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在教学中尽量把方法简化,为初学者易于接受。以后在工作需要时,可以参考有关文献继续深入学习。 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一)、有效数字的概念1、有效数字的定义若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米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读数为56.3mm。其中5和6这两个数字是从米尺的刻度上准确读出的,可以认为是准确的,叫做可靠数字。末尾数字3是从米尺最小分度值上估计出来的,是不准确的,叫做欠准数(或称可疑数字)。显然有一位可疑数字,使测量值更接

23、近真实值,更能反映客观实际。因此,测量值保留到这一位是合理的,即使估计数是0,也不能舍去。故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定义为几位可靠数字加上一位可疑数字称为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数字的个数叫做有效数字的位数。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要与小数点后的位数混淆。如上述的56.3mm称为3位有效数字,但小数后只有1位。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十进制单位的变换无关,即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因此,用以表示小数点位置的0不是有效数字。当0不是用作表示小数点位置时,0和其它数字具有同等地位,都是有效数字,即有效数字中间与末尾的0,均应算作有效位数。如0.0135 m和1.05cm及13.0mm都是三位有效数字。从有效数字的另一面也可

24、以看出测量用具的最小刻度值,如0.0135m是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尺子测量的,而1.030m是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尺子测量的。2、结果的表示由于最后一位可疑位是不确定的,即是不确定度所在位。所以,若把测量结果写成542.8170.5(mm)是错误的,由不确定度0.5(mm)可以得知,数据的小数0.8 已不可靠,把它后面的数字也写出来没有多大意义,正确的写法应当是:542.80.5(mm)。即,结果的尾数应与不确定度的所在位对齐,后面的位数可以简单地四舍五入。(二)、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记录物理实验中通常仪器上显示的数字均为有效数字(包括最后一位估计读数)都应读出,并记录下来。仪器上显示的最后一位数字

25、是0时,此0也要记录。仪器不确定度在哪一位发生,测量数据的可疑位就记录到哪一位。对于有分度式的仪表,读数要根据人眼的分辨能力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几。例如,测出物体长为52.4 mm 与52.40 mm 是不同的两个测量值,也是属于不同仪器测量的两个值,从这两个值可以看出测量前者的仪器精度低,测量后者的仪器精度高出一个数量级。在记录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时,常用科学表达式。如0.0451 m 或45.1 mm,可表示为4.51102m。(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只能允许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根据这一原则,为了简化有效数字的运算,约定下列规则:1加法或减法运算若干个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26、,其和或者差的结果的可疑数字的位置与参与运算各个量中的可疑数字的位置最高者相同。因此,几个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时,可先将多余数修约(四舍五入),将应保留的可疑数字的位数多保留一位进行运算,最后结果按保留一位可疑数字进行取舍。2乘法和除法运算有效数字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时,乘积或商的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一般与参与运算的各个量中有效数字的位数最少者相同,或多一位。实际运算过程,可比参与运算的位数最少者多取一位,最后由结果的不确定度决定。如:7.65+8.268=15.92 3.8414.42=9.30 3.8418.42=32.343.8 4 1 8. 4 27 6 8 21 5 3 6 43 0

27、 7 2 83 2.3 4 0 2 23.8 4 1 2. 4 27 6 8 21 5 3 6 47 6 8 2 9.2 9 5 2 2 式中有下划线的表示可疑数字。3乘方和开方运算乘方和开方运算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其底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4、三角函数:一般取四位有效位数。例:sin30o07 sin30.12o=0.50185、指数:结果的有效数字,与指数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例:105.755.6105; 100.0751.196、对数:结果的有效数字,其尾数(小数点后的位数)与真数的位数相同,或多取一位。例:ln1.550=0.43837、对任意函数: 可将数值末位改变1,运算后,看结果

28、是哪位变化了,就保留到开始变化那位。例:ln1.550=0.43825,末位改变1:ln1.551=0.43890,所以,可取小数后4位:0.4383。8、自然数 1,2,3,4,不是测量而得,因此,可以视为无穷多位有效数字的位数,书写也不必写出后面的0,如D2R,D的位数仅由R的位数决定。9、无理常数,的位数也可以看成很多位有效数字。 例如L2R,若测量值时,应比参加运算的最少位数多取一位,取为3.142。即。用计算器计算,可直接输入。上述规定和方法,是为了简化有效数字的运算,及作为不需算不确定度时,有效位数取值的参考,但并非完全准确。在实际的不确定度估算时,作为中间过程,可比上述规定取多1

29、2位,最后由结果的不确定度决定有效位数。四、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间接测量的近似真实值和不确定度是由直接测量结果通过函数式计算出来的,既然直接测量存在不确定度,那么间接测量也必有不确定度,这就是不确定度的传递。由直接测量值及其不确定度来估算间接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式称为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设间接测量的函数式为 NF(x , y , z , )N为间接测量的量,它有K个直接测量的物理量x , y , z , ,各直接观测量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若将各个直接测量量的近似真实值代入函数表达式中,即可得到间接测量的近似真实值。 (2)求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由于不确定度均为微小量,相似于数学中

30、的微小增量,对函数式NF(x , y , z , )求全微分,即得 式中dN , dx , dy , dz , 均为微小量,dN 的变化由各自变量的变化决定,为函数对自变量的偏导数, 将上面全微分式中的微分符号d改写为不确定度符号,并将微分式中的各项求“方和根”,即为间接测量的合成不确定度 (10)这里 x , y , z , 各量应相互独立。当间接测量的函数表达式为积和商(或含和差的积商形式)时,为了使运算简便起见,可以先将函数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然后再求全微分。即 同样改写微分符号为不确定度符号,再求其“方和根”,即为间接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EN,即 (11)已知、,由(11)式可以求出不

31、确定度附表:常用函数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函数关系式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12)今后在计算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时,对函数表达式仅为“和差”形式,可以直接利用(10)式,求出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若函数表达式为积和商(或积商和差混合)等较为复杂的形式,可直接采用(11)式,先求出相对不确定度,再求出不确定度。附表为常用函数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可直接应用。(注意应用附表时,要求各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例1已知电阻R150.20.5(), R2149.80.5(), 求它们串联的电阻R和不确定度。解: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50.2149.8200.0()由附表第一行公式求得不确定度为 ()相对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为

32、R200.00.7() 注意:不确定度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相对不确定度保留2 位有效数字。例2测量金属环的内径D128.800.04(mm),外径D236.000.04(mm), 厚度 h25.750.04(mm)。试求环的体积V。解: (1)环体积的近似真实值为(2)首先将环体积公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后,再求全微分 则相对不确定度为 =0.81%(3)合成不确定度为(4)环体积的测量结果为 V(9449)10 (mm)3 EV0.81%注意: 结果的末尾数与不确定度的所在位对齐。 五、数据处理方法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起到得出结果为

33、止的加工过程。数据处理包括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多种处理方法,常用有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最小二乘法等。(一)、列表法列表法是记录数据的基本方法。是记录的最好方法。设计记录表格要求:1列表要简单明了,利于记录、运算处理数据和检查处理结果,便于一目了然地看出有关量之间的关系。2表中各栏中的物理量都要用符号标明,并写出数据所代表物理量的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单位写在符号标题栏,不要重复记在各个数值上。3记录的数据,应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一般记录表格还有序号和名称。例如:要求测量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高H和直径D的记录如下:测柱体高H和直径D记录表测量次数i12345平 均Hi(mm)

34、35.3235.3035.3235.3435.3035.326D i(mm)8.1358.1378.1368.1338.1328.1347(二)、作图法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它能直观地显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是在现有的坐标纸上用图形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实验数据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叫做作图法。在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当决定了作图的参量以后,根据函数关系选用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本教材主要要求学会用直角坐标纸。2坐标纸的大小及坐标轴的比例。应当根据所测得的有效位数和结果的需要来确定,原则

35、上数据中的可靠数字在图中应当标出,数据中可靠位的最后一位在图中应是整数格。除特殊需要外,数值的起点一般不必从0开始,X轴和Y轴的比例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使作出的图形大体上能充满整个坐标纸,图形布局美观、合理。3标明坐标轴。对直角坐标系,一般是自变量为横轴,因变量为纵轴,采用粗实线描出坐标轴,并用箭头表示出方向,注明所示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坐标轴上标的量值的有效位数应与测量值的有效位数相同,且标整数。4描点。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图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5连线。根据不同函数关系对应的实验

36、数据点分布,把点连成直线或光滑的曲线或折线,连线必须用直尺或曲线板,校准曲线中的数据点则连成折线。由于每个实验数据都有一定的不确定度,所以将实验数据点连成直线或光滑曲线时,绘制的图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点,应让多数实验点落在曲线上, 其余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即尽可能使曲线两侧所有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最小并且接近相等,个别偏离很大的点应当应用异常数据的剔除中介绍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决定是否舍去,原始数据点应保留在图中。6写图名。作完图后,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作图时,一般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前面,横轴代表的

37、物理量写在后面,中间用“”联接。7最后将图纸贴在实验报告的适当位置,便于教师批阅实验报告。(三)、图解法85.0080.0075.0070.000.020.040.0TR图3某金属丝电阻温度曲线10.030.050.0在物理实验中,实验图线做出以后,可以由图线求出经验公式。图解法就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好的图线,用解析法找出相应的函数形式。实验中经常遇到的图线是直线、抛物线、双曲线、指数曲线、对数曲线。特别是当图线是直线时,采用此方法更为方便。1由实验图线建立经验公式的一般步骤:(1)根据解析几何知识判断图线的类型;(2)由图线的类型判断公式的可能特点;(3)利用半对数、对数或倒数坐标纸,把原曲线改

38、为直线;(4)确定常数,建立起经验公式的形式,用实验数据来检验所得公式的准确程度。2用直线图解法求直线的方程如果做出的实验图线是一条直线,则经验公式应为直线方程 ykxb (13)要建立此方程,由实验直接求出k(斜率)和b(截距),一般有两种方法。可用斜率截距法和端值求解法。其中斜率截距法:在图线上选取两点P1( x1,y1 )和P2( x2,y2 ),其坐标值最好是整数值,或横坐标取整数值。用特定的符号表示所取的点,与实验点相区别。一般不要取原实验点。所取的两点在实验范围内应尽量彼此分开一些,以减小不确定度。根据两点的坐标求出斜率k为 (14)其截距b为 x0 时的y值;若原实验中所绘制的图

39、形并未给出 x0段直线,可将直线用虚线延长交y轴,则可量出截距。如果起点不为零,也可以由式 (15)求出截距,求出斜率和截距的数值代入方程中就可以得到经验公式。例:金属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变化的测量值为下表所示,试求经验公式Rf(T)和电阻温度系数。温度()19.125.030.136.040.045.150.0电阻()76.3077.8079.7580.8082.3583.9085.10PVO图4 PV曲线POV图5P1/V曲线根据所测数据绘出RT图求出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 b72.00()于是得经验公式 R72.000.296T该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1/)3曲线改直,曲线方程的建立在实

40、验工作中,许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线性的,由曲线图直接建立经验公式一般是比较困难的,但仍可通过适当的变换而成为线性关系,即把曲线变换成直线,再利用建立直线方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叫做曲线改直。例如:PV=C,式中C为常量,要变换成P=C(1/V),P是1/V的线性函数,斜率为C。 习 题1指出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1) 63.74 cm; (2) 0.302 cm; (3) 0.0100 cm ; (4)12.61s ; 2试用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出下列结果(1)107.50 2.5;(2)273.50.100;(3)1.500.500;(4);3. 一圆柱体,已知高h4.120

41、0.001(cm),直径d2.0400.001(cm), m149.180.05(g)。求V 和密度的测量结果。4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答案(1)L0.01040(km)的有效数字是五位;(2)d12.4350.02(cm );(3)h27.310 42000(km);(4)R6371 km6371000m637100000(cm);(5)t=8.500.452s(6)602。5单位变换(1)将 L4.250.05(cm)的单位变换成m , mm , m , km 。(2)将 m1.7500.001(kg)的单位变换成 g , mg , t 。6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g,当摆角5时,T2, 式中

42、摆长L97.690.02 (cm),周期T1.98420.0002(s)。求g和 ,并写出结果的标准式。7准确度等级为0.5级,量程为10mA的电流表,使用时可能产生的仪器不确定度为 mA,若要求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1%,则被测电流应不小于 mA。8现有两只伏特表甲和乙,分别为0.5级0300V和1.0级0100V,欲测100V左右的电压,宜选用 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可用仪器最小分度或最小分度的一半作为该仪器的一次测量的不确定度; B.可以用仪器精度等级估算该仪器一次测量的不确定度; C.只要知道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就可以大致确定仪器不确定度的数量级。D.任何一次测量值落在

43、之间的可能性为57.5%; 10 ( )。 A.; B.; C.; D.。11用精密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m,共称五次, 结果分别为3.6127克、3.6122克、3.6120克、3.6121克、3.6125克。试求这些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不考虑仪器误差)。12.用米尺测得正方形某一边长为a1=200.1mm, a2=200.0mm, a3=200.4mm, a4=198.4mm, a5=197.3mm求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的平均值、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13.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密度的公式为测得m =(27.060.02)g, m1=(17.030.02)g, 。求。14

44、. 已知。15. 用图解法处理数据,若实验图线为直线, 则应让 落在直线上, 分布在直线的两侧。确定直线斜率时, 所选的两点在实验范围内应尽量 , 一般 选用实验点,而应在直线上选两点。数据中的准确位在图中应是 格。16.坐标轴上标的量值的有效位数应与测量值的有效位数 ,且标整数。参考文献:1、 何焰蓝、杨俊才,大学物理实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2、 王银峰、陶纯匡、汪涛等,大学物理实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附:习题答案1(1)4位;(2)3位;(3)3位;(4)4位; 2(1)105.0;(2)2.74103;(3)0.750;(4)34.9;3., EV=0.1

45、0%; , E=0.11%; 4(1)4位; (2)d12.440.02(cm );(3)h(2.730.02)10 5(km);(4)R6371 km6.37110 6m6.371108cm;(5)t=8.50.5s; (6)60002; 5(1) L(4.250.05)10 4m=(4.250.05)10mm=(4.250.05)10 -2m=(4.250.05)10 -5km;(2)m(1.7500.001)10 3g=(1.7500.001)10 6mg=(1.7500.001)10 -3 t; 6g = 979.60.3cm/s2,0.029; 70.05; 5; 8乙; 9A B

46、C; 10B,D; 11. =3.6123g, g,; 12. S=(3.960.08)104mm2 ,;L=7968mm,; 13.0.007g/cm3; 14. =7.46108m, 21010m,; 15. 多数点,其余点,分开些,不,整数格; 16. 相同。实验一 伏安法测电阻用伏安法测电阻,就是用电压表测量加于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V,同时用电流表测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强度I,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该电阻的阻值。因为电压的单位为“伏”,电流的单位为“安”,所以这种方法称为伏安法。【预习要点】1. 分压器与限流器的异同。本实验中的滑线变阻器电阻应该用什么接法。2. 伏安法测电阻中电流表内接和

47、外接的选择依据,及接入的系统误差。3. 二极管的结构和伏安特性,及与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1掌握滑线变阻器分压器与限流器的使用; 2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3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内外接法。【实验原理】1 分压器、限流器的组成及其应用ABIRLERUL图1AR1EB图2PPRLUL滑线变阻器的接法有两种,分别可组成分压器和限流器。(1)限流器电路及其变压范围图1所示为限流器电路,从电路中可以看出,若P点在B端,R L所得电压ULE,随P向左滑动,有用电阻R逐渐增大,则R L的分压UL逐渐减小,P在A端时达最小值ULRLE/(RLR),不难看出,R L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在E之间,

48、它调压的范围较小,且是非线性变化。但通过负载R L的电流的调节范围比较宽。(a) +KKRARVAVVARARVRXRXR0R0EE+ (b)图3(2)分压器电路及其变压范围图2所示为分压器电路,从电路中可以看出,若P在B端,R L所得电压U L0;P向上滑动的过程中,U L逐渐增大;当P在A端时,U L=E。不难看出:R L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在0E之间。当R L R时,U L随着P的移动基本呈现线性变化。2伏安法测电阻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图3所示(a)和(b)两种电路。但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为RA,伏特表的内阻为RV,所以上述两种电路无论哪一种,都存在接入误差(系统误差)。(1) 电流表内接如

49、图3(a)所示的电路,电流表测出的I是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x,但伏特表测出的V就不只是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Vx,而是Rx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VVxVA,那么测得的待测电阻值为Rx测,即 (1)因此,这种电路测得的电阻值Rx测要比实际值大。如果电流表的内阻已知,可用下式进行修正 (2)电流表内接给测量带来的接入误差(系统误差)为: (3)当RxRA时,相对误差RARx很小。因电流表的内阻一般都较小,所以,当待测电阻较大时,使用电流表内接较合适。(2)电流表外接如图3(b)所示的电路,伏特表测出的V是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Vx,但电流表测出的I是流过Rx的电流Ix和流过伏特表的电流IV

50、之和,即IIXIV。因此,这种电路测得的电阻值Rx测要比实际值Rx小。若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为RX测,则有 (4)如果电压表的内阻是已知的,则可以求得修正后的待测电阻值为: (5)则由于电流表外接带来的接入误差(系统误差): (6)当RVRX时,系统误差很小。一般伏特表的内阻都较大,所以,当待测电阻小时,使用电流表外接较合适。由以上分析可知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存在着接入误差(系统误差),所以测得的电阻值不是偏大就是偏小,两个相比较,当RARx时,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有利。一般情况,都应根据式(2)和式(5)进行修正,求得待测电阻RX。3.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若一个电阻元件两端的电

51、压与通过电流成正比,则以电压为横轴,以电流为纵轴所得到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4(a)所示,这种电阻称为线性电阻。若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不成比例,则由实验数据所描绘的IV图线为非直线,这种电阻称为非线性电阻。晶体二极管的特性就属于这种非线性情况,如图4(b)所示。V(V)00.51.01.52462010(a)(b)图44080024I(A)51525I(mA)I(mA)V(V)13晶体二极管,它的结构和符号如图5所示。把电压加在二极管的两端,如它的正极接高电位点,负极接低电位点,即加正向电压,则电路中有较大的电流(毫安级)且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若二极管的正极接低电位

52、点,负极接高电位点,即加反向电压,则电流非常微弱(微安级),电流与电压也不成正比,当反向电压高到一定数值时,电流急剧增加,以致击穿,在使用二极管时,应了解允许通过它的最大正向电流和允许加于它两端的最高反向电压。图5N PPN结【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待测电阻(电阻箱)、二极管等。【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ABIRLER图6R1EBA图7PPRLmAVmAVkk1. 伏安法测电阻用电阻箱作待测电阻,分别取50和1K,根据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内或外接法,按图6或图7所示接好电路。(1) 用作图法求50的待测电阻值: 滑线变阻器,记录所用电表量程和接法(内接还是外接

53、),选电表量程的原则:当数值最大时,指针能超过2/3量程值。 调节滑线变阻器R, 分别改变电压表的读数从50伏,测量相应的电流表的读数,记录测量数据。要求学会直接从板面读出测量值,注意:读到估读位。表格自己设计。 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用作图纸作伏安特性曲线。从图上取2点,求斜率,并由斜率求被测电阻值。 记录电表内阻,按(5)算Rx的修正值,由(6)式算系统误差。(2)测电阻箱1k的阻值: 根据被测电阻的大小,按图6或图7所示电路,选择内或外接法 调节滑线变阻器R, 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尽量接近满偏。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注意读到估读位)。 记录所用电表量程

54、和接法(内接还是外接),及电表的等级; 用欧姆定律求被测电阻值.,估算电压、电流的仪器不确定度,并由不确定度传递公式估算被测电阻值的不确定度。 记录电表内阻,按(2)算Rx的修正值,由(3)式算系统误差。3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1)用外接法测正向特性:将图3b中的待测电阻换成二极管(正向接入),接好电路,把电键K合上。实验自零伏开始,调节滑线变阻器滑动触头,电压每增加0.1V读取一次电流值,共读取610组数据,并填入事先准备好的数据表格内。注意在曲线拐弯处,电压间隔应取小一些。U(V)0.000.100.20I(mA)(2)画伏安特性曲线: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作出被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正向)。【思考题】1 什么是分压器和限流器?两者有何异同?2 何时使用电流表的内接法?何时使用电流表的外接法?3 当待测电阻的阻值和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未知时,可用试触法来判断:将电压表的一端分别试触电流表的两端,使电流表分别为内接和外接。试分析这一判断原理?4 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是否定值?与什么有关系?实验二 电表的改装及多用表的使用电表在电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了解电表和使用电表就显得十分重要。电流计(表头)是用来测量微小电流的,它是非数字式测量仪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用它可改装成毫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