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Chp2习题答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661129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06.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程光学Chp2习题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光学Chp2习题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光学Chp2习题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工程光学Chp2习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光学Chp2习题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Chp2 1针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组( )及负透镜组( ),试用作图法分别对以下物 距 , , , , , , , , 0 f 0 f () =la ( ) 22 fflb = F F H H A A F F H H () fflc = ( ) 2/2/ ffld = F F(A) H H A F F H H A A () 0 =le ( ) 2/2/ fflf = )( fflg = 22 )( fflh = F F H (A) H(A) F F H H A A F F H H A A F(A) F H H 1 +=li)( F F H H A 对于负透镜组 0f =la )( flb 2

2、)( = flc = )( 2/ )( fld = 0 )( =le 2/ )( flf = F F H H A F F H H A A F A A F H H F(A) A F H H F F H H AA F F H (A) H(A) flg = )( flh 2 )( = F F(A) H H F F H H A A 2 +=li )( F F H H A 2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 ,被摄景物位于(以 F 点为坐标原点)mmf 75= =x 、 10m、 8m 、 6m、 4m、 2m 处,试求照相底片应分别放在离物镜的像方焦面多远的地方。 【提示】应用牛顿公式 【解】牛顿公式 ffxx =

3、 x f xff 2 = 像方焦面右测) 像方焦面右测) 像方焦面右测) 像方焦面右测) 像方焦面右测) 位于像方焦面上) ()(8125.2 102 75 ()(40625.1 104 75 ()(9375.0 106 75 ()(703125.0 108 75 ()(5625.0 1010 75 (0 75 3 2 6 3 2 5 3 2 4 3 2 3 3 2 2 2 1 mmx mmx mmx mmx mmx x = = = = = = = = = = = = 3设一系统位于空气中,垂轴放大率 ,由物面到像面的距离(共轭距离)为 7200mm, 物镜两焦点间距离为 1140mm。求该物

4、镜焦距, 并绘出基点位置图。 x 10= F F H H -l l -f f x A A F F H H -l l -f f -x A A (a) (b) 图 2-1 【提示】 【解】设系统结构如图 2-1(a)所示, HH 间的距 离为 x 因系统位于空气中,故有: ff = 由已知条件可得到如下方程: () () =+ =+ = 7200 1140 10 xll xff l l y y 3 解得: , mmf 600 = mmx 60= 该系统的实际基点基面位置如图 2-1(b)所示。 4已知一个透镜把物体成像为放大 的实像。当透镜向物体移近 18mm 时,物体将被成 像为放大 的实像,试

5、求透镜的焦距,并用图解法校核之 x 3 x 4 【提示】光学系统的垂轴放大率随物像共轭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本题可利用高斯公式或牛 顿公式求解,也可利用轴向放大率的概念求解。 【解】方法 1:利用高斯公式求解,设透镜焦距为 , 、 、 、 分别为物处在两个 位置时的物像距。 f 1 l 1 l 2 l 2 l 根据已知条件可列如下方程 = = += = = 11 1 11 1 18 4 3 22 11 21 2 2 2 1 1 1 fll fll ll l l l l 解得: = = = = = mmf mml mml mml mml 216 1080 270 864 288 2 2 1 1 透

6、镜得焦距为 mmf 216= 方法 2:利用牛顿公式求解,设透镜焦距为 ff = , 、 分别为物处在两个位置时 的物距。 1 x 2 x 根据已知条件可列出如下方程 = = = 18 3 3 12 2 2 1 1 xx x f x f 解得: mmf 216= 透镜得焦距为 mmff 216 = 方法 3:利用轴向放大率得概念求解,设透镜焦距为 ff = , 、 、 、 分别 为物处在两个位置时的物像距。 1 x 2 x 1 x 2 x 12)4)(3( 21 = = n n x x 216)18(1212 = xx 4 由牛顿公式 f x = 得 143 2 1 21 =+= = + =

7、f x f xx 透镜得焦距为 mmxf 216 = 校验图如图所示。 5一个薄透镜对某一物成一实像,放大率为 1 ,今以另一个薄透镜紧贴在第一透镜上,则 见像向透镜方向移动 20mm,放大率为原先的 43 倍,求两块透镜的焦距为多少? 【提示】利用高斯公式和组合焦距公式求解。 【解】设两个透镜焦距为 、 , 、 是一个透镜成像时的物像距, l 、 是两个透镜 一起成像时的物像距。根据已知条件可列出如下方程 1 f 2 f 1 l 1 l l = = = =+=+= += = ll fll l l fff ll l l 1 2 1 21 1 1 1 1 11 1 4 3 111 20 1 解得

8、 = = 4 7 1 21 1 1 lf lf 又有 3 4 1 11 = ll ll 可知 3 4 1 = l l 此式与 l 联立,得 20 + 1 = l -80 60 80 1 1 = = = ll l l 100 l 2 A B A A B B -l 2 l 1 -l 1 B A 图 2-2 则 240 1 240 7 40 1 21 = 可得到 mmfmmf 240 40 2 1 = 6有一正薄透镜对某一物成倒立的实像,像高 为物高的一半,今将物面向物体移近 100mm, 则所得像与物同大小,求该正透镜组的焦距。 【提示】 5 【解】由已知得: 2 1 1 1 1 = l l 1

9、2 2 2 = l l 100 21 += ll 由高斯公式: 2 21 1 1111 llll = 解得: mm l f 100 2 2 = = 7希望得到一个对无限远成像的长焦距物镜,焦距 ,由物镜顶点到像面的距 离(筒长) ,由系统最后一面到像平面距离(工作距)为 ,按 最简单结构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并画出光路图。 mmf 1200 = mmL 700= mml k 400 = 【提示】此系统为摄远型光学系统,也是一个透镜组合成像问题,要首先搞清楚摄远型物镜 的一般结构组成特点,然后应用两个透镜组合焦距公式或应用正切计算法求解。 【解】方法 1,应用正切计算法求解。 筒长 12

10、00mm 400mm 700 =+= flmmldL FF 由上知 300mm = F lLd 由 3 400 1200 1 2 1 2 2 2 1 = = = F F l f h h l h tgu tgu h f mmf f d f d h f h dhtgudhh f h tgu 450 3 1 1 )1( 1 1 1 1 1 1 1 112 1 1 1 = = 知可 d f -l H l F u 2 u 1 图 2-3 由 2121 d+= 可得 22 450 1 300 450 1 1200 1 += mmf 240 1200 5 22 = 方法 2,利用组合透镜的焦距公式求解,由已

11、知条件可知 300mm = F lLd 又可推出 )1( 1 f d fl F = 6 所以 )4001200( 300 1200)( 1 1 = ff d flfl FH 解得 mmf 450 1 = 又 mmf f fff f 240 450300 450 1200 2 2 2 2 1 = = = 即 8一短焦距物镜,已知其焦距为 35mm,筒长 mmL 65= ,工作距离 ,按最简 单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 mml k 50 = 【提示】此系统为反远距型光学系统,根据最简单的结构组成应用正切计算法求解, 【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mmlLd F 15 = 应用正切计算法可列出下列方

12、程 7 10 1 2 2 2 1 2 = = = h h l h tgu f h tgu F mmfd mmf f d h h f h dhtgudhh 25 35 )1( 22121 1 11 2 1 1 1 112 =+= = = L F f l F 图 2-4 9已知一透镜 5.1,50,300,200 21 = nmmdmmrmmr ,求其焦距, 光焦度,基点位置。 【提示】 【解】 1 21 2 21 69.0 )1( )(1(/1 = += md n n nf mmf 1440 = mmd n n fl F 1560) 1 1( 1 = = mmd n n fl F 1360) 1

13、 1( 2 = += mmd n n fl H 120) 1 ( 1 = = mmd n n fl H 80) 1 ( 2 = = 10一薄透镜组焦距为 100mm,和另一焦距为 50mm 的薄透镜组合,其组合焦距仍为 100mm, 问两薄透镜的相对位置,并求基点位置,以图解法校核之。 【提示】 7 【解】 2121 d+= 12 12 1 2 111 100 50 100 100 11 100 50 100 (1 ) 100 (1 ) 0 100 100 (1 ) 100 (1 ) 100 50 F F dm d m f d lf m f + + = = = = = + = + = lf F

14、 F 1 O 1 (H) H 1 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50 H H d lf m f d lf m f = = = = = = 11长 60mm,折射率为 1.5 的玻璃棒,在其两端磨成曲率半径为 10mm 的凸球面,试求其 焦距及基点位置。 【提示】 【解】 0 10 1 10 1 ) 10 1 ( 10 1 60 5.1 25.0 ) 10 1 10 1 (5.0 )1( )(1( 21 2 21 = += += d n n n = = = += = = HH F F ld n n fl d n n fl d n n flf 1 ) 1 1( ) 1

15、 1( 1 2 1 12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平凸透镜上,会聚于透镜后 480mm 处,如在此透镜凸面上镀银, 则平行光会聚于透镜前 80mm 处,求透镜折射率核凸面曲率半径。 【提示】 【解】平行光线通过球面折射 代入 480,1, = lnl r nn l n l n = 得到方程 = 1 480 1 r n 平行光线经球面反射 8 rll 211 =+ 其中 2 , r ll = 光线经平面镜成像 0 = l n l n 将 看成物, 看成像 2 B 1 B B 1 (F) 80 C r/2 A 1 f =480 B 2 图 2-6 则有 2 , r ll = 代入得 0 80 1 2 =

16、+ r n = n 160 r 将联立,得: = = mmr n 240 5.1 13试以两个薄透镜组按下列要求组成光学系统:(1 )两透镜组间间距不变,物距任意而倍 率不变。(2 )物距不变,两透镜组间间距任意改变而倍率不变。问该两透镜组焦距间关 系,求组合焦距的表达式。 【提示】 【解】 1 11 1 11 11 x ff xffxx = 2 2 2 1 1 1 x f x f = = = 1 11 21 1 11 2 1 1 21 xff ff x ff f x f 若 d 不变时, 变而 1 x 不变 则 系统构成无焦系统 0= 1 2 1 2 f f f f = 若 不变,d 改变时

17、而 1 x 不变 则 即物位于第一个透镜的物方焦平面上。 0 1 =x 14由两个薄透镜组成一个成像系统,两薄透镜组焦距分别为 , ,间隔为 d,物平面 位于第一透镜组的焦平面上,求此系统的垂轴放大率、焦距及基点位置的表达式。 1 f 2 f 【提示】 9 【解】(1 )方法: 由前题推出 = 1 11 21 xff ff 当 时 0 1 =x 1 2 1 2 f f f f = 方法: -x f 2 F 2 F 2 F 1-f 1 F 1F -l F x 图 2-7 2 1 1 2 f f fh fh tgu tgu r = = 1 2 1 f f r = 方法: 1 2 2 1 22 f

18、f ff ff f x F = = = 方法(此方法需要先求出基点位置): F lf f x f = (2 ) dff ff fd + =+= 2 1 2 1 2121 (3 ) 2 1 1 2 1 )( )1( ffd fdf f d fl F = 2 1 2 1 2 )( )1( ffd dff f d fl F =+= 2 1 2 1 ffd df f d fl H = 2 1 1 2 ffd df f d fl H = 15一块厚透镜, ,30,320,120,6.1 21 mmdmmrmmrn = 试求该透镜焦距和基点位置。 如果物距 时,问像在何处?如果平行光入射时,使透镜绕一和光

19、轴垂直的轴转 ml 5 1 = 10 动,而要求像点位置不变,问该轴应装在何处? 【提示】首先应明确物(像)距的概念。对于理想光学系统,物(像)距一般指主面到物(像) 的距离;对于实际光学系统,物(像)距一般指透镜第一面顶点(最后一面顶点)到物 (像)的距离。本题通常有两种解法:(1 )先将透镜等效为一个理想光学系统,求出系 统的基点和基面位置;把透镜系统物镜转换为理想光学系统物镜求解,求出像距值后再 转到透镜系统中。(2 )可按照两个单个折射球面的组合直接求解。 【解】方法 I 先求厚透镜的等效理想光学系统模型: mm dnrrnn rnr f 27.149 )1()()1( 12 21 =

20、 + = mmd n n fl F 28.135) 1 1( 1 = = A A H H -l 1 -l l H l l 2l H 图 2-8 mmd n n fl F 02.144) 1 1( 2 = += mmd n n fl H 99.13 1 1 = = mmd n n fl H 25.5 1 2 = = 各参数如图所示。 根据高斯公式求像点位置: mmlll H 25.500525.55000 1 = 111 fll = mml 86.153 = mmlll H 89.13999.1386.153 2 =+= 方法 II 略 根据节点的性质,绕过像方节 点 H 的轴旋转可满足要求。

21、-x -f F n 1 =1.33 n 2 =1 n 1 = n 2 =1.6 l H -l H -l F -l F f -l 1 F 图 2-9 16 如上题中的透镜第一面在水中, 求基点位置及物、像方焦距。当 时,问像面应在何处?当 平行光入射时,转轴装在何处,可 使像点不移动? ml 5 1 = 【提示】 【解】 (1)如右图所示 设 11 = lmmh 10 1 08333.0 120 10 1 1 1 = r h i 0692681.008333.0 6.1 33.1 1 1 1 1 = i h h i 111 0.140619uii= )(13956.711 1 1 1111 mm

22、lululh = 13956.681 12 = dll )(578125.90140625.03010 112 mmtgudhh = 0253906.06.1 22 2 2 2 = ii n n i 2222 0.023584uuii=+= 1 2 424.01628( ) h f mm u = 2 2 406.1281( ) F h lm u = m )(888185.17 mml H = (2 )设 mmh 10 1 = 03125.0 320 10 1 =i 0195313.0 1 1 1 1 = i h h i 1111 0.0117188uuii=+= 1111 hlulu= 1 3

23、3333.853 0117188.0 10 1 = l 33333.823 12 = dll 12 = = = )(373.10 )(273.238 )(646.248 mml mml mmf H F = = = )(652.11 )(793.319 )(445.331 mml mml mmf H F )(609.17 )(207.4680 mmxmmx = )(882.255 2 mml = (3 )轴应装在第二面的顶点左侧 93.172mm 处。 17 由三个薄透镜,其焦距分别为 ,其间隔 ,求组合系统的基点位置。 mmfmmfmmf 50,50,100 3 2 1 = mmdmmd 10

24、,10 21 = 【提示】 【解】组合:(如下图所示)正向光距近迹: 设 0 10 11 = ummh f 10.2564 64.1025 4.359 H HF1F F 10 10 L 3 L 2 L 1 F 1 l F 图 2-10 2 1 1 1 1 1.0 100 10 tgu f h tgutgu =+= mmtgudhh 91.01010 112 = 3 2 2 2 2 28.0 50 9 1.0 tgu f h tgutgu =+=+= mmtgudhh 2.628.0109 223 = 156.0 50 2.6 28.0 3 3 3 3 =+= f h tgutgu 13 mmf

25、 f h tgu 1025.64 156.0 10 1 3 = mm tgu h l F 7435.39 156.0 2.6 3 3 = 主面位于第一光组左侧.4.359mm. 组合:(如下图所示) f F h 3h2 h 1 L 1L2 L 3 l H l F 图 2-11 设 0 10 11 = ummh 2 1 1 1 1 2.0 50 10 tgu f h tgutgu = =+= mmtgudhh 122.01010 112 =+= 3 2 2 2 2 04.0 50 12 2.0 tgu f h tgutgu =+=+= mmtgudhh 6.1104.01012 223 = 156.0 100 6.11 04.0 3 3 3 3 =+=+= f h tgutgu mmf f h tgu 1025.64 156.0 10 1 3 = mm tgu h l F 358974.74 156.0 6.11 3 3 = mmllfl HFH 2564.10 =+ 将此参数放回原光路中,得 mmlmmf H 2564.10 1025.5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