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6653015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炎症考情分析200420052006合计ZY104317ZL0156第一节概述一、炎症的概念1、炎症的定义: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20 关于炎症,正确的是HTK 2004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B 任何机体均可发生炎症C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E 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HT答案:C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 局部反应:(血管)红、肿、热、痛、功能障碍。(2) 全身反应: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升高。3、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防御作用和损伤作用共存。二、炎症的原因:1、物理性因子2、化学性因子3、生物性因子:最常

2、见4、坏死组织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和增生 (proliferation )oZL4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2000, 2005)A. 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 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 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区白细胞浸润答案:D (2000, 2005)ZL15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 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 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D红、肿、热、痛、功能障碍EZK()周围血液中自细胞增多和炎区白细胞浸润Z

3、K答案:C(一) (外)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1、局部形态学变化:实质细胞: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间质细胞: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2、致炎因子的直接损伤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炎症过程,加重组织细胞损伤炎症反应产物ZL病理学;2006-1-049.炎症的变质是指局部实质细胞发生A. 萎缩和变性B. 萎缩和坏死C. 变性和坏死D. 增生和变性E. 增生和坏死(二) (内)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 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渗出是炎症 最具特征性的变化。1、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缩一血管扩张和血

4、流加速一血流速度减慢一血流停滞2、血管通透性增加(1) 内皮细胞收缩(2) 内皮细胞损伤(3) 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3、渗出液的作用:局部炎症性水肿有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 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 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有 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炎症后期,纤维网架可成为修复支架,并利于成纤 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 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渗出液过多有压迫和阻塞作用,渗出物中的纤 维素如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4、白细

5、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1)白细胞边集(2)白细胞粘着(3)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4)白细胞的局部作用:吞噬作用,免疫作用,组织损伤作用。5、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炎性介质:介导炎症发生、发展的内源性化学因子(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血管活性胺(组胺和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代谢 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血栓素)、白细胞产物(氧自由基、溶酶体酶)、 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NO及神经肽。(2)体液中的炎症介质: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介质扩张血管通透性趋化作用其他缓激肽+-疼痛组胺+-C3a-+-调理素C5a-+C3b, C3bi前列腺素+加强其他介质-疼痛

6、、发热白细胞三烯B4-+C4, D4, E4-+-支气管/血管收 缩IL-8,TNF-+发热NO+细胞毒性作用PAF-+支气管收缩P物质+-三、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鼻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巨噬细 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意义:防御、修复。第三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一、炎症的经过1、急性炎症的特点: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表现为发热、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加。(1)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缩一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一血流速度 减慢一血流停滞(2)血管通透性增加(3)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边集、黏附、游出;趋化作用和趋化因子;局部作用渗出的白细胞的种类和影

7、响因素:病理学;2006-2-021 .炎性充血主要是指CA. 动脉扩张,局部组织含血量增多B. 静脉回流障碍,组织含血量增多C. 炎区微循环内血量增多D. 炎区小血管破裂E. 炎区组织间隙中血量增多血管反应首先表现为炎性充血(inflammatory hyperemia),是指微循环中血管舒缩和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一般按上述顺序发生。2. 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A. 组织间隙水肿B. 炎症灶内炎细胞浸润C. 炎症灶内血栓形成D. 肉芽组织增生E. 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答案:E只要炎症中见到红,第一反应就是血管ZL2急性炎症过程中,下列的哪种变化最先发生A. 静脉性充

8、血B. 动脉性充血C 细动脉痉挛D.白细胞附壁E液体渗出答案:C解析:急性炎症血流动力学改变,最早为细动脉短暂收缩。a时相急性炎症的早期(6-24小时):中性粒细胞24-48小时:单核细胞浸润原因:(1)寿命;(2)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3)致炎因子b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中性粒细胞2-4天c病毒感染:淋巴细胞d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a趋化因子:具有特异性,并可激活白细胞的炎性介质外源性:细菌产物内源性:补体成分C5a;白细胞三烯:LTB4;细胞因子:IL-8,TNFb白细胞表面有趋化因子的特异受体ZL12 急性炎症早期局部浸润的炎

9、细胞主要是(2003)A. 嗜中性粒细胞B. 单核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答案:A (2003)10.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2004A. 嗜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答案:D解析:嗜酸性粒细胞有一定的吞噬能力,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炎症。ZL1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病灶中主要的炎细胞是A. 单核细胞B. 淋巴细胞C 嗜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浆细胞答案:C解析:细菌感染时,化脓性炎多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病理学;2006-2-022.炎症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在组织内做定向运动的现象称DA. 炎性浸润B. 炎性渗出

10、C. 炎性漏出D. 趋化作用E. 阿米巴样运动1、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a吞噬作用: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过程包括:识别和附着、 吞入、杀伤和降解。在识别和附着过程中可以起到调理素作用的物质:免疫球蛋 白IgG的Fc段,补体C3b及其稳定性C3bi,集结素。可以降低细菌毒性的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中的特异性乳铁蛋白和存在于嗜酸性粒细胞中的主要碱性蛋白。b免疫作用:发挥此作用的细胞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C组织损伤作用2、慢性炎症的特点:持续几周或几月,可发生在急性炎症之后或潜隐逐渐发生。二、炎症的结局(一)痊愈1、完全愈复2、不完全愈复(二)迁延为慢性炎症(三)蔓延扩散1、局部蔓

11、延2、淋巴道蔓延3、血行蔓延:(1)菌血症(becteremia);细菌从局部病灶入血,并从血中查到细菌。(2)毒血症(toxemia);细菌毒素吸收入血,奇体有明显中毒症状。(3)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力强的细菌入血后,在大量繁殖的同时产生毒 素,机体有明显中毒症状。细菌入血+产生毒素(4)脓毒败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脓性细菌+败血症第四节炎症的类型一、炎症的一般分类原则:概括的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二、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渗出和增生改变较轻微,多见于急性炎 症。1、部位: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2、疾病举例:急性重型肝炎,

12、流行性乙型脑炎。总结:病毒有关脑脊液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3,个 别可高达1000/mm3以上。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 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病初13天内,脑脊液 检查在少数病例可呈阴性。带喙库蚊最重要26.以变质为主的炎症是(2003)A. 感冒初期鼻黏膜炎B. 假膜性炎C. 绒毛心D .脓肿E.流行性乙型脑炎答案:E(2003)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脑 实质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三、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多为急性 炎症。(

13、一) 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1、部位:发生于粘膜浆液性卡他性炎浆膜一一体腔积液疏松结缔组织局部炎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一浆液性炎总结:都是有一定腔隙的,联系自己感冒时流鼻涕。2、对机体的影响(二) 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HE切片中纤维 素呈红染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1、部位:发生于粘膜一一假膜性炎一细菌性痢疾、白喉浆膜一一如“绒毛心” 绒毛肺组织一一见于大叶性肺炎大叶1. 假(伪)膜性炎的渗出物主要为A.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组织B. 纤维素、中性白细胞和坏死组织C. 纤维素、浆细胞和中性白细胞D.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白细胞E. 粘液、中

14、性白细胞和浆细胞答案:B7. 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2002)A. 肠伤寒 B.肠结核 C.阿米巴痢疾D. 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病答案:D (2002)8. 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2002)2003)A. 心包 B.皮肤 C.胸膜 D.气管 E.结肠答案:B (2002)2003)经验:膜总是与纤维素联系(121124题共用备选答案)HTK 2001A蜂窝织炎B 脓肿C 卡他性炎D 纤维素性炎E 积脓HT121菌痢假膜形成属答案:D122 疖和痈属答案:B123 急性阑尾炎属答案:A124 黏膜大量浆液渗出属答案:CZL11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变属于(2002)A. 卡他性炎

15、B. 变质性炎C 化脓性炎D.假膜性炎E 出血性炎答案:D (2002)28 下列关于纤维素性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HTKZKHTK 2001,2005AZK (#常发生于浆膜、粘膜和肺B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C 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D 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E 常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ZKHT答案:D17.关于纤维素性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2001,2005)A. ZK (#常发生于浆膜、粘膜和肺B. 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C. 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D. 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E. 常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ZK答案:D (2001,2005)肺肉质变:大叶性

16、肺炎时,渗出物中少量的纤维素可被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 酶溶解后吸收,若纤维素渗出过多,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则肺泡腔内的纤维 素被肉芽组织予于机化,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称为肺 肉质变。ZL2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实变是因为肺泡腔内充满(2003)A. 浆液和红细胞B. 浆液和嗜中性粒细胞C. 纤维素和红细胞D. 纤维素和嗜中性粒细胞E. 红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答案:D (2003)ZL3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属于A. 变质性炎症B. 浆液性炎症C 纤维素性炎症D.出血性炎症E卡他性炎症答案:C解析:大叶性肺炎属于纤维素性炎。(120124题共用备选答案)HTK 20

17、04A变质性炎症B 浆液性炎症C 纤维素性炎症D 蜂窝织炎症E 化脓性炎症HT120 阿米巴肝脓肿属于答案:A12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属于答案:D122乙型脑炎属于答案:A123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属于答案:B124细菌性痢疾属于答案:C(111113题共用备选答案)A. 浆液性炎B. 纤维素性炎C. 化脓性炎D. 出血性炎E. 变质性炎ZL病理学;2006-2-111 .小叶性肺炎属于BZL病理学;2006-2-112.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ZL病理学;2006-2-113.细菌性痢疾属于(57题共用备选答案)(2000)A. 变质性炎症B. 浆液性炎症C 增生性炎症D.化脓性炎症E 出血性炎症Z

18、L5 伤寒病属于答案:C (2000)ZL6病毒性肝炎属于答案:A (2000)ZL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于答案:D (2000)(三) 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 成为特点。可见于化脓性阑尾炎,流行性脑膜炎。1、表面化脓和积脓(empyema)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像马蜂窝一样!例题4.关于蜂窝织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 病变组织呈马蜂窝状B. 皮肤、肌肉和阑尾是好发部位C.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D. 病变弥漫与细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

19、有关E. 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组织答案:E6.蜂窝织炎是指(2002,2005)A. 发生于皮下组织及阑尾的炎症B. 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C. 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D. 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E. 没有明显坏死的渗出性炎症答案:B (2002,2005)3、脓肿(abscess):指局限性化脓性炎,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由金黄色 葡萄球菌引起。19.属于化脓性炎症的是(2001)A. 嗜酸性脓肿B. 阿米巴肝脓肿C. 冷脓肿D. 转移性脓肿E. 炎性肉芽肿答案:D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为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一全数个 成熟虫卵,虫卵表面附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物(称

20、为Hoeppli现象),实为抗 原抗体复合物。结节周围是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此即嗜酸性脓肿。4、出血性炎(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上述各型炎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存在。四、增生性炎(一) 一般性增生性炎:呈现慢性炎症的特点: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 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反映了机体对损伤的持续性反应:变性坏死和渗出 性病变轻微;常有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 细胞的增生,以替代损伤的组织。粘膜慢性炎症时,由于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 局部粘膜组织可发生过度增生及肉芽组织增生,向粘膜表面突出形成根部有蒂的 肿物,称

21、为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常见的有鼻息肉、子宫颈息肉和结肠 息肉等。息肉大小从数毫米全数厘米不等。息肉的表面有增生的粘膜上皮被覆, 上皮下为增生的腺体和疏松结缔组织,伴有水肿和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慢性炎 症时,由于局部组织炎性增生,可形成一个境界较清楚的肿瘤样结节或团块,肉 眼及x线观察与肿瘤外形相似,称为因性假瘤。好发于肺及眼眶。肺的炎性假瘤 结构复杂,除有肺泡上皮、肉芽组织和巨噬细胞增生外,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 浸润和肺泡内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等。眼眶的炎性假瘤主要由大量淋巴组织增 生形成。炎性假瘤本质是炎症,并非肿瘤,但需与真性肿瘤鉴别。(二) 肉芽肿性炎(gr

22、anulomatous inflammation):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多 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机制是H0,产生障碍221、肉芽肿的定义: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限局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 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基本成分:巨噬细胞可增生,并转变成特殊形态的细胞:类上皮细胞,伤寒 细胞,Aschoff细胞多核巨细胞由巨噬细胞增生融合而来,如异物巨细胞, Langhans巨细胞2、常见病因3、肉芽肿的形成条件和组成(1) 异物性肉芽肿(2) 感染性肉芽肿:细菌:结核杆菌一结核病,麻风杆菌-麻风,革兰氏阴性杆 菌-猫抓病螺旋体等。4、肉芽肿性炎病理变化: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央一一干酪样坏死周围一一放射状排列的上皮细胞 可见郎罕氏巨细胞外围一一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11.结核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为A. 上皮样细胞和郎罕巨细胞B.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