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1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6652796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爱莲说》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了解本文对比烘托的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学法点悟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一、整体感知“说”,古代文体之一,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

2、它与“论”无大异,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作者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二、疑难解析质疑: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解惑: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质疑: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解惑: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质疑:“我”爱莲花什么呢?解惑:出淤泥而不

3、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质疑: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解惑: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质疑:怎样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解惑: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

4、仰。三、语言揣摩、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提示: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提示: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中

5、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自况。)、“陶后鲜有闻”一句中,“鲜”应该读 xin,还是 xin?(提示:“鲜”在这里应读“xin”意思是“少”的意思。)、“香远益清”的“益”是什么意思?请你找一个成语,里面的“益”和这儿是意思相同的。(提示:“益”是“更加”的意思,“精益求精”的“益”是同样意思。)、你怎样理解“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提示: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

6、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文章又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提示: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文章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四、研究课题、相关链接: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县人。有周元公集。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在南康郡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可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封建时代的君子形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完

7、善自我品德修养有一定的启示。试着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散文。题目自拟。【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学习本文,要着重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的词、语、句,注意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特点,背默文中的名句。基础巩固集练一、文学常识填空爱莲说选自,作者,代家。“说”是古代的一种,用以陈述作者对的观点。二、字音字义、给下列生字注音。颐()蕃()淤()濯()蔓()亵()鲜()予()、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分)蕃妖濯亭亭亵香远益清、给下列形似字组词。蕃()亵()番()蛰()藩()衷()幡()裹()三、语言积累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四、朗读背诵、注意骈句的特点,划分句子的节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根据提示填空。本文的中心句是。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描写莲的姿态的句子是_。洛阳牡丹盛会,观赏牡丹花的人很多,可用爱莲说中的句子来形容,应该是_。五、问题探究、下列句式各有什么特点?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提示:这是判断句。这三个分句分别用“者也”表示判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提示:这是一个被动句,染,被污染。)、请说出本文的句式语言特点。(提示:句式语言特点:句式多样,或骈句。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语气多变。或陈

9、述,或疑问,或感叹。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错落有致。表达方式多样。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六、欣赏评价、本文既是写莲花的为何又写菊花、牡丹,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提示:课文中写菊花、牡丹的句子用意是: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这是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10、)、作者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表达有什么特点?提示:作者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独吐幽香,所以将它比作隐士。文中用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文中用疑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借反问语气感慨君子太少。牡丹绚丽浓艳,所以将它比作贵人。文中用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最后三句,将次序调整为菊、莲、牡丹,使褒贬爱憎更鲜明。七、拓展阅读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北人:北方人。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啖(dn):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或曰:“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分)译:。、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分)答:。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