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649938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本规划分为二章,第一章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 思路;第二章为专业建设规划方案。第一章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思路1 指导思想以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建设国家示范性院校为指导,坚持“加 强建设、规范管理、质量为本、深入改革、立足创新”,深刻理解高 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 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 教学装备现代化建设,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 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 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

2、业生质量,使我 系成为区域建筑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2专业建设规划目标规划总目标:按照“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 力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以专业建设为重点, 形成土建施工类专业群。使我系在校生人数稳定在 500 人-600 人规 模,并建设二个至三个院级乃至省级精品专业及专业方向。具体规划 目标如下:2.1 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国家示范性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 人才培养体系。2.2 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2.3 贯穿基本素质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以示范

3、专业 建设为契机探讨项目教学、模块化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改 革,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并建立完善质量监控、 评价体系。2.4 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稳定5-10 家产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完善校内实习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形成校内、校外实验实训两大保 障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5 加强开发教科研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学校企业互动双赢 的办学机制,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2.6 建立一专多能的多证书培养体系,创造并加强与建筑行业主管 部门联系,尽量使学生获得专科层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12个 本专业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2.7 加强高职教育规律研究,在教学方法和

4、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获得 突破。3专业建设规划思路规划总体思路:分步实施,总体上按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和专业建设标准要求。3.1 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对社会的适应性。做强和稳定主 干专业规模,扩大专业面向,针对地方经济特点开发特色专业(工程 造价、工程测量等专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3.2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根据市场调研,不断调整专业培 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定期进行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深入社会、企业调查研究, 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业指导 委员会会议,共同确立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不断调 整专业教学的培养体系,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设计基于以下思路进行:人才需求调研f确定专业职业岗位f明确人才培养目标f人才 培养规格f职业岗位能力分析f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确定学习 领域f构建课程体系f制订人才培养方案f行业专家论证f调整f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定稿。3.3 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专业教学培 养体系。根据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基本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构造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体系。重点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 目标、课程体系等方案改革。在建立专业教学培养体系过程中以课程 建设与改革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建设行业的特点,构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开发

6、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实施“任 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专业能力 的培养,探索并完善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融 职业岗位的要求于教学过程之中,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突出职 业能力培养,构建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行业、 企业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岗位职业能力的标准和要求,实现“教中学、 学中训、教学训相结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程实体为背景,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调整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由课程训练专项训练 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性教学体系。3.4 打破学科体系,建立与专业培

7、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 系。根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教学进 程,与企业合作重点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课程。按基本素质和专 业能力培养要求,构造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块课程体系。聘请菏 泽市建筑行业协会和菏泽设计院 等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担任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就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以及 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研 究。课程设置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原则,一要突破学科型设置, 尽量按模块化教学,针对企业急需要的不同规格人才设定目标,突出 职业特点;二是与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实训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 置内容应与企业

8、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三要探索各种办学模式,适时针 对区域经济变化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各自专业的特色,为企业培养各 类急需技能人才,在现有基础上争取在五年内申报院级和省级精品课 程 2-3 门。创造条件申报一门国家精品课程。3.5 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形成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 学体系和教学基地。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工程实体为背 景,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调整实训课程的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由课程训练专项 训练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修订并完善教学 计划,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实践教学要求,重点做 好实

9、践教学计划和实训指导书编写等工作,完善现有实践教学基地, 高标准建设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创造条件,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 学,保证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3.6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突出高职 教育特色。为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尽量利用暑假,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进 企业实践 12 个月。同时派出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行 业资格认证,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稳定实践指导教师相关规 定,与企业联合,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 兼职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与建筑工程系列执业资格考试以提高教师 队伍整体素质。3.7 加强与企业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

10、实践基地,逐步实现产、 教、学、研相结合。根据专业技术能力,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联合关系,稳定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学生顶岗和实习需要。积极发挥专业指导 委员会作用,探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聘请专家参与实践教学, 共同培养专业实践技能。积极创造条件申办建筑设计研究所,并与企业建立科研合作机 制,针对现场的技术难题,共同进行科研攻关。3.8 健全与专业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教材体系。按强化知识应用、突出能力培养思想,整合教材教学内容,促进 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衍接。建设具有针对性强的理论、实践 教材体系。经过几年努力,与企业合作,编写1-3 门具有工学结合特 色的教材。3.9 积极开展

11、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改革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重心, 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 维。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需求, 要求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建立与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期 初、期中、期末的三个阶段检查,规范课堂教学,严格授课教师的准 入制度,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12、,强化课堂教学及实 践教学的监督与控制,重点探讨与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成绩考核方式 和能力评价标准。采取学生评教、自查互查、召开座谈会等措施与形 式,建立完备的教学质量反馈系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 改。3.1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双证书”制度,确保招生和就业任 务的完成,使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 95%以上。以就业为导向,创造条件开展学生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学生 培养质量和学生取得“双证书”率,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提高就业质 量,确保招生和就业任务的完成,使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 90%以上。由于各种原因和行业特点,目前我系暂时还无法开展建筑职业技 能鉴定,只进行高新技术技能鉴定,还不能满足学

13、生就业和企业需要。 企业对学生拥有建筑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比较欢迎,同时也要求学生能 熟练使用各种建筑专业软件,为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各种建 筑专业软件实验室,同时主动与建设行政部门沟通,争取早日开始建 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认证,实现真正意义上行业“双证”式教学。通过调研,企业普遍反应,现在毕业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团体 合作、专业素质和技能、道德诚信、作风(个人修养)、吃苦耐劳等 方面缺陷,特别要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敬业 爱岗教育,这点尤其重要。为此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 为本,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 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

14、职业素质。要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第二章 专业建设规划方案1 规划总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学 校 3 个-5 个左右院级、省级及以上品牌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对建 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采用间隔招生等方式, 确保每年招生专业及方向在 3 个左右,稳定规模在 300 人左右,使全 系在校生规模在 500 人到 600 人左右,专业教师在 20 人(其中专职 教师 60-65 人,外聘21-30 人)。具体招生计划见表1。表 1 建筑工程系高职专业学生数规划表2专

15、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毕业生的规格21 明确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我系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建筑企业输送大批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要根据建筑 行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和技能人才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课程和技 能培训项目,增加职业技能训练的比重,搞好课程开发,围绕提高技能 这个中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 力,使学生毕业后即可顶岗操作,实现学校教育与上岗就业的“零距 离”。22 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完善和探讨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尽量争取企业向我校 提供必要设备、经费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习机

16、 会,同时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积极接收 毕业生就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面向企业,树立为企业服务的 理念,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 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根据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共性要求,在人才需求预测基础上, 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共同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规格。具 体见各专业教学计划。3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带动课程标准建设在课程标准建设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 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建设行业的特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 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开发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 业发展动向引入课堂,实施

17、“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等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国家建设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和规 程标准的宣贯工作,并依据相应的建筑行业新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 容,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适时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强化 学生职业专业能力;完善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 系,融职业岗位的要求于教学过程之中,推行“双证书”制度。4教材建设规划课程教材建设要求尽量全部使用规划高职高专教材,并鼓励使用 自编和参编教材。组织教师尽量开发一批辅助教材、校内讲义、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教改立项和课题研究,按要求整合综合化课程,使技能、专 业主干课程模块化。5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我们要

18、做到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树立品牌,关键是要培养一 支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当前我系师资队伍现状 是:真正“双师型”教师不多,高级职称、骨干师资偏少,专业结构不 合理,科研服务能力较弱,教师平均年龄相对年轻。为此要通过以下 几个途径培养高素质师资:一是重视教师专业岗位培训,鼓励教师参 加国家资格考试,并取得各类合格证书,如:注册建筑师、造价师、 监理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广大 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专业 教师攻读研究生学位和到建筑企事业参加生产实践。四是实行对中教 师在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进行“轮岗”,改变重理

19、论轻实践现 象,使他们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五是建立名师(名专家)工作 室。6利用学校条件开展社会服务6.1推广职业培训与资格鉴定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承 担漳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建设行业执业资格、岗位资格和继续教育等培 训任务;承担区域内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任务, 可对福建省相关职业院校进行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开发、实训条件建 设等方面进行对口交流与支援。6.2开展对外技术服务依托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的先进设备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示范 基地,探索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管理模式,对漳州及周边地区建筑企业 开展“五强二比”的建筑材料检测服务;利用专业教师的专业及技术 优势,对外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咨询、造价、工程测量等技 术服务。6.3积极加强两岸交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派教师前往台湾相关院校,加强与台湾相 关院校的相互交流,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实验实训等多方面进行 交流,双方互通两岸职业教育信息,传递两岸职教界友谊。通过交流, 一方面可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增进沟通和了解,增进相互的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