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必修二5、6、7章练习文档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6649740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11必修二5、6、7章练习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11必修二5、6、7章练习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11必修二5、6、7章练习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1311必修二5、6、7章练习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11必修二5、6、7章练习文档(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必修二第五、六、七章练习1.在下列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变异类型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2.“经过突变的基因,对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说法 ( )A.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易绝种。B.对,因为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变异是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容易造成个体死亡,不会产生生物进化D.对,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3.关于基因重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

2、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4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 )A. 减数分裂过程中 B. 有丝分裂过程中 C. 受精作用过程中 D. 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5.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6.果蝇某染色体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会导致该DNA分子()A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发生改变B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C所有基因的结构都会发生改变D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一定发

3、生改变7.从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唐氏综合症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8. 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9.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植株的基因型是()AAb或ab或AB或aBBAb、ab、AB、aBC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D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10.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物,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4、 ( )A使染色体再次复制 B使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使细胞稳定在间期阶段11. 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C、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D、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12. 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基因突变;基因交换;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ABC D13. 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性酶,打断的化学键是()AG与A之间的键BG与C之间的键CA与T之间的键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

5、的键14.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F1B过程为减数分裂C过程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D过程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15.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A子链与母链间形成氢键B黏性末端之间形成氢键C两DNA末端间的缝隙连接D以上三项都对16. 某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要获得y

6、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17. 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18. 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19.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

7、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20. 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21. 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 D是物种多样性22.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8、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23.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18%,82%B36%,64% C57%,43%D 92%,8%24.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A1/88 B1/22C7/2200 D3/80025. 根据现代生物进

9、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C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看能否交配产生后代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26.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的植株。(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和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为_(填“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填“结实”或“不结实”),

10、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 _。(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发育成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填“可育”或“不可育”),结实性为_(填“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 _。(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花药壁植株_。(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 _。27. 如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据图回答(以A、a表示有关基因):(1)该病是由_染色体上的_性基因控制的。(2)5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和_。(3)10号基因型是_,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4)

11、10号与一个患此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他们生出病孩的概率为_。28. 下图所示为农业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育种方法是_育种,其显著的优点是_,该育种方法中基因重组发生在_的过程中。(2)从F1到F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_的含量;从F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_。为什么这种选择必须从F2开始而不能从F1开始?_。29. 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

12、若发生性状分离,则所有子代中的ddRR和ddRr的比是_。(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填数字)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途径的常用方法是_。(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_(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即:_、_、_、_。(4)图中_(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30.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回答:(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_。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学基础是_。(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经过长期的_,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有利的变异则逐渐_,从而使种群的_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决定的。这个种群是否形成了新的物种?为什么?_。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