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综合含答案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6638068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综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综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综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202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综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综合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选择题(1-20 0.5分/个,21-40 1分/个) 1.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 B )后均出现了学校。 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主张,被称为(C ) A.白板说B.从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B ) A.系统化B.多样化C.复杂化D.专门化 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主线的动因,这是一种( A )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论D.综合论 5.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从潜在的也许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 6.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B )规定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 7.学生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应受到充足的尊重和保障,这指的是学生应享有(D ) A.名誉权B.安全保障权C.隐私权D.受尊重权 8.192023,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心理学家是( A )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9.选用某种测验时,必须一方面考虑的质量指标是( B

3、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0.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是(C ) A.教育规范B.教育制度C.教育立法D.教育监督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白遗忘的进程是( A ) A.先快后慢B.前后同样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 12.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对于难度适中的任务来说,学习动机水平为中档时,学习效果( D ) A.最差B.不明显C.中档D.最佳 13.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积极性,这是( D )学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B.结识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1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

4、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管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 15.班级平常管理有以下内容(C ) A.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单元测验,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操心评估,批改作业,个别教育 C.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学生档案,操行评估,个别教育 D.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备课,批改作业 16.不属于师德规范的是( B ) A.爱国

5、守法B.舍己救人C.终身学习D.爱岗敬业 17.课程制定重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 A ) 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 18.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 )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19.建立家族QQ群是班主任实现(C )角色的工作方法 A.班级工作的领导者B.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C.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D.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20.师德的灵魂是( A ) A.关爱学生B.提高修养C.加强反思D.提高业务水平 21.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即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称为学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D) A“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成长” B“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C“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2.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C) 。 A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B是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C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D是否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23.我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C) ”。 A

7、从业人员B.执业人员C.专业人员D.工作人员 24.教育优先发展又称教育先行或教育超前发展,其内涵重要是指: D 。 A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 B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C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投入;教育发展要先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发展。 D.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25.“学,然后知局限性,教然后知因。知局限性,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以上这段我国古

8、代关于“教学相长”的论述出自 B A论语B.学记C.礼记D.中庸 26.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初次以法律形式拟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革的决定 27.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教育家。C A.布鲁纳B.全纳C.朗格朗D.赞科夫 28.某小学张老师运用晚上时间有偿辅导学生,该老师上班经常迟到、缺课,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张老师的解决。C A批评教育B.经济处罚C.行政处分或者解聘D.拘役 29.一个人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由

9、于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C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30.教师对教学工作采用冷漠的态度,在自身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性。C A.挫折感B.耗竭感C.去个性化D.低个人成就感 31.针对课堂上开小差的同学,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忽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A A.故意注意B.无意注意C.故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 32.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称为学习的。B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记忆策略 33.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学评价分为。B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B.

10、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34.“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C A.奖惩法 B.楷模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35.某堂课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重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学方法是。A A.讲授法B.参观法C.练习法D.陶冶法 36.14岁的张某就读于某寄宿制学校,某晚就寝时头朝无护栏的方向(床具等符合国家标准)。宿舍老师巡逻时多次口头提醒张某头应朝向有护栏的方向睡觉,无效。次日凌晨张某从上铺无护栏处摔下,导致左眼失明,此案中校方应。C A承担所有责任B.无责任C.承担次要责任D.承担重要责任 37.“眼过千遍,如手过一遍“是贯

11、彻原则的体现。B A.因材施教B.巩固性C.启发性D.最优化 3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的变革体现为。B A.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设立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高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D.小学至高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选修课程 39.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D A.制定班级工作计划B.制定严格班规 C.培养班干部D.了解学生 40.班主任按照学生守则对学生行为提出规定,并使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这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中的。C A.说服教育法B.楷模示范法C.行为训练法D.生活指导法 41、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是属于:D A.心理教育B.政治

12、教育C.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 42、课外活动的目的实现的关键因素是_A_ A.学生的积极积极性B.教师的主导型C.家长的配合限度D.内容的合理性 43、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目的是 C A.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B.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4、由教育工作者通常是教师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教师内亟待改善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善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D A.实验法B.观测法C.访谈法D.行动研究法 45、微格教学示范是属于 A A.综合媒体B.视觉媒体C.视听媒体D.交互媒体 46、微博QQBB

13、SE-Maill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都可以作为_B_的工具 A.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索B.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C.学习评价D.获取知识信息 47、2023年11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届的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题的_A_的重要发言 A.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B.团结合作,发展经济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加强合作D.亚太各个国家加强合作 48、某位新教师非常关注知识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自己是否被学生喜欢,属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B)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 49、( B )是指教师认为自己可以有效的影响

14、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A教师威信B教师效能感C教学反思D职业承诺 50、根据学习的定义,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D ) 1膝跳反映2谈梅生津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成人 A12B14C23D24 51两小无猜的时代,根据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B)能做到的事情。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2发明性与智力的关系是(B) 1低发明性的智商水平一定很低2高发明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反之亦然 3低智商不也许有高发明性4高智商也许有发明性,也也许有低发明性 A12B34C13D24 53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此

15、成就动机属于(C)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 54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能写出通顺的句子,但在写自己熟悉的题材时仍然写不出高水平的作文,因素是学生缺少(B) A陈述性知识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55以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这种做法违反了教学中的(B)原则 A直观性B循序渐进C最优化D因材施教 56、科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分小组观测自己养的蚕宝宝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B A.谈话法和参观法B.演示法和讨论法C.讲授法和讨论法D.演示法和讲授法 57、高中毕业会考试一种达标属于_D_ A.了定量评价B.相对评价C

16、.形成性评价D.绝对评价 58、当今教师在教学中提倡反思性教学,这是古代先贤_B_行为在当代的延伸 A.诲人不倦B.反躬自省C.教学相长D.为人师表 59、班主任与某个后进生共同商议处罚方法,假如违规当天与老师共进“寂寞的晚餐”,不能与同学玩耍,这种做法遵循了班主任工作原则中的 A A.学生主体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以身作则原则 60.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师德修养的内容有 C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B.温故而知新C.见不贤而内自省D.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一、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参考答案:目的明确、内容对的、重难点突出、方

17、法得当、语言艺术、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气氛热烈 2、简述适应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有效组织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考虑学生场认知方式的差异,合理组织安排讲授内容的知识结构,则能提高教学效率。依据场认知方式差异组织教学,应当注意两个方面: ()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也就是说,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可以取得同样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没有很大必要去改变儿童的认知方式,但要根据儿童不同的学习方式,施以不同的教育。1. 应当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 运用适应认

18、知差异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1、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爱好或动机时,教师必须推迟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的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在教学过程运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凡是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的情况,老师都应当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规定。 参考答案:对的。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助于是实现课程目的的

19、各种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分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凡是课堂上可预设的情况都可以加以合理运用将其转化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3、教师以民主而不是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鼓励学生表达不批准见,允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发明性的培养。 参考答案:对的。教师以民主型的方式管理学生以形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重要心态和行为特性。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的,指引学生相应目的进行学习。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心理

20、安全”和“心理自由”,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发明性。 三、论述题(本题13分) 结合实际,论述在当前新形势下教师应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毕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维系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从教师方面: 1.了解研究学生 2.树立对的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 4.积极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结合实际,略这里的五点都要结合实际)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树立对的的学生观,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促进

21、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据人民教育(20233)报道,上海某学校举行千人祭祖大典,近800名中小学生在孝新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现场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导。但是,不少父母眼泪夺眶而出,一时间,大礼堂内充斥着抽泣声。之后,全体师生三次举臂向父母集体发誓:“从今日起,永远真心地孝顺爸爸妈妈!” 近年来,学校搞得孝敬父母的活动越来越多,动静越来越大,从给父母写一封信,直至上千学生汇聚操场给父母同时洗脚,现在又出现千人集体给父母三跪九叩齐齐发誓的场景,可以说是把这种“秀孝”的活动推到了极致。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1、请

22、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孝敬父母的这种态度的习得需经历哪儿个阶段:本案例中的学生处在哪个阶段?(4分) 2、本案例的“秀孝”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请结合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原理,说明理由并给出合理建议。(5分) 3、设计并组织班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请结合“感恩父母这个主题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1)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程三阶段理论涉及:依从、同化、内化 本案例中的学生处在依从阶段。该案例中的学生是按照社会规定和群体规范或者权威意志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也许是自愿的,也也许是被迫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千人祭祖大典中,三跪九叩并发誓作出的行为”。因此本案例中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同化或

23、者内化,处在依从阶段。 (2)本案例“秀孝”的活动不能取得实效。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涉及: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定教育工作者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锅煮,要注意衔接和引渡。 案例中安排中小学生都三跪九叩,并宣誓,并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学校德育培养的目的也是不同样的。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规定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 案例中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统一的活动,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没有进行争对性的教育。 (3)班级活动的原则涉及:生命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1.班级活动要坚持生命性原则。

24、尊重并完善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在组织感恩父母的班会中,要不危及学生的生命。 2.班级活动要坚持个性化原则。每个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我们在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时,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3.班级活动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规定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4.班级活动要坚持生成性原则。班会在各方面很难进行统一的控制和限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所以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BCBAC6-10BDABC 11-15ADDBC16-20BADCA 21-25DCCDB26-30BCCCC 31-35ABBCA36

25、-40CBBDC 41-45DACDA46-50BABBD 51-55BBCBB56-60BDBAC 二简答题 1.答:目的明确、内容对的、重难点突出、方法得当、语言艺术、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气氛热烈 2.答: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考虑学生场认知方式的差异,合理组织安排讲授内容的知识结构,则能提高教学效率。依据场认知方式差异组织教学,应当注意两个方面:()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也就是说,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可以取得同样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没有很大必要去改变儿童的认知方式,但要根据儿童不同的学习方式,施以不同的教育。1. 应当创设适

26、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判断分析题 1.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爱好或动机时,教师必须推迟教学活动。 答:错误。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的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在教学过程运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凡是课堂上预设的情况,老师都应当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规定。 答:对的。广义的课程资

27、源指有助于是实现课程目的的各种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分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凡是课堂上可预设的情况都可以加以合理运用将其转化为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3.教师以民主而不是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鼓励学生表达不批准见,允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发明性的培养。 答:对的。教师以民主型的方式管理学生以形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重要心态和行为特性。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的,指引学生相应目的进行学习。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

28、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发明性。 四论述题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毕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维系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从教师方面: 1.了解研究学生 2.树立对的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 4.积极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结合实际,略这里的五点都要结合实际)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树立对的的学生观,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案例分析 (1)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

29、程三阶段理论涉及:依从、同化、内化 本案例中的学生处在依从阶段。该案例中的学生是按照社会规定和群体规范或者权威意志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也许是自愿的,也也许是被迫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千人祭祖大典中,三跪九叩并发誓作出的行为”。因此本案例中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同化或者内化,处在依从阶段。 (2)本案例“秀孝”的活动不能取得实效。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涉及: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定教育工作者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锅煮,要注意衔接和引渡。 案例中安排中小学生都三跪九叩,并宣誓,并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学校德育培养的目的也

30、是不同样的。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规定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 案例中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统一的活动,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没有进行争对性的教育。 (3)班级活动的原则涉及:生命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1.班级活动要坚持生命性原则。尊重并完善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在组织感恩父母的班会中,要不危及学生的生命。 2.班级活动要坚持个性化原则。每个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我们在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时,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3.班级活动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规定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4.班级活动要坚持生成性原则。班会在各方面很难进行统一的控制和限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所以我们在组织班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