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生实验报告单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6636060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学生实验报告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学生实验报告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学生实验报告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学生实验报告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生实验报告单(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实验环节:、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一方面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在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同样远,且力

2、同样大时,杠杆尺平衡。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学生实验报告单02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期,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环节:、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结果: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

3、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现象:在轴的大小一定期,轮越大越省力。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分别结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实验原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环节: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测旗帜会如何?、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

4、平衡?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实验现象: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结果:、旗帜会随着绳子上升,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发现两端的钩码数是相同的,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3、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备注:可以用橡筋代替测力计进行测量。学生实验报告单04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结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环节:、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

5、,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高,观测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个拉上去,分别观测用了多少力?实验现象: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称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干知道。学生实验报告单5实验课题:热传递实

6、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结识到液体、气体、固体具有不同的热传递方式。实验器材:一杯红色热水、一杯无色冷水:蜡烛;火柴棍、铜丝、蜡烛油、酒精灯、铁架台。实验原理:当两个相邻的物体温度不同时,热会从较热的物体传到较冷的物体。实验环节:、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烧杯壁慢慢加入一杯凉水,仔细观测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点燃蜡烛作为热源,用于感觉一下,手在火焰的哪个方向上感觉更热?趴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都向下悬挂,在铜丝的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现象:当两个相邻的物体温度不同时,热会从较热的物体传到较冷的物体。实验结果:、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先

7、直接流到杯底,然后慢慢的从杯壁往上流,说明加入的冷水受到了热开始上浮了。、实验结果非常明显,火焰上方感觉热多了,说明热在空气中重要是向上传递的。3、靠近酒精灯的火柴棍先掉下来,接着依次掉下来,直至最远一根。备注:粘火柴棍时,注意每根间隔都不要太长。学生实验报告单06实验课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实验器材: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实验原理: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环节: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测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在同

8、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测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实验现象: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学生实验报告单07实验课题:霜的形成实验目的:通过做霜形成的模拟实验,使学生知道水蒸气变成霜要放出热量。实验器材:深色饮料罐、冰块、食盐、纱布、塑料试管(内有少量水)、温度计。实验原理:水蒸气变成霜要放出热量。实验环节:在一个深色的饮料罐中按大约3:的比例放入冰和盐。把装有少

9、量水的塑料试管浸入冰盐水中。先观测罐子外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几分钟后,取出试管,观测试管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测量冰盐水的温度。实验现象:水蒸气变成霜要放出热量。实验结果:罐外壁结出了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在试管中的水结成了冰。备注:实验中要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学生实验报告单8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材: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实验原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认为我们做些不同的事情。实验环节: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

10、各自的使用方法。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还是用钉锤省力?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些不同的作用。实验结果:1、用克丝钳能容易地将一根细铁丝夹断。2、用开瓶器能容易地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能容易地把一张纸剪碎。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应使用钉锤最省力。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学生实验报告单0实验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实验器材: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实验原理: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实验环节: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

11、承受得起几个砝码?、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L”、“U”、“T”或“工”字形后,再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实验现象: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实验结果:1、“一字形”硬纸条只能承受得起一个砝码。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T”或“工”字形后,可以承受得起两个或三四个砝码。学生实验报告单10实验课题:填埋场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模拟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广口瓶、镊子、喷壶、滴管(每组一套)、河沙、细石子(每组若干)、纸巾(每组23张)、墨水(每组一瓶)实验原理: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实

12、验环节: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3在石子上铺上厘米的河沙4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5.慢慢往瓶中喷水,观测现象实验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实验结果:瓶子底部的水变黑了学生实验报告单11实验课题:考察家乡的水实验目的: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的调查,培养学生独立完毕科学调查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烧杯、滴管(每人一套)、放大镜(每组一个)、盛水样的瓶子实验原理:家乡的水质状况如何与环境是否被污染有关。实验环节:1制定考察计划,拟定考察地点2.做好小组内的分工3进行水样的提取4.静置水样

13、,进行对比,仔细观测5.书写考察报告实验现象:水质良好,水中很少或没有杂质;水质不好,水中很多杂质,甚至会有刺激性气味。实验结果:大部分水质已被污染。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观测月相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测,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测的习惯。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实验环节: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测并记录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3.制作月相规律图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14、的过程。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品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实验环节: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测现象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测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学生实验报告单4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实验目

15、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实验环节:1、用放大镜观测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2、用放大镜观测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测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学生实验报告单5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实验原理:通过观测、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环节: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2、用放大镜观测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测到的内容记

16、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实验结果:通过观测、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学生实验报告单1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测晶体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楚地看到晶体的形状。实验环节:1、用放大镜观测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2、用放大镜观测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测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

17、字塔。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学生实验报告单1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实验环节: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长了。实验名称:杠杆的研究材料:杠杆尺、钩码。过程和方法: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一方面让学生

18、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在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同样远,且力同样大时,杠杆尺平衡。、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实验名称:轮轴的研究材料:轮轴实验装置。个,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钩码、线、铁架台。过程和方法: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将另一个轮轴实验

19、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结果: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名称:滑轮的研究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过程和方法: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测旗帜会如何?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

20、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实验结果:1、旗帜会随着绳子上升,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发现两端的钩码数是相同的,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3、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材料: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过程和方法: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高,观测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个拉上去,分别观测用了多少力?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

21、,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称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实验名称:热传递材料:一杯红色热水、一杯无色冷水:蜡烛;火柴棍、铜丝、蜡烛油、酒精灯、铁架台。过程和方法:1、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烧杯壁慢慢加入一杯凉水,仔细观测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点燃蜡烛作为热源,用于感觉一下,手在火焰的哪个方向上感觉更热?趴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都向下悬挂,在铜丝的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果:1、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先直接流到杯底,然后慢慢的从杯壁往上流,说明加入的冷水受到了热开始上浮了。2、实验结果非常明显,火焰上方感觉热多了,说明热在空气中重要是向上传递的。3、靠近酒精灯的火柴棍先掉下来,接着依次掉下来,直至最远一根。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材料: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过程和方法:、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测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测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