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6619913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摘要: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速度开始换档 回落,国民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粗放式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 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旧有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升级成为 历史的呼唤,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孕育,新需求新动力酝酿突破。党中央大力倡导 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就建筑施 工而言,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行业发展的要求与相对落后的管理和生产水 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建造模式已不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 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国建筑施工转型升级与

2、持续健康 发展。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施工;应用措施1 导言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建筑行业应该加强自身智慧工地的使用,将智慧工 地的概念进行整合,针对自身行业发展,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方案。首先应该加 强“互联网+”的全面升级与改变,互联网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广度推广、 深度推广、精度推广和推广速度的提升,还能不断提高企业决策的分析和风险控 制的能力,进一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集约化、管理精细化,全面推动企业管 理的升级与进步;其次,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网关将分散、独立的采集点进行 联网,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3、。2“智慧工地”概述及特征2.1“智慧工地”概述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建筑行业在发展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慧工地”项目与建筑行业相关产品本身特性较多,为了更 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纷纷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自 己的“智慧工地”项目,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2“智慧工地”特征 “智慧工地”项目主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施工数据采集、汇总、分 析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接下来的项目施工提供良好保障。另外,通过“智慧 工地”理念还可以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找出项目在施工时存在的不足,并 及时为其制定有效地解

4、决对策,避免其在施工时出现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的 生命安全。“智慧工地”项目在实际施工时,主要通过万物互联的形式对项目智能终端设 备进行监管,实现项目远程监控,促进人与人之间互通互联。另外,通过对“智慧 工地”相关技术的应用,还应该对施工部门各项工作状况进行监管,为整个建筑项 目的安全、有序、高效运营打下良好基础。每一项项目在实际施工时都需要依靠 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实现。然而,项目在实际施工期间常常会因为多方面影 响导致技术在应用时存在各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对于建筑企业 的发展来说会造成很大影响。3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措施分析3.1 智慧工地建设的总体思路3

5、.1.1 以顶层设计指导智慧工地的整体推进 首先,将智慧工地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采集、产生的数 据将提供给企业级项目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真实、基础的第一手数据,为 企业管理服好务。其次,着力于为项目生产服好务。智慧工地包含智慧管理、智 慧生产、智慧监控和智慧服务等 4 个方面。智慧管理包括进度计划管理、任务自 动分配、资源组织、知识积累与传承等,重点在项目生产管理工作;智慧生产是 指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包括焊接机器人、抹灰机器人、设备安装机器人等,这方 面还相对滞后,需要重点突破;智慧监控则是运用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智能分析 等技术,对项目质量、安全进行监控。智慧服务是整合现场

6、及社会资源,为项目 部管理人员、建筑工人提供专属、个性化的工作、生活服务。3.1.2 以 BIM 技术的普及奠定智慧工地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BIM技术的普及应用是智慧工地建设的基础与关键。智慧工地需 要进一步深化应用 BIM 技术,将实际生产数据与 BIM 模型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 发挥作用。中国建筑在 BIM 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起步早、成效显著, 支撑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截至 2016 年底,中国建筑已有 3000 多个项目在不同程 度上应用了 BIM 技术,已有 20000 多人通过了系统的 BIM 培训,成为具有专业经 验和 BIM 应用技能的 BIM 人才,为全面推进智慧工地建

7、设奠定了坚实基础。3.2 制度护航,为智慧工地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工地”项目包括了便携式安全监管系统、便携式远程监控系统等,其中的安全监管系统客运有效地对项目施工现状进行监行,如果项目在施工时存在质 量问题,那么该系统可以及时制止施工,并对项目故障处进行定位检测,找出项 目在施工时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在“智慧工地”项目在 建设过程中,应该以物联网为基础构建出全新的施工服务体系与物联网系统,并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另外, “智慧工地” 项目还可以为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管,保证项目可以满足社会需求3.3 构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监管

8、平台3.3.1 塔机安全监控管理子系统用电脑和手机端对建筑的起重机进行监控,通过对建筑起重机的高度、角度、 回转、吊重、风速等进行传感设备的采集,结合地理定位系统与无线通讯,实时 将塔机进行全程的数据传输与留存至远程操控平台及塔吊黑匣子上,不但可以有 效地预防起重机超重、超载、碰撞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预防各种不安全状态,而 且扩展到人脸识别,利用高端生物的识别技术,还能实现对特殊的设备的操作人 员的操作规范,杜绝各种不安全行为。塔机的视频安全管理系统可以进行无缝对 接,通过对塔机的实时检测变幅与高度,实现对吊钩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自动 对焦, 360的追踪拍摄可以随时监控各种危险状况隐患,尽最大

9、可能保障工人生 命安全。3.3.2 施工升降机监控系统 利用施工升降机智能控制器(包括人数识别传感器、重量传感器、高度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或眼睛虹膜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轨道障碍物传感器、笼内视频 监控等),对升降机进行安全监测、预警及智能控制,有效解决超载运行、楼层 停靠不到位及无证操作等安全问题,提供实时预警,并进行自动控制,全方位保 证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运行,管理部门利用服务器中无线传输技术数据可取得相应 统计报表,实现信息化监管。3.3.3 深基坑监测系统 深基坑监测系统由机构管理、监测管理、基坑分布、实时监控、系统管理5大模块组成。系统利用无线网络(3G/4G)连接监测仪器(水准仪、全站仪

10、等), 监测平台实时接收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并通过短信及时预警、 报警、反馈监测结果,建立实时采集、传输、计算、报警、协同管理的监测预警 系统,及时发现和预报基坑的安全隐患,降低基坑监测的任务量和难度,满足现 代化基坑监测管理需要,实现深基坑监测模式上的创新。4 结论总之,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建筑业改革发展在不断创新,但核心 业务没有变,那就是项目。围绕项目开展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和管理活动是建筑 业的业态特点,工地现场是项目成功交付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业信息化落地的 最后环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渗透性生产力要素,必须与项目的固化生产 要素、现场管理过程、信息的传递与存

11、储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 我们携手共进、引领创新,使“智慧工地”成为建造技术升级、生产方式转变和管 理模式变革的重要载体,为实现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 献。参考文献:1 吕豪.智慧工地的几个典型应用J.施工企业管理,2017 (04): 32-33.2 龚炜.智慧工地:开启建造新时代J.施工企业管理,2017(04): 28.窦安华,刘著国,王帅.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J.安徽建筑,2017,24( 05): 90-94.4.建筑施工行业互联网应用发展趋势J.中国勘察设计,2016(08): 16-23.崔晓强.智慧建造的系统构建和设计J.建筑施工,2013,35(02): 146- 147+15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