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论文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619727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室内空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室内空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室内空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室内空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空气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治理摘要:通过对居民室内环境空气的污染现状、污染特点、污染成因和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判断方式分析 评价,针对污染源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提出了对污染程度的检测要定性与定量,根据监测结果制订了物 理、化学、生物三位一体的净化方案,采取了加强室内通风,合理绿化的措施;提倡健康、科学、适度的 家庭装修;正确引导消费者认识和鉴别环保材料;科学配置植物吸收,充分展现绿色环保的净化技术。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净化处理0 前言人们常常以为家是最洁净最安全的地方,殊不知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室内空气污染已远远超过人们的估 计,现已确认的污染物已达到 400 多种。许多国家花巨资治理室内污染,

2、我国室内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 因此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检测与净化已成为当前迫切的要求。1 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及特性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数量上还 是种类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就说明室内空气受到了污染。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 响而言,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在室内环境的时间长,室内通风状况不良、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自净等原 因,室内环境质量比室外环境质量显得史为重要。室内空气污染与大气污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污染特征也不同。室内空气污染具有如下特征1: 1.1累积性室内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其污染形成的特征之一是累积性。从污染物进入

3、室内导致浓度升高,到 排出室外浓度渐趋于零,大都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室内的各种物品,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地毯等 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化学物质,它们将在室内逐渐积累,导致污染物浓度增大,构成对人体的危害。 1.2长期性由于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处于室内环境,即使浓度很低的污染物,在长期作用于人体后,也影响人体 健康。1.3多样性室内空气污染物有生物性污染物,如细菌:化学性污染物,如甲醛、氨气、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一氧化硫等;还有放射性污染物氡气及其子体。2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化学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

4、TVOC)等。(2)物理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是放射性污染,如y射线、氡及其子体。 2.1室内甲醛污染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中大量使用的各类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材料。另外,壁纸、壁布、化 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内墙涂料、塑料贴膜和家具含有的甲醛都有可能向外释放。甲醛属于气态污染 物,当挥发释放的气体浓度超标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室内长期存留接触低浓度甲醛,可刺激眼睛, 引起流泪,出现头疼、过敏、肺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导致癌变的作用,世界 卫生组织(WHO)规定了它对嗅觉、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潜在的致癌域值,并指出当甲醛在室内的环境 浓度超标 10%时,应该引起人们

5、的高度重视。2.2室内苯系物污染室内环境空气中苯及苯系物更多的来源于装饰、装修所用的材料,如纤维、塑料橡胶、胶合板、稀释 剂、粘合剂、木工漆及各种有机类溶剂。其主要成分均为苯系物(主要是三苯即苯、甲苯、二甲苯),苯 系物溶剂有一种芳香气味,很容易使人失去警觉。长期接触会出现头疼、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退症 状,严重时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孕妇吸人会引起流产,或导致胎儿发育畸形。 2.3室内氨的污染氨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外加剂和木质板材家具以及由木质板材在加压成型过程中使用的 大量粘合剂。氨对人体鼻粘膜、上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轻度的表现有鼻炎、咽炎、支气管炎。人在 吸入大

6、量的氨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结膜炎、角膜浮肿、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 可伴有头疼、头晕、多汗、打嗝 ,恶心等严重症状。氨被吸入肺部,容易通过肺泡进人血液,与血红蛋白 结合,破坏运氧功能。42.4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也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按其化学成份可分为8 类,即烷烃、芳烃、烯类、卤 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它们主要来自于有机溶剂,如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等。总挥发性有 机物是空气中一种有毒的污染物,它具有刺激性、致癌性和气味性,对人体可造成急性损害。研究表明, 暴露在高浓度总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中,可致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血液中毒。 2.

7、5室内氡的污染建筑材料如天然大理石、地砖、瓷砖、矿渣砖/沙石水泥及石膏等是氡的污染源。特别是含有天然放射 性的石材板易释放出氡。室内氡含量超标,其放射性不易消除,并且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世界卫生 组织把氡列为19 种环境致癌物之一。3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室内空气污染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居 民的重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室内空气污染吞噬了很多居民的健康,特别是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 然而仅仅是发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不会让室内空气污染继续蚕食我们的健康。 当然,宏观的工业污染问题都很难根本上解决,想根治深入千家万

8、户的室内空气污染又谈何容易,至于从 社会角度,还需要法律、行业规范等等的配合。33.1物理治理当通过检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时,应采用通风换气的措施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用室外的新鲜空 气来稀释空气污染物,既方便又经济,开窗通风可以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 键。大量的检测表明:开窗通风可以使室内的大量污染物迅速下降。试验表明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周 期相对较长,其释放量和时间呈抛物线状,新房装修结束后不要急于入住,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换气也有 利于室内有害物的排放,调查显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可随飞沫飘浮达 30 个 不时以上。相反,可以通过流通将污浊

9、空气飘走,换了室外清新无害的新鲜空气,病毒、细菌就难以在室 内滋生繁殖。开窗通风能使室内污染物物浓度显著降低,并使空气变得清新,让人感到呼吸顺畅,精神焕 发。使用活性碳、硅胶和分子筛等材料对污染气体进行吸附,特别是使用活性炭产品进行过滤吸附,即物 理吸附。或采用负离子净化装置,负离子附着在污染气体分子上形成大离子而沉降下来。治理产品可在日 常大卖场中找到。3.2 化学治理使用化学药品与有害气体发生化学变化,如光触媒、甲醛去除剂、克苯灵、除味剂等氧化污染气体。 主要介绍一下光触媒,它是日前国际环保界最为看好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手段。原理 :纳米级的二氧化钛 (TiO2 )通过紫外线催化,产生游离电

10、子及空穴,进而产生具有极强氧化作用的活性氧和氢氧自由基,它 可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此外,使用各种电动的空气净化器也起到化学治理与治理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和物理治理都存产品 不易获得,难以使用,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3.3 生物治理采用植物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用微生物、酶进行生物氧化、分解。生物治理毫无疑问是成本 比较低廉的一种方案了。根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推荐,一叶兰、龟背竹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虎吊兰和吊 兰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芦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1立方米空气总所含的90%的甲 醛。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11、等有害物。另外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 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漂浮微粒及少烟尘。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石竹等花卉不但会给居室内带来芳香,使人放松,精神愉快,它们气味 中的挥发性油类物质还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另外,各式各样的仙人掌类植物,可以吸收居室中的二氧化 碳,制造氧气。5当然,生物治理的处理能力表较弱,整体处理周期较长,对付污染严重的环境甚至可能自身不保,只 能作为一种替选方案,与其它方案综合使用。3.4 生物净化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生物酶净化技术,它利用的载体是纯生物活性纤维种特别的羊毛,其核心技术 是用某种生物酶对这种活性纤维进行特殊处理。技术的关键是利用生物感应和生物激活技术,实

12、现活体纤 维的自呼吸功能,使纤维中的蛋白酶同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TVOC和氦气、霉菌等发生生 物分解和生物融合。其应用范围包括房间、汽车及冰箱内的空气净化等。生物酶净化技术今后的一个研究 重点就是如何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比如把产品寿命从3 年到5年提高到10年以下。4 结论首先应从污染源进行控制,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控制污染。 并且应严格开展室内空气检测。工程完工后应申请委托有资质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达标 后再入住。其次,在住宅装修竣工后,要进行一段时间通风和换气(一般至少1 个月)后才能入住。入住 后室内应长期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时房

13、间内柜门均应敞开;房间内可放置一些活性炭、硅胶及绿色植物, 以加强对室内有害空气的吸附。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逐步深科,人们对生存空间的质量越来越关注,对室内环境污染治理也日益 重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的状况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参考文献1 鲁平.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J.2O11: 110111.2 仲东鲁.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检测及防治措施J.兵团农十二师环境监测站,2012 (9): 4950.3 黄慧.浅议室内空气污染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 (37): 174175.4 韩丽,室内空气污染特性及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8).5 陈秋菊.浅谈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治理J.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城市建设,2011 (13): 575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