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题库汇总学习通马原题库.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613116 上传时间:2020-10-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原题库汇总学习通马原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马原题库汇总学习通马原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马原题库汇总学习通马原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马原题库汇总学习通马原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题库汇总学习通马原题库.doc(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 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B) 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 B与时俱进 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B) 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 B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

2、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法 B科学社会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 D唯物主义8.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BCE) 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CD) A德国古典哲学 B剩余价值学说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E唯物史观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4.下面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表述是(ABCD)A是马恩创立并由后继者不

4、断发展的理论B是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C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ABC)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B无产阶级的壮大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BC)A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C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 D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7.下列哪些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AB)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亚当斯密 D欧文8.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ABCD)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5、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C实事求是D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三、辨析题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的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错。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与时俱进。一是克服教条主义,二是反对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错。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四、材料分析:材料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1999年,在有人宣扬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的评选,马克思第一,爱

6、因斯坦第二。材料2:2003年9月,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相为期三个月的“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前三名的得票数为:阿登纳 57万;马丁。路德 52万;马克思 50万。材料3: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就“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展开调查。这次调查共3.4万人投票,进入前十名的都是西方哲学家。第一名是马克思;第二是大卫.休姆;第三位是维特根斯坦。请回答:1材料1、2、3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崇敬马克思?1.材料1、2、3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社会主义没有“终结”。100多年中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日益深入人心。东欧剧变苏

7、联解体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与过时,人们还是相信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规律,是真理。2我们应当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客观实在性”是指 C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运动是物质的 A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B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4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A. 承认事物的矛盾性 B. 联系与发展C. 存在决定意识 D. 事物的绝对运动5量变是指 DA. 事物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 B. 事物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C. 事物的显著突变 D.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6事物螺旋式发展的根本特征是 AA. 上升性 B. 重复性 C. 回复性 D. 循环性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 B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8“物是感觉的复合”这个命题表达的是 B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表达的哲学

9、观点是 CA唯心主义 B唯物辩证法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形而上学10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A.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11“扬弃”是 AA. 既克服又保留 B. 抛弃 C. 既保留又继承 D. 矛盾的调和12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 DA.规律是普遍的 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C.规律是固定不变的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3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CA一切从群众意愿出发 B一切从已获得的经验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

10、原则出发14矛盾是 AA.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 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C. 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D. 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1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DA. 辩证形式 B. 趋势和道路 C. 不同状态 D. 源泉和动力1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段话说明了 AA. 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 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 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1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A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事物有否发展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

11、化18发展的实质是 C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1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A时间的一维性 B机会难得 C要把握事物的度 D形而上学观点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二、多项选择题1按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 ACDA镜中花,水中月 B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C阶级斗争 D日月星辰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

12、 BD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变化发展的观点3客观规律是 ABCA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固有的联系 B事物和现象之间必然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的联系 D人们思维的逻辑规则4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ABC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创造性5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表现为 ABCA. 质变过程中新质因素有量的扩张 B.量变过程中超过度会发生质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D.量变与质变没有任何区分的界限6“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ABDA.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B. 肯定与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C. 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的原理

13、 D. 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7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的是 AC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下列各项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BD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9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BC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因祸得福,转败为胜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BC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积累到一定

14、程度就会引起质变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和质变没有明显的区别三、辨析题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前面半句对,后面半句错,因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所以动中有静;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所以静中有动;但不能因此就说二者都是绝对的,因为只有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

15、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3随着科技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1)这种观点抹煞了人脑和电子计算机的本质区别,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是机械论的观点。(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电子计算机却不能完全代替人脑。因为人脑是活的有机体,电子计算机是人的智慧结晶,是死的机械装置,电子计算机是人制造的,受人的支配。(3)人脑本身及人的思维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因此电子计算机永远不

16、可能代替人脑。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设想的。这一观点是对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无物质的运动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四、简答题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1

17、)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句所复写、摄影、反映。”(2)重要意义: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B可知性,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C辨证性,坚持物质是共性和个性的辨证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的局限性2简述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1)相互区别: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静中有动(2)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静止、否认运动;相对诡辩论:夸大运动、否认静止3什么是发展?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

18、旧事物?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4什么是实践?实践有哪些特点?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就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活动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客观现实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普遍

19、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6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决定人的矛盾性存在的最终根由,是人对自己的自然性存在的永不自满,即人的需要;而决定人的这种矛盾性存在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即人的实践。实践使人与自然相分化,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成为万物之灵长,这就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同时,人与自然的统一也就要在实践中来完成,而且这种统一与新的对立又总是处于一个不断解决又不断发生的过程之中。因此,在实践中折射出人之为

20、人的一切特征,人的全部秘密就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所以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五、材料分析题1学生乙,独生子家庭条件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把他当作“小皇帝”疼他,学习成绩也不错,人长得还挺“酷”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妈妈带他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他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没了。那糖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但是他要!他要!他一定要!他打着滚地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实在心疼,便带上手电,倾巢出动,沿着来路进行“拉网”大搜寻。眼看到了12点了,糖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着因绝望而哭得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他要什么就准能得到什么。后来他上了高中,要住宿,这可愁坏了家长,

21、不为别的,就为孩子每天起床这件天大的事。孩子每天起床都像一场战争,两个闹钟根本闹不醒他,必须得有人去推他,推劲儿小了还不行,得使劲推,好不容易推着坐起来了,你这边刚抬脚迈出门去,他那边又躺下呼呼睡着了。这位家长还真有办法,就把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孩子的“舍友”,每天起床的时候由舍友推他。那家长也不让人家白推,声称可以“按月付酬”,只是人家舍友境界挺高的,说什么也不要。上了大学想要一个女朋友,但是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打着滚哭,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在医院,他被抢救过来。但是他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你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

22、。他恨恨地说:但是我就想要她!要她!要她!请回答:(1)父母对孩子这样的爱合适么?为什么?(2)请用学过的哲学道理说明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应当把握的问题。(1)不合适。父母的爱要把握一个度。对孩子的爱不能过度,过犹不及。父母的爱过了度,这种爱就会发生质变。“爱”过了头,就是“害”,就是“毁灭”。 (2)主要结合质量互变规律、矛盾规律等哲学原理回答。2动物保护杂志也介绍过一则故事: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青年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17只,因此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珍稀的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一块近2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还精心设计和建盖了豪华的虎房

23、,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虎园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老虎尽情享用。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没有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过那些专门为它预备的“活食”,也从没有人看见它王者之气十足地纵横于雄山大川,啸傲于莽莽丛林,只是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一副无精打采的熊样。有人说它大约是太孤独了,若有个伴儿,兴许会好一些。于是,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 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即使不放进去几只狼,至

24、也应放上两只豺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行为学家的意见,不久便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美洲豹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的那天,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冈,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请回答:(1)放入美洲豹后美洲虎活跃起来,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这件事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矛盾,就失去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虎豹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矛

25、盾的斗争性,这种竞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此 消彼长,达到了竞长增高的结果。虎豹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矛盾的同一性,使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2)成长中要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的环境会增加我们的能力,磨练我们的意志,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3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马骑赤兔,刀偃青龙,是三国演义中智勇双全,叱吒风云日虎将,是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深受人们的敬佩和赞赏。然而其最后却落得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赤壁之战造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对刘备政权来说,有两个敌人;一是北魏曹操,一是江东孙权。北方曹操拥兵百万,对吴、蜀两地虎视眈眈,大有吞灭之势;而

26、孙权与刘备政权虽有矛盾,但此时单凭蜀国的实力断不能采用“两个拳头打人”,同时打击曹、孙两家。当诸葛亮将守护荆州的重任托付关羽,在设宴交割印绶时,便问关羽:“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关羽答曰:“以力拒之。”孔明又问:“倘曹操、孔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关羽答曰:“分兵拒之。”一个“分”字,暴露了关羽主次不分,全线出击的错误战略,当即受到诸葛亮的批驳,“若如此,荆州危矣。”孔明曰:“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关羽遂问:“哪八个字?”孔明答曰 “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才能保荆州无虞。关羽当即表示:“军师之言,当铭肺腑。”可惜,关羽并没有真正接受诸葛亮的劝诫。当曹操在邺郡闻知刘备自立汉

27、中王,甚怒,即时传令,尽起倾国之兵,赴两川与汉中王决雌雄。但此时司马懿出班进谏曰:“江东孙权,以妹刘备,而又乘间窃取回去;刘备又据占荆州不还:彼此俱有切齿之恨。今可差一舌辩之士,赍书往说孙权,使兵取荆州;刘备必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那时大王兴兵去取汉川,令刘备首尾不能相救,势必危矣。”曹操大喜,即修书派满宠为使,星夜投江东见孙权。孙权与众谋士商议,使人过江打探关羽动静后再做主张。遂遣诸葛瑾到荆州,向关羽求亲,希望关羽能把女儿给自己的儿子,两家结秦晋之好,与其计划共破曹操。用婚姻来巩固军事联盟是古人常用的手段,亦不失为一桩美事,但关羽根本不买此账,出言不逊、破口伤人:“吾虎女巡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

28、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诸葛瑾抱头鼠窜,回见吴候孙权不敢隐匿,遂以实告。孙权大怒,商议取荆州之策。关羽在关键时刻忘记了诸葛亮的话,将孙权推向了曹操。孙权派吕蒙巧计偷袭荆州,致使关羽兵败麦城,后被孙权擒住。关羽此时厉声大骂孙权为“碧眼小儿,紫髯鼠辈!”惹得孙权动了匹夫之怒,斩了关公父子,一代英雄终此了其一生。汉中王刘备闻听关公父子遇害,哭绝于地,他急欲提兵问罪于东吴,诸葛亮劝谏曰:“不可。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诡计,伺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不几日,刘备又下诏欲起兵东征,以雪此恨,当即受到众人反对。赵云劝谏曰:“国贼乃曹操,非

29、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况且,“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意天下为重。”然而,刘备报仇心切,早把孰先孰后、孰主孰从弃置脑后,他不听诸等人的劝谏,下令起兵伐吴。川将数百员,共兵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正在刘备兴兵征吴时,孙权又派去了诸葛谨去见刘备,欲以利害说之,使两国相和,共讨曹丕之罪。诸葛瑾曰:“臣请以轻重大小之事,与陛下论之:陛下是汉朝皇叔,今汉帝已被曹丕篡夺,不思剿除;却为异姓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

30、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刘备大怒说:“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不看承相之面,先斩汝首!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诸葛瑾见先主刘备不听,只得自回江南。孙权闻之,召众商议,欲退蜀军,则写表向魏帝曹丕称臣,魏帝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孙权另一方面又积极谋划与蜀作战计划。在吴蜀双方交战中,不料东吴大将陆逊大破蜀兵于亭彝陵之地,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在章武二年夏六月,刘备奔回白帝城,赵云引兵据守。至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自知命不久矣,遂下遗诏向诸葛亮托孤,于同年四月二十四日驾崩。在此战争中,西蜀元气大伤,东吴虽然侥幸胜,但因推动盟友也不得不向曹魏俯首称臣。请回答:(1)在

31、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有那些矛盾?(2)在孙权向关羽求亲中,关羽错在那里?(3)关羽为何失了荆州?(4)刘备倾兵伐吴,又错在哪里?(1)三国时期,矛盾在吴蜀魏之间交错,但吴蜀之间有联合的基础,他们面对共同的敌人。因此南北的矛盾是主要的。(2)关羽不顾吴蜀联合抗曹的大局,意气用事,破坏了本来的吴蜀联合抗曹的基础,犯了不分矛盾主次的错误。(3)关羽是大意失荆州,就是没有注意到吴魏已经联合的新情况。(4)蜀的主要敌人仍然是魏,而不是吴。刘备没有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4材料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

32、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 恩格斯材料2: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

33、污染治理。材料3: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麦克沙恩博士访问重庆,当他看到餐饮业还在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时发出一声惊叹:“难道他们还在吃森林吗!”仅重庆市每天使用的一次性木筷至少有200万双,而一棵成材大树只能制作4000双木筷。也就是说,每天重庆人至少“吃”掉500棵大树,一年就是18万多棵树,就是整整一片1800亩的大森林啊!而就全国来看,数量就更惊人了据资料介绍,国人一年要吃掉一次性木筷450亿双,且每年还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约150亿双,算下来就要砍1500万棵树! 据说我国目前出口木筷能换1亿多美元的外汇。其实这也是得不偿失的买卖。据专家测算:一棵50年的大树,能为人们创造生态价值、社会价值

34、20多万美元,而如果将其砍掉做成木筷出售,仅能换回2000多美元。就因为出口能换回一点“现利”,就不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而不惜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此举太短视了。请回答:(1)材料1恩格斯的一段话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1、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1)恩格斯的话表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过度,过度开发和利用就会导致生 态系统的破坏,进而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是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的。尊重自然规律是利用自然的前提。(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在利用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改造自然的实践才能达到人类的目的。我国

35、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生态系统较脆弱,更需要注意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们现有的发展模式还是粗放的,存在浪费和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情况。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基于对整个民族长远未来的考虑,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实践的客体是(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

36、范围的客观事物3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B)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4认识的本质是(A)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5感性认识的形式是(B)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和综合 D.总结和概括6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

37、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10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11宋代诗人

38、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否则我们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B)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4我们通

39、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15“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16“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B)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

40、量17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1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D)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19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B)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 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D)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

41、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二、多项选择题1实践的基本特点是(ACD)A物质性 B革命性 C自觉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2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ABCD)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具体性3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AC)A渔民捕鱼 B运动员比赛 C工人炼钢 D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4下列关于价值多维性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指同一价值物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 B.指同一价值物对同一个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C. 价值的多维性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D.价值的多维性表明人的需要是主观的。 5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法

42、正确的是(ABC)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决定认识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D人之所以有某种实践活动,是因为产生了相关的认识。6实践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A确定实践目的与实践方案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7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8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ACD)A.概念 B.感觉 C.判断 D.推理9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

43、正确的是(BCD)A.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真理属于认识范畴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D.我们不能把真理当做客观实在10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BCD)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11真理具有绝对性。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的有(AD)A.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B.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C.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12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

44、的辩证关系的有(ABC) 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B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D真理决定价值,价值反作用于真理。三、辨析题1假象就是一种错觉。错。假象是一种客观现象,而错觉是一种主观感觉,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不能等同。另外在造成假象和错觉的原因以及二者的影响方面也是有区别的。假象的出现跟主观自身无关,错觉则可能是主观造成的,也可能是因受假象迷惑而造成的。假象掩盖了事物的真本质,透过假象可以揭示真本质,而错觉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行为。2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错真理

45、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但不能说真理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不是两种真理。3有用就是真理。错真理是客观的,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有用就是真理,是实用主义者所鼓吹的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这种将真理和有用完全等同起来的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4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都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错。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这部分经验不见得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这个命题主要问题在于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和事实本身混淆是不对的

46、。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只可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作

47、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应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五、论述题:1举例说明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本题学生只要能举出一个例子,并说明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

48、程即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2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六、材料分析:1对宇宙的不懈探索从古至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希望能够找出物质甚至宇宙的基本组成。古希腊时,自然哲学家们如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就提出了原子论,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

49、了电子,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后由门捷列夫整理出“周期表”这个规律性。 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物理学家找到了中子。这个发现直接推动了原子弹的研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苏积极发展核武器,双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基础物理研究,特别是基本粒子的研究。于是,新的粒子也不断被发现。由于当时发现的“基本粒子”实在太多,有人就联想到这些“基本粒子”可能像当初的“基本元素”一样,其实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组合而成的。于是,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提出了“夸克模型”和“部分子模型”,用以解释质子、中子、其他粒子及更小结构的问题。 除了夸克以外,还有一类被称为“轻子”的粒子,这一类粒子已很早就已经

50、被发现的电子为代表。后来,陆续又发现了比电子重大约207倍的“渺子”和3 484倍的“淘子”。 目前粒子物理所能探索的最小结构只到夸克和轻子。但是,根据以往数千年来的经验,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些就是宇宙最终的基本结构,所以探索宇宙最终结构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1)对物质世界的不懈探索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夸克与轻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1)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夸克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是我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通过人们理性思维去认识它,把握它。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人的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

51、性,人的认识运动永远不会完结,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2)夸克是我们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所能确定的宇宙物质最小单位。但是,这不表明将来不会发现轻子和夸克的结构。企图找到作为“终极真理”的“宇宙之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2.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万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

52、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请用用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1)九方皋相马的方法表明,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2

53、)伯乐之子“相马”遵循的是“按图索骥”的方法,他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3西红柿原产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但是,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也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个吓人的名字“狼桃”。16世纪英国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来一株,献给他的情人女皇伊丽沙白。从此它便博得了“爱情的苹果”的美名,落土欧洲,世代相传,但仍然没人

54、敢吃它一口。直到18世纪,法国的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的精神,决心对它尝试一下。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就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这位画家不仅没死,也没有任何不适。后来分析鉴定,发现西红柿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于是,名声大扬,广为传播,也传入了中国。请回答:(1)西红柿的发现说明了什么?(2)鲁迅为什么赞扬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1)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亲口吃一吃,也就是亲身实践。(2)亲身实践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世界上许多食物、药物,都

55、是经过人们备尝甘苦才了解其特性的。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没有勇敢者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食物、药物等。所以,鲁迅高度赞扬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4第谷布拉赫是继哥白尼之后天文学上最重要的人物。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专门从事实际天文观测。那时侯,望远镜尚未发明,天文学家只能凭肉眼来观察天体运行情况。第谷布拉赫的观察精度可以说几乎达到了肉眼观察所能达到的极限。他从1576年起直到去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从事天文观测,积累了大批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成为天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可是,第谷布拉赫却有一个缺点,即不善于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因此,他长年累月、几十年如一日的观测结果

56、中,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行星围绕太阳转,而太阳和其他行星又作为一个整体,来围绕着地球转;地球是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显然,第谷布拉赫的这种理论,正是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这两种根本对立学说的折中。1601年,第谷布拉赫不幸染疾辞世了。临终前他把自己毕生辛勤劳动的成功所有的天文观测资料全都赠给了自己的学生刻卜勒,并且留给他一句最重要的告诫:“一定要尊重观测事实!” 刻卜勒接受了老师这笔珍贵的遗产之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理论思维和数学才能的优势,终于发现了隐藏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后面的自然规律,于1609年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十年后,又提出了第三条定律,这

57、就是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揭示出了大自然的奥秘。刻卜勒的三定律成为天体力学的基石,标志着天文学对太阳系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因而他获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誉。请回答:(1)第谷观察一生,却没得出正确结论。失误在哪里?(2)刻卜勒成功在什么地方?(3)这段科学史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第谷重视观察材料的积累,却不注重理论分析没有及时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是他的失误之处。(2)刻卜勒的成功源于他接受了第谷留下的丰富而准确的观察材料,以及他具有理论思维和数学计算的才能,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3)这段科学史告诉我们,理论思维在认识事物本质方面是极其重要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理论思维就不能取得科

58、学上的进步。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1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D ) A是否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4在生产力体系中,最革命、最活跃的要素是( A )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C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