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609036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任何文化都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批判继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同时,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保护和发掘文化遗产。当代世界,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内在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源泉。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可以繁荣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使其他民族共享。因此,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2、。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此,我们应当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成为超越民族的先进文化。(二)积极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传播中国和谐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文化具有包容性、普世性。这就需要我们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文化还具有交流性和传播性。世界文化需要多元化的参与,一国文化本身也需要对外交流,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具备影响力,国家才具有强大软实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落到实处的关键之一,就是提升文化影响力。

3、应当加强传播中国的和谐文化,使我们的和谐文化能够更加有力地吸引和感召世界各国人民,使他们由衷地欢迎和喜爱中国文化,真挚地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和平发展、民族复兴事业,从而在战略高度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此同时,还必须增强文化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借助经济全球化平台,利用其国际分工的高端优势,垄断文化内容的传播,输出文化资本,整合全球文化资源,占领全球文化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优势,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三)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加强硬实力同时并重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有密切的相关性,任何软实力都

4、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反过来,软实力可以对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产生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否强大,往往主要依据它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来判断。同时,一个具有强大硬实力的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自然是有影响力和渗透力的。中国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的国际环境中,必须重视增强经济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以赢得世界人民对我们维护世界和平的信任和尊重。所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和硬实力的建设同时推进,“软”、“硬”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四)大力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视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落后的经

5、济文化基础之上,没有经历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与旧的经济形态、社会关系相联系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等还会在社会上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各种西方的后现代文化思潮、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大量涌入并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构成。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仍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基本的经济制度,社会上还大量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由此带来不同的利益观和价值观。所以,要促进中国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

6、实,建立一种既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又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利益,凝聚各种文化力量、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模式。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提高。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首先必须完成学校设置的各项课题作业,而且能达到要求;二、经常参与校内校外、国际国内一些重大事件和新闻的解读与评论,了解最前沿报道,掌握最科学

7、、最公正最有说服力的评论结果及其理由。三、将个人的看法及终结言论与事件最终结果及集体言论做一个比较与分析,增强自身的认知和判断力,从中获得启发,寻找到真理,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怀疑精神,自我意识,不卑不亢。答: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

8、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三是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

9、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力。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流涌,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2答:1.、(1)提高知识水平。主要是与本企业本岗位相关的产品技术、管理知识方面的;(2)提高修养水平。主要是文学、历

10、史、个人道德方面的;(3)提高人际交往水平。主要是交友、口才、演讲能力方面的;(4)提高操作能力。本岗位业务能力的增强和独到的技巧和窍门的开发。2、一个有头脑、有见识、有气质、有风度、喜交际、善谈吐、幽默风趣且又身怀绝技的人,应是大家心目中的“能人”、“干才”。这样人的“软实力”会为大伙儿所称道所模仿。3、要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软实力”,一要学习、二要培养、三要纠错、四要持之以恒。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现的就是“软”的无形的力量,而这正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本质的回归,历年来中国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不断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观,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且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

11、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看也面临着种种的问题与挑战:如文化创新力的薄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些不合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些文化现象以及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保护远远不够等等。除了上述一系列问题之外,中国文化还需正视自身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当前经济全球化裹挟下的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渗透,与此同时,为迎合这一文化霸权主义,我国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宣扬的“普世价值”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挑战之一。面对这种国内国际的文化发展的种种挑战,中国需要以自己的文化理念为核心,从多的方面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12、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高人文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变文化资源大国为文化经济强国;通过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形象的现代元素和核心元素,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以应对众多挑战,在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由于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特性,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文化构建软实力,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推动,需要全民参与.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高“硬实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进行文化创新;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 借助大众传媒及其他各种途径,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