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66089887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2023年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岛市卫生系统应急基本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带答案46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C: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5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 6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麻疹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A A:1

2、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7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风疹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D A: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

3、以上风疹病例。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D: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8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C A: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47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B: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C: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

4、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9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登革热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A A: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现病例。 B: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10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现病例。 C:3天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现病例。 D:3天内,一个县(市、区)发生10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初次发现病例。 10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出血

5、热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C A:5天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2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B:5天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5例(高发地区15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C: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D: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高发地区12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1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6、理工作规范,钩端螺旋体病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B A: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 48 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B: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C:3天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D:3天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2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D A:3天内,同一乡镇、街道等

7、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B:3天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10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C: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10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D: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3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感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C A: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B: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2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

8、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C: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D: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3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4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行性腮腺炎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D A: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C:1周内,同

9、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49 D: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15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C A: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B: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

10、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D: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16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猩红热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B A: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B: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C: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D: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17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水痘的

11、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B A: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B: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C: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D:5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18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输血性乙肝、丙肝、HIV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D 50 A: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1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B: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2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12、 C: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4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D: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19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新发或再发传染病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A A: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B: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4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C: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3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D: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2

13、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20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不明因素肺炎的报告标准是( )。 对的答案:B A:发现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不明因素肺炎病例 B:发现不明因素肺炎病例 C:1周内,发现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不明因素肺炎病例 D:3天内,发现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不明因素肺炎病例 21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年。 对的答案:C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22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居住时间( )时,应填为现住址。 对的答案:A 96 A:肾脏 B:神经 C:肝脏 D:血液 48 、个体防护装备分为

14、三类,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对的答案:A A:分皮肤、呼吸、配套三类 B:分皮肤、呼吸、综合三类 C:分皮肤、呼吸、眼睛三类 D:分皮肤、眼睛、呼吸三类 49 、防护性能最高的防护服是()。 对的答案:C A:液体致密型防护服 B:喷溅致密型防护服 C:正压气密性防渗透防护服 D:粉尘致密性防护服 50 、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中,最重要的防护是()。 对的答案:B A:眼睛防护 B:呼吸防护 C:皮肤防护 D:以上都是 1 、对于常规作业,建议根据经验、实验数据或其他客观方法,拟定过滤元件更换时间表,( )更换。 对的答案:C A:每月 B:每季度 C:定期 D:每次使用后 2 、不产生C

15、O的场合是()。 对的答案:A A:枯井、储菜窖、谷仓、地下坑道、密闭船仓 B:火灾现场、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场合 C:内燃机工作又通风不良的场合 D:高炉煤气泄露的场合 3 、四乙基铅中毒有效的药物是()。 对的答案:A A:巯乙胺 B:硫酸钠 C:二甲氨基苯酚 D:依地酸二钠钙 E:甲基吡唑 4 、中毒的治疗原则是()。 对的答案:E 97 A: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B:使用特效解毒药 C:清除进入体内的毒物 D:对症解决 E:以上均是 5 、对于急性中毒的诊断,()是重要的中毒诊断依据。 对的答案:A A:毒物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B:临床表现 C:毒物分析 D:毒物接触史和毒物分析 E:毒物接

16、触史 6 、确诊CO中毒最重要的依据是()。 对的答案:C A:空气中CO的浓度 B:与CO接触的时间 C: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有无 D:昏迷的深度 E:缺氧的限度 7 、小剂量美蓝静脉注射用于()的抢救。 对的答案:B A:重金属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8 、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肌麻痹用()治疗。 对的答案:E A:新斯的明 B:阿托品 C:可拉明 D:碳酸氢钠 E:解磷定 9 、下列()中毒不会引起血液凝固障碍。 对的答案:E A:水杨酸类 B:肝素 C:敌鼠 D:蛇毒 E:砷化氢 10 、与有机磷中毒无关的症状是()。 对的答

17、案:D A:肌肉颤动 B:多汗 C:瞳孔缩小 D:呕吐物有酸酵味 E:唾液多 11 、下列哪种有机磷农药中毒,从尿中可检测出硝基酚。 对的答案:B A:敌百虫 B:对硫磷 98 C:内服磷 D:马拉硫磷 E:甲拌磷 12 、关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以下哪项不对的。 对的答案:D A:重要为组织缺氧 B:CO与Hb有较强亲和力 C:COHb失去携氧能力 D:COHb易解离 E:全身和中枢缺氧症状为重要表现 13 、重度有机磷中毒时,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应为()。 对的答案:E A:70%以下 B:60%以下 C:50%以下 D:40%以下 E:30%以下 14 、以下哪项是有机磷中毒的机制。

18、 对的答案:B A:乙酰胆碱活性减少,胆碱酯酶积聚 B:胆碱酯酶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积聚 C:胆碱酯酶活性增高,乙酰胆碱减少 D:乙酰胆碱被水解为胆碱及乙酸 E:胆碱酯酶不能被磷酰化 15 、在急性中毒的洗胃治疗中哪项不对的。 对的答案:E A:服毒6小时内进行效果好 B:服毒超过6小时均有必要 C:每次注液200250ml D:洗胃前要证明胃管确在胃内 E:洗液总量不能超过8L 16 、有机磷中毒时应用阿托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对的答案:E A:用量应根据病情适当使用 B:达成阿托品化后减少阿托品的剂量或停用 C: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合用时,阿托品的剂量应减少 D:重度中毒时应静脉给药 E:当出

19、现阿托品中毒时应立即间隔给药 1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下列哪项不对的。 对的答案:C A:组织缺氧 B:COHb增多 C: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 D:脑水肿 E:心肌内膜下多发性梗死 99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后,哪种农药中毒可再发生昏迷或忽然死亡。 对的答案:C A:内硫磷 B:对硫磷 C:乐果 D:敌敌畏 E:以上都不是 19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下列组合哪项是对的的。 对的答案:D A: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视力模糊、肌无力 B: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模糊、心动过速 C: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不清、紫绀 D:瞳孔明显缩小、大汗、流涎、神志模糊、

20、血压升高 E:以上都不对的 20 、急性有机磷中毒最重要的死因是()。 对的答案:A A:呼吸衰竭 B:中毒性休克 C:肾功能衰竭 D:中毒性心肌炎 E: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1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阿托品过量引起中毒时,解毒剂是() 对的答案:B A:依地强钠钙 B:毛果芸香碱 C:青霉胺 D:亚甲蓝 E:巯基丙醇 22 、常用氨羧螯合剂(依地酸钙钠)和巯基螯合剂(二硫丙醇、二硫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用于哪项中毒抢救治疗。 对的答案:D A:有机磷农药中毒 B:氰化物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D:重金属中毒 E: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3 、某地因煤气泄漏致使多人中毒,其中昏迷者被送到医院,最

21、有效的抢救措施为()。 对的答案:B A:鼻导管吸氧 B:高压氧治疗 C:冬眠疗法 D:血液透析 E:甘露醇脱水疗法 100 24 、( )是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 对的答案:A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B:卫生部 C:国务院 D: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5 、医疗机构或医生发现有病人出现典型急性放射病或放射性皮肤损伤症状时,医疗机构应在( )内向本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对的答案:B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24小时 26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响应由( )组织实行。 对的答案:C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

22、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B:国务院 C:卫生部 D: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7 、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响应由( )组织实行。 对的答案:D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8 、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工作完毕,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 )可宣布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卫生应急响应终止,并报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备案,同时通报环境保护部。 对的答案:A A: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 B:卫生部 C:国务院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9 、出现核事故时,在发生地的周边采用保护行动是错误的。 对的答案:

23、D A:疏散离核电站一定距离内的人员 B:提供可减少暴露的避护场合以及向人们提供可服用的碘片,以减少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C:隐蔽以避免暴露在在被放射性污染的空气中 D:30 、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就能阻断( )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 对的答案:A A:90% B:80% C:70% D:60% 31 、假如在放射性碘吸入前6小时服用稳定性碘,阻断放射性碘沉积到甲状腺的效果可达( )。 对的答案:A A:100% B:80% C:70% D:50% 32 、在吸入放射性碘6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取放射性碘的量减少( )。 对的答案:D A:100% B:80% C:

24、70% D:50% 33 、在核事故中,不需要对( )采用特别保护。 对的答案:C A:儿童、老人 B:残疾人 C:成年人 D:孕妇和年轻妇女 34 、辐射的健康影响不取决于( )。 对的答案:D A:辐射的强度 B:接触时间的长短 C:受影响身体细胞的种类 D:临床症状 35 、一般来说,( )组织器官的辐射敏感性较低。 对的答案:C A:胎儿 B:淋巴组织 C:骨骼 D:生殖腺和骨髓 102 36 、核电站是用( )做燃料,在核反映堆内发生可控裂变反映,释放热能,使水加热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动力设施。 对的答案:B A:碘 B:铀或钚 C:铯 D:磷 37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

25、照射的测量不涉及( )。 对的答案:D A:外照射剂量测量 B:体表污染的测量 C:体内污染量的测量 D:物理学测量 38 、射线穿透力强,可以导致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不涉及( )。 对的答案:C A:尽也许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 C:缩小与辐射源间的距离 D:采用屏蔽措施 39 、下面属于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亚型的是( )。 对的答案:B A:朊病毒 B:H7N9 C:H1N1 D:腺病毒 40 、禽流感病毒属( )。 对的答案:A A: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B:副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C:弹状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D:反录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41 、人感染H7N9禽

26、流感监测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 )。 对的答案:D A:2小时内 B:6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42 、禽甲型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 )个H亚型和( )个N亚型。 对的答案:B A:9,16 B:16,9 103 C:7,9 D:9,7 43 、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周不低于( )。 对的答案:C A:5份 B:10份 C:15份 D:20份 44 、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标本后( )小时内,立即对呼吸道标本开展甲、乙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H5、H7亚型的检测。 对的答案:D

27、 A:2 B:6 C:12 D:24 45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 )以内。 对的答案:B A:5天 B:7天 C:14天 D:21天 46 、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 )型流感病毒。 对的答案:A A:A B:B C:C D:D 47 、针对H7N9流感病毒的初筛实验是( )。 对的答案:A 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 B: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C:禽流感病毒分离 D: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 48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 对的答案:A A:2小时内 B:6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3 、

28、青岛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处置应急预案(试行)事件分级中规定特别重大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级)涉及:( ) 对的答案:ACD A:我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大范围暴发和流行趋势,波及6个及以上区(市) B:疫情在2-3个区(市)波及多个点 C:疫情在4个及以上区(市)波及多个点 D: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规范性文献另有规定的 4 、下面哪些是青岛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处置应急预案(试行)规定市卫生计生委承担的重要职责:( ) 对的答案:ABCD A:协助市政府拟定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计划;制订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技术方案 B:开展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培训、演练和技术指导

29、;开展健康教育,依法提出防控疫情扩散建议 C:做好监测、预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D: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5 、青岛市卫生局有害生物扩散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规定怀疑也许由生物恐怖袭击引发的传染病流行异常现象有( ) 对的答案:ABCD A:病种异常 B:传播途径异常 C:流行季节异常 D:职业分布异常 6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描述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D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防止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B: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属于报告范围;不明因素肺炎病例和不明因素死亡病例不属于报告范围

30、C:传染病报告卡使用钢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笔迹清楚,填报人署名 D:甲类传染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因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52 7 、下列属于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工作有( ) 对的答案:ABCD A:启动市级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指挥部 B:启用市级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定点救治基地 C:提出划定隔离区域范围建议,报请同级政府批准 D:按照专业操作规程开展标本采集送检、消毒杀虫灭鼠、检诊检疫、食品供水监督等各项现场处置工作 8 、生物恐怖袭击事件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 )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 对的答案:ABC A:生物恐怖

31、战剂种类 B:生物恐怖战剂入侵人体途径 C:生物恐怖战剂传播方式 D:生物恐怖战剂播散范围 9 、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处置中宣布解除封锁隔离需达成的条件有( ) 对的答案:AB A: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最后一例病人发病后经最长潜伏期无新发病人 B:污染场合和污染物进行终末消毒,经评估封锁隔离区域达成疫区解决卫生标准 C:伤病员所有移出封锁隔离区域即可 D:以上都对的 10 、2023年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的疫区有( )。 对的答案:ABD A:几内亚 B:塞拉里昂 C:马来西亚 D:尼日利亚 11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涉及( ) 对的答案:ABCD A: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B:

3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C: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D: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12 、疑似病例除了流行病学史的任何一项外,还需必备以下() 对的答案:ABC 153 A: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B:发热伴不明因素出血 C:不明因素猝死 D:分离到病毒 13 、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叙述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BCD A: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B:通过接触病人可导致传播 C: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可被感染 D:重要表现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14 、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对的的

33、是:( )。 对的答案:AC A: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B:对紫外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不敏感 C: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D: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减弱 15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涉及:( )。 对的答案:AD A: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 B:锤头果蝠 C:富氏前肩头果蝠 D:感染埃博拉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 16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特性涉及:( )。 对的答案:ABD A: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B:发病重要集中在成年人 C:发病与暴露或接触机会多少无关 D:尚无资料表白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17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涉及:( )。 对的答案:ABCD A:高热、畏

34、寒、极度乏力 B:头痛、肌痛、咽痛 C: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 D: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 18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的叙述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BCD A:流行病学史重要是21天内接触过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 B:仅具有流行病学史即可诊断疑似病例 C:临床表现重要是发热、出血伴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及腹痛等 D: 154 疑似病例具有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可以确诊 19 、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原则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BCD A:控制继发感染 B:对症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C:防止和控制出血 D: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等

35、并发症 20 、埃博拉出血热的个人防护规定涉及:( )。 对的答案:AB A: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B:进出病房时,应穿戴隔离衣、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面罩 C:环境内有血液或其他体液暴露,无需加戴双层手套、一次性鞋套、退步遮盖物 D:在诊疗每一例疑似病例后不用更换手套 21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转运原则涉及:( )。 对的答案:BC A:疑似与确诊病例不用分开转运 B:选标准负压型救护车 C: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可一车多人转运,密切接触者应戴外科口罩 D:转运疑似与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设备无需消毒 22 、埃博拉出血热应重要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 )。 对的

36、答案:BCD A:流行性感冒 B:马尔堡出血热 C: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D:肾综合征出血热 23 、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病原学检测的叙述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BCD A:一般发病后2-3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原 B:可以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动物和疑似病例尸检标本中的病毒抗原 C:一般发病后2周内可从病人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 D:采集急性发热期患者血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24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和接触者管理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BCD A: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用严格的隔离措施 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201 28 、中东呼吸综

37、合征的临床表现有( )。 对的答案:ABCDE A:发热、畏寒、寒战 B:干咳、气短、头痛和肌痛 C:咽痛、鼻塞、恶心、呕吐、头晕、咯痰、腹泻和腹痛 D:重症患者往往开始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症状 E:重症患者在一周内快速进展为重症肺炎,伴有呼吸衰竭、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减少。 29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原学相关检查涉及( )。 对的答案:AB A:病毒分离 B:病毒核酸检测 C:基因测序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30 、中东呼吸综合征留取多种标本,涉及:( )。 对的答案:ABCD A:咽拭子、鼻拭子 B: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或肺组织 C:血液 D:粪便 E:以上都不

38、对 31 、中东呼吸综合征出院标准( )。 对的答案:AB A:体温基本正常 B:临床症状好转 C:病原学检测连续三次阴性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32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防止和额外防止的原则,根据中东呼吸综合征传播途径采用( )。 对的答案:ABC A:飞沫隔离 B:空气隔离 C:接触隔离 D:食物隔离 E:水源隔离 33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分布地区( )。 对的答案:ABCDE A:沙特阿拉伯 B:阿联酋、约旦 C:科威特、阿曼 D:卡塔尔和也门 E:非洲的埃及和突尼斯 34 、对于不明因素发热病例,应注意询问( )。 对的答案:ABCD A: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

39、史 B:了解本人或其密切接触的类似病 202 人近期有无赴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约旦等中东国家以及韩国等其他近期有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国家的旅行史 C:可疑动物(如单峰骆驼)的接触史 D:类似病例的接触史 E:以上都不对 35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涉及:( )。 对的答案:ACE A:疑似病例 B:接触病例 C:临床诊断病例 D:死亡病例 E:确诊病例 36 、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当( )。 对的答案:ABE A: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B:戴医用乳胶手套 C:无需戴护目镜 D:无需戴防护面屏 E:穿防渗隔离衣 37 、MERS接触患者的( )时应当戴清洁手套

40、,脱手套后洗手。 对的答案:ABCDE A:血液 B:体液 C:分泌物 D:排泄物 E:呕吐物 38 、县区级疾控机构应当采集密切接触者的( )。 对的答案:CE A:血液 B:体液 C:呼吸道标本 D:排泄物 E:双份血清标本 39 、虽然目前对MERS病毒的结识有待进一步,但普遍认为人群感染MERS病毒后面临发生( )的高风险。 对的答案:ABCD A:糖尿病 B:肾功能衰竭 C:慢性肺病患者 D:免疫功能低下 E:以上都不对 40 、MERS病毒的感染来源也许是:( )。 对的答案:BCD A:人类 B:蝙蝠 C:骆驼 D:家畜 E:以上都不对 203 41 、中东呼吸综合征对发热门(急

41、)诊的规定是:( )。 对的答案:ABCD A: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设立条件及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 B: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规定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C: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防止和额外防止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诊疗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诊疗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D: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应当采用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 E:以上都不对 42 、对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的病

42、区(房)的规定是:( )。 对的答案:ABCDE A: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设立条件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 B: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规定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C:对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当及时采用隔离措施;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应当进行单间隔离,经实验室确诊的相同感染征患者可以多人安顿于同一房间。 D:医务人员应当根据MERS的传播途径,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具体遵循本文二(三)的规定。 E: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实行专人专用。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先消毒去污染后,再送消毒供应中心解决。 43 、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的

43、发现与报告、感染防控、( )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对的答案:ABCDE A:流行病学调查 B:标本采集 C:实验室检测 D:医疗救治 E:风险沟通 44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MERS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 )三个环节,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和工作流程。 对的答案:CDE A:流行病学调查 B:标本采集 49 、下列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有的特性?( ) 对的答案:C A:突发性和意外性 B:对群体健康的损害性 C:影响具有片面性 D: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 50 、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

44、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 ) 对的答案:A A:黄色 B:蓝色 C:橙色 D:红色 1 、拟定某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是根据:( )。 对的答案:C A:该病的潜伏期 B:该病的流行期 C:该病的传染期 D:正常情况下急性症状连续的 最长时间 2 、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下面不对的的说法是( )。 对的答案:B A: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疾病监测用来描述疾病的分 布 C:疾病监测与疾病报告有关 D:疾病监测用来观测疾病的发 生 3 、穿戴防护用品的第一步是( )。 对的答案:D A:戴口罩 B:戴手套 C:戴眼罩 D:戴帽子 4 、脱防护用品环节中的第一步是( )。 对的答案:B A:摘口罩

45、 B:摘防护眼罩 C:脱防护服 D:脱手套 5 、传染病、非传染病和一般公共卫生监测是( )。 对的答案:D A:高危人群监测 B:环境监测 C:营养监测 D:常规监测 6 、( )原则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对的答案:B A:真实性 B:客观性 C:系统性 D:连续性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橙色”表达( )。 对的答案:C A:轻警 B:中警 undefinedC:重警 D:无警 8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信息,仅强调及时、不求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是( )。 对的答案:B A:发现报告 B:初次报告 C:进程报告 D:结案报告 9 、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46、与报告信息管理的方式是( )。 对的答案:C A:监测报告 B:信息管理 C:网络直报 D:信息报告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性分布为( )。 对的答案:B A: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B:时间分布 地点分布 人群分 布 C:人间分布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D:时间分布 地点分布 空间分 布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规定,省政府向国家卫计委报告、其他环节报告时限分别为( )小时。 对的答案:B A:1、1 B:1、2 C:2、1 D:2、2 12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对的答案:C A:5天发生肝炎20例 B:发现出血热2例 C:短时间内发现痢疾60

47、例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例 13 、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时,首要做的工作是( )。 对的答案:A A:核算诊断 B:现场调查组织措施 C:调查物资准备 D: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 准备 14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不涉及( )。 对的答案:A A:初步调查 B:现场调查组织措施 C:调查物资准备 D: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 准备 15 、以下概念中不是常用反映流行强度指标的是:( )。 对的答案:A A:突发 B:散发 C:流行 D:暴发 16 、可使人群易感性减少的重要因素:( )。 对的答案:D A:新生儿增长 B:易感人口的迁人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计划免疫 17 、

48、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一般环节是哪一项:( )。 对的答案:C A:建立病例定义、核算病例并计算病例数、系统地收集病例 B:描述性分析、建立并检查假 设、迅速采用控制措施 C:组织准备、核算诊断、拟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建立病例定义、核算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系统地收集病例,并列出一览表、描述性分析、建立并检查假设、迅速采用控制措施 、完善现场调查、书面报告和交流反馈 D:预调查、设计调查问卷、现 场收集资料、记录分析 18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病例定义应涉及哪些因素?以下最全面的是:( )。 对的答案:B A:临床表现 B:即患者的时间、地点、人间分布特性以及临床表现/或实验室信息 C:三间分布特

49、性 D:时间、地点、实验室诊断 19 、氰化氢的重要毒作用表现特点是。( ) 对的答案:A A:出现叹息样呼吸,皮肤、 粘膜呈樱桃红色 B:致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C:病人面色潮红,高热,心肌 受损、肺水肿等 D:重要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20 、诊断中度苯胺中毒时高铁Hb的含量应是。( ) 对的答案:B A:10%30% B:30%50% C:20%30% D:40%50% 21 、在轻度铅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 对的答案:D A:铅麻痹 B:铅脑病 C:血铅增高 D:腹绞痛 22 、重度锰中毒患者重要表现。( ) 对的答案:C A:腹绞痛 B:肾功能损害 C:

50、锥体外系神经障碍 D:血液系统损害 23 、下面哪种论述是错误的。( ) 对的答案:D A:窒息性气体均易引起机体缺 O2 B:刺激性气体均易引起肺水肿 C:大关节炎 D:急性肺水肿 E:代谢性酸中毒 1 、以下哪些条件可以诊断霍乱或疑似霍乱( )。 对的答案:ABCDE A: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B: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 未拟定 C: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 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 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3倍 以上增长 D:在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且发生吐泻症状,不能以其他因素解释者 E: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 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 天内有腹泻症状及接触史 2 、下列有

51、哪些是霍乱的临床表现( )。 对的答案:BCDE A:连续高热 B:无痛性水样腹泻 C:肌肉痉挛 D:血压下降 E:尿量减少 3 、传染病的诊断,应当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的哪些重要内容:( ) 对的答案:ABCDE A:患者年龄、职业、居住地 B:防止接种史 C:发病季节、旅居地区 D:既往传染病史 E:传染病病人接触史 4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为:( ) 对的答案:ABE A: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携带病原体 B:传染源散播外界环境的病原 体被彻底消灭 C:周边所有易感者经该病最长传染期后不再发病 D:周边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平均潜伏期后不再发病 E:周边所有易感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后不再发病 5 、传染

52、病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有:( ) 对的答案:BC A:评价疫源地的消灭 B:在一定限度上影响疾病流行 特性 C: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最重要依据 D: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 E:可拟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 6 、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6天)内下列哪种情况构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对的答案:ABC A:发生1例腺鼠疫 B:发生2例肺炭疽 C:发生3例肺鼠疫 D:发生5例腺鼠疫 E:连续发病15例腺鼠疫 7 、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6天)内下列哪种情况构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对的答案:BE A:发生1例腺鼠疫 B:发生5例肺炭疽

53、 C:发生1例肺鼠疫 D:发生10例腺鼠疫 E:腺鼠疫多点连续发病20例 8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限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涉及:( ) 对的答案:ABCD 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 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 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 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传染性非典性肺炎、人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C: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因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

54、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D: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 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 的传染病重新流行。发生烈性 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E:省、自治区、直辖市卫 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 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9 、下列哪几项属于个人隔离防护“标准防止”策略范畴( )。 对的答案:ABC A: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具有传染性 B:接触以上物质者必须采用防 护措施 C:认真作好患者、医护人员的 隔离防护工作 D: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 员,但不需太在意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10 、关于采集样品的规定,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BDE

55、 A:根据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拟定采集样品的范围和种类 B:采样人员进入采点前应做好 个人防护 C:采集的标本都应装入同一容器 D:临床和尸检样品需无菌操作采集 E:防止样品变质,采样后立即送检 11 、严密隔离时,对医护人员的规定中,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CDE A:穿隔离衣、戴隔离帽、口罩、 手套和工作鞋 B:下班时更衣后即可拜别 C:假如医护人员出现抵抗力低下现象,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 D: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认真洗手 E:尽也许接种疫苗或口服 防止药物 12 、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 对的答案:BCD A:公民 B:医务人员 C:社区及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13 、突发传染病疫情

56、现场控制措施是:( ) 对的答案:ABCDE A:积极组织救治病人,隔离传 染源 B:跟踪密切接触者,根据需要分别进行隔离、留验、医学观测和健康随访 C:根据疫情规模和危害限度,拟定疫点、划分疫区 D:采用消、杀、灭等卫生解决方法,切断传播途径 E:根据疾病特点,采用防止接种或防止服药,宣传教育等方法保护易感人群 14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 ( ) 对的答案:AD A:向附近的医疗机构 B:本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本地人民政府 D:本地疾病防止控制机构 E:本地卫生监督部门 15 、传染病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涉及:( ) 对的答案:ABC

57、D A:判断暴露时间,寻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B:拟定接触者留验、医学观测 或检查期限 C:拟定免疫接种时间 D:评价防止措施效果 E:有助于判断爆发流行类 型 16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形式有哪些?( ) 对的答案:ABCD A:实物储备 B:计划储备 C:资金储备 D:信息储备 17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解决意义的是( )。 对的答案:ABDE A: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B: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的受害公众 C:防止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D:促进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E: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 18 、在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方案中责任报告单位指的是下列( ) 对的答

58、案:ABCD A: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B: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9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遵循( )。 对的答案:ABC A:防止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反映及时、措施果断 B: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C:贯彻反映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D:贯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依靠科学、依靠政府的原则 E:防止为主的方针,贯彻防制结合、分类指导、依 靠科学、依靠群众的原则 20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描述对的的是( )。 对的答案:AD A:各

59、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防止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B: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属于报告范围;不明因素肺炎病 例和不明因素死亡病例不属于报告范围; 1 、青岛市卫生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预案是为了建立健全我市( )应急体系。 对的答案:B A:医疗救助 B:心理危机干预 C:心理健康 D:社会安全事件 2 、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受灾人群大体分为( )级进行干预。 对的答案:D A:二 B:三 C:四 D:五 3 、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干预重点应从第( )级受灾人群开始,逐步扩展。 对的答案:C A:二 B:三 C:一 D:四 4 、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 )级受灾人群。 对的答案:C A:二 B:三 C:五 D:四 5 、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第三级受灾人群重要是指( )。 对的答案:C A:与第二级有关的人员 B:与第一级有关的人员 C: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 的人员 D:都无关的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