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习俗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608031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客家习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客家习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客家习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客家习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习俗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客家习俗客家习俗 从来源和生活各方面讲解2013年4月17日客家习俗客家人来源 客家(客家话:Hak-k,或称客家人、客家民系),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广东客家人对内会用客家话交流,对外会用广州话和普通话交流。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粤东)、北部(粤北)和(粤西)片区、广西东南部以及福建南部、江西南部。秦朝末至宋朝初,黄河流域汉族居民数次南迁,抵达粤、闽、赣三地交界处,与南越族、闽越族、畲族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从广东的梅州、惠州、河源、福建和江西南部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

2、梅州、惠州、汀州、赣州。广东的梅州市则因其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区之一而被宣传为“世界客都”,广东的河源则被称为千年“客家古邑”。客家习俗讲解内容 1客家 山歌 2客家节日 3客家礼仪 4客家建筑客家习俗客家习俗1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有很多种类,但主要由情歌、斗歌、即席演唱三大精华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习俗山歌、述事山歌、尾驳尾山歌等等。常用比兴、直叙、比喻、双关等手法,吸收了梅州当地的原瑶、畲民族的民歌表现手法,加上客家语言本身的丰富表现力,显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客家习俗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

3、亲家;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入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客家习俗客家习俗 2客家节日 客家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和一些地方性的神社祭会、农事会,如观音诞、伯公诞、灶君节以及天穿节、立秋节等。节令的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春节,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上古。除过年过节,还有四时节令,以及其它俗信纪念。这些活动表达了人们的善良心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更加绚丽,展示出中华民族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采。客家习俗

4、客家人最看重三个节日:春节,清明,还有一个就是“七月半”(中元节)。“七月半”,也称“月半节”,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在客家人眼里,这一天也属于节日,仅次于春节和清明。客家人有强烈的血源意识,对自己的祖先充满了无限的尊敬和崇拜。他们把列祖列宗统称为“公太”、“婆太”。认为没有祖先就没有自己,因此把祖先看作最可靠的,最有力的精神寄托,除了在每年清明节大祭扫之外,到了七月十五还要再祭祀一次祖先,故“七月半”又有“小清明”之说。客家习俗 清明节用艾草做成的艾饭,翠绿的颜色,嚼起来有滋有味.客家话扫墓叫做“挂纸”,客家人都会在扫墓时将黄色纸压在坟头上,因此扫墓又叫挂纸,表示子孙已回来祭拜过祖

5、先。客家人子孙,要准备猪肉、鸡、蛋、鲍鱼和豆腐干等五种祭品,并做艾糍、蒸发糕,拜祭先人。拜过祖先,烧过香纸后,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代表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闽西客家挂纸(扫墓),早上先到墓地割雄鸡,把鸡血洒在草纸上,再把带血的草纸放在坟头并用石头压上。祭品为三牲加印子粄还有米酒。祭拜时要燃放天地炮和连炮,祭完自家亲人后最后到祠堂祭拜 挂纸这天,嫁出去的女儿和外出务工的人都会回来祭祖。客家习俗客家习俗客家习俗小知识扩展 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

6、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这一天同时也是佛 教 的 盂 兰 盆 节,盂 兰 盆 节 的由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被打入轮回中的饿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莲为了解救母亲,就在农历 7/15时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使母亲能够超渡。后来每到7/15这一天,佛家们就会做盂兰盆会,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客家习俗 3.客家礼仪 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习气的影响。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所谓六礼是:“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

7、碗鸡”。庆寿:摆寿堂,行寿礼,儿女亲朋要致颂祝辞,送贺礼寿匾等。一般在寿辰举办家宴,为老人添置一些衣服、用具,以表孝心,同时邀请嫡亲姑表姐妹回乡为老人祝寿。祭祀 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葬前、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客家习俗 婚庆:来宾客家人择偶,多为父母作主,媒人拉线,其婚礼一般有说媒、坐谈、合八字、定亲、迎娶、三朝几个环节。媒人看两家年龄相当、人才相配的男女青年尚未婚配,就主动上门说媒,或是家中有待婚或待嫁的青年,其父母也会求媒人作好事。男女双方见面后,互相倾吐心事,于老人同意,认为

8、合适,就开出“八字”,由男方交给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等捏算,假如男命是金或水,女方是水或金,就认为比较合适成婚。一旦“八字”合适,双方老人同意,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就有希望了。接着男方下聘金,俗称“外家钱”,多少由双方议定。下聘金就算定婚了,然后才到政府去办结婚证。待男方准备妥当,把迎娶时间告诉女方,女方就得着手准备嫁妆。婚礼前一晚,新郎在陪郎陪同下,给女方送去肉、酒、水、糖若干,新郎回到自家。第二天,新郎在陪郎的陪同下去迎娶新娘,并带去名目繁多的封包,给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婶婶,甚至厨房烧饭、砍肉的也得一份。新娘的哥嫂也得给新郎封包和新鞋。又从男家挑选两位姑娘拿稻穗、剪刀、镜子、公鸡到

9、女家,由女方家招待。和当地壮族群众一样,女家都要给陪郎和男家来的姑娘挂彩,抬出嫁妆。出嫁那一天早晨,新娘站在米箩下向祖宗辞行,然后由嫂子背出门坎,向新郎家步行或乘车去。到男家拜堂后,新娘当晚要回娘家,第三天才在母亲、伯娘、婶母、嫂子等人的陪同下,担着小猪、小鸡到男家,以示为新婚夫妇准备生活的本钱。客家习俗客家习俗 此外,客家人还特别注重丧葬礼俗: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报

10、丧 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客家习俗 落枕 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安葬 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做七 人死后

11、,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别的丧葬礼俗,如比较注重请僧道打醮念经,超度亡魂等。客家习俗 4客家建筑-围龙屋 围屋,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集居住、贮存、晾晒、加工、防盗、防火等设施于一体。客家先民建造土围屋,是明末清初时期,当时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客家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集聚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对于围屋,如果分得细一些,还可以看出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和空心式。实心式为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平面;空心式为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客家习俗客家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