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设计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599122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6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基础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机械基础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机械基础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机械基础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设计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械基础设计第八章 机械基础设计91 机械基础的要求一、概述基础-机械向地基传递载荷的中间结构体即为基础。图9-1 机械的基础与地基机械基础设计常见的机械扰力有两大类:1)周期性扰力。这类扰力主要由机械运行时的不平衡和惯性力产生的。2)冲击性扰力。这类扰力主要是由具有冲击性工作特性的机械产生的。冲击性扰力大而作用时间很短,且一般无周期性。二、机械基础的结构型式机械基础的结构型式主要有大块式、墙式和框架式三种,如图92所示。机械基础设计 大块式基础常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整体。墙式基础是由承重的纵墙和横墙组成。这两种结构的基础中均需预留有安装和操作机械所必须的沟槽和孔洞。框架式基础是由固定在一块连续底

2、板上的立柱和与其相连的横梁、纵梁、顶板组成。机械基础设计大块式基础应用最广,其特点是基础刚度大。框架式基础常用于有较高振动频率的机械。墙式基础的刚性介于二者之间,当机械要求安装在一定的高度时常采用这种结构型式。机械基础设计机械基础的要求机械基础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地基和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刚度;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3)基础在扰力的作用下不应产生过大的振动;4)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条件下,还应有良好的经济性。机械基础设计三、机械基础设计的一般规定1)基础设计时应取得所需的资料;2)机械基础宜与建筑物的基础、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地面分开;3)当管道与机械连接而产生较大振动时,管道与建筑物的连接处应

3、采取隔振措施;机械基础设计4)当基础的振动影响较大时,应采取隔振措施;5)基础不得产生有害的不均匀沉降;6)重要的或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机械,应对其的沉降情况定期观测。机械基础设计四、机械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机械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了解和分析设计任务,并收集有关的设计资料。2)初步确定基础的结构型式。3)初步确定基础的几何尺寸和埋置深度。机械基础设计4)计算地基的静强度。5)计算基组的总质心位置,尽量使其与基础底面形心在同一垂直线上。6)根据机械扰力的性质进行基组动力学计算。7)计算基础构件的强度和配置钢筋。8)绘制基础施工图。机械基础设计五、机械基础的设计要点1)力求避免基组共振 对有周

4、期性扰力的机械,应尽量使机械基础-地基系统的固有额率与机械扰力的激振频率相差25以上。对有冲击性扰力的机械,应尽量使其远离对振动敏感的机械和设备,必要时可以采取隔振措施。机械基础设计对重要的机械基础,基组固有频率应能改变。2)合理选择基础型式和尺寸对转速较低的机械(n=750 rmin),应尽量提高基组的固有频率。对转速较高的机械(n750 rmin),可采取相反的措施。对有冲击性扰力的机械,宜加大基础质量或采用隔振基础。机械基础设计3)防止基础偏沉 为防止基础偏沉,应使地基土具有均匀的压缩性。同时,应力求使机械的垂直扰力通过基组的质心,使机械的水平扰力也通过基组的质心或尽量减小它们的偏心距,

5、以减小扰力矩。机械基础设计92 机械基础的静力学计算一、地基承载力计算机械静力学计算的目的: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地基偏沉。机械基础设计图9-3 地基受力示意图机械基础设计ffpff(9-1)(9-2)(9-1)及()及(9-2)外,)外,1.21.2pffff(9-3)(9-4)np+机械基础设计式中:Mt0-基组总质量,单位为t;g-重力加速度,g9.81m/s2;A-基础底面积,单位为m2;p-基础底面地基的平均静压力设计值,单位为kPa;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单位为kPa;F-平均单桩静载荷设计值,单位为kN;np桩数;机械基础设计fp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位为KN;M-基础底面上

6、的总力矩,单位为kN.m;I-基础底面通过其形心在力矩M方向的截面惯性矩,单位为m4,见表92。Smax-在平行于力矩M方向,由基础底面形心至基础底面边缘的距离,或由桩台底面形心至最外侧桩中心的距离,单位为m;Si-在平行于力矩M方向由桩台底面形心至第i根桩中心的距离,单位为m;机械基础设计Pmax-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压强,单位为kPa;Fmax-单桩上的最大载荷,单位为kN;f-地基承载力的动力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对旋转式机械基础可取f=0.8;对锻锤式机械基础可取f可按式(9-5)计算。其他机械基础可取f=1。机械基础设计5)-(9 11gaf其中a为基础的振动加速度(m/s2);为

7、地基土的动沉陷影响因数,见表9-1。机械基础设计二、基组偏心计算基组总质心与基础底面形心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偏心距与沿偏心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之比,即偏心率e3%-5%。基组总质心的位置:机械基础设计 000iiiiiiiiimzmzmymymxmx式中 x0、y0、z0机组总质心的坐标;xi、yi、zi机组各单块体质心的坐标;mi机组各单块体的质量。机械基础设计基础底面的型心位置O(x 、y )按底面几何形状计算。如图9-4所示,机组沿x方向和y方向的偏心率分别为7)-(9 00yyxxlyyelxxe机械基础设计当基础底面为对称图形时,x =lx/2,y =ly/2,所以偏心率为8)-(9

8、5.05.000yyxxlyelxe式中 lx、ly分别为基础底面沿x、y方向的长度。机械基础设计机械压力机基础设计举例机械基础设计机械基础设计94 机械基础的构造与材料一、机械基础的构造机械基础的构造应能保证基础在静力和动力载荷的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基础顶面尺寸应比其上面的机械设备的底面尺寸稍大,每边大出尺寸不宜小于100mm。基础地脚螺栓设置的规定:地脚螺栓的埋置深度以不超过(3040)d为宜。基础整体宜采用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结构。机械基础设计 当基组受偏心的垂直扰力或水平扰力作用时,易使地基支承面形成拱状。可在基础底面的中部做出凹槽。凹槽不宜太深,且应在凹槽附近布置受弯钢筋。

9、此外,也可采用超载预压地基的办法,消除支承面呈拱状的现象。机械基础设计二、机械基础的材料机械基础大多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建造。基础顶面二次浇灌的混凝土,一般应比基体的混凝土标号提高一级。对于有防水、防油、防渗等要求的基础,所用混凝土标号不得低于C20。机械基础的配筋,一般采用I级或II级钢筋,不得使用冷轧钢筋。机械基础设计85 机械基础的隔振简介一、弹性波在土壤中的传播和衰减机械基础竖向或水平向振动衰减可按式(9-52)作近似估算54)-(9 53)-(9 52)-(9 )1(010)(00000000ArArerrrrAArrfr对于圆形基础对于方形及矩形基础机械基础设计。动力影响因数,见表

10、;(),见表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见表播的影响因数,底面积大小对振动波传地基土的性质和基础平距离();中心至地面考察点的水振动基础径();形及方形基础的当量半圆形基础的半径或矩;基础的固有频率对于冲击机械,可采用以下。率(),一般为基础上机械的扰力频移幅值();振动基础的振动线位);上的振动线位移幅值(距振动中心处地面式中79695910000机械基础设计二、机械基础的隔振对有振动的机械设备采取的隔振叫积极隔振或主动隔振。对需要防止受振动影响的机械、设备、仪器等采取的隔振叫消极隔振或被动隔振。常用的隔振器材料有:橡胶、钢制弹簧、泡沫塑料及软木等。(一)隔振器的布置形式机械基础设计1.支承式2.悬

11、挂式(二)隔振器的要求隔振器应有良好的隔振效果,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安装调整,经济性好。机械基础设计对于积极隔振,若隔振前机械传给地基的动载荷最大值为F,各隔振后减小为F,则隔振因数可表示为(9-55)(9-56)机械基础设计)。隔振系统的总质量();隔振器的刚度(率(隔振系统的固有角频(地基的干扰振动角频率机械的扰力角频率或式中tm kN/mk );s/rad);s/rad58)-(9 57)-(9 11 ii22iininimk应适当减小隔振器的刚度ki和增大隔振系统的质量mi。机械基础设计 (rad/s)rad/s)m(-A kN)-F tm kN/mk 61)-(9 60)-(9 5

12、9)-(9 11 niii22。隔振系统的固有角频率;基的干扰振动角频率(机械的扰力角频率或地要求的隔振因数;经过隔振后机械的振幅;荷(经过隔振后传递的动载);隔振系统的总质量();要求的隔振器刚度(式中或隔振系统质量:似确定隔振器的刚度和设计时可按以下各式近niiiiiikmAFkmk机械基础设计例9-1 某风机由电动机直接带动,转速为n=960r/min,风机连同电动机的不平衡惯性力F=600N,风机与电动机质量m0=700kg,要求传给基础的动载荷F=200N,风机允许的振动速度vp=0.01m/s。试确定垂直方向隔振器参数。31600200FF m101m10001.0vA /6096

13、02602 4p要求的隔振因数隔振后允许振幅解:扰力角频率sradn机械基础设计100kg700800mmm 800kgkg50102km m/N102101200AFk s/50rad3/113/11001 0iB26ni2ii64ini隔振器底座的质量隔振系统总质量要求隔振器的刚度频率要求隔振系统的固有角机械基础设计图9-4 基础底面形心及基组偏心机械基础设计图9-10 地脚螺栓简图机械基础设计图9-11 地基支承面在扰力作用下呈拱状机械基础设计图9-12 基础底面中部做出凹槽机械基础设计图9-14 支承式隔振器的布置形式机械基础设计图9-15 悬挂式隔振器的布置形式机械基础设计机械基础设计机械基础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