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方法-瞬态瑞雷波法.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596397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探方法-瞬态瑞雷波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物探方法-瞬态瑞雷波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物探方法-瞬态瑞雷波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物探方法-瞬态瑞雷波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探方法-瞬态瑞雷波法.ppt(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瑞雷波勘探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 的浅层地震勘探新方法。由于瑞雷 波速度同剪切波速度及岩、土力学 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岩、土工程和地基处理方面得 到广泛的应用。 从方法上讲,瑞雷波勘探有 频率域 观测的稳态法和时间域观测的瞬态法 两种 稳态法应用时间较长,方法技术也较为 成熟,但缺点是设备笨重,不利于提高 效率。瞬态法则具有轻便、快捷效率高 的特点。所用的采集系统就是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系统。因此很快受到人们的普 遍重视。 一、瞬态瑞雷波勘探原理 瞬态瑞雷波法是用锤击使地面产 生一个包含所需频率范围的假设离震 源一定距离处有一观测点 A,记录到的 瑞雷波是 f1(t),根据傅里叶变换,其

2、 频谱为 )1.3.6()()( 11 dtetfF ti 在波的前进方向上与 A点相距为 x 的观测 点 B同样也记录到时间信号 f2(t),其频谱 是 )2.3.6()()( 22 dtetfF ti 若波从 A点传播到 B点,它们之间的变化 完全是频散引起的,则应有下列的关系 式 vR()是圆频率为 的瑞雷波的相速度。 )3.3.6()()( )(12 Rv xieFF 上式也可写成 式中 是 F1()和 F2 ()之间的相位差 ,比 较式 (6.3.3)和 (6.4.4)可知 )4.3.6()()( 12 ieFF )(/ Rvx )5.3.6(/2)( xfv R 根据上式,只要知道

3、 A、 B两点间的距离 x和 每一频率的相位差,就可以求出每一频率的 相速度 vR () . 为得到勘探点的频散曲线,需要对两观测点 的记录作相干函数和互功率谱的分析。作相 干函数的目的是对记录信号的各个频率成分 的质量作出估计,并判断噪声干扰对有效信 号的影响程度 。 作互功率谱的目的是利用互功率谱的 相位特性求出这两个观察点在各个不 同频率时的相位差,再利用 (6.3.5) 式求出相速度,当我们已知频率为 f的 瑞雷波速度 vR 后,其相应的波长为 R R =vR/f (6.3.6) 瑞雷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介质的自由表 面附近,其深度大体在一个波长深度范围 内,由半波长理论,所测量的瑞雷波

4、的平 均波速 vR 可以认为是半波长深度处介质的 平均弹性性质,即勘探深度是 H=R/2=vR/2f (6.3.7) 由 (6.3.7)可知,频率越高,波长 R越 短,勘探深度越小 ;反之,频率越低, 波长 R越长,勘探深度越大。因此两个 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也要随着波长的改变 而改变。对于勘探较深的低频而言, x要大,才能测到较为正确的相位。 对于勘探较浅的高频来说, x要小。 根据实际经验, x 取 1/3R -2R 间较为合适,即在一个波长内的采 样点数,要小于在间距 x 内的采 样点数的三倍,大于在 x内的采 样点数的 0.5倍。这个滤波准则要 针对不同的仪器分辨率和场地的实 际情况做适当

5、调整 根据以上讨论,同一波长的瑞雷波 传播特征反映了地质体水平方向的 变化情况,不同波长的瑞雷波传播 特性反映了不同深度地质体的变化 情况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效率。 瑞雷波勘探时,在地面上沿波的传 播方向,以一定的道间距 x设臵 N+l个检波器 , 我们就可以检测到 Nx长度范围内瑞 雷波的传播特征。 对于频率为 fi 的频率分量,进行 互谱分析时,计算相邻检波器记录的 相移 i,则相邻道 x长度内瑞雷波的 传播速度,在满足空间采样定理的条 件下,测量范围 Nx内的 )8.3.6(/2 1 N j ijiRi xNfv 在同一测点对一系列频率 fi求取相应 的 vRi 值,就可以得到一条 vR

6、-f典线, 即频散曲线。 平均波速为 根据 (6.3.6)式,可将 vR-f曲线转换 为 vR-R曲线, vR-R曲线反映出该测 点介质深上的变化规律。沿测线不 同点的 vR-R曲线则反映了介质沿剖 面方向上的变化特征 瞬态面波法的震源可以采用锤击、落重、爆 炸等方式。激振力较小时脉冲面波的主频率 较高。 检波器安臵在地面作为拾取介质振动的 传感器。面波勘探所用检波器频率范围很宽, 可以从数赫兹到数千赫兹。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检波器类型较多, 面波测试时,可从固有频率为 4.5、 8、 10、 15、 28等检波器中选择使用,瞬 态面波一般使用固有频率较低的检波 器 检波器接收到的基本是瑞雷波的

7、垂直 分量。瞬态冲击激发的面波可以看作 许多单频谐振的叠加,因而记录到的 波形也是谐波叠加的结果,呈脉冲型 的面波。 为了获得对应于不同深度的波速, 要求震源产生的频率范围要宽, 测试浅层时用小锤或较轻的铁块锤击 地面获得高频信号,并采用小的道间 距接收。测试深度大时则相反。 地震波主频 f0与落重法的重块质量 M 和重块底面积的半径 r0的关系为 : )9.3.6( )1( 4 2 1 0 0 M rf 其中 为切变模量, 为泊松比。 瞬态面波法也可以利用仪器的信 号增强功能,进行垂直叠加,以达到 增强有效信号压制干扰的目的。 瞬态法由于采用一次激发多道接收, 可将不同间距的相速度波长数据组

8、合, 得到波速与波长关系的瑞雷波频散曲 线。与稳态法相比可大大提高工作效 率 。 资料处理工作主要包括 :对原始记录 的整理和评价,提高信号质量的处理, 面波速度的计算和结果的输出。 频率滤波是数据处理中最常见的处 理手段,它可以消除各种干扰。 对于浅层勘探,保留高频成分,对于较 深目的层保留低频成分。对于中等深度 勘探,要合理选择通频带,以降低干扰, 使资料质量得到改善,并最终减小对频 散曲线的影响。 切除处理可以把直达波和折射波等 部分地消除,从而保留下来较纯的面波, 切除以后可以大大改善频散曲线的计算 结果。 能量衰减也是一种数据处理手段,它 可以对一定时窗内的地震波进行能量 衰减控制。

9、由于地震记录中面波能量 最强,因此增益处理以后,可以使相 对较弱的反射波、直达波等幅值减小, 使其在计算频散曲线时相关系数变小, 从而达到减少干扰的目的。 一般而言,增益处理后计算的频散 曲线更加平滑,且对深层目标反映 的更清楚,不利之处是这种平滑可 能会便面波勘探的分辨率降低,并 产生低频段的低速假象。 经以上对原始记录的整理和处理后, 需要确定面波速度 vR。由式 (6.3.5), 首先确定两接收点间的相位差 .因此 就要对两观测点的记录作互功率谱的 分析。 如果两观测点的时域记录为 f1(t)和 f2(t),其频谱分别为 F1()和 F2()的 自功率谱可分别表示为: )10.3.6(

10、)()()( )()()( * 2222 * 1111 fFfFfS fFfFfS 其中的 F1*(f)和 F2*(f)为 F1(f)和 F2(f)的复共扼谱。 f1(t)和 f2(t)的 互功率谱为 )11.3.6()()()( )()()( )( 21 * 21 * 1221 fiefFfFFfF fFfFfS 可见互功率谱中的相位谱反映了包 含在面波中的相应单频波的相位差 . 在互功率谱函数中,并非对所 有频率成分都有效,衡量某频率成 分是否有效的方法是用相干函数, 即检测面波由测点 A向测点 B传播时, 是否有良好的相干性。定义相干函 数 )12.3.6( )()( )()()( 22

11、11 * 2121 fSfS fSfSfG 上式中 G(f)的模应恒为 1,可通过 G(f) 的实部进行相干性评价。如果在传播 过程中系统是理想的,则该频段内 G(f)的实部绝对值应接近 1,若由于 干扰和系统的非线性使信号的质量下 降, G(f)实部的绝对值将下降。 一般选择其值大于 0.8的频段计 算互功率谱。 求取面波在二接收点间传播的 相位差,并利用公式计算波速。 选择新的频率值并重复上述步骤 计算,得 VR-f或 vR-曲线,即频散曲线。图 6.3-1是瑞雷波速度 vR-和 vR-H分布 曲线。图中 vR曲线是应用半波长转 换法绘出的,即波长为 的面波速度 代表半个波长深度以上的介质

12、中的 平均值。 四、瞬态瑞雷波资料的解释与应用 瑞雷波速度资料包含着地下介质 的结构与特性信息,在对岩、土体地 质特性的研究和工程与环境的检测与 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频点很密 (频率值的变化步长很小 )的速 度曲线,其含义虽然与层速度不同,但比 较各频点速度值的展布规律,可以看到速 度曲线突变处的深度往往对应于介质的界 面深度。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曲线上 之 字型 (锯齿状 )异常反映地下介质的分界 面,如图 6.3-1所示。 如果把面波的平均速度曲线转换 成层速度与深度 H的关系,解释结果 将更为直观。 如果速度曲线上读取的 n-1层面 波平均速度及相应的界面深度分别为 vR ,n-1和 H

13、n-1 , n层的平均速度及相应的界面深度为 vR,n 和 Hn, 并且平均速度是随深度递增的,则 n-1层至 n层 之间的面波层速度 vRi,n 的计算公式为 )13.3.6( 1 11, , nn nnRnnR nRi HH HvHv v 如果平均速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时, 则用公式 )41.3.6( 1, 1 , 1 , nR n nR n nn nRi v H v H HH v 而横波速度的测定较为复杂,鉴于 面波与横波速度近似相等,因此, 各岩、土层的面波速度换算为横波 速度 ,即可获得地层的各种动力参 数 同理,利用面波与横波速度近似相等, 还可将面波速度代入 (5.2.6)式计算出

14、 地基的固有周期以评价地基的振动特 性。 图 6.3-2是在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 的开挖平台上, 瞬态面波法取得的工作成果。左图为随 深度变化的面波速度曲线,右图 6.3-2为 面波频散曲线与地层对比图。 由于界面 两侧介质的速度参数差异较大,与速 度变化曲线的对应情况很好 图 6.3-3是用 SWS多功能面波仪,采 用落重震源探查露天煤矿开挖平台 地下老窖的工作成果。图中 (a)为测点下平均视速度曲线 ; (b)为测量排列中第一道检波点与第 二道检波点之间地层的相速度曲线 ; (c)图为测量排列中第二道检波点 与第三道检波点之间的相速度曲 线 ; (d)图是测量排列中第三道与第四 道检波点之间

15、的相速度曲线 ; (e)图为测量排列中第四道与第五 道检波点之间的相速度曲线 。 由以上速度曲线特征可以确定, 老窖位于排列中第二道与第三道 检波点之间的下方。矿方据此布 置钻孔验证,在钻孔的 27-29m深 度处探到老窖,与第三条速度曲 线的 A点和 B点反映的顶底板深度 相近。 (三 )在工程、环境检测 与监测中的应用 深圳市中兴花园的场地为山沟填土 整平形成,测试区填埋土深大约 15m。 为检测夯实效果,深圳市地质局先后 做了瑞雷波法、钻探标贯试验和 33m2 大压板静载试验。 瑞雷波测试采用道间距 2m,偏移距 4m,32kg 重锤, 1.5m高自由下落激发,记录波形经 计算机处理后获

16、得如图 6.3-4所示频散曲 线。 该曲线拐点清晰, 02m深度范围波速为 260m/s, 36m波速为 220m/s, 69m波速为 220m/s, 916m波速为 190205m/s, 解释加固深度 9m,影响深度 16m。该场地 也进行了钻探标贯试验, 013m范围内修 正后的标贯击数为 14.826.8m,室内土工 试验压缩模量 58MPa,内摩擦角 150左右, 凝聚力 36kPa左右。 静载试验按设计承载力 1.5倍加荷,实 测承载力 fK =250 kPa,变形模量 34.02MPa, 换算压缩模量 8.5MPa。 三种试验结果对比,发现频散曲线 反映强夯复合地基的加固深度、影

17、响深度与钻探标贯和静载荷试验结 果一致。统计表明,瑞雷波速与标 贯试验有较好的相关性,图 6.3.5是 对 86个试件的统计结果,图中 N63.5 为标贯击数,该相干曲线的相关系 数为 r=0.9 图 6.3-5 N63.5-vr 相关曲线 图 6.3-6 fk-vR相关曲线 图 6.3-7 E0-vR相关曲线 图 6.3-8 软土地基加固的检测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地基土密实较硬时, 标贯击数 N值较高,波速也较高 ;反之 N值 较低, vR 也较低。当地基土含一定量的 填石时, N值离散性较大, vR代表一种整 体平均效应。, 显然当填石太多时,面波法比标贯试 验有更大的优越性。由场地瑞雷波

18、速 与地基承载力的相关统计,发现瑞雷 波速与地基承载力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波速的高低反映了介质的固结致密程 度 图 6.3-6是 fK,- vR相关曲线,统 计件数 94件,相关系数 r=0.85。 对该曲线用经验公式可表示为 fK=2.777vR0.796 相对压板试验来说,面波法表示 地基承力更具快速、廉价、范围 广和代表性强的特点。 对该场地的变形模量 E0与 vR也作 了相关统计,得到如图 6.3-7所 示的相关曲线。图中 E0的单位为 MPa,对该曲线用经 验公式 E0 =9.4310-5vR2.284 表示。 E0 随 vR 的变化比 fK更灵敏, 原因是强夯复合地基一般在地表形 成一层硬壳,压板结果仅与浅部 1.5-2倍压板直径范围有关,而面波 波速是整个加固地基有效厚度范围 的平均速度。 以上结论虽然是在局部地区得到的 结果,但说明用面波速度检测地基加 固质量乃是有效的,在可能的情况下 可间接提供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图 6.3-8是软土地基强夯挤密加固前后 用面波法检测的频散曲线。 在深度 6m以上的范围内,强夯后的 波速值增加近一倍。在深度 3.7m以 上的第一层杂填土中,波速由 175m/s增至 318m/s,深度 5.9m以上 的第二层杂填土中,波速由 166m/s 增至 346m/s,加固后波速值增加,必 然导致地基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