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知识点公式定律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6589577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知识点公式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3年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知识点公式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3年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知识点公式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知识点公式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知识点公式定律(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 运算第一部份 数与代数(一)数的结识1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达。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四、像 +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达,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达。七、通常情况下,盈运用正数表达,亏损用负数表达。八、通常情况下,上

2、车人数用正数表达,下车人数用负数表达。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达,支出用负数表达。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达,下降用负数表达。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达。一位小数表达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达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达千分之几 1.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

3、数化简。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假如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存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拟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3分数【真分数、假分数】一、把单位“1”平均提成若干份,表达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达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二、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达。即:ab=a/b(b0)三、小数和分数的意义

4、可以看出,小数事实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四、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五、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七、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八、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九、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致的,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4百分数【税率、利息、折扣、成数】一、表达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比例,百分数通常用“%”表达。二、分数与百分数比较:不同点相同点分 数可以表达具体数量,可

5、以有单位名称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不可以表达具体数量,不可以有单位名称三、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1)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2)把小数化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4)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存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6)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四、1、出勤率表达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合格率表达合格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

6、。3、成活率表达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六、1、多的“1”=多百分之几 2、少的“1”= 少百分之几七、应得利息是税前利息,实得利息是税后利息。八 、 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九、 应得利息 利息税 = 实得利息十、 几折表达十分之几,表达百分之几十;几几折表达十分之几点几,表达百分之几十几。十一、 1、原价折扣=现价2、现价原价=折扣3、现价折扣=原价十二、 几成表达十分之几表达百分之几十;几成几表达十分之几点几,表达百分之几十几。5因数与倍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一、4 3 = 12, 12是4的倍

7、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二、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自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三、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四、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2的倍数都是双数。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五、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六、 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自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七、一个数,假如除了1和它自身尚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八、在120这些数中:(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奇数:1、3、5、7、9、11、13、

8、15、17、19。偶数:2、4、6、8、10、12、14、16、18、20。 素数:2、3、5、7、11、13、17、19。(共8个,和为77。) 合数:4、6、8、9、10、12、14、15、16、18、20。(共11个,和为132。)九、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十、假如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数。十一、假如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二)数的运算1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一、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二、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三、小数乘法:1

9、、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注意: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四、小数除法: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有余数时,要在后面添0,继续往下除;3、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5. 4、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时,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5、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五、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六、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

10、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七、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减。八、分数大小的比较: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2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ABC微课堂九、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十、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2四则运算关系加法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 = 差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差乘法一个因数 = 积 另一个因数除法被除数 = 商 除数除数 = 被除数 商6.3两个规律一

11、、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二、乘法的积不变规律:假如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的积不变。4简便计算一、运算定律:运算定律用字母表达加法互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互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派律(ab)c=acbc减法运算规律abc=a(bc)除法运算规律abc=a(bc)二、乘、除法的互化。(小技巧:符号是相反的;两个数相乘得“1”。)(1)A0.1=A10(2)A0.1=A10 (7)A0.01=A100; (8)A0.01=A100(3)A0.2=A5(4)A0.2=A5 (9

12、)A0.25=A4 (10)A0.25=A4(5)A0.5=A2(6)A0.5=A2 (11)A0.125=A8 (12)A0.125=A87.三、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四、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数;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数;第2个因数1,积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5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3 (三)式

13、与方程1用字母表达数一、在一个具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二、2a与a2意义不同:2a表达两个a相加,即:2a=aa,a2表达两个a相乘。a2= aa。三、用字母表达数:用字母表达任意数:如X=4 a=6 用字母表达常见的数量关系:如s=vt 8.用字母表达运算定律:如ab=ba用字母表达计算公式:S=ah2方程与等式一、具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二、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三、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四、方程和等式的联系与区别:方 程等 式联 系方程

14、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区 别具有未知数不一定具有未知数五、等式的基本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六、等式的基本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环节: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达。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ABC微课堂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9.4 (四)正比例与反比例1比和比例一、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与比例的区别1、意义不同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例的意义表达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名称不同比的名称两点读作比

15、,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例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性质不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4、应用不同应用比的意义求比值。应用比的性质化简比。应用比例的意义 判断两个不能否组成比例。应用比例的性质 不仅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例。10.二、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比分数除法联系前项分子被除数比号分数线除号后项分母除数比值分数值商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区别比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关

16、系。分数表达一个数。 除法表达一种运算。三、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一 般 方 法结 果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四、化简比: 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1.五、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六、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 图上距离

17、/实际距离2正比例、反比例一、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假如这两种量中相相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二、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假如这两种量中相相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三、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正 比 例反 比 例相 同 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 同 点商一定y/x= k(一定)积一定xy=k(一定)第二部份 空间与图形1 (一)图形的结识、测量1量的计量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

18、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六、面积单位:(100)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

19、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八、体积单位:(100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公斤、克。十、质量单位:1吨=1000公斤1公斤=1000克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十二、时间单位:(60)1世纪=120231年=12个月1年=4个季度1个季度=3个月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档单位的名数应当乘以进率;低档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

20、的名数应当除以进率。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达: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吨:t公斤:kg克:g升:l毫升:ml2平面图形【结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二、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21、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14.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上的

22、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十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十四、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十五、【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于: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S=ah。【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

23、程?用两个完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即:S=ah2。【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用两个完全同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4】画图说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提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称于

24、圆周长的一半,宽相称于圆的半径。由于: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面积=rr=r2。即:S=r2。十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 =(长+宽) 2圆周长C = d圆面积S = r2长方形面积 = 长 宽C = 2rS =(d/2)2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r= d2S=(d/2)2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r=C 2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高d=2r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2d=c 十七、常用数据:常用值常用平方数2=6.2812=37.681的平方= 13=9.4215=47.12的平方=44=12.5616=50.243的平方=95=15.7018=56.524的平方=166

25、=18.8420=62.85的平方=257=21.9825= 78.56的平方=368=25.1232=100.487的平方=499=28.262.25=7.0658的平方=6410=31.46.25=19.6259的平方=813立体图形【结识、表面积、体积】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二、圆柱的特性: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三、圆锥的特性: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六、圆柱和圆锥三种

26、关系:等底等高: 体积13 等底等体积:高13 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 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 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 17.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九、【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称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称于圆柱的高。由于: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也许得到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2】圆柱体积的

27、计算公式推导,把圆柱提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由于: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V=Sh。【3】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将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的沙子倒入圆锥中,发现三次正好倒完。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即:V=1/3Sh。名称计算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总和 = (长+宽+高) 4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体积长方体体积

28、=长宽高正方体棱长总和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体积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体侧面积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体表面积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圆柱体体积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体积圆锥体体积=1/3(Sh)( 二)图形与变换一、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平移、旋转等,在变换位置时,每个图形的相应顶点、线段、曲线应同步平移,旋转相同的角度。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它的大小时,通常要使每个图形的要素,如长方形的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等同时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缩小。三、对称图形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经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三)图形与位置一、

29、当我们处在实际生活及情景中,面对教短距离时,通常用上、下、前、后来描述具体位置。二、当我们面对地图、方位图时,通常用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东来描述方向。再结合所示比例尺计算出具体距离,把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拟定位置。19.第三部份 记录与也许性(一)统 计一、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打勾、画圆、划“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常见的记录图有条形记录图、折线记录图和扇形记录图三种。三、条形记录图的特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四、折线记录图的特点:不仅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还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五、扇形记录图的特点:表达各部分和总数之间,以及部分与部分

30、之间的关系。 六、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名称意义计算方法中位数一组数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和2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平均数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水平的数据。平均数=总数份数(二)也许性事件状态生活情景数学情景一定会发生太阳从东方升起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红球一定不会发生鸭子会发言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白球也许发生今天会下雨从5个红球,1个白球中摸出一个白球二、在也许性相同的情况下,比赛游戏规则是公平的。20.【第二大类】一到六年级所有公式平面图形的周长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直径=半

31、径2,d=2r;半径=直径2,r=d2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d=2r平面图形的面积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r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ab+ah+bh)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 a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0.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r +2rh立体图形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V =a

32、bh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rh 21.4.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rh3和、差、倍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重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a.假如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b.假如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33、c.假如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22.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派量之差=参与分派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派量之差=参与分派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派量之差=参与分派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

34、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比例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23.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2023,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35、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第三大类】简便运算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事实上是运用了乘法分派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例如:0.921.410.928.59=0.92(1.41+8.59)借来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测,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24.例如:9999+999+99+9=9999+1+999+1+99+1+9+14拆 分 法顾名思义,拆分法就

36、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例如:3.212.525=80.412.525=812.50.425加法结合律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例如:5.7613.674.246.33=(5.764.24)(13.676.33)拆分法和乘法分派律结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派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一方面考虑拆分。例如:349.9 = 34(100.1)案例再现: 57101=?25.

37、运用基准数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例如:2072+2052+2062+2042+2083=(2062x5)+10-10-20+21运用公式法(1) 加法: 互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2)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a-b-c=a-c-b, (a+b)-c=a-c+b=b-c+a.(3):乘法(与加法类似):互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派率,(a+b)xc=ac+bc, (a-b)c=ac-b

38、c.(4) 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类似):a(bc)=abc, a(bc)=abxc, abc=acb,(a+b)c=ac+bc, (a-b)c=ac-bc.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例1283+52+117+148=(283+117)+(52+48)(运用加法互换律和结合律)。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26.例2: 657-263-257=657-257-263=400-263(运用减法性质,相称加法互换律。)例3: (0.75+125)8=0.758+

39、1258=6+1000. (运用乘法分派律)例4: (1.125-0.75)0.25=1.1250.25-0.750.25=4.5-3=1.5。 (运用除法性质)裂 项 法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碰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测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主线的。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性:(1)分子所有相同,最简朴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