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提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6585408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垃圾处理提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垃圾处理提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垃圾处理提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处理提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处理提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案由:建筑垃圾处理亟待加强提案人:张宇光提案内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加剧了我国 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建筑垃 圾的处理利用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一方面学习国外建筑垃圾处理的政策和 方法,一方面,结合目前国内现状,利用强夯法施工的特点有效处理建筑 垃圾。一、存在问题(一)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土地开挖、破旧建筑材料(使用过的建筑材料)、 道路开挖和建筑施工工地。主要包括混凝土、砖、钢材、木头、以及玻璃、 塑料等等。其中金属、塑料、木材等较容易回收利用,但需要合适的技术 手段将金属、木材、塑料等分离出来。建筑废物主要以废旧混凝土

2、和废旧 砖瓦为主。调查显示,2006-2008年陕西省每年建筑垃圾排放量平均约5634 万吨,西安每年超过3500万吨,约占全省的65%左右。随着“大关中”以及陕西的大发展,按照现在建筑垃圾产生的状况进行 测算,陕西平均每年将达6000万吨, 按照每填埋1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 1亩土地计算,西安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需占用2000多亩土地。” 在西安市绕城高速以外,目前环形分布着18座建筑垃圾消纳场。未来 3到5 年,西安市将完成三环以内187个城中村的改造。“建筑垃圾总量 只增不减,而填埋场容量越来越小,从节约土地、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出 发,推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毫无疑问是长远发展方向。然而,目

3、前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 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 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 重的二次污染。废旧砖瓦废旧混凝土(二)建筑垃圾堆放与填埋的危害建筑垃圾堆放与填埋不仅大量侵占土地;而且,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 并且更难消解;同时,严重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有专家认为,建筑垃圾 最大的风险在于其占用了大量土地。未来20年,中国的建筑垃圾增长会进 入高峰期,将直接加剧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冲突。建筑垃圾中的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 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

4、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三)建筑垃圾再利用情况西安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只有 2%,而欧盟国家每年资源化率超 过 90%,韩国、日本已经达到 97%以上。我们不禁要问:西安建筑垃圾资 源化率如此之低,是技术跟不上吗?西安建筑垃圾在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方面的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目前 的问题不在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上;西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基础回 填、再生混凝土及制品方面,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尤其是 建筑垃圾再生砖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产品在大量工程中的应用已有四 年之久,效果良好;建筑垃圾处理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基本能够满足目前 实际的需要陕西建筑垃圾企业有21

5、家,分布在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5 城市。产品包括地砖、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等6 类。而在庞大的建筑 垃圾年均数量面前,陕西年利用建筑垃圾能力共计69.47 万吨,偌大的西 安也只有 23.42 万吨。西安建筑垃圾再利用产业发展如此缓慢,问题究竟 出在哪里,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政策的引导与落实上。由于缺乏政策的支持, 建筑垃圾资源化根本开展不起来,有再好的技术也无用武之地。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 再利用各个层面,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 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目前, 西安在这些产业链上,实

6、际上是孤立、脱节的目前,业界在期待国家出台可供操作的实施细则,一些企业也跃跃欲 试。然 而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春天是否就要来到,仍未可知。与通常“资源化率不足5%”的说法不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材实验 室主任陈家珑教授给出的数据是,我国实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 1%,且目前主要的处置方式是填埋与堆放。目前,全国有近 20 家建筑垃圾再利用企业,在没有政府额外补贴的情 况下,生产再生制品的企业基本都是亏本或勉强维持,没有发展的动能。(四)、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困境1. 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各部门间责权不够明确,一些已有的政策并 不能很好地落实,没有在建筑垃圾源头实施削减策略。2. 政府扶

7、持力度不明显,价格优势不突出。建筑垃圾再生建材价格优势不 明显,甚至在某些中小型城市,再生建材的价格高于普通建材。由于存在 建筑垃圾再生建材价格和性能的劣势,工程建设方并不乐于选择再生建材, 则政府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难以发挥作用。加工制造者获利很少,所以 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很难持续发展3.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水平低,产品的附加值太低 现在除了对废弃旧钢材回炉利用的附加值比较高外,其他几种利用方法所得产品的附加值都很低,不利于建筑垃圾的长期利用。二、几点建议(一)学习国外建筑垃圾处理政策和方法 日本人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 而重新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

8、他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配件,都 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再循环的石料,代替相当数量的自然采石场砾石材料。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美国政府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 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该法规从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 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在荷兰,目前已有 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 望将这一比例增加到 90%。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建立限制废物 的倾卸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总体来讲,上述这些国家

9、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 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 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二)、建筑垃圾处理有效途径与强夯法施工结合 综合以上现存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种种困境,非常有必要加大建 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研发一些技术简单高效利用的方法,在解决建 筑垃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根据目前的现状可以考虑采用强夯法施工消化处理大量建筑垃圾,使建 筑垃圾变废为宝。1、利用强夯法或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的特点强夯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便捷,适应范围广,节省材料,降低投资, 工期短等优点,已被实践证明

10、是一种较好的、行之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在新的工程中,用建筑垃圾做骨料,强夯处理地基。把骨料打入后,既能 够提高地耐力,又降低处理成本,有效利用建筑垃圾。强夯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对填料粒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强夯施工的骨料粒径可达到400mm500mm,据我们挖填时的回测观察, 400mm500mm砾料经强夯夯实后已大部分击碎与周围的土结合为一体。二 是在高填方中,用强夯夯实地基,由于其影响深度较深,可加强填料与原 地面之间的结合。2、相关规范 关于建筑垃圾处理地基的强夯,国内没有适用的相关规范。目前可依据 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关于发布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 技术的公告中,一是

11、将“强夯法处理大块石填土地基”列为推广新技术。其主要技术性能特点为“适用于填料粒径大(最大可达800mm )的高填土 地基分层强夯地基处理”。分层的厚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照表一强夯加 固块石土有效加固深度预估值确定,适用于大面积、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如开山填谷、开山填海、机场和道路工程。二是新型桩锤强夯(置换法) 地基处理技术,采用柱形锤(锤底面积1m2左右,锤高23m,锤重10151), 落高1520m,当夯锤着底深度接近相对硬层,分层夯填建筑垃圾或块石、 碎石或原场地土等,再采用柱形锤和普通夯锤夯实,最后用普通夯锤满夯, 形成夯实柱体复合地基。处理深度可达1015m,承载力增幅50150

12、%。由以上规范可看出,采用强夯法处理建筑垃圾,用建筑垃圾做骨料, 粒度可以适当增大800 mm,处理深度较大,承载力也可大副提高。3、相关施工经验(强夯在喀斯特地貌的应用) 建筑垃圾的强夯处理,可参照岩溶漏斗、岩溶洼地和地面塌陷的处理, 主要是对原有泥岩充填物的加固处理,即根据充填物厚度的不同,进行不 同能级的填料强夯处理。 当充填物厚度在0-5m的,采用4000kN.m能级进行施工; 当充填物厚度在5-7m的,采用6000kN.m能级进行施工; 当充填物厚度在7-8m的,采用8000kN.m能级进行施工; 当充填物厚度在8-10m的,采用10000kN.m能级进行施工;当充填物厚度在大于10

13、m的,可参照下表强夯加固块石土有效加固深 度预估值(m)进行能级选定,或采用分层强夯法处理; 强夯加固块石土有效加固深度预估值(山)单击夯击 /(KNm)填土地基原状土地基块石填土1000200030003.0 5.040005.050005.0 6.060006.0 7.080007.0 8.0100008.0-101200010-111500011-122000012-17说明:该表格有效加固深度是填土比例为土石混合比7:3范围内,石 料粒径为800mm以内,且500-800mm石料不能超过全重的30%,通过大量 试夯及工程夯检测数据得出。对于超高填土场地(填土深度17m范围),不宜采用高

14、能级、超高能 级强夯处理,宜采用能级较高的分层强夯处理方法。高能级和超高能级强 夯适用于处理一次性回填17m范围以内厚度的填土地基(最终强夯处理深 度,因土质不同需根据现场试夯所决定)。(三)、强夯法处理建筑垃圾的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并且进行现场实地考察,确 定:a建筑垃圾回填比例,(在强夯置换施工中,垫层材料和置换材料土石 比为3:7时,既可满足置换墩的强度要求,也可满足透水性要求)b建筑垃圾分层回填高度,建筑垃圾回填粒径。c 施工前必须通过试夯选择施工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夯击能、 次数与遍数、有效的强夯深度、主要夯击间歇时间、夯点布设及强夯范围

15、等。2、施工要点(1) 粒径控制:对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进行分拣、剔除或粉碎。 对于粒度小于300mm的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可用做骨料,直接用 于桩基填料、地基基础;对大块混凝土根据需要的粒度等级,可利用移动 式或半移动式设备进行破碎,破碎后与土方一起回填。(2) 夯点位置和夯距: 强夯夯点布置形式可根据基础形式、地基土类型和工程特点等因素,选用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形式。夯点间距宜为锤径的1.2倍-2.5倍, 低能级时取小值,高能级及考虑能级组合时取大值。(3) 夯击遍数:夯击遍数一般通过每夯坑的夯沉压缩量、土质条件和 计算沉降要求来确定。土体压缩层越厚,土的颗粒越细,含水量越高,夯

16、击的遍数越多;目前,我国已实施地基处理强夯控制标准。为了更好地确 保强夯质量,每夯点的夯击遍数依据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建筑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的指标控制来确定。(4) 强夯施工工艺设计应根据地基土类型、地基处理要求及经济技术 比较,采用点夯、满夯的工艺组合。强夯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强夯施工流程图三、成功案例(一)、滕州盛隆公司98万吨/年焦化技改项目(1)本工程是 2010 年山西金宝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在山东滕州盛隆 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98 万吨机焦、10 万吨甲醇项目地基处理。该工程厂址 地质条件最突出特点为回填土较厚,回填土成分复杂,且局部存在大量建 筑垃圾,地下水位埋深很浅。(

17、2)该工程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采用6000kNm能级强夯置换,采用 柱锤进行主夯。夯锤重约37吨,底面直径为1.5m。主夯车采用50T夯机。 满夯采用12-15吨夯锤,底面直径为2.5m,夯机采用15-25T夯机。通过大夯击能夯击地面,达到一定的夯沉量以后,在夯坑内回填建筑 垃圾等填料,反复进行上述工艺,直至满足最后夯沉量要求,将软弱土层 挤密,在夯点处形成柱体。1)点夯置换填料选用的建筑垃圾,粒径为 500mm 以内,且粒径 300-500mm 建筑垃圾不能超过全重的 30%,采取边夯边填的办法,根据夯沉量确定填料 量及填料次数。强夯置换深度为 5m.2)满夯时表面铺500mm厚建筑垃圾后再

18、夯,粒径30-200mm。其中满夯应当 保证搭接超过 1/5。(3)处理结果该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及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满足了发包人的特定 要求,地基承载力fak$250kPa,经第三方通过高限检测法检测,实际地基 承载力平均达到 350kPa。实际经验表明,强夯置换法对有效利用建筑垃圾、处理软弱地基、河 塘及古河道地基都是比较理想的处理方法。(二)、西安中海国际社区 78号地别墅区组团三项目1.1 地质概况西安中海国际社区78号地别墅区组团三项目共占地约55000m2,由26 栋别墅组成。场地地层为: 杂填土主要由砖瓦块、混凝土块、建筑垃圾组成。分布及土性不均, 平均厚度约 2m。 层为黄土,

19、其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场区除个别楼为II级湿陷性黄土外,其余各栋均为I级非自重湿陷性 黄土。地下水位埋深1218m。1.2 设计要求(1)消除起夯面下5m深度范围内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2)对杂填土进行密实处理,使其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持力层的受力要 求,保证杂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 于 150kPa。为确定强夯法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为大面积强夯施工确定相关参数, 于2008年12月先后在场地里进行了试夯施工,以确定强夯法的可行性, 为后期工程施工提供参数。2 试夯施工1. 场地整平,测量夯前场地高程,工程普探及含水率测试。2. 夯点布置。采用夯点中心距为4

20、.5m的正三角形布置,夯击遍数12 遍,主夯击数812击,满夯23击。3. 施工机具和施工能量。本次试夯采用配置自动脱钩器的25T履带吊, 锤重20T,主夯能量为2000kNm,满夯能量为800 kNm。4. 终夯条件:(1)主夯:每夯位依次连续夯击数不小于9击,每夯位最 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夯坑周围地面不致出现过大的隆起。(2) 满夯:夯印互相搭接1/3,满拍一遍。3试夯施工分析1. 夯沉量分析 结合该场地杂填土分布不均,地下情况复杂等可得出以下结论:试夯区主夯点夯沉量普遍偏大,主因是该场地地层含水量大,土质疏松所致。 夯点处有砖渣或浅基础时,夯沉量小,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等于

21、或略 大于10cm;否则则远大于10cm。这说明采用强夯置换,则使夯沉量大大减 小。2. 场地土层含水率对强夯工艺的影响 308#楼试夯施工前,为解决夯点夯沉量偏大和防止满夯时出现“橡皮土”,试夯区清理并平整场地后,回填1m厚的建筑垃圾,试夯结果表明: 通过强夯置换处理,全部夯点最后两级平均夯沉量W10cm,没有出现“橡 皮土”。强夯处理后,地基土承载力,压实度,湿陷系数等指标,通过检测均 满足设计要求。4强夯施工方案 通过该场地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的的实验,用建筑垃圾作为置换材料 的方案是可行的。据此,提出该项目地基处理方案。大面积强夯施工前,利用场地大量杂填土作为回填材料,在自然地面 上铺设

22、不小于lm厚度的杂填土,将强夯法地基处理改为强夯置换法地基处 理,这样既消纳了场地内大量的杂填土和建筑垃圾,又达到了地基处理的 效果。强夯施工控制指标:主夯能量2000kN.m及满夯能量800kN.m不变,夯 间距4.5m不变,主夯击数812击,最后两级平均夯沉量W10cm;不出现 橡皮土;不致提锤困难。强夯施工结束后,由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地基处理后 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5经济比较分析该项目约有44000m2的场地,杂填土平均厚度2m,内含大量砖块、混凝 土块等建筑垃圾。如果采用常规地基处理,需要挖运88000m 3出场地,耗费 264万元;且额外增加回填厚度3m,回填1200

23、00,耗费300万元;强夯 置换施工及检测费用约200万元,其他工艺估计约需700万元左右,采用 强夯工艺处理可为甲方节约最少1000余万元。(三)、强夯法处理建筑垃圾的优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急需学习国外一些国家的经 验,制定和完善想关法律规范,实施一些优惠政策,从源头上开始治理。根据目前现状,急需和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在拆除时就考虑在保证工 程质量的条件下,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求建设单位或施 工方必须采取有效再利用和减量化处理的办法。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施工简单,费用低,可适用于 多种土质,在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 强夯法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操作空间,能够有效利用建筑垃圾,使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采取强夯法施工一方面能够有效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减少资源占用 和环境危害,一方面还能够降低或减少土石方的添加比例,在很大程度上 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还能较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有较大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多方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