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五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85361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五章(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音频信息处理 第五章音频信息处理 5.1 概述 5.2 音频信号数字化 5.3 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 5.4 音频编辑处理软件 5.1概述 一、什么是声音?1.声音客体:物体的振动,产生空气波动主体:人类通过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空气波动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听觉范围:20-20000 Hz,语音:300-3000 Hz听觉:响度 -振幅高度 -频率听觉心理:物体的振动波引起的感受次声波音频超声波语音20 300 3000 200002.声音的量纲:频率、振幅、相位波形、声强3.声音的分类:1)音频信号2)亚音信号3)话音信号4)超音频信号4.音频信息处理技术1)音频获取技术2)音频合成技术3)音

2、频定位技术4)音频编码、解码技术5)音频网络传输技术5.声音质量与音频频率范围 声音质量 音频范围 电话质量 200Hz-3.4KHz 调幅广播 50Hz-7KHz 调频广播 20Hz-15KHz 宽带音响 20Hz-20KHz二、声音三要素。音调-频率的高低 高音低音,与声带、共振腔有关。音强-振幅的大小 嗓门大小,由肺部决定。音色-包含频率的多少 泛音,由大大小小的共振腔产生1.音调音调与基频基频:音调是指声波的基频,在音乐中称为音高。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快则声音高,频率慢则声音低。将基频取对数后与人的音高感觉成线性关系,音律中最常见的12平均律中的音阶划分,就是在频率对数坐标取等分

3、而得来的。音阶 CC#DD#EFF#GG#AA#B简谱 1#1 2#234#45#56#67频率(Hz)261277293311330349370392415440466494频 率(对数*20)48.348.849.349.850.350.851.351.852.352.853.353.82.音色音色与谐波谐波:音色是由混入基音的谐波(泛音)所决定的,即取决于声波的频谱。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音强的泛音,从而使每个声音具有特殊的音色效果。3.音强音强与振幅振幅:音强取决于声音的幅度,即振幅的大小与强弱。声波信号的强弱程度,与声音信号的幅度成正比。一般用声音信号幅度取对数后再乘20所得值

4、来描述声强,以分贝(dB)为量纲,此时称为音量。在处理音频信号时,一般用动态范围来定义音频信号的相对强度:动态范围动态范围=20*log(信号的最大强度(信号的最大强度/信号最小强度)(信号最小强度)(dB)1.音频信号的主要技术指标频带宽度频带宽度: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 动态范围动态范围:音频信号的最大强度与最小强度之比。信噪比信噪比:有用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音的平均功率之比。2.音频信号的特性三、音频信号的技术指标三、音频信号的技术指标一、音频信号的特点1.音频信号是时间依赖的连续媒体;2.有两个声道,理想的合成声音应是立体声;3.对语言信号的处理,不仅是信号处理问题,还要抽取语意等其他信息。

5、5.2 音频信号数字化二、声音信号数字化1.采样:将在时间轴上连续的声音波形进行时间轴上的离散化 2.量化:对采样后的幅值样本进行离散化处理 3.编码:将采样后量化好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编排存放到计算机 5.2 音频信号数字化三、数字音频的技术指标 1.采样频率:指一秒钟内的采样次数采样定理 T 1/2fc 或 fc 1/2T2.量化位数:量化位数决定了量化等级(M=2n)3.声道数:一次同时产生的声波组数 4.编码算法:一般有无压缩编码和压缩编码 5.2 音频信号数字化四、WAVE文件的存储容量 1.存储容量的计算存储容量存储容量=(量化位数(量化位数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声道数声道数持续时间

6、)持续时间)/8/8(ByteByte)CD光盘采用了双声道16位采样,采样频率为44.1KHz,可达专业级水平。若某首流行歌曲的长度为3.5分钟,则该歌曲占用的存储容量为:1644.110002(3.560)8=37044000(B)=35.33MB 2.存储方式 3.播放方式 5.2 音频信号数字化五、数字音频的编码标准 1.ITUITU标准标准:2.MPEGMPEG标准标准有MPEG、MPEG、MPEG和MPEG几种。3.AC-3AC-3标准标准由Dolby实验室在AC-2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音频编码技术。目前是美国HDTV的音频标准。适用于电视广播、数字广播、有限电视、直播卫星以及家庭音

7、响等各个领域4.GSMGSM标准标准由欧洲数字移动特别工作组制定。速率为13kb/s,采用RPE-LTP算法,适用于移动通信的低速语音编码。5.CTIACTIA标准标准美国数字移动通信标准。速率为8kb/s,采用VSELP算法,压缩率高,计算量适中,适用于移动通信的低速语音编码。5.2 音频信号数字化一、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1.波形声音文件波形声音文件(1)(1)WAVWAV文件文件 (2)VOCVOC文件文件(3)PCMPCM文件文件(4)MP3MP3文件文件(5)RARA文件文件(6)WMA(udioWMA(udio)2.合成声音文件合成声音文件:以.mid为后缀,通过语音合成器产生相应声音

8、的非波形格式的MIDI文件。3.混合型文件混合型文件:既有波形文件的特征,又有非波形文件的特征的文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od文件。5.3 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首写字母组合词,可译成“电子乐器数字接口”。用于在音乐合成器(music synthesizers)、乐器(musical instruments)和计算机之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使用计算机利用声音合成技术生成音乐的技术称为电子音乐合成。电子音乐合成与MIDI系统电子音乐合成声音分类 乐音 噪音乐音的音质 基音 泛音 乐音的四要素 音高 音色

9、响度 时值音乐基础知识电子音乐合成模拟合成法:减法合成滤波器 加法合成数字合成法:FM频率调制合成 Wavetable波表合成 LA线形合成 AI先进集成式合成 AV先进向量合成 VAST可变结构合成技术产生乐音的方法很多,现在用得较多的方法有两大类:音乐合成技术MIDI系统 1982年,国际乐器制造者协会通过了美国Sequential Circuits公司的大卫.史密斯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的方案,并改名为“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即“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缩写为“MIDI”,公布于世。1985年11月,国际乐器制造者协会公布了MIDI 1

10、.0版的细节规定。若干次修订。MIDI的形成MIDI系统 各个MIDI设备通过专用的串行电缆(MIDI线)连接,并以 31.25 KBPS 的速度传送着数字音乐信息。MIDIThru Out InMIDI的物理接口标准MIDI设备的连接简单连接复杂连接MIDI系统MIDI的通道概念二、WAVE与MIDI有何区别 1.MIDIMIDI音乐的产生原理音乐的产生原理 5.3 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 二、WAVE与MIDI有何区别 2.WAVE文件与MIDI文件的区别(1)文件格式的不同(2)声音的来源不同(3)存储的容量不同(4)适用的范围不同 5.3 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 三、如何对三、如何对WAVWA

11、V文件格式进行转换文件格式进行转换 1.WAVEWAVE文件转换为文件转换为MP3MP3文件文件 5.3 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 三、如何对三、如何对WAVWAV文件格式进行转换文件格式进行转换 2.2.其它文件格式转换为其它文件格式转换为MP3MP3文件文件 5.3 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 一、常用的音频编辑处理软件1.音频信息的种类(1)波形音频(Wave from Audio)(2)MIDI音频(MIDI Audio)(3)数字音频(CD Audio)2.音频信息的采集方式(1)个人制作:利用音频编辑处理软件(如Windows中的录音程序、专业录音软件WaveEdit或MIDI制作软件Cakewalk等)进行制作。(2)声音素材库中获取(3)Internet下载(4)通过其它途径(如CD、DVD以及电视节目等)获取 5.4 音频编辑处理软件 一、常用的音频编辑处理软件3.音频素材的准备(1)音频数据的获取(2)音频数据的播放 4.音频信息编辑处理(1)波形处理软件(2)MIDI软件 5.4 音频编辑处理软件 二、Audio View5.4 音频编辑处理软件 三、MP3制作5.4 音频编辑处理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