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81695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9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ppt(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6年 6月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马 宁 博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与解决途径 一、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更多资源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书写不规范 教学目标书写不规范,不到位 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不能紧凑的围绕整节课 的教学目标开展,各教学环节的目的性不 强 2.以信息作为知识 信息即知识,这是严重的认知错误,信息与知识 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 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 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 能称为知识。因此,认知网络和联接的重要性在 于内化,而不是孤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 更不是因过于广泛而无法整理或归类的一大堆内 容。 课堂上粘贴与拷贝、无意义的

2、阅读与探究皆源于 此 知识是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并能指导人的行为 的有用信息 3.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 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数字化学习的思维方式 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同时也良莠不齐 ,有的只是对某一问 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那么这种 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 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 有的教师只是提出“从网站找出一条信息来表达或证明你 的观点即可”。这种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资料的思维方式就 带有误导。它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 ,有

3、碍其 正确判断,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 如果教师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都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 训练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 4.课堂拓展的迷失 漫无边际 固守课堂 以教学内容、教 学主题为核心 5.无效的协作 有评价、有教师指导、有思考 有主题、有分工、有差异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6.游离于群体之外的差生 7.对话的迷途 把“对话”变成“问答”,没有启发性,如 “好不好”、“如何”之类 过多师生对话浪费时间 小组对话流于形式,没有评价、没有实质交 流 8.无边界的自主 把“自主”变成“自流”,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 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

4、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 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在 一些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或对新型教学结构掌握得不太好的 教师中存在着。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 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 的现象。 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 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 魅力的熏陶都等丢失殆尽。 9.无需动脑的探究 有活动没有体验:外在多于内在,目的性差, 为活动而活动,没有反思,没有高层次的思 维 探究的“泛化”与“神化”:无需探究的内 容拿来探究,导致探究的浅层化与庸俗化; 把探究提高,用科学家的

5、探究性质和水平来 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拷贝材料,念稿汇报 10.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 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 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 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 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 果。 然而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 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 动效果。以一堂初一英语课“节日”为例,教师 设计了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了中秋节、龙舟节、元 宵节三个节日。学生根据上网查询的资料及自己 已有的对节日的理解表演了这三个节日,但是没 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6、成果汇报课 11.不知所措的老师 活动指导不明确、不具体 茫然不知所措、独立与学习群体之外 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 忙乱 发展、学习、研究自主学习的调控技能 12.唯技术主义,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技术兴奋,越先进越好 技术依赖,没用网 络就不是好课 电教老师依赖,一堂 课要好几个老师陪着 追求技术高、精、尖、全 重硬轻软、忽视人的价值 技术万能、忽视教学规律 13.对技术可能的负面影响恐惧 沉迷游戏、聊天 黄色等不良信息 进入陌生交际圈 隔离不是办法、也不可能,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替代品,让 学生有成就 二、解决途径: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

7、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 1993)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 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等教学 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 2001)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实践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 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目标分析 以 问题为核心 驱动学习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估 学 习 问 题 情 景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8、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资 源 教 学 环 境 认 知 工 具 教 学 资 源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成果 教案 侧重教授知识的梳理 对教材的重新组织 教学设计单元包 1 .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2 . 多 媒 体 教 学 课 件 3 . 学 生 作 品 规 范 / 范 例 4 . 学 习 参 考 资 源 5 . 活 动 过 程 模 板 ( 如 实 验 报 告 模 板 信 息 调 查 模 板 ) 6 . 活 动 过 程 评 价 量 表 教 学 设 计 单 元 包 案例 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2.1 有效且合理的教学目标分析 2.2 贴切的学习者特征分析 2.3 教学模式

9、及教学策略的选择、设计 2.4 资源、情景及支持工具设计 2.5 计划总结与强化练习 2.6 评价办法 2.1 教学目标分析(学习目标分析) 对该课题预计达到的教学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 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 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潜在 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 知识 能力 情感 编 写 学 习 目 标 的 行 为 动 词 教学目标编写示例: 语文第一学段( 1 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 1600 1800个,其中 800 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

10、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 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比尾巴 识记本课生字 12个,能正确认、读生字,认识三个 八、鸟、犭 偏旁。通过组 合生字、猜认生字、编谜语、想故事等方法识记由本课生字引出的新生字(音 近字、形近字或基本字带字),能准确认、读。 体会多种方式的识字方法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的故事。 能按正确笔顺工整地书写 4个生字。 在自主提问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改写儿歌,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教学目标分析 目标编写 教学目标编

11、写示例: 数学低年级段部分教学目标 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 2。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数与代数 常见的量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认识钟表,了解 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分析 目标编写 教学目标分析 目标编写 教学目标编写示例: 英语 Animals 语言目标:会说动物单词

12、 fox, duck, lion, pig, cow, hippo,wolf, sheep, snake和句型 Has it got?Can it ? Does it ? 句型猜出 某同学的 favourite animal;并能运用 It has got It can It lives It eats 等句型描述动物的特征编成谜语。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进而关 心、爱护动物。 文化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的习性与特征。 教学目标分析 目标编写 分析和编写教学目标时注意的问题 正确把握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体、不空洞; 结合新课程标准,

13、重视各个学科的特点 重视信息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设 计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多重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注意事项 互动练习: 修改前 ; 修改后 2.2 学生特征分析 说明本课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 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是否已具备了本课 题学习的要求。 ( 1)智力因素 : 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 ( 2)非智力因素: 学习风格、动机水平、学习者的归 因类型、学习者的焦虑水平、学习者文化、宗教背景 学生特征分析 智力因素分析 预备知识和能力 本课教学要求的预备知识和技能 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如: 学生对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

14、环保的真正意义认识得不够深。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够,社会活动比较少,接受知识比较被动。 学生能熟练的使用讨论组等工具 学生特征分析 探究性学习 是指,通过对教学目标中有关 知识点 的 认真思考 、 主动探究 和 协作交流 , 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课标关于 认知目标 和情感目标 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 知识 、 概念 、 原理与能力 的掌握 ;情感目 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 通常包含 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发思考 自主探究 协作交流 总结提高 运用工具进行探究,不同的学科所 用工具也不相同 教学案例: 游戏公平吗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展开想象

15、的翅膀 1.适合于大多数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 是指,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某个 真实问题 的研究和解决, 训练学生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包含 五个环节: 研究性学习包括五个教学环节: 在研究性主题资源建设的过程中, 合适的主题, 各个小组的子问题, 针对整个主题及子问题的相关资源、学习帮助与支持, 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量表,以帮助学生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参考案例: 走进戏曲 2. 综合能力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实施方案 总结评价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信息形成解 决问题方案,并通过小组协作交流优化解 决问题方案 1.问

16、题设计 根据对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学习者等的 分析,设计能够使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达到教 学目标的学习任务与问题。 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唐朝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 商业等); 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如:为郊游设计游戏, 观舞记 作文; 对所创建的事物进行总结,如:研究性学习的报告等; 就某个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如:郑和和哥伦布谁对人类 的贡献更大?; 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 如: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 关键环节 走进莫伯桑的语言世界 问题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 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提 供不同的路径。 将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小任务,便

17、于处理。 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 加复杂,不能更简单。 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 多。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重在鼓励参与。 2.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写清每个教学环节的意图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跨越式资源样例 , 主题式资源样例 1.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主 题资源 知识展示与推导过程 主题知识迁移应用 实例 基于主题知识的实践 问题 与教学主题高度相关 的拓展资源 可以操作与交互的 模拟 练习、作业、测验与 评估量表 3.5 资源、情景及支持工具设计 ( 1)教育资源建设类型的转变 以教为 中心的 教育资源 以学为 中心的 教育资

18、源 帮助老师演示知识 典型的内容为课件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典型的内容为研究性学习专题 资源大多是教师主导型资源,而不是学生学习、探究性 资源,没有体现学生的活动与参与 ( 2)主题资源应该支持课堂教学,不能大海捞针 资源建设 很多是资 源的堆砌, 而没有体 现教学理 念及思路 ( 3)正 确理解 资源与 平台的 关系 教 学 内 容 在线测试 在线讨论 问卷调查 用户、权限管理 答疑 统计分析 网 络 教 学 平 台 多媒体教学课件 网络教学平台 开发 平台 课件 网络 教学 平台 媒材 工具 脚本 设计 媒材 库 评价 管理 教学 资源 认知 工具 操练和练习 虚拟实验 教学模拟 练习测试

19、问题解答 ( 4)多样的信息化学习资源 教育专题网站 电子期刊 微型世界 信息检索 教育游戏 研究专题 CAI课件 学习 资源 2.认知工具选择 认知工具是支持 、指引扩充学习 者思维过程的心 智模式与设备 问题 /任务表征工具 Google/Baidu /Yahoo/Sina BBS、 CHAT、 OICQ 实时测验与分析 系统、发展性教 学评估系统 Flash、几何画 板、 Z+Z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 学科群网站、 信息平台 Word、 PPT Frontpage 知识建模工具 问题 /任务表征工具 绩效支持工具 协同工作工具 信息搜索工具 与具体学科相关的认知工具 数学: Z+Z智能教育

20、平台 Math Type 5.0:公式编辑器 几何画板 图像专家 V3.0.0 Build :函数图像作图器,只要任意输入一条函数式就 能画出图像,有效辅助解析几何的教学 。 物理 金华科仿真物理实验室 V3.5:自由创建实验和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大全 画图工具绘制概念图 叶绿素和酶 吸收 水分子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 课堂特点 核心:效率、效益、效果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高效的时间运用与管理 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 广泛的认知范围 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知识的迁移运用 学科知识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 能力的发展 。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 请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 010-58806922, 13671223636 电子邮件 : ;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邮政编码: 100875 更多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