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6570469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 客观物质 性2 主观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有3种:1生产实践2社会实践3 科学实验。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一切的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 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相当于源和流的关系。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客体,并提 供解决课题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手段和 物质条件,推动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再次,实践锻炼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第三,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首先,认识的直接任务是获得真理,其目的在于用真理性 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其次,实践目的对整个认识过程的产生, 发展和方向,起着制约,定向和指导的作用。再次,如果认识脱离了实践,不为实 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再好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实际认识的纽带,既有 普遍性又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成为检验一切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不仅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我们学习的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无不来自实践。(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 生的。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

3、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 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我们学习的数学、力学等知识都是实践 活动中产生的,也是为实践服务的。(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认识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怎样反映客观事物呢?客观事物是怎样反映到人脑中去的呢? 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完成了这个任务。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接触并反复作用,变 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客观对象的特性作用于人的感官,反映 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 总之,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

4、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 展着(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 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不断涌现,这就会推动人们去探索、去研究。人们的认识能力归根结底也是在实践 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就越强。因而,人们能 够在新的实践水平上总结新经验、回答新课题、获得新认识,产生新科学,使人类 的认识不断发展。(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 发展。人靠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很有限,思维器官的能

5、力也有一定的 限度,因而要不断地认识世界就需要新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任何改造客观事物的工 具,同时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工具。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制造了专门用于 认识世界的工具,如望远镜、显微镜、雷达、人造卫星、电脑等。现代实践提供着 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密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日益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帮助人们 深入探索和研究客观世界的奥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3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们认 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而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这是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人们研究自然科学是为了改造自然,研究社会科学是为了解决 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 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无意义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 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在实践过程中主观认识同 客观事物就有了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 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 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