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七夕词与七夕风俗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568278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宋代七夕词与七夕风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宋代七夕词与七夕风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宋代七夕词与七夕风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宋代七夕词与七夕风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七夕词与七夕风俗(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宋代七夕词与七夕风俗节序词作为宋词的一枝,凭借七彩斑斓的节物风情,独特的审美观照,向 后世展示了一幅绚丽的世态风情画卷,真实地再现了宋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和 丰富深邃的时代人文精神。而七夕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其附缀的神话传说, 专属的女性群体,柔和轻灵的节日风俗,营造了缠绵而浪漫的特殊气氛。影响到 文学创作,七夕词意象多倾向小而巧,而意境也多是女性世界的婉约与绵长。在 七夕词中,凄美哀怨的爱情悲歌和欢乐热闹的节日环境描写,一喜一悲两种相反 基调的共同存在及其理趣思想的影响,折射出了文学审美心态的七彩斑斓。七夕 词犹如一朵晕开的纸上花,美丽朦胧,绚丽多姿。七夕词一女性愁怨与渴望的流露中国封建

2、文化,建立在千年男权社会的基 础之上,历来将女性视为附庸于男权社会的“第二性”至宋代,中国传统文化 已达到一个全面繁荣和高度成熟的新的质变点,它在确立和强化思想、伦理和生 活规则的同时,也对女性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提出了更为严厉,甚至更为苛刻 的要求。节日里,宋代女性似乎可以毫无顾忌的走上街头,态意玩乐;似乎可以 不受规约的选择情侣,缔结真情。但这只是节日提供给他们的一次奢侈的享受平 等、自由,享受人生权利的机会。更多的日子里,她们的生活被无尽的愁怨与渴 望所填充。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是一个专属女性的节日。看一看宋代女性 在自己节日中的行为表象,我们或许能更真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七月七

3、日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与七夕相关的神话传说很多。“乘鹤缎山, 浮搓银汉,尚想风流。”(杨无答雨种花七夕)“西风吹鹤到人间,月凉满维山。 银汉万里秋浪,客搓远。”(吴文英诉衷情七夕)是王子乔七月七日乘白鹤飞 猴山上空与家人相会和无名氏七月七日乘样搓顺天河诣牵牛的神话传说。“吾腹 空虚久矣,子有满堂锦绣,犊鼻若为酬(刘辰翁水调歌头和彭树明七夕)”则 化用七月七日阮咸晒犊鼻裤,郝隆仰卧晒腹中书(事见世说新语)的故事。而 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爱情神话,以哀婉的情节,深厚的意蕴,极具发生蔓延的构 造框架,赢得了时间与空间的优势,成为与七夕节日相固定匹配的习俗传说。秦 观最著名的作品鹊桥仙:“纤云弄巧,飞

4、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 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种种神话传说入词,增添了宋词优婉迷离的色彩,营造了 柔婉含蓄的艺术境界。尤其牛女神话,与人们想象中的宇宙世界相联系,逸思飞 扬,缥缈灵动,既是对现实的真实描绘,又不乏瑰丽的想象,呈现出中国历代民 众对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生活的深切向往,反映了我们民族对于忠贞、勤劳,特 别是忍耐、执著这一类品质的肯定。一. 同情牛郎织女离多聚少,向往天长地久的长相厮守传统歌咏牛郎织女的 诗词,大部分表现的是同情牛郎织女相爱但不能长相厮守的爱情悲剧,表现怨相 聚太少又恨分离太快的情感。宋词

5、中有很多词也是如此。欧阳修渔家傲:“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贪眷 恋,良宵短,人间不全催银箭。”他认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必然是“贪眷 恋”的,因此人们不应该惊破他俩的好梦。柳永的二郎神:“愿天上人间,占 得欢娱,年年今夜。”他希望相聚的欢娱年年如是。张先的菩萨蛮:“牛星织 女年年别,分明不及人间物。匹鸟少孤飞,断沙犹并栖。”同情牛郎织女,一年 才能见一次面,不及人间的普通男女。朱淑真鹊桥仙(七夕):“如何暮暮与 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一年才有一次相会实在是太残酷了,相爱的人就应 该暮暮与朝朝,相依相伴。这种爱情理想是非常现实的,现代人亦追求这种爱情 理想,因此我们唱出了

6、“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支歌。二. 讴歌坚贞不渝的忠贞爱情,认为情长不在朝暮因为时代的原因,男人 们经常离乡背井,在外求学或游宦,并不可能和妻子朝朝暮暮,在这情况下,秦 观号召宋代的男人们,要坚贞不渝,不要因为妻子不在身边,就可以随时去采野 花。他的鹊桥仙如是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 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却表现了一个新的富有哲理意 味的爱情观念真正的爱情是要看双方的感情是否纯洁真挚、坚贞不移,并不在于朝朝暮暮的聚首欢娱。上片的最后两句作议论:“金风玉露一

7、相逢,便胜 却人间无数。”作者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一相逢”与人间的那些没有真情的 男女的“无数”次相聚对比,揭示出一种蕴含着哲理的爱情观念象牛郎织女这样有着纯洁、真挚、坚贞的爱情的情人“一相逢”,胜过了人间那些没有纯 真爱情而有无数次短暂欢娱的相聚。词人认为真正的爱情不在相聚次数的多少, 而在于爱情是否真挚纯洁。从数目上看,“一”是胜不过“无数”的,但从感情 上看,“一”又可胜却“无数”,这就是哲理和辨证法。有着真挚爱情的一次相会, 胜过于那虚伪的无数次的欢娱。所以有人说,作者的议论一方面是歌颂牛郎织女 的纯真爱情,同时也影射了当时封建士大夫们眠花宿柳的行为。下片的最后两句 亦是议论“两情若

8、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指出真挚、坚贞的爱情是能够受长期离别的考验的,并不在于朝朝暮暮的厮守。无独有偶,陈德武在玉 蝴蝶中亦云:“但心坚、天长地久,何意在、雨暮云朝。”也认为爱情重要的是 忠诚与心坚,情长不在朝暮。苏轼菩萨蛮:“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 羡人间。人间日似年。”尽管是草草的相逢,他们因为“心似金钿坚”,所以胜过 了人间。以上这些词,把追求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升华到崇高的精神 境界,提咼了词体的品格。三. 提出珍惜身边人的新型爱情观生活在封建社会的男人们是很幸福的, 当遭遇“审美疲劳”之后,他们可以明正言顺的娶妾或狭妓来满足他们的私欲, 而女人们,却只有在“庭院深深

9、深几许”的闺房中“暗弹相思泪”。男人们为他 们的红颜知己写了很多的词,把他们多情的一面给了红颜知己,而对为他们守贞 的妻子,他们却非常吝啬,不肯为她写下片纸只字。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 毕竟不是一般的人,看问题也和常人不一样,作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也 用柔婉纤弱的词来表现他对人生、对美的感受,对爱情的看法,他在鹊桥仙 中提出了现代人亦向往的新型爱情观: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 迎桥路据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 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一般咏牛郎织女相会事,无非着力于描绘双星 平时天各一方的凄苦相思,抑或是鼎力衬托七夕相会时的欢喜

10、缠绵,而欧阳修的 这首鹊桥仙却颇具新意:“多应天意不教长”,原来之所以良辰如此短暂、“仙 鸡催晓”,却是因为唯恐世人将“欢娱”看得太过容易而不知珍惜,所以“天意” 故意如此安排,以提醒世人珍惜眼前的幸福,要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自己的妻子。 不要失去了之后,才后悔莫及二才唱“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 铸半死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江城子)。柳永的二郎神:“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忠贞的爱人相会了,他们的相会古今无人能比。所以闲 雅的情趣中自有不同寻常的深意,提醒人们要珍惜佳期,珍惜身边的人。七夕词体现了的宋代人崭新的爱情观,宋人爱情观中那种超越感官满 足、追求心灵契合的审美

11、情趣,提高了宋词的美学品位,也增强的宋词的生命力。 七夕词体现了宋人健康的、积极、向上、乐观的爱情观。体现了人类的一种高级 的精神追求,擢拔人们超越低层次的朝暮厮守,鼓舞人们去积极地追求和奋斗。 这种高级的人类精神,是可以超越时空,具有永恒性和再生性的,就像天上的牛、 女双星那样,永远闪烁在爱情星空。所以七夕节,完全有理由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并成为全世界的文化瑰宝。其独特的理性思理,另类的写作角度,冷静的心态在朦胧浪漫的七夕氛围中独 辟蹊径,折射了词人审美心态的七彩斑斓。这类词虽然审美价值不高,却是对宋 代七夕词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大背景的反映,打上了深深的宋代特有的理性烙印, 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学与整个大环境的相互联系值得后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