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565070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胰岛素抵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胰岛素抵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胰岛素抵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胰岛素抵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抵抗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要增加2-4倍 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费用约在900亿美元 治疗糖尿病的四块钱中有三块钱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Kannel,AHJ,1990;Ziegler,Diab Metab Rev 1994;NDDG,Diabetes in America.2nd ed.NIH,1995;Harris,D.Care 1998;Lowell,Diabetologia,2000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的诊断较晚:50%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 在静息性的心肌缺血和没有诊断的心肌梗塞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增加2倍

2、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颈动脉超声和电子束CT检查发现已经有明显的血管粥样硬化 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的死亡率非常接近Kannel,AHJ,1990;NDDG,Diabetes in America.2nd ed.NIH,1995;Harris,D.Care 1998;Haffner,NEJM 1998;Bonora,Diabetologia 2000;Schugrin,D.Care 2001胰岛素抵抗 四个住院病人中患心血管疾病的要占3个 住院以前的死亡率增加了两倍以上 发生心梗以后28天,一年和五年以后的生存率是没有糖尿病的心梗病人的50%发生心梗后,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时间

3、比没有糖尿病的要长,并且再次入院机会更多NDDG,Diabetes in America.2nd ed.NIH,1995;Miettinen,D.Care,1998;Kastrati JACC 1998;Elezi,JACC 1998;Standell,Diabetologia 2000;Yu,Am J Cardiol,2000;Lowel,Diabetologia 2000;Schofer,JACC 2000胰岛素抵抗住院住院和其他的治疗和其他的治疗(59.1%)急性急性并发症并发症(3.3%)其他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1.3%)中风中风(3.7%)晚期肾病晚期肾病(10.6%)截肢截肢

4、(3.7%)冠心病冠心病(17.1%)眼眼(1.2%)*与没有糖尿病但具有相同条件(身体情况、年龄、性别和地理位置)的人群相比,超出的健康费用Selby JV et al.Selby JV et al.Diabetes CareDiabetes Care.1997;20:1396-1402.1997;20:1396-1402.胰岛素抵抗Haffner SM,et al.N Engl J Med.1998;339:229234.012345678020406080100既没有糖尿病又没有患过心肌的病人(n=1304)有糖尿病但没有心梗病史的病人(n=890)既有糖尿病又患过心梗的病人(n=69)

5、没有糖尿病但有心梗的病人(n=169)生存率生存率(%)时间(年)时间(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靶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胰岛素抵抗除了常存在于骨骼肌外,还包括肝脏和脂肪组织。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一些后天因素如肥胖和缺乏运动,可以使其恶化。胰岛素抵抗血浆胰岛素(mg/dl)血糖(u/ml)120葡萄糖输入率“M”(mg/kg,min)胰岛素抵抗 到60岁50%的病人有胰岛素抵抗。它在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起主要作用。作为临床医师,我们要尽早诊断和治疗胰岛素抵抗,预防由它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100%葡萄糖储存(糖原)葡萄糖氧化

6、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Syp Syp Grb2Grb2胰岛素抵抗 肥胖 2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 胰岛素受体底物络氨酸的磷酸化 P85和胰岛素受体底物相互间的关联 正常 PI3激酶和胰岛素受体底物的关联 MAP激酶途径 正常 正常Cusi,Maezono,Osman et al,JCI,105,311-320,2000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RAS-MEKK 胰岛素受体底物胰岛素受体底物-1-1MAP激酶激酶 PI 3-激酶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长和迁移 葡萄糖转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 RAS-MEKK 胰岛素受体底物胰岛素受体底物-

7、1-1 MAP激酶激酶 PI 3-激酶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长和迁移 葡萄糖转运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糖耐量异常和型糖尿病 高血压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向心性肥胖 小而密LDL 餐后脂血症 内皮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异常 (PAI-1,纤维蛋白原等)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大量的脂肪溶解和游离脂肪酸增多 (Randle cycle假说)高血糖(葡萄糖毒性假说)内皮功能障碍 年龄 缺乏运动 肥胖 吸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消除率(mg/kg/min)胰岛素抵抗 有型糖尿病遗传倾向的易患人群的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典型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常见于“糖尿病前期”,

8、其特征是:第一阶段胰岛素分泌减少 第二阶段胰岛素反应失代偿04080120160(uU/ml)-20020406080100120时间时间(min.)Data#2输入输入TGTG(FFAFFA升高升高)输入盐水输入盐水(对照对照)+125 mg 1 2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怎样造成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糖耐量异常和型糖尿病 高血压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向心性肥胖 小而密LDL 餐后脂血症 内皮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异常 (PAI-1,纤维蛋白原等)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糖耐量异常和型糖尿病 高血压 甘油三酯升

9、高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向心性肥胖 小而密LDL 餐后脂血症 内皮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异常 (PAI-1,纤维蛋白原等)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功能障碍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糖耐量异常和型糖尿病 高血压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向心性肥胖 小而密LDL 餐后脂血症 内皮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异常 (PAI-1,纤维蛋白原等)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胰岛素抵抗(t-PA)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制剂 胰岛素抵抗 PAI-1在纤溶系统中起主要调节作用 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如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型糖尿病等患者)中PA

10、I-1的血浆水平较高 用二甲双胍治疗型糖尿病可以恢复PAI-1水平,起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胰岛素抵抗发生动脉硬化的机率比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糖耐量异常和型糖尿病 高血压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向心性肥胖 小而密LDL 餐后脂血症 内皮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异常 (PAI-1,纤维蛋白原等)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不育和月经紊乱月经稀发 50%闭经 20%雄激素增多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型糖尿病(发生机率增加7倍)心血管疾病(发生机率增加倍)高甘油三酯血症、血脂紊乱、高血压和中枢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月经紊乱雄激素增多t痤疮t多毛症t男性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抑制

11、卵巢口服避孕药环丙孕酮醋酸酯,胃泌素促进剂拮抗剂 抑制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 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螺内酯 氟他氨 环丙孕酮醋酸酯 5a-还原酶抑制剂 非那司提胰岛素抵抗1.胰岛素抵抗2001年:我们需要诊断胰岛素抵抗,尽早地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2.治疗胰岛素抵抗和型糖尿病:二甲双胍能减少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相关的危险因素(溶化冰山,从而减少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P0.01 vs lowest tertileP0.05 vs lowest tertileKuusisto J,et alDiabetes.1994;43:960967发生率发生率在在 3.5年内年内(%)0510152

12、025冠心病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所有冠心病事件所有冠心病事件*HbA1CTertile 7.9%7.9%HbA1C Tertile胰岛素抵抗*P0.002P0.04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N Engl J Med.1993;329:977-986.危险性降低危险性降低(%)-100-75-50-250冠心病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所有冠心病事件所有冠心病事件*视网膜病视网膜病-63%-54%*-60%肾肾 病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胰岛素抵抗*P0.049;P=0.005 用相应的危险分析统计后以百分比表示用相应的危险分

13、析统计后以百分比表示Ohkubo Y,et al.Diabetes Res Clin Pract.1995;28:103-117疾病进展的危险性降低疾病进展的危险性降低(%)-100-75-50-250*视网膜病视网膜病-65-40-70严重视网膜病严重视网膜病微蛋白尿微蛋白尿-57肾病肾病胰岛素抵抗2010%11%7%9%8%6%HbA1C30405010605%每每1000名患者每年的发生率名患者每年的发生率(%)胰岛素抵抗年龄年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强化治疗强化治疗 常规治疗常规治疗P值P值UGDP600600Insulin5353小于小于1年年12.512.5 没有检测没有检测20.620

14、.620.220.2NSKumamoto110110Insulin49498.58.58.08.02.2%2.2%7.27.212.712.7NSVACSDM153153Insulin60608.08.02.32.32.0%2.0%323220.520.5NSUKPDS-main arm3,8673,867Insulin/SU5353小于1 年小于1 年10.010.00.9%0.9%20.720.722.822.8NSUKPDS-obese arm1,3621,362Insulin/SU5353小于1 年小于1 年10.710.70.6%0.6%22.222.225.525.5NS34234

15、2Metformin5353小于1 年小于1 年10.710.70.6%0.6%16.716.725.525.50.022HbA1C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研 究研 究病例数病例数强化治疗强化治疗随 访随 访(年)(年)参加者特征参加者特征胰岛素抵抗 目 的比较下列药物强化血糖控制的效果:磺脲类 胰岛素 二甲双胍相对常规治疗而言,强化血糖控制对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胰岛素抵抗 绝对事件每1000 名患者每年 P 值磺脲类/胰岛素常规治疗(n=1126)11.4强化治疗(n=2729)9.0(25%)0.01二甲双胍常规治疗 (n=411)9.2强化治疗(n=951)7.7(16%)0.38二甲

16、双胍(n=342)6.7(29%)0.19胰岛素抵抗 绝对事件 每1000 名患者每年P值磺脲类/胰岛素常规治疗(n=1126)46.0强化治疗(n=2729)40.9(12%)0.03二甲双胍常规治疗(n=411)43.3强化治疗(n=951)40.1(7%)0.46二甲双胍(n=342)29.8(32%)0.002胰岛素抵抗 绝对事件 每1000 名患者每年 P值磺脲类/胰岛素常规治疗(n=1126)17.4强化治疗(n=2729)14.7(16%)0.052二甲双胍常规治疗(n=411)18.0强化治疗(n=951)14.4(21%)0.11二甲双胍(n=342)11.0(39%)0.0

17、1胰岛素抵抗 绝对事件 每1000 名患者每年 P值磺脲类/胰岛素常规治疗(n=1126)11.5强化治疗(n=2729)10.4(10%)0.34二甲双胍常规治疗(n=411)12.7强化治疗(n=951)10.3(20%)0.19二甲双胍(n=342)7.5(39%)0.02胰岛素抵抗 绝对事件 每1000 名患者每年 P值磺脲类/胰岛素常规治疗(n=1126)10.8强化治疗(n=2729)10.1(6.4%)NS二甲双胍常规治疗(n=411)12.9强化治疗(n=951)10.8(21%)NS二甲双胍(n=342)7.3(43%)0.02胰岛素抵抗 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

18、l能减少微血管的并发症,但减少大血管的并发症不很明显l二者对心血管后果都没有不良的影响l二者都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明显的体重增加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磺脲类和胰岛素的强化血糖控、磺脲类和胰岛素的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眼、足制可以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眼、足、神经)、神经)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预防大血管的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死亡、心肌梗塞、中风)并发症的发生(死亡、心肌梗塞、中风)胰岛素抵抗 应该首选什么样的药物?剂量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增加?希望达到控制的血糖水平是什么?何时开始联合治疗?2-3种药物如何联合治疗较好?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如何?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磺脲类 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 二甲双胍+睡前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 和/或噻唑烷二酮类 多剂量胰岛素+多剂量胰岛素胰岛素抵抗 到60岁50%的病人有胰岛素抵抗。它在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起主要作用。作为临床医师,我们要尽早诊断和治疗胰岛素抵抗,预防由它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型糖尿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