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本质问题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6559015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艺术本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艺术本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艺术本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艺术本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本质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艺术本质问题 艺术的本质问题.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几种主要看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1:客观精神说: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3:模仿说或再现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德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

2、”再现.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艺术生产”理论,对于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那么“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两种生产指的是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从最根本的原因上讲,两种生产不平衡现

3、象也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的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形象性为主要的特征。它的表现主要有三点;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艺术典型与艺术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根本上讲,二者都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具有共同的实质。主体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

4、特点。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得结晶;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艺术起源的五大观点:艺术起源于“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问答题:阿尔都塞关于艺术起源论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

5、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简要论述艺术的主要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指艺术作品作用与人的精神而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的影响。也称为艺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的特质,构成着艺术审美功能的客观前提。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升华人的审美理想,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从中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二:认识功能;艺术是对社会生活形象的反映,它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社

6、会生活的图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经济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各个阶级、阶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三:教育功能:进步的艺术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哲学观点,改变人们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为实现人类进步的社会理想而斗争,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四:娱乐功能。艺术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引发人们的审美愉悦和乐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满足。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是在世界近代史上才开始的,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直到近代,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席勒在美育

7、书简这一美学理论名著中,首次提出“美育”的概念。“感性冲动”受感性需要的支配,“理性冲动”受必然规律的限制,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统一。简答题:“如何认识西方现代派艺术:”1,西方现代派艺术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艺术流派,而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迷惘的一代、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抽象派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2,西方现代派艺术萌芽于19世纪中期,产生于19世纪末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西方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精神危机日益严重,使现代派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3,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是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尤其是以克罗齐“直觉说“为代表的

8、表现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等;4,直到后来的结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为西方现代派与后现代派艺术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方法上提供了理论根据。艺术中的道德内容:文学方面。作为当时“市民文艺”突出代表的是话本或拟话本短篇小说集,以“三言”和“二拍”为代表,所谓三言,即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即明代小说家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艺术分类依据和结果:第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

9、画)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第二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绘画)和视听艺术(如戏剧)。第三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和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第四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实用工艺等)。第五种艺术分类方法是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刚刚兴起的一种最新分类方法,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第六种艺术分类方法是根据艺术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

10、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近现代欧洲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主要有:古典乐派,它是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主要代表,这个流派推崇理性和情感的统一,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和完美,创作手法上注重戏剧的对比、冲突和发展,成为当时的典范。浪漫乐派,是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音乐流派。浪漫乐派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激情,强调抒发主观情感,强调表现个性。前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和舒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法国的柏辽兹等人;后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和勃拉姆斯、俄国音乐家

11、柴可夫斯基等。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艺术创作过程又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如果需要举例说明的话,郑板桥描述画竹的过程可以用来作为例证。郑板桥曾经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样三个阶段。艺术构思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因素,形成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