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55070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资源描述:

《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6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是大方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大方县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 “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新形势,有效应对新挑战,努力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和新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第一节 “十一五” 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根据大方县的基本县情,全面客观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正确把握形势,切实找准问题,紧紧抓住机遇,科学系统谋划,对下一个五年事关大方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

2、生改善的重大问题作出统筹安排和系统部署。“十一五”是大方县发展遇到困难最多、取得成绩最优异的时期。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中央、省、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一、经济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8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3、超过7350元(约1000 美元), 年均增长16以上。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1亿元,年均增长19.7,是2005年的2.4 倍, 2010年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8亿元和8.5 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 4.9 倍和 5.4倍。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重要经济指标实现超常规跨越。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的30.5:20.8:48.7调整为21:40:39;一产稳定增长的同时,二三产业强劲增长,231的格局已然形成。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县依托优势资源大力构建以煤、电能源开发为支柱,涵盖

4、建筑、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强县之路迈出了新步伐。 “十一五”期间,大方火电厂建成投产,全县已建和在建的煤矿57对,设计生产能力每年达到1179万吨。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从2005年1226公里增加到2484公里,等级公路增加901.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100%村通公路的目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79.5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33万亩,新建基本农田900公倾。农村电网改造、广电网络信息工程力度加大,实现了电力、电话、广播、电,讯村村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的改观,房地产开发进度加快。四、居民生活质量得

5、到较大提高。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8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30%和8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住房、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增长迅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大大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五年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5.59亿元,是“十五”的2倍。农村初中和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500元和300元,提前一年达到国家生均定额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顺利完成。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

6、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政策 ,“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把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 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6.5,比2005年下降0.47个千分点。计生创“国优”工作顺利达标;卫生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及时有效应对甲型Hl Nl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病,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控。累计完成20万户以上地氟病防治炉灶改良任务。新建县医院和300个村卫生室、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事业发展和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建成了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基层文化活动条件得到改善。大方县被国

7、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省政府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文体广播电视局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进展。六、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投资建成一批新农村试点村,完成了3.58万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和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扶贫开发有了进一步创新,以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得到检验,全县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24.08万人减少到2010年末的14.26万人,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和农村行政村通村公路比例进一步提高。第二节 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应该清醒地看到,大方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

8、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小,经济实力弱,财政困境难以舒缓。一般预算收入低,财政支付能力差,满足不了各项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工业结构较为单一、目前仍是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体,而且基本上是以采掘业为主。以附加值低为基本特征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产业链较短。煤电产业比重占较大分量,其他产业发展滞后。旅游开发缓慢,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旅游发展需要。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适应新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当前大方县煤炭、旅游等产业及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三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基础条件差,抵

9、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四是在征地拆迁、水库移民、地质灾害、城市建设管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引发的矛盾比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入,加快发展的环境还需大力改善,重大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机制有待完善,产业发展、农村金融、土地管理等制度创新有待突破。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七是城镇化步伐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力度、速度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城镇基础设施欠账大,城化水平低。对于这些问题

10、,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第二章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大方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形势变化在给大方县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机遇和有利条件看: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至年,西部大开发将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第二阶段,开发的总体思路由“夯实基础”向“力求突破”转变,国家继续加大对西

11、部地区和农村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将为大方县发展提供难得契机;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为大方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特别是农工民主党中央持之以恒的在技术、资金、人才、项目上的大力帮扶,加快了大方县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有利于大方县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谋求区域合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大方县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物流条件极大改善,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增强,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

12、;随着自身财力不断提升,中央、省、地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和谐稳定,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从挑战和不利因素看:传统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仍较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加快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国家推进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方县处于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基础薄弱的不利地位;社会利益矛盾更趋复杂,新旧矛盾交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抢抓机遇,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节 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和主

13、要目标(一)指导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及试验区三大主题,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为主基调,在加速发展中推进转型,在加快转型中加速发展,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发展。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主攻点,以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为切入点,以改善基础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为着力点,推

14、进大方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二)发展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实现跨越发展。历史性跨越首先是重点领域的跨越。必须正确处理跨越式发展与渐进式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选择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和事关全局的关键环节,集中有限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跨越。坚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好字当头”是科学发展观的主导原则。必须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把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加快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15、益的有机统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快”字优先是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主要是解决“慢”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速度,赶超全区前列,要在“好”基础上加速发展,要在“快”的发展中体现“更好”,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坚持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市场出效率、政府保公平,正确处理发展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经济

16、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思路、创新思维、转变方法,在深入研究县情、正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负责,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先行先试,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和经验发展壮大自己,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成果。必须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目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用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上,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片面的增长指标。

17、(三)“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努力形成“1+6”区域增长极、“1+4”的工业布局和“3+4”产业增长极。即大方县城市区域核心增长极和黄泥塘羊场片区、猫场马场片区、八堡新隆片区、凤山六龙片区、东关核桃片区、雨冲沙厂片区六个重点片区乡镇为中心的次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以毕节实验区食品药品园区、新型循环工业园区、大方东关岩下工业园区和大方县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以东南西北4线产业带为支撑;3个支柱产业增长极即:煤电工业、旅游业、服务业;4个次级产业增长极即:食品加工、建材、化工、医药,构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立体骨架。加强提高城镇化

18、水平,以县城金龙新区开发建设为龙头,以加快城镇化发展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调整全县生产、生活要素向新区聚集,扩大新区承载力、辐射力、凝聚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旅游、信息服务、社区服务、房地产、金融保险和、各种服务平台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建材、食品加工、化工、冶金、中医药药品加工为重点的第二产业,巩固加强以特色生态型农业为重点的第一产业,逐步建立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使科学技术成为

19、第一生产力得以体现;加强文、教、卫、公、检、法、司和社会公益、公共事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质量进一步提高;将大方县打造成为贵州西北部交通枢纽集散中心、民族文化名城、中国贵州优秀旅游城市、黔西北商贸中心城市、进川入滇的旱码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取得实质性进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管武装原则,将国防后备力量纳入议事日程,努力提升人武部机关正规化和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增强民兵队伍双应能力。(四)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

20、展,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综合实力,经济增速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高于地区3个百分点,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在“十一五”期末的基础上翻1.5番以上。宏观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 ,达到180亿元;力争达到22%,超过200亿元,比2010年翻1.5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 美元,争取突破3300美元,经济发展跻身全省平均水平之上。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力争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左右,全县城镇人口达到3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33左右。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

21、快,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大,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0.4:29.6,一产年均增长3%以上,二产年均增长28%以上,三产年均增长13%以上;万元GDP能耗在现有基础上下降20%;一产增加值达到18亿元以上,二产达到109亿元以上,三产实现增加值53亿元以上。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到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3.5%,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较大发展。实现人人享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卫生设施和农村基本医疗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健全和完善全县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

22、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7.4%、98.05%、98.7%、99.35%、100 %以上。主要卫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7%以上。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5亩以上,基本解决城乡生活和生产用水问题。 全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城区绿化率提高到35%以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

23、功能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率达到15%;力争创建5-10个地级环境优美乡镇;公众对生态建设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破坏生态环境违法及投诉案件处理率达到100%,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退耕还林2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万亩,荒山造林2万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大气和污染防治等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控制指标在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内。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安全生产状

24、况进一步好转,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控制在地区下达指标以内,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下,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以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以下。第三章 进一步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平台第一节,强力推进以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快速铁路、机场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大方县“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为:构建“畅通内外、统筹城乡、综合协调、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到2015年底,全县34个乡镇,358个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或油路,完成乡镇与乡镇、村与村的联网,打通县际出口路,实现与毕节城市对接,加快

25、构建公、铁、水、空现代交通体系。一、公路:1、建成杭瑞高速公路(大方段)。杭瑞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中的第十二横,也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第二横。在贵州境内全长615公里,大方境内主线全长63公里,是大方区域内的东西横线,于2009年开工,工期为四年(2009-2012年)。是大方区域对外运输的主骨架公路。2、开工建设大方至黔西、大方至纳雍、大方至毕节环北、大方连接四川高速公路,争取建设大黔高速公路至厦蓉高速公路连接旅游专线。3、开展S211、G326国省道提等升级工程。同时对S211省道及S209省道进行改造,升级为三级公路。4、打通大方县片区道路不畅的瓶颈。建设三元至

26、达溪、凤山至安乐至核桃、理化至马场、羊场至六龙、双山至文阁、双山至响水至竹园等公路。 5、运煤公路及主要经济路。根据毕节地区煤炭运输公路网规划(2008-2020)、大方电厂运煤专项规划,对200公里运煤公路进行升级改造。6、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1200公里,其中新建200km,改建现有农村公路1000km。7、站场设施:全县规划1个一级客运站(大方客运站)、规划每个乡镇一个客运站,共36个,规划乡镇客站均为五级客运站,规划村级客运招呼站400个,形成县、乡、村三级客运网络。二、铁路:根据贵州省铁路网规划,共有4条铁路经过大方县,分别为南北向的成贵客运专线,南北向的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段,及东

27、西向的昭通-毕节-吉首铁路。毕-水-兴铁路。1、成贵快速铁路:按发改基础(2009)306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的有关精神。西起四川省的乐山市,向东经贵州省的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东至贵阳市。该铁路的建成,将构建起大方西部地区铁路快速客运骨干网。总建设长度520公里,其中正线长509公里,贵州境内192公里,大方县境42公里。工程总投资677亿元,总工期为4.5年,目前该项目已列为国家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之一。2、“十二五”期间开建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段:目前,拟建的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段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新建线路全长23

28、1.6公里。在大方县境内长约42公里,将分别在大方、响水设建两个客货两用站,在白布河设建一个货运站。3、“十二五”期间开展昭通-毕节-吉首铁路的前期工作:路线主要走向为,昭通毕节大方遵义德江沿河重庆秀山湖南吉首,铁路长716公里,其中贵州内境长668公里。目前,项目已列入贵州省铁路网规划。4、毕节至水城至兴义铁路大方段;全长108公里,大方境内65公里,目前,项目已列入贵州省铁路网规划。争取在“十二五”立项开工建设。三、积极配合毕节飞雄机场公司作好前期工作,努力实现毕节飞雄机场的全面建成运营。实现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促进大方县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向经济

29、优势转化,对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四、水运: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基本的内河航运体系,建设一批港口码头,以航道发展和港口建设为主线,优化河流流域的产业布局,形成沿江、沿河经济开发轴,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以综合运输协调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促进水路运输的发展。加强导航基础设施建设,使之达到六级航道标准。第二节,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大力构建城乡供水保障体系一、切实加强供水水源建设,着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积极配合省和地区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好大方县以大中型水库为龙头的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的建设规划,谋划和实施一批控制

30、型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尽快做好岔河水库开工建设。加快响水水库、归化水库、箐口水库等一批水库的立项开工建设。全面完成现有凉水井、沙田等全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烟水配套工程、“三小”水利、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加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充分发挥地下水在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电站水库在灌溉、供水等方面的功能。二、按照建设现代水利的要求,在解决水源的基础上,把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输水作为集约节约用水、稳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建设现代水利的重要抓手,大力进行推广,力争有更大突破。加强各种水利设施的衔接配套,切实提高输水调

31、配能力。三、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定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农田小水池(窖)项目及生态畜牧区小水池配套建设项目,力争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0.5亩,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大力加强城镇供水及工业用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问题,增强城镇和工业供水保障能力。四、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继续开展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应急水源建设和水资源调度,初步建立旱涝灾害的监测、预警、处置等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五、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

32、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管体制改革,强化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配置水资源。积极推进农业节水示范县建设,大力加强中水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第四章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发展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优化城镇发展布局,实施中心集聚发展一、加强大方县中心城区和毕节市中心城区的协调和联系,形成整体性较强的城市区域,共同打造贵州省西部经济带和贵州省西北部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工业中心城市,建成老城区金龙新区经济区、新铺岩下工业园区、飞雄松林经济区、毕节实验区食品药品园区、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竹园物流园区、雨冲建材园区,与毕节共同打造双池经济区

33、。二、强化点轴发展。以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沿线基础较好、区位适中、潜力较大、特色突出的中心镇为节点,加强沿线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协调,重点发展黄泥塘-羊场片区、猫场-马场片区、响水-竹园片区、八堡-新隆片区、雨冲-沙厂片区、凤山-六龙片区六个片区重点乡镇,提高城镇对经济的承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相对均衡。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继续改善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提高交通通达性,不断扩大中小城镇对县境腹地的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和一体化发展。通过对城市和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

34、加快全县城镇化的进程。第二节 加强以大方县城市区域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建设一、以大方县城市区域为核心,以杭瑞高速公路、大(方)纳(溪)公路、毕节大方息烽公路、大方织金公路为轴线,以沿线城镇为依托,工业向沿线城镇相对集中,主要生产力向沿线集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基本呈“扇”型空间布局。第一产业突出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相对集中、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的优先发展。二、将全县划分为中部经济区、西南部经济区、中北部经济区、西北部经济区,东北部经济区,形成“1+6”区域增长极,按照经济区划优化生产布局。中部经济区以大方县城市区域、毕节实验区食品药品园区和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大方电厂为载体,

35、发展新铺岩下能源、化工、建材等重化工型产业集聚区;把竹园建成大出大进的物流集散地,以黄泥塘、羊场为依托,形成大方县产业布局的基地之一,打造沿贵毕公路第三产业服务走廊,形成大方县的第三产业集聚中心。发展小屯、羊场、六龙等城郊的副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西南部经济区以猫场镇为中心,以九洞天和红色文化旅游为主要开发载体,强化旅游服务、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以及林业开发,形成大方县、纳雍县区域旅游的节点。中北部经济区以竹园乡作为生产力布局的中心,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西北部经济区依托小坝汽车城,以八堡为中心,连接兴隆、瓢井、核桃,形成休闲度假、生产性服务业及汽车配套产业集聚基地。东北部经济区以雨冲为产业集聚

36、基地,以杭瑞高速公路和G326为纽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建材产业等。以九洞天等自然景观旅游为主,加强风景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形成大方县的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区域。第三节 加快以县城和重点乡镇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一、大方县中心城区:与毕节城市构成全区的中心和大方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型工业发展基地之一,重点发展煤化工、火电、新型建材、硫化工、食品药品加工、漆器加工等。老城区主要往北向东关方向、往西靠近贵毕路、往西南向新铺方向拓展;跨越地形限制往双山、飞雄区域建设新区。城区人口达到35万人以上。二、黄泥塘:县境南部的中心镇,城镇发展以商贸、加工业和旅游为

37、主。以老镇区为依托,主要向北、向南轴向拓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城镇人口达到5万。 三、东关:县境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食品药品及轻工、商贸物流、科研发展为主的经济技术区,城镇主要往北拓展。城镇人口达到7万。 四、八堡:县境西北部的中心镇之一,依托小坝汽车城,以八堡为中心,连接兴隆、核桃、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及汽车配套产业集聚基地、民族文化旅游区。城镇主要往南、西南方向拓展。城镇人口达到5万。五、猫场:县境西南部的中心镇,以旅游业为主。城镇主要依托老镇区往外拓展。城镇人口达到5万。六、雨冲:县境东部的中心镇之一,以发展新型建材工业为主,突出旅游服务功能。新区开发和老城并重,推动工业园区与城镇

38、融合,形成组团式的布局形态。城镇人口达到5万。第四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条件。“十二五”末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00公里,道路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3平方米,实现城市道路(街道)照明装置率100。二、改造贵毕公路大方双山归化段作为城际间联系干道,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增强老城区同双山片区、毕节市的联系。改造大方竹园公路和大方、双山之间的公路为城市联络线,加强竹园、双山同老城、东关的联系。三、提高城镇供水能力。“十二五”期间,规划年供水量达到7000万吨,完成供水管网200公里,城市人均日用水量达到200升,供水普及率达到96。加强城镇水源工程

39、建设,积极实施引岔河水库、龙滩口地下水、对江河提水等调水工程。改造运行超过50年和漏损严重的供水管网,使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0以内。推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建立和完善促进节水的价格机制,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全面开征和价格调整工作。健全城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和水平,改善供水质量。全面提高城市供水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供水安全保障和应急体系,制定城镇供水应急预案,切实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污水管网150公里,使全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重点抓好大方县城污水处理厂、东关污处理水

40、厂、飞雄片区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加快城镇和园区供排水设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遏制城市水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改革,完善投融资机制,建立合理的价格收费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十二五”期间,城市垃圾每年清运量达到110万吨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分类收集城市垃圾,提高城市垃圾的处理质量,防止二次污染,逐步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五、建设安全、稳定、高效的城镇能源供应体系。积极发展城市燃气,燃气气源为管道煤制气,瓶装液化气为补充气源。“十二五”期间,气化率为50,气化人口

41、19万。新建新铺工业区煤气厂,规模为19万立方米每天。在双山片区设置1座80000m3储配站,占地为15000万m2。城市集中供大方城区要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供应设施建设,减轻城市环境压力,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新的洁净能源。六、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到“十二五”末,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五节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促进城镇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大中城市宽带通讯网、数字电视网和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设施。完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本地通信网,提高与区

42、域中心城市的通信能力,促进大方的数字化建设,加快网上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实施一批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企业推广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故障安全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实施“企业上网”工程,组织推广成熟软件,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推进企业信息化。择优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鼓励实施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制度的创新。鼓励企业使用商业化会计核算软件,推进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政府信息网络的连接,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信息

43、发布和信息服务。第六节 增强城镇社会服务功能一、加强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镇各类教育设施,保证教育设施建设用地和周围环境要求。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城镇规模扩大都必须首先保证学校特别是幼儿园、中小学的建设和发展需求,并力求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城镇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为丰富居民文化体育生活提供设施支撑,强化城镇文化体育中心的服务功能。完善医疗和预防保健设施,满足居民医疗卫生需求。二、加强城镇社区建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出发点,大力提升城市品位,以招商引资方式,打造几个综合型标志性住宅小区,充实社区功能,改善社区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各级城镇都要致力于创建管理有序、

44、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扩充社区管理职能。第五章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一节 加速推进工业化 优化工业布局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现有产业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建材、化工、医药、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18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0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16%,年均增长16%。新增项目中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年创工业增加值55亿元,年创税13亿元。根据全县资源和经

45、济发展现实条件,明确县内不同经济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1+4”的工业布局。以毕节实验区食品药品园区、新铺岩下工业园区、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四个产业经济带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鼓励相关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工业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 “3+4”产业增长极,民营企业发展取得突破,基本建立促进工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大方县城经济圈以毕节实验区食品药品园区、大方县小屯工业园区和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加快打造以电力、煤炭、煤化工、硫化工、建材、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城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小屯、大方

46、镇、高店、绿塘西线产业经济带加强与毕节经济圈、鸭池至双山经济走廊的联动与合作,重点是做大做强煤炭、煤化工、机械制造、现代物流及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六龙、凤山、雨冲东线产业经济带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建材、冶金为主导的优势原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建材、煤炭、硅铁等工业项目,着力推动陶瓷工业园区建设。东关、核桃北线产业经济带以毕节实验区食品药品园区、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打造水泥、硫化工基地,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和中药材及农副产品加工,加快发展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优势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食品药品工业项目,引进和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项目,建成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生产基地。羊场坝黄

47、泥塘南线产业经济带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发达的种值优势,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重点建设一批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及加工、食品原料生产及加工项目。第二节 做强做大煤炭工业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围绕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煤炭、煤化工产业,进一步加强各类在建矿井的跟踪、协调、服务指导和监管工作,调整完善煤炭工业结构和提升生产力水平,按照“大煤保大电”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以大型煤矿建设为重点,加大新井建设和具备条件的老矿井扩能技改力度,加快建设以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大中型骨干矿井为主体、以符合国家标准协作单位规范的小型矿井为补充

48、的电煤基地、优质工业原料煤基地,稳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煤炭供应能力,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全县煤炭产量突破1500万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45%以上。抢抓贵州省加快重点建设毕节、六盘水等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机遇,根据大方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调整布局,基本形成以六龙、凤山、小屯、绿塘、高店、东关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基地。重点建设大方煤化工基地,基本形成新型煤化工生态产业区。在发展煤炭工业的同时,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减少或避免对水资源、耕地和地表的影响,努力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矿区。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49、。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重点建设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生产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安全控制智能化、年生产规模45万吨以上矿井10对以上。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的原则,以产业规模扩张和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强对小煤矿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小煤矿联合、改造、重组,大力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重组等形式改造改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减少小煤矿数量。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及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同时,提高矿井安全管理能力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发展型六型矿

50、井,促进小煤矿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强环境保护。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00%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和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提高煤矿灾害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第三节 加快发展电力工业抓住省里支持毕节等地开发电力的有利时机,全力做好协调服务,保障电煤供应,确保发电量再创新高。围绕西电东送,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支柱产业,构筑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体系,到“十二五”期末,把大方县基本建成贵州省的重要能源基地。协助大方火电厂做好二期2660KM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尽快建成投产,建设大方煤矸石发电厂,大方永贵建材5

51、MW纯低温余热发电等一批电力项目。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水能以及煤矸石、煤层气发电,大力发展大中型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发电和工厂余热发电项目。努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有序推进电源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落脚河、木柏河、六冲河、二道河流域的小水电站开发建设,建成三道坎、梯子岩等小水电站,在做好资源、环境容量平衡的基础上,建成一批以大中型煤矿为依托的煤矿瓦斯综合开发利用发电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新增装机250万千瓦以上。继续加强输电通道和县内配网建设,做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县环网建设,建成大方黄泥塘500千伏变电站。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政府监督下的政企分开,

52、厂网分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第四节 促进建材工业有序发展以节能、节水、节工、保护环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为重点,改造提升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水泥总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全县水泥总量的75%;加快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制品,新型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建材行业综合能耗有较明显下降,利用各种废渣资源和低热值燃料生产水泥和墙体材料,增加废弃物利用率,减少粉尘排放。结合县内火电厂、煤化工及冶金项目的建设,利用煤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等建材产业。积极推进大方陶瓷工业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大方地砖厂、大方卫生

53、洁具陶瓷厂、大方陶瓷厂、大方高岭土高科技精加工厂、大方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重点发展陶瓷产品。加快高岭土、陶土资源开发,主创地砖、墙砖、陶瓷及卫生洁具品牌,力争建成一个产值超四十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第五节 加大化学工业发展力度大力发展以煤化工、硫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依托煤硫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优化调整结构,统筹整合优化煤硫资源,提高煤硫产品加工精度和深度,推动煤化工和硫化工联产互动,促进煤电硫跨行业、跨区域联合协作,组建大企业,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努力实现煤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就地增值最大化。根据大方县资源状况和能源工业发展布局,以煤炭气化深加工转化为主攻

54、方向,以煤炭就地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着力打造新型能源化工为产业链的黔西北部煤化工产业带;依托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以精细煤化工、煤硫化工为产业链的大方煤化工产业区,构建具有大方特色的煤化工产业体系。稳步推进硫化工业生产能力重组,有序开发硫铁矿资源,做强做大精硫铁矿制硫酸和余热发电项目,为今后磷化工项目打下基础,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到“十二五”期末。硫酸生产能力达到96万吨,矿渣80万吨,建成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的大型硫化工企业集团。引进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的要求,以大方县新型能源化工区建设为重点

55、,发展合成氨、煤制醇醚燃料、甲醇制烯烃等甲醇下游产品、煤制油、硫酸等煤、硫化工产品,加快大方煤化工生态工业园(生产甲醇)、大方润丰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项目、城市煤气化等项目建设进度。通过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循环经济型煤、硫化工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第六节 积极推进医药及食品工业深度扩展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绿色”和民族文化,通过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强势带动,加快轻工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到达到55亿元以上。医药工业以开发天麻为独具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医药产品为重点。加快建设天

56、麻、半夏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GMP标准生产线并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天麻基地1.5 万亩,年产天麻产品6600吨;建设半夏生产基地0.5万亩,年加工半夏系列产品500吨。结合传统中医科学,围绕中药、动物药、矿物药资源优势发展中药和民族药,促进中药现代关键技术、化学原料药开发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天然药新品种、中药新制剂及名方名药的二次开发。大力扶持民族药开发和民间验方的发掘、整理、力争在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方面有新品种。支持开发保健药品。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野生植物哺育驯化,积极推

57、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大力扶持优质、地道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打造中药材基地县。鼓励和支持中药材提取物的标准化、商业化生产。食品工业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中心乡镇为重点、原料生产基地为依托,现有重点龙头企业为基础,规划建设辣椒基地10万亩,年加工能力1万吨;新建优质大豆生产基地15万亩,年加工能力1 万吨;建设刺梨生产基地 5.2万亩,加工刺梨系列产品3万吨;建设茶叶生产基地5万亩,年加工能力1万吨。力争使特色食品工业成为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对农业带动面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产业。加大地方特色资源农产品开发力度,建设马铃薯生产

58、基地40万亩,开发马铃薯淀粉、预糊化淀粉生产工艺技术,发展全粉、精粉和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变性淀粉及衍生物产品加工,形成年加工系列产品10万吨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大方绿色生态产品优势,提高大方绿色及生态食品市场知名度。鼓励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选育和发展优良品种,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原料和加工基地。重点扶持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现有条件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大政策支持,科技保障力度,提升大方白酒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名优白酒品牌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扶持“

59、奢香”天麻酒项目做大做强,推动大方“方酒”项目技改,扩建天麻酒厂。第七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生态立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循环组合、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方面力度,着力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一、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煤炭、电力、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规划建设一批煤化工、硫化工、煤电一体化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加快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支持企业打造内部循环链条,鼓励企业循环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重点发展深加工能力和技

60、术,搞好产业链之间的横向扩张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二、突出节能和节水,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依法加强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资源消耗管理,以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为重点,大力实施“521”节能降耗工程,使一批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大型发电机组供电煤耗达到327克标煤/千瓦时、水泥综合能耗达到100千克标煤/吨。支持企业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重复利用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清洁能源、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工程。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三、加强资源

61、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强电力、煤炭、建材、冶金等重点行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最终处理量,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重点推进烟气脱硫资源化和以粉煤灰、煤矸石、煤泥、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开发和引进煤层气、大宗工业废弃物、共伴生矿和废矿渣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在绿塘煤矿、龙泉煤矿、五凤煤矿等高瓦斯矿区,实施“先抽后采”示范工程,利用煤层气发电。在全县范围内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和实心软质页岩砖,利用电厂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大力发展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和建材产品。四、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贯彻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62、”为目标,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工业区域内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传统产业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产业,建设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推动生产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

63、五、加快发展环保产业。重点推进高深度、能降解的工业废水治理、废水“零”排放、燃煤锅炉除尘脱硫、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等重大、关键环保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资源化、节能和工业节水、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装备、环保材料及药剂。支持中小型环保产业企业加强环保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推广。重点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示范工程和新技术、新产品。第六章 切实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一节 扎实推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一、以旅游城镇为依托,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深入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整合资源,突

64、出重点,加快优先发展重点旅游景区、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建设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逐步创建环境优美、清洁文明、生态环保、人文历史内涵厚重、独具特色的“井城”名片,着力打造“油杉河百里杜鹃支嘎阿鲁湖九洞天贵州宣慰府”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水平,扩大大方旅游区的规模和辐射能力,形成完善配套的旅游综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二、以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为契机,为大方旅游发展创造空前绝后的历史性机遇,加大推介奢香博物馆、宣尉府(彝族故宫) 的人文历史价值,扩大大方的知名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抓好羊场镇穿岩村和雨冲乡红旗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工作。提升旅游产品档次。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开拓客源市场,扩大旅游消费。进一步改善环境、扩大开放,促进区域联动和产业互动,加快构建全县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区和著名休闲渡假旅游目的地,基本树立起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品牌和形象,把旅游业培养成重要的支柱产业, 努力把大方县建成为中国西部多民族特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加快景区景点建设。一是对九洞天风景名胜区各个洞天分别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