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552430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8.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二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实验二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崔晓丽崔晓丽2016 年 3 月 29 日至 5 月 19 日,在我校领导张校长和段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语文教研组七八年级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教学反思,最后的部分是课例点评。在授课环节,由于老师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接着由执教者对自己课例进行反思,反思过后,由各位听课老师进行课例点评。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诚恳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

2、教师的亮点和不足,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张校长和段校长两位校长不仅全程听课,一节不拉,而且针对每节课对都做了精彩的点评。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我们语文组对文言文的授课模式进行了课题研究,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将初中文言文授课模式教研成果呈报如下:加强古诗文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之一,而建立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有利于加强古诗文教学。我校弘扬传统文化

3、,课题组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结合同课异构活动经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确立了我校古诗文教学的新模式:“朗读译读品读联读”。一、一、“朗读”。“朗读”。不仅是本教学模式的开端部分,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之精妙,不用多言。不过,学生朗读古诗文通常会遇到通假字、多音字、生僻字等一些读音方面的拦路虎,另外还要注意节奏、韵律(古诗词曲、韵文)、语气、语速等,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因此,教学伊始,就要求教师首先进行朗读教学。这一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其一,学生试读。教师可先请个别学生试读,要么是朗读水平高的,要么是朗读水平一般的。如果请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读时自然会出现

4、许多差错。这就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了活材料。其二,师生评议、归纳总结。教师应要求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朗读作出评议。读得好的地方应肯定、表扬,如声音洪亮,字音与节奏把握较准等。缺点与差错也应指出予以纠正。然后,在点评优缺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一些具体的朗读方法及本课朗读方面的重难点。1其三,教师范读。教师可亲自朗读,给学生示范,也可播放朗读带,让学生欣赏。由于上一环节明确了朗读的重难点,因此学生听有针对性。其四,学生练习。最后教师安排朗读练习,或分散读、或齐读、或分组读、或竞赛读等,形式多样,效果才更好,教师还可根据学生朗读时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我认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方法要优于以往的先

5、教师范读定规矩,再学生模仿练习的方法。它是在学生自己出错、纠错、总结归纳的实践中进行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总之,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使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为学生赶走朗读方面的拦路虎。二、二、“译读”“译读”。是本教学模式的发展部分,也是古诗文教学中有别于现代文教学的特有环节。古诗文正因为“古”,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偏差,其中存在的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现象,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又一绊脚石。而移走这一绊脚石,师生都要在译读上下一番苦功。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第一步,自主译读。朗读之后,要继续让学生操

6、作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翻译时,如果遇到无法理解的词句,先不妨自己查找工具书,仍不能解决的,一定要做好标记。第二步,小组译读。前后左右的同学可结成学习小组,小组中的各个成员都把自主释读时的疑难之处拿出朗读、交流、解决。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处一组、解决疑难是可能的,是较快的;同时他们的合作也是愉快的,顺利的。第三步,集体译读。经过小组合作释疑之后,存在的疑难已不多了,再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解决。解决疑难之后,再请两三名学生口头翻译或朗读部分译文。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法)。如,省略的成份要增加,多余的成份要删减,语序倒装的要变换位置,地名、人名、官名、时间名称等词

7、语可不译,单音节词语可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语来代替。同样,此译读教学方法也优于传统的教师串讲,学生被动的听讲之法。学生既掌握了正确有效的翻译方法,也做到了字字能理解、句句会串讲。三、“品读”。三、“品读”。是本教学模式的高潮部分,也是古诗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古诗文教学只让学生读准课文和理解字面意思,是不够的。入选初中课本的古诗文大都是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文质兼美,适宜学生品读,教师应多方位的引导学生来鉴赏。1、赏一处精彩古文的写景、叙事非常精炼,抒情议论典雅隽永,手法巧妙。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辅导学生欣赏、品味时,要指导一些切入点:A.写景的,要注意写景的方法;描写的手法、情景的交融和体会;修辞

8、的运用等。例如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一带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奇水时,除了会欣赏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及作用,还更要从如何抓住写作方法来分2析,写水的“异”是从水的色、深、清、急来表现,山的“奇”是通过以动写静。以声写静,写出群山的高、密、幽深、寂静的特征。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慕之情。B.写人叙事的,要注意叙事的顺序、叙事要素的交代、人物的描写、表情达意的重点句等。如五柳先生传,先说“传”作者用勾画点染之法描写了主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质性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后说“赞”,采用与古人做比拟的手法,从侧面反映了五柳先生对黑暗现实的厌弃态度。文章的构思及写人之法就值得品位。C.议论的,要弄清

9、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特别是论证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用排比句,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这种写法为今后写议论文,如何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很好的范例。2、品一种情操海德格尔有句话:“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传承着古人的精髓。作者往往在记事、写景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一定要结合重点句、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生平来把握,才能准确地把握。例如在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操。

10、如果我们只凭文章的内容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他的生平:他年少有大志,生活虽贫苦,却刻苦读书,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从小就立下“不能够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在他的从政生涯中也始终践行这一信念。天圣七年因上书请章南犬太后还政退位,因此被贬离京城,三年后才回来。景祐三年向宋仁宗进 百官图痛斥宰相吕夷,又遭贬斥。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这厚重的一生,才能承载这一高尚的情操。3、质一个问题论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事物要有一种怀疑精神,这样,做学问才能去伪存真,社会才会进步,充满活力。质疑时要有的放矢,广开言

11、路,让学生能大胆地交流。许多人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不会怀疑那个白首、醉熏熏的欧阳修与人们喝酒、游山玩水就是与民同乐。但李瑾在学习却说:“只顾吃喝玩乐,与当今的贪官有何区别?”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简单从欧阳修与民游游山、玩玩水、喝喝酒、摆摆宴得出的主题“与民同乐”,显然是与孟子“与民同乐”的本意是相悖的,是与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背道而行的,也是对作者的一种误解。后来,我与学生一道查找背景资料才知他为徐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与滁人游山玩水,是滁民因为“休养生息”而喜与欧阳修游的内心喜悦,毫无粉饰做作,更没有高高在上的赏赐与矫情,是发自百姓与欧阳修内心的自愿与自觉,体现的是官民之间社会之间的和谐

12、与人性。这才是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真正意义。所以,通过质疑,培养了学生的怀疑精神,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赏析,品味、质疑,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探讨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等。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好途径。但教师不能包办,要放手给学生去感受、训练,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3四、“联读”。所谓“联读”就是以新课为中心,联想到相关相似的作品,然后进行扩展性阅读。联读是本教学模式的结尾部分,但又是课外古诗文阅读的开端。它是联系新旧知识,沟通课内外的枢纽。同时,这也是中招考试文言文考试的必考形式,对比阅读。例如 2015 年河南中考文言文是曹刿论战和节选自曾国藩的

13、挺经的一段文字,相似点在对战争的论述。2014 年河南中考文言文是出师表和(节选自容斋随笔)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的一段话,试题形式为分析比较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013 年河南中考文言文是桃花源记和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相似点在景物相似。我们可以看到联读是必要的。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是先背读所学课文,再联读课内外积累的相关或相似的作品,最后倡导学生课外去联读新的古诗文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节选的课文扩展到读整篇文章或整部作品;从课文扩展到读与课文内容类似或写法相近的其他文章;从课文扩展到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从课文所写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景物、某个细节、某种学法,甚至某句话、某个字,也都可以扩展到阅读相关的作品等。通过联读,学生能由点到面,由课内到课外,由书面知识到实践活动进行延伸、拓展,这样巩固了课内,又指导了课外。以上是我们语文组在同课异构活动后研究的课题成果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和完善本教学模式。谢谢大家。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