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552178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空城计教学设计空城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 5 篇),欢迎大家分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的内涵的理解。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二)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

2、文本的“对话”,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教学重点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2、加深学生对“智慧”内涵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吧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课件请你欣赏一(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

3、逝水。)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难忘的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全班学生静静地听歌曲,并有个别同学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地哼唱)老师:刚才我们听的歌曲是什么歌呢?学生: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老师:这首主题曲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开篇词,词牌名是什么呢?学生:调寄临江仙。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调寄临江仙。学生(诵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老师:刚才我们诵读的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国里面发生的一段故事空城计,请各个小组讨论这篇故事的

4、梗概,我叫一位同学复述故事。(小组讨论,并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学生:这篇故事讲了魏国的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压进孔明的西城下,蜀国的众百官大惊失色,唯独孔明不动声色。他叫军士把军旗收藏起来,叫部队的将士们不能大声喧哗,同时大开城门,每个城门叫二十个士兵扮作百姓打扫街道,然后自己带了两个书童在城门上弹琴。司马懿到了西城门下,发现孔明的城门大开,并且看见他悠闲弹琴的样子,以为有埋伏,就不听儿子司马昭的劝告,赶紧叫部下退兵。孔明等司马懿退兵后,拍手大笑,笑司马懿无能。(学生鼓掌)老师: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呢?现在我请同学们,对这个同学复述的故事进行点评,各个小组组织讨论,并归纳小组意见,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5、二、作品介绍、课堂练习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2、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计”是什么意思?4、“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学生纷纷回答:苦肉计、调虎离山、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它是一种怎样

6、的策略呢?学完课文,你们将会明白。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度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7、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5、话说三国图片展示三个三国人物6、作者与作品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止,共 97 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五十回以前(赤壁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数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消长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7、介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不见史传,据

8、一些片断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逐平妖传等。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8、课堂练习部分三国知多少、“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为、三国。、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诸葛亮是“三国”中的重要人物,你能说出有关他的两个故事名称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猜猜他是谁妙联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杜甫蜀

9、相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9、介绍诸葛亮幻灯片展示10、检查预习读准下列红字的音:马谡()汲水()丞相()司马懿()隐匿()鹤氅()纶巾()骇然()麈尾()远遁()11、复习“小说”这一文体的知识、什么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的情节划分为几个部分?12、小说学习方法指导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课文分析播放幻灯片

10、了解故事情节,有助于对节选部分内容的分析和理解1、分析第一部分:兵临西城。第一部分主要写施用空城计的背景,突出一个“危”字。具体写“危”的内容有哪些?“司马懿引大军 15 万,望西城蜂拥而来”;而诸葛亮仅有五千兵,却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课文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危急的气氛,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兵压境,而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士兵二千五百人,兵力如此众寡悬殊,诸葛亮一开始就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失败境地!2、分析第二部分:临危施计。在这近乎绝境中诸葛亮都做了些什么?他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大开

11、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着百姓,洒扫街道”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在这一部分中,虽未直接写诸葛亮的神态,但通过他有条不紊地发布一系列命令,表现了他从容镇静,沉着应战的统帅风采,他所采取的措施都是围绕“空”字做文章,就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他还严肃纪律,谨防露出破绽,同时还安抚属下,“吾自有计”。这些描写鲜明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3、分析第三部分:司马中计。这一部分重点写谁?是怎样写这个人物的?以司马懿为重点,写他的所见所思所感,先写他“笑而不信”,再写他“看毕大疑”,即令退兵,后面写司马懿父子的对话,写出了他的心理活动。这两段写诸葛亮只写

12、一句:“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而把更多的笔墨用来刻画司马懿一个人物。从反面衬托了诸葛亮的高超智慧。4、分析第四部分:孔明释计。写故事余波。通过诸葛亮的解释,表现其足智多谋。5、诸葛亮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笑?各处的笑有什么不同?诸葛亮的“三笑”笑容可掬:是为迷惑司马懿而设计的笑,是故作轻松的笑、故作姿态的笑,所以是一种假笑。抚掌而笑:是见魏军远去后无比高兴、如释重负的笑,所以是胜利的笑,也是庆幸的笑。拍手而笑:是在解释计谋后对司马懿多疑愚蠢的嘲笑,也是对自己感到自豪的笑。6、两个主要人物人物性格分析孔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司马懿:疑心病重、老谋深算、多疑自负、

13、狡诈多端空城计:出奇不意7、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侧面描写(对比)8、课堂小结逼施中释计策表现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四、课堂总结本文写诸葛亮以他的才智,在大军压境,寡不敌众的危急关头,机智地设下空城退敌的妙计,最终使敌兵退却,城门不失,刻画了一个随机应变、从容对敌的机智形象。五、作业布置1、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遍三国演义2、课外收集三十六计3、完成练习册第一课时作业 16 题教材分析: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诸葛亮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已成为足智多谋的代名词。空城计这个故事写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

14、朝西城打来,诸葛亮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布下空城计,吓得司马懿退兵四十里。课文着力表现诸葛亮在敌我交锋中知己知彼,有胆有谋,才智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 11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10 个生字,注意积累一些成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是一个有胆有谋、才智过人的人。4、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5、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15、。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重难点分析:本课生字“藏”“登”的笔画繁多,重点指导书写。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重点理解课后的词句积累“初出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等词语,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掌握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一)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师生

16、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设计意图:教学开始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三国时期。)(二)简单交流一下对三国演义的了解。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2、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查阅课外书、请教家长,了解一些三国以及三国人物的知识,重点交流学生了解到的有关诸葛亮的一些事,为本文学习做好准备。)(三)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据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改编的空城计。二、自读课文,认

17、读生字(一)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借助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由识字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二)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开火车,玩卡片游戏),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渠道。(设计意图:本课课文较长,生字较多,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把生字认清楚,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切实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认读生字。)(三)出示课件,认读生词。(四)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读课文)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将阅读与识字相结

18、合。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三)、读文质疑。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不了的问老师。(设计意图: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从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会体味得更具体,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四)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创设各抒己见的氛围。)(五)、事情

19、的开端、起因是什么?(兵临城下。)“蜂拥而来”说明司马懿兵马很多。(体味“蜂拥”一词好在哪里)发展:临危之际,诸葛亮开始使用妙计。高潮是什么?四、布置作业1、生字 2 音 2 字 2 词2、词句积累 2 遍板书设计:空城计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高潮司马懿中计结局诸葛亮释计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一)中心话题:你心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圈画重点词句。先在小组中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感悟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20、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二)全班交流学生认为诸葛亮很聪明,很勇敢,有智慧,教师都可以认可,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又聪明又勇敢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相机板书:有胆有谋,才智过人。接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证明诸葛亮有胆有谋、才智过人的依据。1。第一自然段:司马懿兵临西城。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司马懿大军压境,可以看出军情紧急,从侧面表现诸葛亮镇定自若,有胆有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朗读,透过文本,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当时的现场,“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临危施计”,“诸葛亮镇定自若”,“司马懿中计”,扣人心弦,引人入胜。)2。第二自然段

21、:(1)对比:“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而“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当时情况危急,诸葛亮临危不乱,有胆有谋。(2)诸葛亮临危施计:诸葛亮临危施计,从正面体现了他的处变不惊、才智过人。诸葛亮传下命令,叫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这段文字说明诸葛亮当机立断:所有的调兵都已经来不及了,既然是空城,那就索性再空一点:旗子收起,百姓回避,城门大开,让对方看不透到底是真空城还是假空城。再加上诸葛亮胆大心细,知己知彼,自己一副儒雅装扮、轻松神态在城楼弹琴,更让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2、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的理解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更加活灵活现。)(3)司马懿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学生通过司马懿的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感受人物特点。司马懿:望见什么?疑惑疑什么?何根据?退为什么?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的呢?“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脸笑容,喝酒弹琴,轻松自得,没事人一般。”从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镇定自若。3。第三、第四自然段:诸葛亮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

23、“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体现诸葛亮料事如神,才智过人。4。诸葛亮最后拍手大笑,谁能体会着说说。(诸葛亮是对司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地笑。)5。你心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适时板书: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做到说话有理有据,进而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去找依据,体会人物特点。(三)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课件出示(适时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学生讨论。从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战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的。

24、在空城计这篇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人物性格,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二、拓展学习(一)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出一些吗?出示课件(二)举办一次读三国竞赛活动。(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将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广。)三、教师小结,推荐阅读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请大家课余挤出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

25、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设计意图: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少儿版),或者开展“我心中的诸葛亮”专题讨论,从课上引伸到课下,从一篇课文引发学生读更多的三国故事,甚至整本三国演义,实现大阅读的目的。)四、布置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空城计孔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司马懿:疑心病重、老谋深算、多疑自负、狡诈多端空城计:出“奇”不意教学反思:空城计这篇课文在冀教版三年级中第一次出现,它有着许多吸引孩子的地方。有的学生读过名著三国演义,所以对故事比较熟悉,在开头的环节请一个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绘声绘色的讲一讲空城计的故事,这个要求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提的有些高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并且这

26、一环节和后面紧跟着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些重复拖沓。接着请同学们读课文,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想想诸葛亮、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孩子们可能不能准确的总结,但也要让他们思考,留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使孩子们认识到足智多谋与聪明的不同。在分析诸葛亮的人物时还是应该多抓住人物身上的细节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容态上入手体会情境。司马懿这一人物在课文中是不可忽视的,他起到了铺饰衬托的作用,用这一人物更反衬出了诸葛亮的才智过人计高一筹,而对司马懿的分析也够准确,最后还要教师的引导总结。这节课里我在教学环节上有点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状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会不断改进的。课时目标1、阅读

27、课文,懂得诸葛亮为什么摆空城计,及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在危急时刻善于分析、知己知彼、机智过人。2、欣赏京剧空城计片段,感受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斗勇的精彩场面。3、交流诸葛亮的其他妙计,介绍相关信息。课时过程一、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晓了空城计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三十六计中,空城计并非上策,那么平生谨慎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呢?板书为何摆?二、学习为什么摆空城计的原因。1、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阅读课文分析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一阅读课文,分析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小组同学一起找一找写诸葛亮摆空城计原因的句子,用简洁的词概括这些原因(写在卡片上

28、),再读一读相关句子。3、个别读题,学生自习。4、交流反馈。板书兵力少无大将力量悬殊时间紧魏兵杀来难以撤退5、指导朗读。6、小结:这样看来,诸葛亮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摆的空城计。三、引读,过渡。诸葛亮心思细密地布计,并亲自上阵,等着司马懿前来一决高下。当司马懿率大军来到城门外时,看到(学生读有关句子),他怎么做(学生读有关句子)四、阅读课文,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过渡:这样看来,空城计成功了!板书成功1、这一战虽不动一兵一卒,但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心理战却异常激烈。司马懿在历史上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身经百战,和诸葛孔明一样是个谋略过人的军事家,为什么他会中计,诸葛亮高在何处?同学们,想不想亲

29、眼目睹这场精彩的较量。京剧表演艺术家已经将这个故事搬上了舞台,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幕。2、欣赏京剧片段。(提醒学生注意唱词)3、欣赏了国粹京剧名段,再让我们回到课文,读读课文三、四小节,找找空城计成功的原因。4、(出示)自学提示二:自学提示二阅读课文,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读一读课文三、四小节,找一找空城计成功的原因,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5、学生自学。6、交流反馈。板书知己知彼五、评价诸葛亮。学完了课文,你能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诸葛亮吗?六、拓展课文。1、关于诸葛亮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他的故事?你能说出几个故事的名字吗?(三顾茅庐、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七擒孟

30、获)2、这些故事在这本三国演义中都有,想了解更多诸葛亮的故事,想知道其他三国人物的故事欢迎大家和它交朋友。整体板书16 空城计为何摆?兵力少无大将力量悬殊时间紧魏兵杀来难以撤退成功原因知己知彼一、激情导趣以冰心的忆读书引入三国演义,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 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特点及阅读要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阅读方法通过环境、情节的分析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 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

31、,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共同努力完成了水浒传,在我国文学领域里,贡献颇大。师问:谁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谁来介绍一下诸葛亮?(学生按书本回答)(结合课文介绍)(181234 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或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羽扇纶巾、仙风道骨、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淡泊明志、集思广益、所向无敌、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等。此 篇是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节选,兵法三十六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咱们一起到三国时期去,看看诸葛亮怎么使的这个空城计!板书:解题。二、整理文章脉络小黑板上写学习目标:(小黑板背面写生字词)1、正确分析、欣赏诸葛亮的形象2、理解、学习精彩的情节描写3、培养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 精神,开拓思维师问:看清楚的同学请举手?检查预习:翻开小黑板背面。自学指导、自由朗读(与学生齐读):(1)理解 文章内容(2)分析故事情节(3)分析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