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下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修改后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6552072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语下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修改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语下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修改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语下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修改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六语下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修改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语下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修改后(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语下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修改后 振兴联合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x2020学年第二学期) 年 月 日 课 题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 10 课 古诗三首 集备人 振兴联合校全体六年级语文老师 使用人 教 材 解 读 课文选取的三首古诗都是言志诗,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石灰吟表面是写石灰,实际是以石灰自喻,表明自己保持崇高品格的追求;竹石是为题咏竹石图而作,抒发了诗人对黑暗,污秽的社会永不妥协的的斗争意志和高尚情操。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

2、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 , 默写竹石。难点:借助注释 ,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 表达方法有什么共同特借点。教 学 过 程 预设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预习生成 1、看到大家这么有精神,老师决定给大家画幅画。想知道是什么吗?(师画马)生认真看黑板,对了是马。没等老师画完,就看出来了,好眼力,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

3、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马诗 二、交流展示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学生汇报:看诗题明对象;看作者知背景;看诗文解大意;看资料(注释)悟诗情;反复诵读入诗境。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3.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

4、读准字音。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4.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络 锤 凿 焚)指名读,齐读。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这是*写的字,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

5、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遍。三学知探究 1.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3.品读第一、二句。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6、?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指导朗读。赏析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涵:说一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喊: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4.品读三、四句。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

7、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走:跑。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明白这两个词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却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满腔抱负之人,却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这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

8、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高声齐读这首诗!(生读)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四、检测反馈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指名学生背诵。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五、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教学过程 预设学生活动 第 二 课 时 一、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有谁能来背诵一下。2.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9、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石灰吟 竹石 2.找题目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吟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2.译读,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四、学知探究 (一)石灰吟。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1)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自学指导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10、粉骨碎身)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千锤万凿 A.学生谈体会。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潭水深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烈火焚烧 A.学生谈体会。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应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粉骨碎身 A.学生谈体会。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

11、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总结:哦,原来石灰就是先 ,然后,最后。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若等闲 A.学生汇报。B.如果学生答到“若等闲”就引出: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而在石灰眼里,千锤万凿是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若等闲。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就是“全不怕”。2.石灰经历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骨碎身,它这么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1)洁白的石灰在我们人间留下了哪些痕迹? (洁白的墙、可用于干燥、吸湿、去除异味、消毒)(2)此时,我们

12、不由得敬佩石灰的 (顽强不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 精神。请带着这种感情把古诗读一读。(出示古诗)请学生示范读,齐读。3.像这样,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石灰的特点,这是学习咏物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抓关键词)4. 知人论诗,学习托物言志。(1)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你们知道是诗人多大年纪写的吗? (2)于谦作石灰吟这首诗的时间,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2岁,一说是19岁。你们猜一猜,这么年轻的他,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呢?你们来大胆的猜猜? (3)的确,于谦自小就有远大志向。传说于谦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非常钦佩文天祥,就把那幅画挂在书桌边,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如果你就是

13、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样高声诵读这首诗?(4)后来于谦长大了,他和文天祥一样做了官。现在让大家看一下他做官的故事。课件出示:两袖清风的故事。如果你是做官后的于谦,你会怎么吟诵这首诗? (5)后来,瓦剌入侵,当时的皇帝明英宗被俘虏了,于谦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让皇帝的弟弟继位,率兵打败了敌人,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后来明英宗重新回来当皇帝,对当年于谦让他弟弟做皇帝的事耿耿于怀,再加上其他官员的陷害,就以“谋反”罪把于谦杀害了。抄没家产时,于谦家除了书籍,没有值钱的东西。如果你是临死前的于谦,你又会怎样吟诵这首诗,来向世人再次表明自己的志向呢?一起来读。(配乐读)(6)石灰吟一诗

14、伴随了于谦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赞美石灰,而是在(他在抒发自己的志向,用石灰来比喻自己。)像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成了咏物诗的一大特点。我们通过了解得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来理解这首诗,这样的方法叫:知人论诗。(二)竹石1.接下来,请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请看自学提示一:自由读诗,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竹石的特点。2.学生汇报。(1)咬定:( 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竹石是牢牢扎根在青山上的,体会到竹石刚毅的性格。)(2)立根:把根深深地扎入哪里?(立根,扎根、生根。破岩,破裂的岩石。)(生长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却能把生长,生命力极强)(3)千磨万击:

15、想象一下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磨难,什么打击?(风霜雨雪电击雷鸣)(4)创设语言情境,指导朗读。春天,当雷声轰鸣、闪电霹雳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夏天,当暴雨袭来无情地鞭打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秋天,当秋风飒飒吹得竹子摇摇欲坠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冬天,当风吹雪溅铺天盖地而来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经历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考验后,竹石挺立在山岩中,这就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竹石的精神呢?可以是诗中的词,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不屈不挠傲然挺立百折不回百折不挠坚定不移

16、坚贞不屈)3.刚刚我们通过抓关键字词,体会了竹子的特点 请看自学提示二:请结合诗人的资料,说说这首诗托竹石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志向?(1)小组讨论交流。(2)指名汇报,师相机点拨。拓展以下故事:(开仓济民)郑燮为官清廉耿直,爱民如子,任潍县知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救灾,让老百姓先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兴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大火烧掉。就因此而被罢官,从此郑燮以卖画为生,度过贫寒的一生。郑燮又叫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郑燮的画大多都是“梅兰竹菊”,尤其是喜欢画竹,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诗竹石,目的就是(他想托竹石的坚韧顽强来表明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来,让我们带着对郑燮的敬佩之情一起诵读这首诗。(配乐读)五、拓展延伸 1.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一首表达了作者不流世俗、两袖清风的品格,一首表达了诗人一身正气、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学了这两首诗,你们有何感想?2.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没有像石灰、竹石一样的人? 六、检测反馈:1.搜集以下一些咏物诗,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然后背一背。在狱咏蝉(骆宾王) 梅花(王安石)青松(陈毅)2.小练笔: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心声。(所托之物参考:梅、兰、竹、菊、松树、春蚕、蜡烛、粉笔、橡皮) 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