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复习(诗歌的语言-炼字).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51680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届高考复习(诗歌的语言-炼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3届高考复习(诗歌的语言-炼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3届高考复习(诗歌的语言-炼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复习(诗歌的语言-炼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复习(诗歌的语言-炼字).ppt(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 一字不同,境界迥异 2、杜甫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贾岛云: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叹: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1 “轻风 _细柳,淡月 _梅花 ” 苏东坡:“轻风 摇 细柳,淡月 映 梅花。” 黄庭坚:“轻风 舞 细柳,淡月 隐 梅花。” 苏小妹:“轻风 扶 细柳,淡月 失 梅花。” 炼字的基本内容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苏轼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 早梅 唐 齐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王维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园。 周邦彦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魏初 绕 闹 直 圆 共 又 一 肥 老 常见题型: (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 2)诗中的 “ 诗眼 ”“ 关键字 ” 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试题变形: ( 1)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 2)此诗有点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 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 3)比较两首诗中的某

3、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 4)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 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高考链接 例 1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公里 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 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 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 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3分)

4、( 2)简析 “危似孤 臣末世难” 中“孤” 字的妙处。 (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3分)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 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 敌报国 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 力挽 狂澜取得抗元胜利 的坚定信念。 (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 妙处。 小孤山的 “ 孤 ” 与孤臣的 “ 孤 ” 字面相连,联想自然。(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 义 )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 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 志。( 第二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臣 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

5、将帅严重匮 乏,比喻贴切。(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 例 2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 网 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 析。 (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 情 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 析 答: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 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 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这个想像、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 进行简要分析 。 答: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 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

6、诗的一、 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 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 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 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 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 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 叹 。 例 3.( 2008年高考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潘大临(约 1057 1106):字邠老,黄州(今 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 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

7、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参考答案 】 “拳”和“退”。用“拳”字形 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 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 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 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 动结合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闲适 无拘生活的向往。 第一步: 解 释该字在句 中的含义。 第二步: 展开联想 把该字放 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 第三步: 点出 该字烘托了怎 样的意境,或 是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作 用)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 生活?请简要分析。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

8、篷。 参考答案: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 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 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 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 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 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 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 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 中归去! 解题步骤 1、解释该字 在句中的含义 ;或指出 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 景象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 ,或 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 ,或有什么样的艺 术 效果 。 【 巩固练习 】 1、( 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9、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 【 注 】 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 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 ( 1) : 从“万里”、“时时”、“夜久” 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 达意方面的作用。 “万里”表示空间的距离,寓 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 “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率, 字面意思是“屡屡”“常常”, 言外之意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 的期盼。 “夜久”表示时间的延续, 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 寐。 (1)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

10、了怎 样的感情? 【 答案 】 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 后漂泊流离、思想怀归的感情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2、 (10年南京调研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 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 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试题: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 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 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示例一: 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 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

11、。 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 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 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 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 客”。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 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 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 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 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 发出邀请。 3、( 07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

12、精练传神的分 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1)分别是 “ 明 ” 和 “ 出 ” ,充分显示出雨后 的 “ 新晴 ” ,诗人极目 “ 野望 ” 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 “ 白水 ” 波光 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 山,在太阳照耀下 “ 碧峰 ” 秀出,更加富有层 次 。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 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 “ 新晴 ” 这一诗题, 因为 “ 新晴 ” 才能看到农人们 “ 倾家 事南亩 ” 的景象。这给前面所绘的一 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

13、 面活了起来。 模拟试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 阑干独倚,碧玉搔头 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 注 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问:“吹皱一池春水”被历代评论家所推崇,请简析句 中“皱”字的妙处。 【 参考答案 】 “皱”既指微风轻拂,池上漾起一层涟漪;又指词中 主人公因孤独寂寞,感情上也有一层涟漪。一语双关, 自然贴切,耐人寻味 2010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 1)首句中“悠悠

14、”在诗中有何作用?( 3分) (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 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 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010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 效果。( 2分) (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

15、, 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010年天津卷 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 tu),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 2分 ) (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 2分 )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 2分 ) 答: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2010年湖南卷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7分 )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 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 注 】 本词写于作者 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 “ 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 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 ;“映”字 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 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 以愉悦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