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6549490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 第八课,辛亥革命课件 篇一:第八课_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王爱美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在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本课共有两目,分别是“孙中山创建

2、革命党”“武昌起义”和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年元旦成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本课的主线:准备爆发结果。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想渐趋成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学生一方面有了一定知识水平,一方面又感觉历史是副科,从心理上不是很重视,所以教者既要让他们有兴趣,学习历史知识,又要突出重点,理清知识线索。 对于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都会很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激发学

3、生的求知、创新、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二)过程与方法 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

4、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x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 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自读、探究、点拨、练习板书设计: 第8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思路: 2 3 4 5 篇二:八年级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 第八课辛亥革命 教案设计:栗婷婷政史系1103班学号:20X 一、教学课题:第八课辛亥革命2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课标要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

5、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 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

6、合民族利益的。 五、教学重点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七、学情分析: 通过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清末有志之士在清末衰败的历史中如何力挽狂澜的举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对 这一段历史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本课内容知识分布基本符合新课标的内容,内容少而精,课文中穿插了很多“活动与探究题”供同学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八、教学用具 地图、图片、多媒体课件、武昌起义形势图、 九、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一百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

7、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个孩子站起来,攥紧拳头,称赞太平军首领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这个孩子就是童年的孙中山。他后来学医,通过实践,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心寻求救国的道路。那么,孙中山寻求的救国的道路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孙中山寻求的救国道路,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的创建 背景 教师介绍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1894年,这一年,是甲午战争爆发的一年,同时也是李鸿章拒绝孙中山上书的一年。孙中山上书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连遭失败

8、,孙中山更感到国家民族危机的严重,便决定赴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11月,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下课本上的插图,从“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中体会当时的情景。然后掌握下列要素:时间、地点、革命纲领等。学生回答略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教师引导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也在传播,随着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这为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准备。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中国同盟会成立

9、的 内容。看后,根据老师的引导提问,掌握其中的基本要素。 教师提问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领导人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地点是日本东京。成立大会上,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教师提问同盟会通过的纲领是什么? 学生回答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教师引导同盟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请同学们不要看课本的表述,而通过大家讨论,自己把结论得出来最好。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同盟会的成立,使原来分散的革命团体融合到一个统一的政党中,避免了一盘散沙的局面的存在。 回答二:同盟会的成立,表明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了。因为只有形势向前发表了,各个分散的团体才能产生联

10、合的要求,所以从各个革命团体的由分散走向联合,就可以表明革命形势的发展。 回答三:同盟会的成立,必然要大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教师过渡关于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先生对此有一个明确的阐发,那么,孙中山先生是如何阐发的呢?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三民主义的这段表述:“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小字内容的解析,正确理解三民主义的概念。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请大家回答,“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如何和十六字纲领对

11、应。 学生回答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民权主义对应“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对应“平均地权”。 教师总结 1、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民族主义决不是反对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族统治者,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民族主义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2、“建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就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议会以国

12、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3、“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二是消灭封建土地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平均地权“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而是国家统一核定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解析说“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

13、主应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列宁曾经高度评价说:“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治表示冷淡,甚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国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由于阶级和历史

14、的局限,三民主义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弱点,主要是未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没有提出正确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等等。这些都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因此它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三民主义是旧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因此又称为旧三民主义。教师过渡同学们,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在许多地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都失败了,直到1911年的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下面,我们就来看本课的第二个问题武昌起义。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起义 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和镇南关起义 2)过程 ppt显示 首先放映一段2分多钟的视频(关于武昌起义),

15、使学生更感性的体会当时的紧张气氛。 教师过渡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很短时间内,三镇光复。不到一个月,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下面,我们看详细内容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武昌起义部分,对事情的经过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把武昌起义经过叙述一次。 学生叙述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随后,起义军汇集起来,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 教师引导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各地的形势怎样? 学生回答三镇取得胜利以后,仅一个多月

16、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已没有办法维持下去。 教师讲述同学们看“武昌起义形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宣布独立的省份有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山西、上海。 3)中华民国的成立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插图“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那么,孙中山是如何当上总统的?中华民国又是怎样成立的?结果怎样?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中华民国成立的内容。看后请复述。 学生复述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第二年即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

17、正式成立。 4)辛亥革命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最后一段内容,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结果。 篇三: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教者:尹盼盼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 能力 2.方法与过程: 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 础知识,运用挂图,是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

18、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 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法:1.多重导入2.图表辅助法3.讲解分析法4.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投影仪2.视频资料3.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第二单元我们主要讲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所做的探索, 幻灯片出示问题:1地主阶级的探索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指的是?戊戌变法。 导入新课: 洋务运动和

19、戊戌变法的结果都失败了,这就表明他们的救国道理在中国走不通,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呢?这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采用革命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辛亥革命。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武昌著名的旅游景点首义广场,(多媒体出示图片)曾经在这里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那就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辛亥革命,去看一看革命党人到底能不能救中国。 讲授新课: 师:上课之前老师搜集了很多有关辛亥革命的资料,由此我组建了一个纪念馆,今天老师就带领着你们共同去参观一下辛亥革命纪念馆,我们的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展厅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展厅二武昌起义,展厅三辛亥革命

20、的结局,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的参观我们可以重温那段岁月,感悟那段历史。下面就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来到纪念馆的大厅,老师呢有个小提议,就是有没有同学愿意充当一下讲解员或是以导游的身份为我们介绍一下大厅的情况。老师给大家一段时来准备解说词,同学们可以看教材和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写解说词。(学生看书大约3分钟) 生:学生讲解大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结合幻灯片 师: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对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孙中山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最值得我们学习? 生: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师: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为了拯救民族危机,他都

21、做了那些努力呢?让我共同走进展厅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同学们把书翻开36页,快速的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孙中山都创建了那些革命组织。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板书) 生:兴中会、同盟会。 (学生看书准备解说词讲解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建立情况大约5分钟) 师:好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孙中山创建兴中会的情况。 生:介绍 师:好谢谢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掌声鼓励)孙中山创建了兴中会以后,又创建了同盟会,好下面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讲解一下孙中山是如何创建同盟会的呢? 生:讲解 师:谢谢两位讲解员的讲解,非常的简洁明了,我们了解到了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建立情况,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建立同盟会啊? 生:为了团结革命力量

22、 师:当时除了兴中会以外,国内也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有文学会、日知会、共进会、华兴会、光复会。这些革命团体力量比较分散,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想壮大革命力量,就必须将这些革命团体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革命组织,这样,就成立了同盟会,同盟会也就是早起(国民党),也是孙中山创建的革命党 师:那么同盟会的成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 师:同盟会创办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关刊物是什么啊? 生:民报 师:在民报的发刊词里面,孙中山把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那么这个纲领与三民主义之间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好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什么意

23、思?我们同学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解释一下呢? 生: 师:那么这边三民主义呢又什么意思?民族主义是什么意思?那么民权主义呢?民生主义? 生:分别解释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解释啊我们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啊?师生共同说(民族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由此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有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这两者之间本没有本质的区别,三民主义它只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另一 种表述方式,是对它的进一步完善和诠释。那么三民主义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了斗争的目标,三民主义因此也成为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师:(过

24、渡)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呢,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多次发动了武装起义,但是都失败了。孙中山先生后来自己是这样总结的“吾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什么意思呢?这个过程里面不怕挫折,不气馁。可以这么说革命党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赢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那就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展厅二:武昌起义。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提取这几方面的信息,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过程。和战后的形式。 二、武昌起义(板书) 师:我找同学说一下武昌起义的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过程:简述 师

25、:武昌起义胜利后对全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看书准备讲解词大约3分钟) 生:讲解 师:通过同学的介绍呢我们得知,武昌起义取得后,全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是什么关系呢?怎样理解辛亥革命的概念呢?老师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武昌起义胜利后,接着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因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把发生在这一年的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师:(过渡)然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形势正当蓬勃发展之时,却隐藏着失败的危机。那么辛亥革命最终的结果怎么样?我们一起走进展厅三辛亥革命的结局。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展厅三的内容?(学生看书准备3分钟) 三、辛亥革

26、命的结局(板书) 生:介绍 师:通过这位同学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谁窃取了?(袁世凯),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师: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以后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一下。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 师:通过以上两则材料说一说袁世凯是以资产阶级大总统的身份发展资本主义,还是充当封建统治阶级的代理人来维护封建统治呢? 生 师:因此说辛亥革命只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封建统治依然存在。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失败。 师: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却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 生: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明天。 课堂

27、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新知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于() A、北京B、夏威夷C、纽约D、檀香山 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A、万国公报B、中外纪闻 C、民报D、新青年 3、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这一地点应该() A、广东广州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D、湖北武昌 4、l912年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 A、太平天国B、南京国民政府 C、中华民国D、中华帝国 5、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领导者是() A、洪秀全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