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视角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545059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视角(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的视角杨志军一、应用的问题n信息技术应用的双面性n技术带来的困惑n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信息技术应用的双面性n高成本 设备 软件、资源 人员投入n不良应用 安全性 道德问题 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n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挑战 认知超载 人机互动对人际交往的冲击 对原有教学与管理体制的冲击辨证理性地分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追求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实效性!技术带来的困惑n教师权威性受冲击 技术所拓展的时空丰富了学生的信息 学生便于自主探究 技术的使用能力(案例来源:农村中小学现案例来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n课程整合的效率

2、精美的课件,轰轰烈烈的示范课 千篇一律的模版与套路 吹去技术的泡沫,忽视了内容与教学法n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裁剪教学适应技术 还是 优化技术适应技术?“削足适履”还是“量体裁衣”?课程整合的要素n教学法n教师n学生n技术 信息信息技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方法教师能力是课程整合效率的关键教师教师学科学科内容内容教师能力是信息技术应用常规化和课堂化基础!二、教师能力建设n教师能力建设的大环境n教师能力要求n课程整合模式(基于教学法维度)教师能力建设的大环境UNESCO APTPI standards中国教育部中小学中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美国中小学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教师教

3、育技术标准AP:Asia-PacificTPI:Technology Pedagogy Integration 教师能力要求nUNESCO标准标准n中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传统的教学框架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内容内容教学背景整合技术教师学生内容技术世界变化学习科学专业发展教育改革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内容内容技术技术UNESCO 课程整合教师能力标准Four Dimensions of TPI standards标准的四个维度A.理解与操纵技术理解与操纵技术B.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C.理解与促进学习理解与促进学习D.理解与支持专业实践理解与支持专业

4、实践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概况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概况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课程整合模式(基于教学法维度)n展示型教学(Expositor-based Learning)n研究型教学(Inquiry-based Learning)n合作型教学(Cooperative Learning)n个性化教学(Individual Learning)展示型教学 个人个人团队团队接收接收探究探究存在问题怎样吸引注意力?并保持这种关注?怎样吸引注意力?并保持这种关注?展示型教学就意味着学生的被动学习展示型教学就意味着学生的被动学习吗?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意义构建?吗?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意义构

5、建?(meaning-making)去探究?)去探究?用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创设情景,引起关注。用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创设情景,引起关注。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理解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理解:讲授讲授:以更加可视化和动人的方式配合教师讲解以更加可视化和动人的方式配合教师讲解仿真仿真:互动化的演示互动化的演示;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演示现实世界中无法展示的过程演示现实世界中无法展示的过程;过程和实验是可重复展示的过程和实验是可重复展示的使用信息技术展示练习与实践有利于使用信息技术展示练习与实践有利于:及时反馈及时反馈提供高度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形式,游戏化教

6、学提供高度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形式,游戏化教学可与探究式学习相联系,集中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联系上,提可与探究式学习相联系,集中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联系上,提高认识的灵活性。高认识的灵活性。使用信息技术评测有利于使用信息技术评测有利于:设计测试设计测试,管理测试管理测试,收集反馈收集反馈,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展示反馈信息展示反馈信息.通过多维统计和数据搜索指导教学通过多维统计和数据搜索指导教学自适应测试自适应测试 个人个人团队团队接收接收 探究探究存在问题什么是或不是课堂中什么是或不是课堂中“探究探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和高级思维,应该怎样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和高级思维,应该怎样提问?提问?怎样对学生分组

7、和给他们分配任务从而达怎样对学生分组和给他们分配任务从而达到真正的合作与交互到真正的合作与交互?怎样指导学生开展必要的调研和创新练习?怎样指导学生开展必要的调研和创新练习?怎样有效地反馈怎样有效地反馈?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和展现本真化的问题情景。(认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和展现本真化的问题情景。(认知冲突)知冲突)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各种针对各类话题的在线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各种针对各类话题的在线和非在线的实验和探究活动非在线的实验和探究活动使用信息技术搜索信息(包括使用信息技术搜索信息(包括CD-ROM)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各种表现形式来展示结果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各种表现形式来展示结果:论

8、文论文;图片图片;音音乐乐使用信息技术介绍工作进展和成果,开展同步和非同步的讨使用信息技术介绍工作进展和成果,开展同步和非同步的讨论交流论交流存在问题怎样保证学生有效地合作怎样保证学生有效地合作?必要的独立性必要的独立性面对面的促进性脚炉面对面的促进性脚炉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团队练习团队练习分组过程分组过程BBS/聊天室聊天室视频会议视频会议音频会议音频会议交流白板交流白板共享件共享件 eclass 基于资源的学习动员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在尽可能找到信息的地基于资源的学习动员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在尽可能找到信息的地 方方(书书,杂志杂志,报纸报纸,多媒体多媒体,网站网站,社区社区,其他人其

9、他人)去发现信息。去发现信息。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自信和自强意识。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自信和自强意识。做中学做中学:学生建构独立个体的意义学生建构独立个体的意义学生成为信息的搜索者和解释者学生成为信息的搜索者和解释者:利用信息工具通过模仿真利用信息工具通过模仿真实生活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实生活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在数字时代怎样避免学生剽窃和培养高在数字时代怎样避免学生剽窃和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级思维能力?三、教师课程整合能力评价n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n课程整合能力描述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不仅限于技术操作。教师整合能力的四个维度A.理解与操纵技术理解与操纵技术B.理

10、解与加工课程资源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C.理解与促进学习理解与促进学习D.理解与支持专业实践理解与支持专业实践A-维度:理解与操纵技术维度:理解与操纵技术a1a1.理解理解ICTICT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和整个世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界的影响a2a2.理解教育中有多种技术存在并且各有理解教育中有多种技术存在并且各有其用其用a3a3.能够操作适用于教育的技术工具能够操作适用于教育的技术工具 (效效能工具能工具,问题解决工具,通讯工具问题解决工具,通讯工具,研究工具研究工具););a4a4.能够以合乎法制、伦理道德和安全的能够以合乎法制、伦理道德和安全的方式使用技术资源方式使用技术资源.B-维度

11、:理解与促进学习维度:理解与促进学习b1b1.理解技术扩展了学习的维度理解技术扩展了学习的维度 (时态时态,空间空间,互动互动性性,),)并允许师生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并允许师生关系发生显著变化;b2b2.理解学习风格的多样性以及利用技术适应学理解学习风格的多样性以及利用技术适应学生个人需求的潜力生个人需求的潜力;b3b3.能够设计有效的学习经历和利用技术创建丰能够设计有效的学习经历和利用技术创建丰富的学习环境富的学习环境;b4b4.应用技术支持的策略来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的应用技术支持的策略来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有效管理.C-维度: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维度:理解与加工课程资源c1c1.理解利用技

12、术可以实现课程知识的多理解利用技术可以实现课程知识的多种表示并可获得广泛的信息资源;种表示并可获得广泛的信息资源;c2c2.理解在全球化情况下本土理解在全球化情况下本土/本地知识与本地知识与全球知识对接的重要性全球知识对接的重要性;c3c3.能够设计技术增强的课程知识表示与能够设计技术增强的课程知识表示与表现以及按教学需要重组学习资源表现以及按教学需要重组学习资源;c4c4.能够利用技术工具获取和加工学习资能够利用技术工具获取和加工学习资源以及为教育目的而合理利用资源源以及为教育目的而合理利用资源;D-维度:理解并致力于专业实践维度:理解并致力于专业实践d1d1.理解信息时代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

13、理解信息时代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性及基本要求;d2d2.理解信息技术在支持专业理解信息技术在支持专业/个人发展个人发展方面的作用方面的作用;d3d3.能够利用技术改进专业技能及工作能够利用技术改进专业技能及工作效能效能;d4d4.能够利用技术支持在学习社区能够利用技术支持在学习社区/社会社会社区中的互动社区中的互动.课程整合的三个层次基础级基础级中级中级高级高级教学法发展发展能力总结n明道(To enlighten)n优术(To empower)n取势(To transform)n合众(To collaborate)n践行(To practice)结束语The same spirit of innovation that drives the global economy can also achieve dramatic results in classroom谢谢!欢迎交流: IT.YNJY.C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