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精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544862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精品)(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 川乌与白芍的不同制备方法关键词:川乌;白芍;制备;方法 摘要: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药对的不同配伍比例在水煎液环境中对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探讨配伍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与制川乌单煎液相比较,制川乌白芍1:1,2:1配伍组含量降低,而2:3,1:2配伍组含量升高。在各配伍组中,总生物碱含量大小为制川乌白芍2:3>1:2>2:1>1:1。在制川乌配伍白芍各配伍组中,总生物碱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为不同配伍关系在临床使用的减毒增效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制川乌与白芍配伍在临床上是一常用治疗痹证的配伍药对,最早见

2、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乌头汤“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制川乌配伍白芍可以增强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积液等。本实验通过测定制川乌白芍配伍药对的不同配伍比例在水煎液环境中的总生物碱含量,探讨配伍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器材 (一)药材制川乌(Radix Aconiti Preparata)。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购自四川江油恒源药业有限公司,经产地采收、加工而得,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严铸云副教授鉴定。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

3、ll的干燥根,购自成都五块石中药材市场,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唐声武教授鉴定,产地为四川省中江县。 (二)仪器与试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 instru-ments Lambda 35 UV/Vis spectrometer;pHS-2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Sartorius BP211D电子天平(德国);R501旋转蒸发器(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乌头碱(Aconitine 0720-9807)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溴甲酚绿等。 二、方法 (一)pH 6.10.1溴甲酚绿染料的配制取27.16 g醋酸钠(NaAC•3H2O),加入9

4、00ml水使溶解,用冰醋酸缓缓调节pH至6.10.1,加水至1000 ml,备用。取溴甲酚绿约100mg,用0.05mol/L氢氧化钠3.5ml充分研磨溶解后,再加入pH6.10.1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至200ml,过滤,取滤液备用。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乌头碱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用二氯甲烷使其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三)最大吸收峰位的确定取溴甲酚绿与乌头碱形成离子对的氯仿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从20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其最大吸收峰位在414-416nm,与文献报道一致。 (四)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乌头碱标准液0.00,0.5

5、0,1.00,1.25,1.50,2.00,2.50ml,分别置于分液漏斗中,并精密加入氯仿至20.0ml。以第1份为空白对照,然后各加入10mlpH(6.10.1)溴甲酚绿染料,充分振摇,静置1h,氯仿液过滤至25ml容量瓶中并用氯仿稀释至刻度。于415nm波长处,分别测定空白、供试液的吸收度。以生物碱量与吸收度值作图并经直线回归处理,得线性方程式Y=3.0931X-0.0231,r=0.9994。结果表明,乌头碱在51.0-255.0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五)制川乌配伍白芍样品溶液的制备 1.制川乌单煎液制川乌粉碎成粗颗粒,称取1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水10倍量,浸泡30min,回

6、流,煮沸后煎煮2h,趁热过滤,用适量水洗涤残渣3次,合并洗液和滤液,置于旋转蒸发器中,在70下减压浓缩至1:1体积,备用。 2.制川乌白芍=2:1配伍水煎液称取制川乌粗颗粒1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水10倍量,浸泡30min,回流,煮沸后1h,加入已用10倍量水浸泡30min的白芍颗粒50g,共同煎煮1h,趁热过滤,用适量水洗涤残渣3次,合并洗液和滤液,置于旋转蒸发器中在70下减压浓缩至1:1体积,备用。 3.制川乌白芍=1:1配伍水煎液称取制川乌粗颗粒100g,白芍粗颗粒100g,煎煮及浓缩方法同“2”项。 4.制川乌白芍=2:3配伍水煎液称取制川乌粗颗粒100g,白芍粗颗粒150g,煎煮

7、及浓缩方法“2”项。 5.制川乌白芍=1:2配伍水煎液称取制川乌粗颗粒100g,白芍粗颗粒200g,煎煮及浓缩方法“2”项。 6.含量测定方法取制川乌水煎液、制川乌白芍2:1,1:1,2:3,1:2配伍水煎液适量,用氨水调PH=9,用乙醚-氯仿(3:1)的混合液萃取3次,混合液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残渣加适量氯仿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氯仿至20ml,即得。自“4”项“加入10mlpH(6.10.1)溴甲酚绿染料”起至“415nm波长处”依法测定,计算求得总生物碱含量。 三、结果 与制川乌单煎液相比较,配伍白芍后能够部分降低或增加各组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制川乌白芍1:1降低6.5%,2:1降低

8、4.4%,而2:3则升高18.7%,1:2升高13.4%。 在各配伍组中,制川乌白芍2:1比1:1组的总生物碱含量略高(2.2%),但二者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制川乌白芍2:3比1:2组的总生物碱含量略高(4.7%),但两者基本在同一水平;各组总生物碱含量大小为制川乌白芍2:3>1:2>2:1>1:1。 四、讨论 川乌、草乌配伍白芍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可以防止郁而化热,且能监制温燥伤阴;其二是既可以增强宣痹通经之力,又能防止寒凝伤络;其三是形成了寒热配伍、增效减毒的配伍结构。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发现208首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川乌配伍白芍1:1的方剂占5

9、9.96%,川乌配伍白芍1:2,川乌配伍白芍2:1和川乌配伍白芍2:3的方剂共占15.29%。乌头配伍白芍配伍地位也有君臣佐使不同,大多是用于风湿病关节疼痛、中风麻木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证。所以本实验选择4个配伍比例(2:1,1:1,2:3,1:2)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绍海.乌头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1:26 2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2:111 3钱邦平.加味乌头汤内服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新疆中医药,2000,18,2:25 4陈立富.增效乌头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J.河北中医,199

10、5,17,1:27    浅议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观念;教育环境;创新思维 摘要: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三个方面根据教学实践简单的描述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点体会。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

11、重要,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需要努力研究的。 一、更新教师的创新教育观念 要想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是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思想,把信息技术课上成计算机操作的培训课,用这种方法教育的学生是不会出现什么创新意识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角色都应得到极大转变,学生在课堂中变的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

12、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每一节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怎样充分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要想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现代社会的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使自己成为创新型的教师,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 二、重视教育环境的创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给

13、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学生频道,为学生创造自己的一片网络天空,校内定期组织信息技术技能操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表扬,并将优秀作品上传到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以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4、、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思维活动才得以启动运行,进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最终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任务驱动型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教师应该是这个思维过程中的“导演”而不是“演员”,教师通过“引导、疏通、点拨、激发”,不断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寻求

15、解决任务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活用课堂中的任务展示,不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课堂采取各种竞赛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的习惯,对竞赛活动很乐意参加,对一些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内容采取这种方法比较好,比如在学习键盘练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很多学生对键盘指法不熟,如果在教学中采取比赛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和任务,看哪一个同学能最早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或者利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指法练习软件让学生去过关,我想肯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3.充分利用校

16、园网,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上网可以说是每一个学生都感兴趣的,教师如果将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网上查询,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高,由于网上资源比较丰富,学生学到的知识会远远超出课本上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仅多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利用网络学习这一种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学习的

17、目的也是学以致用,如果脱离了实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过程要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抽象内容变得具体,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总之,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大胆的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新天地。   PKI体系下的校园CA认证系统设计关键词:数字认证;PKI 摘要:基于PKI/CA技术的身份认证体系不但使身份认证更为安全和可靠,而且对用户操作具有不可否定性。借助PKI技术和数字证书建立符合高校

18、校园网实际情况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目的是解决在不同的网络应用系统下身份认证不统一的问题,从而更加保障了校园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研究意义 随着国内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加快,教学、办公、财务、科研等应用系统也随之增加,但这些应用系统往往各自保存一套不同的用户身份认证方式,这一方面影响了用户使用的效率,同时也给校园网管理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校园网采用的“用户名+密码”的认证方式只能实现初级的、简单的管理,安全性较低。因此,要有效地解决目前校园网在管理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技术上保证校园网体系的在管理使用过程中能够建立完善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二、相

19、关技术术语 1.数字证书1 也叫电子证书,证书是随PKI的形成而新发展起来的安全机制,它实现身份的鉴别与识别(认证)、完整性、保密性及不可否认性安全服务。数字证书是电子商务中各实体的网上身份的证明,它证明实体所声明的身份与其公钥的匹配关系,使得实体身份与证书上的公钥相绑定;从公钥管理机制来讲,数字证书是公钥体制密钥管理的媒介,即在公钥体制中,公钥的分发传送是靠证书机制来实现的。所以有时也将数字证书称为公钥证书;数字证书是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它是由具有权威性、可信任的及公正性的第三方机构(CA)所颁发。 二、信任模型 信任模型研究的是PKI体系中用户与CA的信任关系以及CA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多

20、个认证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必须保证所有的PKI用户不必依赖和信任专一的CA,否则将无法对信任关系进行扩展、管理和保护。其目的就是想确保一个认证机构签发的身份证明证书能够被另一个认证机构下的用户所信任。这些都需要靠建立相应的信任模型来实现。 三、PKI/CA身份认证原理2 PKI即公开密钥基础设施,是国际上解决开放式互联网络信息安全需求的一套体系。它支持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安全服务。其实际上是一组组件和规程,支持通过数字证书管理和加密密钥。PKI技术的核心是要解决信息网络空间中的信任问题,确定信息网络空间中各种经济、军事和管理行为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21、,从而保护信息网络空间中各种主体的安全利益。证书颁发机构(CA)是公钥基础设施中受信任的第三方实体,也是PKI的核心。CA是PKI的核心,负责证书的管理、证书和CRL发布,以及事件日志记录等几项重要的任务。因而,CA是信任的起点,各个实体必须对证书颁发机构高度信任,因为他们通过CA的担保来验证其他主体,即身份的认证。 一般情况下,在PKI体系中,CA颁发认证证书的过程基本一样(1)首先,主体发出证书请求。多数情况下,主体将生成公钥私钥对,但有时是由CA完成这一功能。(2)然后主体将请求提交给CA,等待批准。这CA必须核实申请者的身份。一旦核实,CA就可以数字签发该请求,从而生成一个有效的数字证

22、书。(3)最后是分发证书,以便申请者可以使用该证书3。 而简单的PKI/CA身份认证的过程则分为以下几步。(1)发送方首先向证书认证机构CA提出数字证书申请。(2)证书认证机构CA验明发送方身份,并签发数字证书。(3)证书认证机构CA将证书公布到证书库中。(4)发送方对电子信件数字签名作为发送认证,确保信件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并发送给接收方。(5)接收方接收信件,用发送方的公钥验证数字签名,并到证书库查明发送方证书的状态和有效性。(6)证书库返回证书检查结果,从而最终实现身份认证。如图1 图1身份认证过程 四、校园网CA系统结构 在进行PKI系统体系结构规划时,CA的体系结构是要重点考虑的。现

23、在很多大学都有分校区或二级学院,如作者所在安徽理工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即使有的学校现在没有,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有,考虑到体系结构的扩展性,这里采用层次CA体系结构,CA共分两层,每个学校的校园网PKI系统都有一个根CA,而下级CA根据地理位置分布,每一个不同地方的分校或二级学院都有一个CA。这样也可达到不同地区的校园学生与教职工的证书分布存放和避免申请证书时信息在Internet网上传输而带来的不安全性。有这样CA体系结构的校园PKI系统有良好的扩展性。当一个学校每增加一个不同地方的校区,则不需要改变这个PKI系统的结构,而只需由根CA签发一个新的下级CA的证书,设立一个新CA即可。 为了增加

24、安全性,很多CA产品都维护一个内部的数据库,它用来存放最终的证书。然而,允许直接查询这个数据库是一个安全隐患。所以把RFC2510中提出的PKI实现模型中证书库分成两个部分,将颁发的证书和CRL存放在不同的LDAP目录中。 同时还要考虑日志备份和交叉认证等等功能,还要加其他一些服务器或对PKIX标准模型进行修改。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本文提出的校园网PKI系统的系统结构模型。如图2 图2校园CA认证系统结构图 六、结论 本文结合学校的组织结构特点和校园网特点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校园网的PKI认证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采用了两层CA多RA结构。本系统对于任何学校都具有参考价值。若要为某个具体的学校建立

25、校园网身份认证系统,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改。 参考文献: 1Andrew Nash.公钥基础设施(PKI)一实现和管理电子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7-39 2常晓波,杨剑峰译.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部署与操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马臣云,王彦编著.精通PKI网络安全认证技术与编程实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摘要: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对分布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整合,根据不同的业务主题建立不同的数据仓库,为企业管理及决策提供分析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介绍了数据仓库及相关技术、企业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等。

26、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数据仓库;OLAP;DTS1引言1.1国内外数据仓库的发展状况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日趋完善和数据交换及处理中心的建立,如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各种查询、统计、报表以及分析的需求,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来实现经营目标,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设计企业的发展宏图,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首要难题。随着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采用了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充当企业决策机构的智囊和参谋。诸如:美国沃尔马连锁店(世界最大的零售公司)、哈里斯公司(半导体公司的集成电路产品公司)发达国家的大

27、型商业银行、国内的电信、银行、保险、零售、航空、铁路运输、邮政等传统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全球性大企业都己采用数据仓库作为决策支持。据调查,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85的企业建成或正在建立数据仓库。1.2企业建立数据仓库的必要性:1从总体上管理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2让客户获得更多的益处3建立企业内部的合作关系 4实现宏观数据及微观数据的管理5对转瞬即逝的机会及时做出反应6改善管理能力 2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层的决策过程” 。在本定义中,Inmon明确给出了数据仓库的四个重要特点,即“面向主题”、“集成”、“随时间变化”和“非易失

28、”。从数据仓库体系各部件的功能来分析,数据仓库在逻辑上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如图2.1所示):数据获取/管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析/应用层图2.1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图图2.1外部数据源构建一个数据仓库,必然要有充足的数据源,从外部为数据仓库系统提供进行分析的“原材料”数据,这些数据来源称为数据仓库的外部数据源。外部数据源并不局限于传统数据库,可以是非结构化的信息,如文本文件、网络资源等。2.2数据获取/管理层数据仓库中保存的业务数据来自于多个数据源,这些数据源提供的数据并非都是理想状态的,存在各种缺陷,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导入数据仓库中存储的内容也必须进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9、。数据获取/管理层主要负责数据仓库的定义与修改、数据的获取、数据仓库的管理等工作,保证数据仓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主要面向数据仓库的设计者和维护者。2.3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是数据仓库的主体,所存储的数据包括三部分,其一是从外部数据源抽取,经清洗、转换处理,并按照组织存放的业务数据,其二是数据仓库的原数据,其三是针对不同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主题而生成的数据集市。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在现有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并有效集成,按照主题进行重新组织,最终确定数据仓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同时组织存储数据仓库元数据(具体包括数据仓库的数据字典、记录系统定义、数据转换

30、规则、数据加载频率以及业务规则等信息)。按照数据的覆盖范围,数据仓库存储可以分为企业级数据仓库和部门级数据仓库(通常称为“数据集市”,Data Mart)。数据仓库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安全、归档、备份、维护、恢复等工作。这些功能与目前的DBMS基本一致。2.4数据分析/应用层数据仓库系统的数据分析/应用层,面向系统的一般用户,满足用户查询需要,并以适当的方式向用户展示查询、分析的结果。数据分析/应用层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 查询/统计服务。为用户提供常规的查询检索、简单统计和报表等服务,这是数据仓库最基本的功能。(2) OLAP服务。对于以多维数据仓库方式进行数据组织的数据仓库,OLAP是一种极

31、为有效的分析方法,它通过上卷、下钻、切片、切块和旋转等操作,对多维数据仓库进行深入的分析。(3) 数据挖掘服务。数据挖掘服务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一种深层次应用,它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隐含在其中、不为人们所知的、但又是十分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即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知识的过程。 3企业数据仓库的设计3.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数据仓库设计的重要环节。如何解决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多数据源、数据不一致、历史数据无法充分利用及分析的效率等问题?如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各种查询、统计、报表以及分析的需求?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数据实现经营目标,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

32、支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等都是目前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目前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首要难题。3.2分析主题的确定主题是一个在较高层次上将数据归类的标准,每一个主题基本对应一个宏观的分析领域。与传统数据库面向应用进行数据组织的特点相对应,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面向主题进行组织的。企业活动中有“产品”、“客户关系”、“财务”等相关主题。3.3数据源的确定数据源是企业多年来积累的事务数据,数据大多基于关系数据库。由于多年的数据积累,数据源中存在有脏数据,比如多数据源、数据不完整(有些感兴趣的属性缺少属性值,或仅包含聚集数据),含噪声的(包含错误或存在偏离期望的孤立点值),不一致的(例

33、如,同一字段的表达方式不同)等。这些数据同数据仓库有着不同的数据质量要求,不能够达到数据仓库的数据质量标准。另外,这些数据源是异构的,即使是正确的数据,也可能存在着不一致性,甚至存在着冲突。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净化后再为数据仓库所用。3.4数据仓库层的设计及OLAP服务器层的设计使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仓库服务器,在SQL Server 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新建一个关系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建立表和关系图,表的建立依据物理模型设计,关系图的建立依据逻辑模型设计。此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使用SQL语句和DTS工具对源数据进行合并、清理、转换和加载后得到的,新建的关系数据库就是数

34、据仓库,即数据存储中心,它将是OLAP服务器的数据来源。使用SQL Server 2000的Analysis Services作为OLAP服务器,在Analysis Manager中建立分析数据库,在分析数据库下设定数据源,并按照星型模型建立多维数据集,为下一步进行多维分析奠定基础。中小企业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可以用ROLAP关系型结构进行表示和存储的。3.5数据分析/应用层的选择在数据透视表服务组件的支持下,应用EXCEL前端工具对数据仓库进行多维分析和查询。这种操作不需要学习其他语言来编写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所附带的连接数据库的功能操作即可。而且,它可以连接到分析服务器,将服务器端的多维数

35、据集放到客户端成为一个本地文件,以后在无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分析。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开发客户端人机交互界面,其中用ADO MD和DSO对象实现对多维数据集的访问,从而实现多维数据集浏览工具的开发。 3.6OLAP系统数据立方体及系统维的设计数据仓库中维的概念类似于关系表的属性。数据立方体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属性即两个或多个维来描述或分类的数据。在三维的情况下以图形来表示,该类数据具有立方体结构,一般称为数据立方体。虽然通常从几何意义的角度将立方体理解为三维的,但在数据仓库中数据立方体是一个n维的概念。在确定分析主题的基础上设计OLAP数据立方体。维是决策分析者

36、分析数据的角度,也是数据立方中重要的组件。维是有组织的“类别”层次结构,此类别成员结构就是“层次”,主要用来说明“事实数据表”中的数据(也就是“度量值”)。有关维的层次信息需要存放在元数据中,系统在进行各种综合查询时,通过元数据的信息区分不同的维层次,从而正确地完成相应的分析功能。在设计中,要正确确定维的层次级别。例如在时间维上,从上到下有年、季、月、日四个层次,其级别关系是年包括季、季包括月、月包括日。在数据综合过程中,要在同一维层次上进行求和操作。如果系统不能区分维层次而跨越不同的维层次求和,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出现重复计算或缺项计算。维包括共享维和私有维,共享维是指在同一个分析数据库中可

37、以共享的维度,也就是说,该维度可以同时用在同一分析数据库中的不同数据立方上。私有维是指隶属于某一特定的数据立方。根据设计好的主题,了解企业需要从哪些角度对主题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相关的维,以及适当的层次和粒度。3.7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设计由于数据仓库的主要操作对象是多维数据,因此在数据仓库设计中,应采用多维数据建模技术,以使用户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数据信息。多维数据建模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易于用户的理解和使用,能支持用户从多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现在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是关系数据库,在建设企业的数据仓库时,一般采用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建模方法。在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多维数据建模中最常见的是星形模型。数据仓库是数据

38、库技术一种新的应用。至今,数据仓库一般仍是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其中的数据。数据仓库的逻辑数据模型最终将转为数据库的物理模型。建立数据仓库物理模型所依据的逻辑模型是多维数据模型,而不是实体关系模型,并且要尽可能地与多维数据 基于UML的通用题库模型的研究关键词:UML;题库;试题;试卷;模型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用题库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知识点、题型、试题、考试大纲、试卷,分析了这些概念包含的属性、关联关系、分类关系,并采用UML描述这些概念的关联关系和分类关系的静态模型。 题库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存储试题,并在相当数量试题的基础上生成试卷的技术。题库已经在不同领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并对教育测量

39、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题库建设有很多途径和方法,不同的题库也采用不同的计算机技术和教育测量方法,但不论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题库始终有其共性和个性。 题库的共性也就是题库概念的内涵。题库的内涵包括试题、试卷、知识点等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联系。题库的内涵也就是题库的本质,在题库建设过程中,如果能把握题库的内涵,就能掌握题库的本质,并构造出通用题库。而通用题库模型也就是在研究题库内涵的基础上采用UML表示其模型。这种模型可以为设计试卷生成算法,建立通用题库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题库的个性就是题库概念的外延。题库的个性来源于具体题库的需求,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UML UML(Unified Mod

40、eling Language)是由Rational公司的G.Booch、J.Rumbaugh、I.Jacobson共同创立的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并于1997年提交对象管理组织申请作为一种标准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不包含软件过程,适合于各种软件过程建模。UML属于离散性建模语言,只能对事物的重要方面进行描述,不能描述事物的任何方面。UML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数学逻辑的表达能力,通过UML表达的模型一般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所以UML在建模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UML通过视图来表示模型的某个方面,每种视图里可以包含多种模型。UML包含四种视图: 用例视图,主要包含用例图。

41、用例图通过角色、用例、关系来表达用户的需求。这是一种需求模型。逻辑视图,主要包含类图、协作图、顺序图、活动图、状态图。类图通过类、接口、关联、泛化、依赖来表达静态模型,描述事物内在本质和内在联系。协作图、顺序图、活动图、状态图是动态模型,描述类与类之间的交互。组件视图,主要包括组件图。组件图通过组件、关系描述软件的物理结构。部署视图,主要包括部署图。部署图通过计算接点、计算设备、连接描述软件在硬件设备上的部署。 在UML各种模型图中,类图最能表达事物的内涵,所以,通过类图描述通用题库的内涵最合适。 二、通用题库基本概念 (一)问题来源 在传统教育测量中,教师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作出评价

42、,需要手工编制试卷考试。但手工编制试卷存在工作量大、随意性大,并且很难覆盖所有知识点的缺点,影响了教育评价的准确性。所以,试题库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而通用题库研究内容不仅包含知识点、题型、试题、考试大纲、试卷等要素,还包括这些要素的属性和关系。这些要素构成了题库系统模型。 (二)知识点 知识点是由知识元构成的最小教学单位。知识点通过编码来识别,并且每个知识点包含名称和内容。知识点的通用属性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科、章、节是知识点的集合,如果将知识点也看成知识点的集合,那么知识点是一个递归概念,即知识点包含知识点,所以知识点可以构成知识树。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UML的类图表示知识点模型如下

43、: 图1.知识点关联关系模型 (三)题型 试题题型是试题的模板,试题题型控制试题的采集与试题样式的生成。试题题型采用编码唯一标识,题型包含名称、试题描述。试题题型属性如下: 试题描述 描述试题题干、题支与答案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可以描述答案的默认值,也可以指定答案的来源(答案可能就是某一题支) 试题题型描述试题各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常用的试题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分类。这些题型分类如下: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UML的类图表示试题题型模型如下: (四)试题 试题是教育测量的基本单位,也是题库建设的基本实体。通用题库的试题模型关注试题的结构、试题的表示形式和试题的属性,而不

44、关注试题的具体内容。试题的属性描述试题统计相关的难度、区分度、使用次数、答题时间等。试题的属性如下: 试题的结构包括试题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试题的物理结构就是试题的存储结构,这会根据不同的要求而采用相应的存储介质和存储方法。试题的逻辑结构独立于试题的物理结构,而试题的物理结构依赖于逻辑结构。所以,研究试题的结构主要研究试题的逻辑结构。试题由题干、题支、答案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五)多媒体 传统的试题在表现形式上只包含文字和图片,现在的试题是由多媒体构成,这些媒体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文件等。因此,试题相关对象也是多媒体组成。多媒体分类如下: (六)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对考试目

45、的、考试知识点、考试目标、试卷结构的定义。考试大纲为试卷的生成提供了依据。 考试知识点来源于试题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点考查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分成多个级别,包括:了解、背诵、判断、理解、运用等。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与试题的难度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正相关关系,即考查要求越高试题的难度越大。 试卷结构定义试卷的题型结构、题型分数比例、题型难度分布等。试卷结构的定义为试卷的生成提供了模板。 (七)试卷 试卷是根据考试大纲筛选出的试题的集合。试卷本身是通过考试大纲来定义的。试卷的属性可以包含:试卷分数、考试时间、答题方式等。与试卷相关的概念有答卷、试卷答案,答卷和试卷答案都与试卷的结构有关系

46、。试卷、答卷、试卷答案的UML类模型如下: (八)通用题库模型 通用题库系统主要包括试题、知识点、考试大纲、试卷等概念。试题的集合构成试题库,知识点的集合构成知识库,考试大纲为试卷的生成提供模板和依据,试卷可以通过程序自动生成或者手工指定。 采用UML的类图表示通用题库模型如下: 图6.通用题库模型 通用题库模型描述了知识点、题型、试题、考试大纲、试卷的关联关系以及由关联关系产生的关联类。模型采用UML阐述了建立题库所涉及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些概念和关系是建立题库的基础。 三、结论 通用题库的相关概念是分析题库的基础,UML的类模型能比较准确表示分析结果。通用题库涉及的概念包括:试题、

47、题型、知识点、考试大纲、试卷等,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找出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题库的结构模型。这种模型是结构模型,没有定义操作功能和计算方法。题库的操作功能和计算方法可以在具体题库的建设中提出。本文提出的通用题库模型在题库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雅各布逊,布奇,朗鲍.统一软件开发过程(影印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巍,王庆春.统一建模语言与软件工程J.软件导刊,2008,8 3屈喜龙.UML及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5,9 4李思广,林子禹,胡峰,潘小劲.基于UML的软件过程建模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

48、,6 5徐清振,肖成林.题库试题分类的研究与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24:3 6钟吉湘.基于校园网的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1:26 Windows 7与G45显卡驱动不兼容Q一台计算机使用G45主板,蓝光光驱,一直可以正常播放蓝光视频,最近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播放蓝光电影一半时出现蓝屏死机等问题,请问这是什么问题造成的? AG45主板采用集成显卡,而Intel推出的老版本G45显卡驱动程序存在BUG,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使用第三方的视频播放软件长时间播放DVD或者蓝光视频后,会出现蓝屏死机的问题。建议你更新G45主板集成显卡驱动程序,一般问题可以解决。下载地址: 傻博士有话说: 在更换或升级操作系统后,计算机出现一些死机、蓝屏、黑屏等故障,多半与新操作系统与原有硬件驱动程序不兼容有关,遇到此类问题,建议朋友们多关注一下硬件厂商的驱动程序更新情况,以便尽早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