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表格式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544609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专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专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表格式(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科目: 化学教学对象: 九年级课时: 3课时提供者:荆贵清单位: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桃苑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来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13120页。本课题共3课时,第一课时为二氧化碳的性质;第二课时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第三课时为一氧化碳。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二氧化碳是我们密切接触的地分常见的重要物质,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三不能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与水发生反应、与石灰水反应等,不仅使学

2、生学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了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而且再次体会到了如何研究并获得物质性质的方法,即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在化学思维的引导下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通过注重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的教学,学习有用化学。如干冰的人工降雨奥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和干戈涸深井前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汽水饮料的制造原理等,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光合作用、灭火、气态肥料等,可发帮助学生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观念,进一步体会到二氧化碳及其性质知识在生活

3、和生产中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化学素养。本节课,无论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还是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观念,都可以十分有效地使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得到良好提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力奠基。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4.通过网络技术的情景创设,“狗死洞之谜”,“制取汽水”,“干冰升华”,激发兴趣,加强化学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通过实验探究

4、引导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再由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方法推得其灭火等用途。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分析推断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观念。6.通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探究,使学生明确控制变量平行对比实验组的实验探究方法设计思路。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使学生学到二氧化碳的性质,理性地认识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体会学心如何研究并获得物质性质的方法,即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并在化学思维的引导下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8.通过注重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的教学,学习有用化学,可

5、以培养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知识的力量。培养成功感和自信心。9.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光合作用、灭火、气态肥料等,可发帮助学生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观念,进一步体会到二氧化碳及其性质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化学素养。10.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十分有效地使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得到良好提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力奠基。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对二氧化碳这一物质及其他的一些性质事实有了初步了解,如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道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6、、分析现象、得到结论,并进行过一些如分子运动、质量守恒定律、氧气性质、蜡烛燃烧生成物、人呼出气体成分与空气有何不同等实验探究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学科思维能力,懂得了化学知识的获取、对物质理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就是实验探究。故而,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三不能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与水发生反应、与石灰水反应等,应为水到渠成,仅是探究能力和方法、化学思维能力的再一次培养提高。当然,CO2是继O2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CO2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O2的学习中形成了

7、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CO2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化学思维观念,在前面学习空气、氧气等物质时已获得初步感知,本节旨在以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为载体,进一步构建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决定关系,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高度。通过注重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的教学,学习有用化学,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光合作用、灭火、气态肥料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

8、生活和环境,认识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大作用,再次体会到化学的魅力。学生在这一方面乐此不疲,男生显得更为有兴趣,这是提高男生学习劲头的突破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标指出,要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新课改要求,采用合作、交流、互动、探究、自主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这是本节

9、课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进行实验探究的策略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堂课准备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CO2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向石灰水中吹气;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因为学生当看到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轻易地得出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这是探究的关键点和提升点。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

10、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化学思维观念理性构建:本节课中,教师主要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展示,创设问题情景,提供系列教学资源材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建构发现性质与用途方面的联系对应性,得到结论。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心态;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的实验探究。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提问,请说出你对二氧化

11、碳这一物质的认识。组织学生列举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与二氧化碳有关的事例,推测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回答。交流发言、讨论。课前,请学生已收集有关二氧化碳的信息,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激发学生主体参予意识。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问题:二氧化碳究竟有哪些性质呢?通过网络技术情景创设:狗死洞之谜,制取汽水,干冰升华,灭火探究实验一猜测: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可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能会变成无色液体或固体;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浑浊。实验探究二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产生认知冲突: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色?(提出问题,引入进一步探究。二氧化碳与紫色石

12、蕊试液的作用是本节课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验证假设,并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组织学生第二次探究。设计实验方案:(一)向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吹气,将所得试液滴到石蕊试纸上;(二)取两张石蕊试纸,一张滴蒸馏水、一张保持干燥,同时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分组实验。学生第一次探究。提出探究任务:向石灰水中吹气;向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多媒体播放自制的课件:紫色石蕊试液自述。观看课件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集体交流、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化学思维由现象得出结论,验证猜想。写出有

13、关的化学方程式明确探究任务: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的原因。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猜测原因、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设。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各小组的验证实验。猜测:石蕊变红的可能原因有空气、水、二氧化碳与水作用后的产物;二氧化碳本身等。设计实验方案:(一)向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吹气,将所得试液滴到石蕊试纸上;(二)取两张石蕊试纸,一张滴蒸馏水、一张保持干燥,同时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分组实验。激发兴趣,加强化学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头脑中勾勒出对二氧化碳的初步认识,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

14、事实做出合理的猜测。培养化学思维能力三、二氧化碳的用途提出问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何关系?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在实际中的用途和要解决的几个实际问题材料,狗死洞之谜, 制取汽水,干冰升华,灭火等。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小结、板书。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学习平行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培养化学思维能力四、课堂巩固练习五、作业布置。学生先做下发的纸质材料上的练习题目,后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展示内容并交流巩固提升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

15、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阅读完了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

16、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用于课堂中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2.自我评价表:我是这样评价自己A(优秀)B(良好)C(合格)选答从网上收集的数据量比较多能够完成任务较少根据收集的数据做成的统计图主动合作完成

17、依照同学才完成不能完成对收集到的统计图的信息描述自己能描述与同学合作才描述不能描述平时对报刊杂志的统计图态度关心有时了解根本没在意在小组中工作表现最出色较出色应付式做出的统计图的效果形象优美较形象普通3.我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A(优秀)B(良好)C(合格)选答小组成员工作态度情况积极较积极应付式小组成员完成工作过程迅速按时完成不能按时完成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过程有交流讨论有交流没有交流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强较主动一般4.教师评价:评价我的学生A(优秀)B(良好)C(合格)选答学生对统计图上的信息描述表达清晰能基本描述不能描述学生制作统计图完成情况全部能完成大部分能完成少部分完成学生对本节网络教学态度非常投入较积极应付式学生们分工合作情况分工明确,合作有效有合作,但分工不尽合理分工合作不合理八、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性质: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三不能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浑浊二、用途:灭火,光合作用,气态肥料,化工原料三、联系:性质决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