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天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542589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1.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RFID天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RFID天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RFID天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RFID天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天线安装与调试实训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训报告姓名 学号系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班级_指导教师实训名称天线安装与调试完成时间: 2013年 月 日目录1 物联网常用天线简介 32 物联网天线常见参数 33 物联网常用器件安装测量记录及分析 44 标签天线制作及测量分析 13参考文献 151物联网常用天线简介物联网(The In ter net of thi ngs)的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 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 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天线的基本功能:将由发射机(或传输线)

2、送来的高频电流(或导波)能量转变为无线电波并传送到空间;在 接收端,则将空间传来的无线电波能量转变为向接收机传送的高频电流能量,因此,天线可 认为是导波和辐射波的变换装置,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天线种类首先按天线用途分:可分为基地台天线和移动台天线(1) 按天线的辐射方向可划分:可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2) 按工作性质划分:可分为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3) 按天线的极化方向分还分为水平极化天线及垂直极化天线(4) 按频率分类:长波天线,中波天线,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2物联网天线常见参数(1) 天线的增益: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基站 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3、。(2) 带宽:这也是一个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天线是有一定带宽的,这意味着虽然谐振频 率是一个频率点,但是在这个频率点附近一定范围内,这付天线的性能都是差不多好的。这 个范围就是带宽。(3) 输入阻抗:天线输入端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称为天线的输入阻抗。(4) 反射系数(r):反射电压/入射电压,为标量。(5) 电压驻波比(Vol tage St anding Wave Rat io波腹电压/波节电压(6) (Return Loss)入射功率/反射功率,为dB数值(7) 波瓣宽度:主瓣最大辐射方向两侧,辐射强度降低3dB的两点之间的夹角定义为主瓣宽 度。主瓣宽度描述了天线辐射能量在主瓣方

4、向的集中程度。主瓣宽度越窄,天线的方向性越 好,作用距离越远,抗干扰能力越强。(8) 前后比:主瓣与后瓣最大辐射强度之比。典型值为2030dBo(9) 极化特征:电磁波的极化形式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线极化又分为垂直极化 和水平极化。移动通信中常用垂直极化天线。3 物联网常用器件安装测量记录及分析3.1 实验目的了解物联网常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常规性能与测试方法。3.2 实验仪器和设备(1) 任一款网络分析仪1台;(2)射频测试附件1套;(3)匹配负载1只;(4)待测电缆1根3.3 实验原理当电缆的末端接上匹配负载时,其输入端的驻波比即是电缆的驻波比。仪器接入电 缆与不接入电缆时,信号的减

5、少即插损。3.4 实验步骤1. 接通网络分析仪的电源,按下电源开关,等待屏幕上显示测量界面。2. 根据器件的工作频率,设置仪表的测量频率,仪表的测量频率宽度一般大于器件的 工作频率宽度。设置仪表的起始频率为10MHz,截止频率为1300MHz。按I FREQ.键,进入如图频率设置界面。在此界面下可以有以下软键可以通过侧面按键选中设置Start MHz10.000 000Stop MHz100.000 000Center MHz45.000 000Span MHz90.000 000CW MHzI.MHz Stop MH z例:设置起始频率为1 MHz,截止频率为1300MHz步骤如下:I 丄.

6、J丄,一 I 丄.J_0_,3. 调节扫频信号源输出电平的大小。按信号源输出设置键 POWER ,进入如图电平设置 界面,设置幅度为0dBm,步骤如下:iLeVeV J亠丿 J皿j4. 设置参考电平按 level键进入参考电平设置,测量时按各项菜单对应软键可进行相关通道参 考电平以及参考电平位置的设置。A Ref Level例:设置A通道参考电平为-40dB,步骤如下:_ i_dsJ5. 设置栅格幅度按此对应软键可以进行相应通道栅格对应幅值设置,范围在1-10dB。 例:设置A通道栅格幅度为8dB,步骤如下:I CHANA Scale/div6. 通道校准按仪器校准设置键CAL 进入校准界面。

7、在此键状态下可选择“通道路径校准” “电,桥校准”、更加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通道校准,主要是对用户的线缆进行校准。通道校准时连接如下图,操作按键顺序 CALPath Cal7传输参数(即,衰减或损耗)的测量。通道校准后,用待测元件替换双阴接头(如 下图),此时显示器上有一定的衰减数据。打开频标的开关并设置需要观察的频率点。通过 频标的指示,可以读出器件各个工作频率值及相应的衰减或损耗数据,填入表 1中的插损 1。表1频率MHz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插损1 dB0-0.12-0.17-0.24-0.32-0.33-0.38-0.36-0.41-0.40插损2dB

8、0.02-0.10-0.15-0.22-0.27-0.30-0.35-0.34-0.37-0.398. 将器件反向接入该连接线路中,重复以上步骤,记录观察的频率点相应数据。填入 表 1 中的插损 2 中。9. 电桥校准 电桥校准,主要是对驻波电桥及线缆等进行校准。校准时,检波器电缆线接射频输出 端,通过驻波电桥,彼此连接。校准操作按键顺序一 皿 Cal,根据界面提示进行操作,依次进行开路校准。10. 驻波比(或反射系数或回波损耗)的测量。根据反射系数,可以换算出输入、输出 端的电压驻波比,也可以换算为回波损耗。如果反射系数过大,就会导致反射损耗 增大,并且影响系统的前后级匹配,使系统性能下降。

9、电桥校准后,将被测器件的一端接在电桥的输出端,另一端用同轴匹配负载连接, 如下图:驻波电桥DUT反射特性测量,使用驻波电桥(外检波)图3-5改变频标的频率值,读出各个频率值及相应数值,填入表2 中的驻波比。表2频率MHz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驻波比1.0451.0471.0431.0441.0461.0441.0451.0481.0451.061回波 损耗 dB27.1027.9027.7727.8127.2428. 3827.8928.2627.3627.37重复以上步骤10,只是改测回波损耗,记录观察的频率点相应数据。填入表2 中回波 损耗。3.5 测试

10、分析1. 描绘出传输线插入损耗的频率特性图。2.计算当反射系数为0.2时,对应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实验二 物联网常用天线回波损耗的测量一实验目的了解物联网常用微带天线的常规性能与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任一款网络分析仪1台;(2) 射频测试附件1套;(3) 转接头1只;(4) 待测微带天线1个。三实验原理微带天线是一块厚度远小于波长的介质板(称为介质基片)和覆盖在他的两面上 的金属片构成,其中完全覆盖在介质板的一面称为接地板,而尺寸可以和波长相比拟的 那一面称为辐射元。微带天线以其重量轻、剖面低、平面结构且易于其它电路集成等优 点,可广泛用于物联网领域。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标量网络分析仪

11、测量天线的反射特性。 四实验步骤1. 接通网络分析仪的电源,按下电源开关,等待屏幕上显示测量界面。2. 按下RF ON,使屏幕右上方的变为RF ON。4. 根据器件的工作频率,设置仪表的测量频率,仪表的测量频率宽度一般大于器件的工 作频率宽度。如果这里被测器件的工作频率为1.1MHz至1299MHz,可设置仪表的起始频 率为1MHz,截止频率为1300MHz。这里,设置仪表的起始频率为10MHz,截止频率为 1300MHz。按FREQ.,键,进入如图频率设置界面。在此界面下可以有以下软键可以通过侧面按键选中设置FreiStart MHz10.000 000Stop MHz 100.000 00

12、0Center MHz 45.000 000Span MHz 90.000 000CW MHz例:设置起始频率为1 MHz,截止频率为1300MHz步骤如下:Stop MH z5. 调节扫频信号源输出电平的大小。按信号源输出设置键POWER ,进入如图电平设置 界面,设置幅度为0dBm,步骤如下:eve 一亠丿一 -dBmj6. 设置参考电平按 level键进入参考电平设置,测量时按各项菜单对应软键可进行相关通道参 考电平以及参考电平位置的设置。这里是设置B通道参考电平。例:设置A通道参考电平为-40dB,步骤如下:A Ref Level7. 设置栅格幅度按此对应软键可以进行相应通道栅格对应幅

13、值设置,范围在1-10dB。这里设置B通道栅格 幅度为 10dB。例:设置A通道栅格幅度为8dB,步骤如下:I CHANA Scale/div8. 电桥校准电桥校准,主要是对驻波电桥及线缆等进行校准。校准时,检波器电缆线接射频输出端,通过驻波电桥,彼此连接,如图。校准操作按键顺序示进行操作,依次进行开路校准。图校准连接图9. 回波损耗的测量。电桥校准后,将被测器件的一端接在电桥的输出端,测试连接示意图如下: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口口口 口口口口 口口 口 口口 口驻波电桥duT反射特性测量,使用驻波电桥 (外检波)图3-510. 接上天线后得到天线的测试曲线,改变

14、频标的频率值,读出各个频率值及相应数值, 填入表中的回波损耗。表1频率MHz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回波 损耗 dB-0.21-1.23-1.33-0.420.731.6216.473.603.245.68五测试分析1. 描绘出微带天线回波损耗的频率特性图。悄冋波眾耗的腿率荷負E,伽2. 当回波损耗为20dB,换算出对应的电压驻波比和反射系数。4标签天线制作及测量分析4.1制作及测试概要根据文献选一个天线结构,再用铜皮按照文献天线尺寸剪出来,贴在基板材料(可选 用纸或塑料等)上,再用导电银胶和胶带等把芯片粘上,最后用读写器测试是否能读到。 通过对标签天线进行测

15、试,测试其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若不能读到,可用刻刀和尺子对 铜皮进行刻切调试。一种小型化UHF频段弯折标签天线本研究首先对折合振子标签天线进行设计.为了标签天线小型化和提高标签天线输入口的电 压,提出将折合振子天线进行弯折变形,通过改变天线的结构参数来实现和芯片的共轭匹配, 标签芯片选用NXP公司提供的专用标签芯片SL3ICS1002G2XM,在9 15M Hz输入阻抗为2 4 j锻19 5Q,品质因数可达到8,提高了芯片输入口的电压,增加 RFID系统的识别距离天线结构出处:电子资源数据库天线结构:UHF线极化12dbi天线天线特点:天线应用常见的材料,且馈电方式简单,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等

16、特点;此种天线 的引入,极大地提高天线的轴比和阻抗带宽。其读写距离远,而且数据处理速率很高,效率 相对HF频段要高性能参数:该天线采用的芯片在日15 胡寸的卩且抗34. 5jS15呈现明显的容抗。采用Ansoft- 司的电磁仿真软件肝弟讥0对天线进行苗至经过调试和优化得到天线的沁曲线,如團 目所示。该天线井别在日05冊工和眈0皿有两个谐振频率。在日05皿工时311为一孙dB;在 S20蚯时,Sllft-37込这两个谐振频率都比较窄,通过调整天线,使两个谐振频率靠 jfi915 MHz,以34到増加带宽的目的。该天线増益在恥 毗时仿頁结果为0屈dB讥见團 满足KFID系统读取的要求。-8一昌|8

17、irB+5 9mnr*iL-5,9!ntTL_21SIBII11 -1项目描述频段*902-928 MHz带宽26MHz増益l2dBi半功率角39电压莊號比1.3最大功率100Wso n极化方式WH隆接头N-Female前后比28昉雷直流接地天线外壳ABS最大挤风力60 m/s天线结构示意图如下:4.2 测试步骤测试的设备由于仪器、场地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不能测标签天线的具体技术指标, 主要通过阅读器、阅读器天线辅助测量能识别的最大距离。需要的设备有标签阅读器、 阅读器天线、电脑等,测试步骤如下:1)把读写器通过RS232 口与PC机连接2)选用高频电缆连接读写器和天线。3)使用配套的电源变换器

18、给读写器供电(+9V)。4)在PC机上运行读写器配套软件,对读写器进行工作参数设置和读写测试。5)先将电子标签放在纸板上,考察阅读器天线及标签天线摆放位置对读取距离的影响:将 标签天线先放在离阅读器很近的地方测试,发现阅读器能正常识别;慢慢增加标签天线 与阅读器的距离,测试阅读器能识别其最大距离4.3 测试分析1、填写测试数据阅读器天线摆放位置标签天线摆放位置读取距离单位:米备注平放桌面水平0.4读取时间为2s平放桌面垂直0.4读取时间为3s平放桌面左旋转45度0.45读取时间为2s平放桌面右旋转45度0.45读取时间为2s2.若不能读到,分析原因。(1)由于介电常数不一样导致的。(2)天线的

19、位置摆放不正确。2. 若能读到,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所测试标签天线在何种情况读取距离最大,给出分析结论 并分析原因。换句话说,即天线在有的方向辐射或接收较强, 在有的方向则辐射或接收较弱,甚至为零。 收、发天线具有互易性。也就是说, 对发射天线的分析,同样适合于接收天线。但从接收 的角度讲, 要保证正常接收,必须使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达到一定的数值。为此, 对接收天线的方向性有以下要求: 主瓣宽度尽可能窄,以抑制干扰。但如果信号与干扰来 自同一方向,即使主瓣很窄,也不能抑制干扰;另一方面, 当来波方向处于变化时,主瓣太窄则难以保证稳定的接收。参考文献1 UHFRFID标签天线设计、仿真及实践/章伟,甘泉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12 谭立荣,刘豫东,顾斌。 UHF 防金属标签天线设计技术综述。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08,6:34-443 于宝明,金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4 米志强,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