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524891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以现代教育媒体、 方法和教学设计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我认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德育方面现代教育媒体能用生动形象地具体事 物将抽象的知识表现出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易 于接受和理解,用现代教育媒体表现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为学生 提供学习的楷模,有利于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在教学方面,它为 教师的教学和自身知识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它也为学 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视、计算机网络教 室等媒体学习到丰富多彩的的知识,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质 量。列出你所了解的教

2、育技术方面的网站,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1.: /6dgww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主要内容是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比赛,最新信息、资 料下载,相关链接等内容。2.: 6dgww/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网这个网站的主要特点是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实现基础教育的 跨越式发展。主要内容板块有新课程、硬件看台、软件交流、网络技 术、网上教研、伢儿乐园、友谊链接等。网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你 认为教育技术教师应该为学科教学做哪些工作。1.对一线学科教师进行有关实用信息技术的培训。如。fla

3、sh.frontpage 等 的使用 与简单 制作。2帮助学科教师实现教学设计及课件的制作与完善。3帮助学科教师搜集一些实用小软件、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与资 料。第二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认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 认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感想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作用是很大的。 它所讲所教,多是教学个学习中的一些做基本也是最使用的一些技 术。在理论部分,我们详细的了解到什么才是教学优势技术,而且, 真正了解到教育不是单纯的粉笔与黑板的式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 部分是很丰富的,有些甚至我们自己的没有听说过,不过无疑的,这 些对于我们都是受益匪浅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4、的现代教 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作为 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对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的 要求越来越高;3,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其优势 表现在:1,教学信息多样化;2,教学信息组织的形式依然超文本方 式,不在拘泥于传统的板书;3,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很强,更加有利 于师生的交流;4,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以及处理的智能化。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初步学习,我深刻地意识到现代技术在教 学工作中的作用之重大,意义之深刻.现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 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

5、技术这门课程应运而生,它优化了教与 学信息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老师不再仅仅手持 粉笔和板擦,而是配备电脑,视听器材以及各种各样 it 设备等.它不 仅促进了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 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在学科 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 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现代教学技术创设了开放,合作,和谐的课堂教育模式,适应了 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现代教学技术的虚拟仿真效果使学生如临其境,使不可能进行的 实验在屏幕上展现,化微观为直观,化想象为直觉,化抽象为具体.现

6、代教育技术优化了学科的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使宏观现象的教学具体化. 现代教育技术使历史镜头在学生面前重现,使学生品味到历史的 真实感,发挥了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教学工作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但这无疑提高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和信息技术掌握水平的要求 .ppt 的制作,word和excel的使用,frontpage以及浏览英特网获取网络资 源等等都已成为一名教师必须运用自如的教学硬件 .这个认识更加坚 定了我的信心,一定要把这门课程学好,将它学懂,学深,学精.二,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悟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自身的科学教学,创新教学,运用现代技术教学的理念是至

7、关重要的,也是真正能够用心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2,坚定信心, 持之以恒.想学好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恰如学习网 页的制作时带给我的感触:制作一个网站就如同亲自建造一幢大楼, 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有自己特定的工作流程,环环相扣,紧密相 连,同时它也需要有着很好的设计功底.3,提高教师自身的各方面素 质修养想制作出一个成功的教学课件或网站,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基 础,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从学生的视野来选择表达的形式以化抽象 为具体;懂得创造怎样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懂 得怎样突破自己的局限,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过程中,专业技术的 不足以及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

8、因素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 难,但我坚信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丰富各方面知识,一定可以给学生一个满意的,新鲜的学习环境.三,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小结学习到现在,我对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学 习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我以后的工作增添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 的是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艺术蕴涵,更增添了我的教育责任 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不断努力,将自己的所 学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和工作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 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感觉老师对我们耐心的指导。第三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认识对现代教育技术在 中

9、小学应用的认识众所周知,教育是一切的基础,而中小学教育又是教育中的基础, 因此中小学教育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听教 育也逐步兴起,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也自然成了我们关 注的话题。现代的教育已经不单单是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 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更好地生活。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与学信息 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它的高科技性促进了素质 教育观念的确立;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 间;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现代 教育技术创设一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 神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

10、应该让学生作为主体,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 说,他们正处于少年时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东西,那么现代教育技 术就给中小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首先,现代技术已经渗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课堂也自 然离不开它。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学校提 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好坏关系到 能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学效果及质量。因此通过现代技术教 学,可以使学生及时获取重要的信息,让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比 课本本身更加重要。因为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只有从生活中学习才能 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是实施现代网络教育的核心条件,它不仅传输 教学内容和信息.而且

11、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教学资源管理工 作就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可能的条件,搞好资源建设和 综合利用,为学生提供适用的、有效的和优质的学习资源。由此可见, 教育中的三要素应为资源、服务和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去感受知 识,比如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讲述日食、行星等问题, 这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他的科 目也一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学习 键盘操作放在学习鼠标操作的前面,并且将其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但这种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某发现,如果一 开始学习键盘

12、操作,长时间的集中练习会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减 小,同时他们也会形成“计算机就是打字机”的错误概念,因此,他 们提出了“将鼠标操作放到首位”的观点。最后,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应用于与校外的沟通。学校可以通过主 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发布招生信息,联系各层 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教师可以自己上网收集素材或通过教育和科 研网交流教研信息。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内发布校园信 息。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校内组织网络兴 趣小组、建立学生网站、主页、校园电子刊物,网络讨论区等活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跨学校的信息交流及联谊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种种事例表明,

13、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 应用迫切需要一种既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需要,又有利于 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挥的新型教学软件。基于这种要求,学校 向全体教师提出了“积件”的概念,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时 注意“积件”的应用。“积件”是把课件的部分内容做成积木式的软 件,它可以是一个问题的讲解、一个实验的演示、一个过程的模拟、 一段历史的回顾、一个场面的展示、一个物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由地选择上课所需的积件配合教学,积件犹 如一种动态的教具,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空间、动态等方面 的不足,克服了教师上课受软件走向支配的缺点。电教=教育技术吗。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

14、应用现状 名不正则言不顺。本调研报告的开篇就遇到了调研对象的名称问 题:标题中的“现代教育”在现实中我们一般都称作“电教”。在机 构名称上,有人说“电教中心”的称呼早就过时了,应该叫“现代教 育技术中心”,也有人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也过时了,应该叫“信 息技术中心”也有人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就是信息技术,。 如果你到各地的某所学校去找“电教”部门,却经常会被指点到计算 机教研组去。名称的混乱是导致工作性质模糊和工作任务不明确的主 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学校电教队伍不稳定,电教人才流失的主要原 因之一,最终造成了学校电教难以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现状。关 于信息技术,本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内涵

15、与现代教育技术是不同的,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科学,已有 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当代最活跃、发展最快、最具渗透力的前沿 学科。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被应用于技术领域,研究发展出了包括调 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压缩技术在内的现代通讯技术;信息传输 的基本模式还被用来解释人类自身的感知过程、认知现象、学习机理、 脑生理过程等;信息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结合,产生了“信息教育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被合称为“三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信息科学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但信息技术并不等于现 代教育技术。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其实是一个研究对象较为明确的技术性学 科

16、,本文没有必要再做阐述。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尽管计算机已在 众多信息工具中取得了核心地位,但计算机毕竟只是信息机器之一, 计算机技术绝非信息技术的全部,更何况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学科 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这已是显而易见的,但现代教育技术、电教却 概念模糊。电教机构及电教学科的名称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颇有争议, 甚至“电教”是否算的上学科也有争议。时至今日,其名称的涵盖范 围是越来越大了,可传统意义上“电教”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了。 本调研报告无意探讨这个在全国范围中争论了几十年的“命名”问题, 因此在本调研报告中只好按照一般的书写习惯,混用“电教”和

17、“现 代教育技术”这两种名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 信息机器层出不穷,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一次次 地掀起了学校电教的热潮:先是80 年代的幻灯、电影,紧接着是90 年代不断更新换代的录象设备、卫星电视节目接收设备,现在是多媒 体计算机、inter网络。20余年来,每一种新技术(信息机器方面)的出现,都让学校花去了大把的外汇,可我们至今仍没有看到预 期的教育模式的改变。在全国范围,金融行业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 化)使存取款和购物付款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信的现代化使 我们告别了排队打电话的年代,一步跨入了移动通讯的时代,等等许 多的“现代

18、化”都让我们领略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快捷,而教育的 现代化却依然是雾里看花。由此可见教育的现代化比我们预期的要难 的多。1. 先进信息机器的配备并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 宗旨是:通过合理的教育、教学设计,来提高教育、教学的品质和效 率,扩大受教育面,因此,配备先进机器仅仅是手段之一,而非目的, 机器的先进程度也不能代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高低。然而,不可否 认的是,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中,受技术新成果诱导的因 数多了些,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投资效益因数的考虑少了些,对于厦 门市这样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开放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本次调研中发 现,市内各中学在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

19、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上的投资都较大,而且每年还在继续的更新和补充,各学科的教师和 电教人员中,很少有抱怨经费不足和设备陈旧的。相比之下,对直接 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劳动技能以及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实验教学设备、课堂演示设备、实习设施等 的配置却要少的多,许多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中, 70 年 代出厂的仪器设备仍然在艰难地维持着正常教学演示实验的开出,而 两年前购置的p II计算机却面临着淘汰更新的待遇。电视系统、计算 机设备和网络设施的高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普通实验教学经费 和学校其他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2. 信息机器的普及和使用也不等于是教育的信息化。什么是“教 育的信息化”目前

20、还没有权威性的界定,本人认为:教育的原则是“以 人为本”而非“以机为本”,因此,最大限度地扩展受教育者接受信 息的渠道,应该是“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信息化”绝非是用先进 的信息工具去淘汰传统的信息工具。现在一定不会有人说,“书写” 这种古老的信息交流方式会因为印刷术的出现而被淘汰,因为这已经 被几百年的历史事实所证实,但是,却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教育的 信息化就是用电脑和网络淘汰黑板。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机器所能传递的信息仅仅是教育、教学信息 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当前学校教育中,最缺少的是学生对自然的直接 感知和体验,以及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通过信息机器 所能提供的都是间接的、人为加

21、工过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多 媒体等各种先进的信息机器向学生展示梨的外观特征和内在性质的 信息,使学生认识梨,但要知道梨的味道,最好的、最有效的办法还 是让学生亲口尝一尝。现实中存在着“盲目夸大信息机器在教育、教 学中的作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评价存在偏见。许多人都片面地把先进信 息机器的配置情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硬件条件的标准,进而认为硬 件条件的好坏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些设备的 使用率,学校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教育部门和学校老师也没有在这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长期以来推行 的应试教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错误的

22、观念; 贪大求新、放弃实用、忽视基础。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机器 日新月异,一些学校热衷于追逐潮流、盲目攀比,造成了大量的重复 购置和脱离教学实际需求的硬件高消费。一些学校的电教设备库房成 了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历史博物馆”,可以找到各个时期的各种档 次的机器;电脑和网络设备的更新更是频繁。当我们在为每间教室配 备多媒体系统、吊装价值几万元的液晶投影电视的时候,却惊奇地发 现:比我们国家经济实力更强的发达国家学校教室中仍然在普遍使用 着廉价的光学投影机和幻灯机(从教委系统 xx 赴德国考察人员拍摄 回来的录象资料中看到),他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熟练地操作教室中 的录象机、录音机等常规音像设备,应用

23、自如,而我们的老师中却还 有一些人录音机操作考试都不能合格(指小教自考的“教育技术”考 试)。 电教成了“选优评先”的包装手段。各种教学观摩和“选优评 先”中,电教手段的使用被列为考评的重要项目之一,有时甚至成了 参评的必备条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多媒体 技术、网络技术的热情,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参选教师为了晋级升职的 需要,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去请求高手帮助,定制电教 教材,通过电教的“包装”上好一堂“观摩课”,但却无力也无意在 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始终这样做,结果只能是临时抱佛脚,到了要“表 演”时才想到电教,而电教专业人员却常常扮演着替人做嫁衣的角色, 至今并没有有

24、效的手段来衡量教师平时教学使用信息机器的频度和 熟练程度,学校电教其实成了服务于学科教师晋级升职的敲门砖。电教的包装还体现在“选优评先”的评比过程中,参选的课例都 要拍摄成电视录象,用录象带去参加评选,因此电视中的电视剪辑技 术大派用场:一节完整的课可以分段拍摄剪辑合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失态、错误乃至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合理都 可以通过补拍镜头的方法修正,一些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如:课 堂时间的准确控制、讲解过程的连贯和整体性、对教材的熟练等)在 这里都被忽略了,而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先进程度和加工技巧却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本人认为:为“参评”而制作的“课堂录象”与为教学而制作的“教学电视 节目

25、”是有本质的区别,前者重点表现的是教学过程、教态、课堂的 掌控能力等教师因素,而后者重点表现的是教学内容、知识点等知识 因素,用制作“教学电视节目”的手法制作“参评录象”,这种评比 不能够反映参评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不利与鼓励教师 去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我省的有些地区,也采用录象带参评的做法,但同时规定。必须 使用单机拍摄(面向教师的中景镜头),允许必要的摇、移、推、拉, 但不得剪辑,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3. 课件应用的误区。“课件”一词是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入学 校教学领域之后,才开始流行的,因此自然就与多媒体技术相关联, 甚至在概念上被等同了。本人认为:课件,其

26、实就是课堂教学中,按 照一定的教学理论(或原则)设计的,用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或讲清 某个知识点的一个(或一组)要件,按照这种观点,课件就有多种形 式:幻灯课件、电视课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演示实验课件等, 精心设计的学生练习方案和讲解用的挂图等也是课件。教学的手段是 多种多样的,媒体工具的种类也很多,并非只有“多媒体”,教学设 计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有一幅题为“机械化”的漫画作品,画的是某人设计了一套极其 复杂的机械装置,用来完成“打开房门”这一简单动作,该漫画的作 者以此讽刺生活中那些把简单的事情有意搞复杂化了的行为。但在许 多“课件”应用中,我们却看到了类似的弃

27、简就繁的情况:清楚明了 的板书被搬到了小小的电视荧屏上;用一块木板加一个小木块就可以 在讲台上直接演示的“滑梯实验”(小学低年级教材)也做成了虚拟 的电脑动画课件,而且还能在各地的某次课件评比中获奖;配音解说 代替了老师的现场讲解;,似乎所有的信息通过屏幕来观看、通 过扬声器来聆听就是现代化、信息化了。课件应用的另一个误区是。把复杂的目的简单化了。正如我的另一篇文章cai课件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负面效应中所提到的,多 媒体技术可以虚拟出各种二维的和三维的空间结构模型,在几何等学 科的教学中,使用“模型引导”的方法,虽然可以较轻松地完成一些 知识难点的讲解,但却无益于培养学生自主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

28、维能 力,犹如给学生的思维加上了无形的双拐,实际上是降低了对教学最 终目标的要求。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创作的cai课件,势必成为 引导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应付各种考试的工具,虽然得到一些家长和 教师的欢迎,然而却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课件应用的再一个误区是。喧宾夺主。多媒体技术能够展现的图、 文、声花样繁多、新奇,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有些课件在 这方面下了许多工夫,在各种课件评比中,新奇的多媒体画面甚至也 能打动评委们的心,使他们忘记了课件的最终教学目的。我们不禁要 问,在这里被激发的“兴趣”是什么。是关于教学内容的,还是媒体 效果的,或是二者合一。本人曾看过许多加上了精美配音、配

29、乐的课 件(但不是用于音乐课教学),开头有花俏的片头,末了还有大串制 作人员名单的字幕,这种“精美的效果”是否有助于知识的讲解,值 得质疑。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大教师学习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积极性 较高,对各种多媒体制作工具硬件、软件的使用培训还有较大的需求。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其中所存在的,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观念上的误区,这种误区与90 年代的“电视 录象热”有着相似之处,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加以正确 的引导。4. 学校电教的生存危机。学校电教投入高、技术难却成效低,使 电教机构本身面临生存的“危机”。一些学校花费一二百万元配置一 套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几年下来能制作几部教学电视片

30、。更何况有些 机器其实仅仅是一种供参观的摆设。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技术手 段,有人说这将给冷淡了几年的“电教”注入新的活力。而事实上, 业已存在的学校电教队伍,乃至全国自上而下的电教体系结构却被这 一“新技术”搞的支离破碎一些省市的电教机构甚至已被解体,我市 中学的电教室(中心)几乎也都被“计算机教研组”合并(其实是吞 并),除少数中学还有少数的专职电教人员外,其他学校的电教人员 都已不再是专职,或不再是教师编制,他们一般都需要承担学校“计 算机”或“劳动技术”课的授课工作,才能够保证正常的考评工作量。 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使许多人感到了迷茫和困惑,对学校电教何去

31、 何从深感忧虑。本人认为,电教面临困境的原因应该是:观念的误区和机构设置 的不合理所造成:从80年代的投影幻灯热,到90年代的电视录象 热、卫星电视热,再到现在的计算机热、多媒体热和网络热。到头来, 究竟什么是电教、什么是教育技术还没有定论;学校电教的职责范围 是什么。电教人员是教学人员吗。这些基本问题还依然模糊。信息技 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学校也准备在中小学 中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教材体系, 从目前一些省市编写的试用教材的内容来看,大多仅仅局限于计算机 的使用操作方面(其实就是原来“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翻版),没有 反映信息技术学科的全貌。这种教材

32、如果在学校推广使用,将在观念 上给人产生更大的误区,使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操作技 术”,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技术”。 如此一来,电教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对于“信息技术”和“现代教 育技术”,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本文开头部分有论述)长期以来,学校电教始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当学校的电 教设备较稀少时,这也许是合理的),电教与教学常常被人为地隔绝 开来,电教成了教学过程的一种点缀,如果说80 年代的幻灯、投影 对当时(粉笔加黑板)教学的点缀还算的上是雪中送炭的话,那么 90 年代电视录象应用于教学中的高投入和低效益应该可以算是曲高 和寡(费用太高)的阳春白

33、雪了,它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教 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无论如何“电教”起码还是独家经营的买卖,没 有生存的危机。现如今,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火热,计 算机和网络正逐步进入到家家户户,大大削弱了学校电教机构对实施 现代教育技术的垄断地位,在多媒体和网络这些领域中,电教人员也 不再是行家里手了,他们渐渐失去了以往的技术优势和掌控设备的优 势,自然而然地也就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其实这也未必是坏事,它预 示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趋成熟,它必将更加贴近教学,并最终融 入教学,但也又一次对专职的电教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5. 在学校体系中,“电教”的自身定位问题,一直是电教发展面 临的主要困惑之

34、一。有人说,电教的发展要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几 年前的提法是以电视录象为核心),这种观点导致了学校电教机构的 “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其实最终是“电教”被“计算机”的同 化,电教人员从音像技术人员变成了网络技术人员,但始终都没有摆 脱“技师”的形象。学术界认为:“电教”必须脱离“电”的影子,于是称其为“教 育技术”,按照国外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各种人、各种思想、各种设备、和组织机构。而这些人、方法、思想、设备和机构是在分析人类学习中 的所有各方面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实施、评价和 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XX年)。于是

35、“电 教”又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几乎是校长能管的都是电教要管的)、 侧重理论层面的学科。这种观点为电教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奠定了理 论基础,也导致了高校电教专业从物理系转到了教育系,毕业生的学 位从“理学”变到了“教育学”,当然学科知识体系的组成也相应地 发生了巨大变化,电教人员摇身一变又成了教育理论学家。调研中发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电教”在人才需求上仍然是 短线专业,但事实上需求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硬件管理人才和能 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应用软件的“课件”制作(并非创作)人才,对 电教人员介入学科教研,提供教学设计乃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指 导,在观念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许多被分配到学校

36、工作的电教 专业的毕业生(学士、硕士)都面临着“专业对口但却学非所用或用 非所长”的尴尬境地。6. 人才问题一向是各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硬件技术人员、电器 专家从来都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电教人才,在电教机构的创办初期, 学校多是抽调物理教师、仪器管理人员充实电教队伍,电教专业也多 是隶属物理系,开设课程以电子技术、电视原理、教学仪器等专业为 主,时过 20 年,电教人员姓“电”不姓“教”的格局依然延续。从 调研的情况看:许多学校的电教人员属于行政编制,没有参与教学, 主要从事学校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在新技术革命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电教是首 当其冲的前沿阵地,电教人员始终处在学习

37、、学习再学习的压力之下。 从 80 年代开始,首先是面对一批又一批闻所未闻的泊来之物和一次 又一次的更新换代;接着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法,编导、摄像、剪辑、 灯光、音乐、美术等无一可不学;然后是研究学科教材、教学法、教 学规律和教育与教学理论;现在又面临推广多媒体应用和普及计算机 技术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在短期内无师自通地成为行家里手,还肩 负着培训广大学科教师的重任。可见其道路之艰辛。大浪掏沙,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些通过电教的洗礼,掌握了 时新技术的人才,挡不住利欲的诱惑下海了;又一些不堪学习新知识 的重负,另择良途逃避了,剩下的可谓是死心塌地的敬业者。然而他 们又得到了怎样的待遇。首先,电

38、教涉及专业学科的多样性、队伍成分的复杂性和工作性 质的多变性造成的电教人员多能而不专的现实,注定了职称评定中的 杂乱与困难。电教没有自己的技术职称系列,只能挂靠教师、实验、 工程、编导等系列参评,在晋级指标和职数限制造成的严酷竞争中, 电教人员往往是失败者。造成了电教队伍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寥寥无 几的现状,根据初步调研,各地的电教专职人员中,至今没有高级职 称者。其次,普通中小学不可能有足够的经费购置专业级的电视节目制 作设备,在盲目追求新潮的时尚下,幻灯、投影、录音等常规电教手 段受电视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冲击,处于长期被冷落的境地。在这种 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实中,“电教人员”只能成为校广播室的

39、技术员、 各种活动的摄影师、办公电器的修理工、电视播放室的管理员。一些 学校甚至把电教室当成是安置教学上不合格教师的部门,一定程度上 造成了对电教人员的歧视。第四篇: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教育学 092 班姓名:朱晓露学号:xx1324215对教育技术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的产生,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越 来越深。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 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物化形和观念形态两大 类。有形技术主要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无形技术 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 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

40、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 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在我看来是从对教学电影等音、视频媒体的设计、制作 及应用,随着教育技术领域的变化而变化。无论那一种媒体形式,只 有在教学中切实起到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教师 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 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它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 天地,具有活的灵魂。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的研究必须重视技术 应用的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道德、社会、文化、情感、意志、性格 等非智力因素

41、以及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改变教育 技术研究思维中单纯的科学主义倾向,在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和应 用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在通过技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能够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人类新世纪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现代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要以 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为主旨,现在教育技术要要创造培养现代人 的教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进步。因此,从教育技术上,相应的教 育必须从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导的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论、观念,走向 信息时代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人文素质为主导的进步。所以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基于计算机多 媒体技

42、术和数字化网络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迅速兴起的一 门教育学科。它是对应于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不同于其它科技,与人 的创造能力关系最大的创造物,所以,应为推动信息时代以人的发 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实现而服务。第五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一、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教师层面上来看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 时,教师这个行业的竞争同样也是很激烈的。因此对教师专业素养也 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指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人文素养。 其中教育的人文素养是基本素养,素养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教师在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43、方面主要表现在能合理地、科学地利用技术能力, 能够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的水平,对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做的了解已 达到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2从学生层面上来看根据我们所知道的学习者的定义。学习者是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 责任,并以自身的发展需求参与教育过程的人。可见学习者不仅是客 体而且还是主体。在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技术中,学生只是由教师凭着 自己的经验和对书本的理解的讲解来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视野得不到 充分的扩大。而在融入了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后,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这 种技术再去了解上课不懂的地方,而且可以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 容,甚至可以学习在书本上没用涉及到的知识。3从社会层面上来 看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4、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要运用科学技术。没用实现科学技术的革命,就 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同时对人才的培养也有影响。可以说在当 今时代中,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结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二、意义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现代教育 手段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并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 育观和新的人生观。三、技术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 技术方法主要从宏观山看有:课程开发技术、课程计划技术等。在微 观上看有:计算机辅助课堂教育技术、远距离卫星广播电视教育技术、 多媒体个别化教育技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 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等。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