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法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519222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汉语词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古代汉语词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古代汉语词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词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词法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汉语(词法)1古代汉语“语法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何亚南古代汉语(词法)2 第二节 词法 词法的内容包括实词词法和虚词词法。以下介绍的内容是虚词词法中的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一、代词 代词的句法功能大致与名词相类,可以在句中充当的主要成分有主语、宾语、定语。以下将要介绍的代词有五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一)人称代词 顾名思义,人称代词是指称人的代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和反身代词,我们主要介绍三称代词和单复数问题。1.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7个:吾、我、卬;余(予)、台(y)、朕。其中最常用的是“吾、我、余(予)、朕”5个

2、。(1)吾、我古代汉语(词法)3 “吾”(甲骨文写作“鱼、”等)和“我”都是产生很早的第一人称代词,在早期的文献中,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文献中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指出:“吾”用于主位和领位,不用于宾位。除非在否定句里,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时候,“吾”才可以用于宾位。“我”字用于主位、领位和宾位。在原始时期,王力先生推测说:“我”字只用于宾位,“吾”字则用于主位、领位,这就是“吾”、“我”在语法上的分工。例如: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论语雍也)(主、宾相对)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领、宾相对)

3、吾君杀我而不辜。(墨子明鬼下)(同句领、宾相对)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同句主、宾相对)这一现象在论语、孟子等文献中反映尤为明显。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古代汉语(词法)4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战国以后“吾”字用作宾语的例子逐渐多见。例如: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庄子田子方)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嵇康与山巨渊绝交书)(2)余、予 “余”、“予”二字同音,二字的差别可能只是时间或地域的不同形成的。它们大多用作主语、宾语,很少用作定语。例如: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左传僖公十年)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

4、视犹子也。(论语先进)就先秦文献来看,甲骨文、金文、左传、国语多用“余”;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多用“予”。(3)朕古代汉语(词法)5 “朕”最初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一般只用作定语。例如: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尚书舜典)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春秋以后可以用作主语,这在屈原的作品中常见。秦代以后,“朕”成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4)卬、台 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除了尚书和诗经以外难见其例。例如: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魏晋南北朝以后又产生了几个新的第一人称代词。例如: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鲍

5、照吴歌)吴人之鬼,住居建康自呼阿侬,语则阿傍。(洛阳伽蓝记景宁寺)古代汉语(词法)62.第二人称代词 在上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5个:汝(女)、尔、若;而、乃。(语音上声母均同)(1)汝(女)、尔、若 这三个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比较全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例如:女我克孥二人。(殷墟文字甲编3933)昼尔于茅,宵尔索綯。(诗经豳风七月)王曰:盂,若敬乃正。(大盂鼎)以上是用作主语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大克鼎)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尚书多士)”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庄子天地)以上是作宾语例。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庄子天地)今尔惟时宅尔宅

6、,继尔居。(尚书多士)古代汉语(词法)7使余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繁昌。(墨子名鬼下)以上是作定语例。三个代词中,“汝(女)”出现最早,甲、金文中都有用例,“尔”出现稍晚,“若”出现最晚。(2)而、乃 这两个第二人称代词主要用作定语,极少用作主语,一般不用作宾语。例如:乙卯卜,宾贞曰氐乃邑。(殷契卜辞173)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尚书洪范)以上是作定语例。朕心朕德惟乃知。(尚书康诰)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以上是作主语例。除了上列5个第二人称代词以外,诗经中还出现“戎”作第二人称代词的文例,一般作主语、定语。例如: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经大雅民劳)缵戎祖

7、考,王躬是保。(诗经大雅烝民)古代汉语(词法)8(3)卿、你 这两个第二人称代词都是中古时期产生的第二人称代词。先看“卿”: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焦仲卿诗)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世说新语感溺)现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据吕叔湘先生考证大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是“爾”草写作“尔”(王羲之帖即是如此),而后两字读音分化,再给“尔”字加“人”旁。有趣的是百衲本北齐书中保存了三种写法的用例:谁是爾叔?敢唤我作叔!(卷11)闻尔病,我为尔计。(卷30)你父打我时,竟不来救。(卷12)

8、隋唐以后“你”字的使用即普遍通行。古代汉语(词法)93.第三人称代词 严格说来,上古汉语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借用指代词而来的“之”、“其”,句法功能也受到明显的制约。它们一个只作宾语,一个只作定语,无法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匹配。中古以后这一状况才得到改变。(1)“彼”、“之”、“其”这三个都是借用指示代词而来的第三人称代词,“彼”用作主语,用例很少;“之”用作宾语,“其”用作定语。例如: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偶或“其”作兼语。例如: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庄子齐物论)

9、汉代以后,“其”的情况有所变化。例如:古代汉语(词法)10武王梦帝与其九龄。(论衡感类)(宾语)其若问之,当作依违答之。(宋书刘邵传)(主语)(2)伊、渠、他 这三个第三人称代词都是中古时期出现或产生的新词。其中“伊”、“渠”可能是吴语方言词。例如: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方正)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殷勤着心口。(游仙窟)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是从旁指代词演化而来的,中古时期已可指代人,隋唐以后普遍用作三称代词。例如:长房曾与人共行,见一书生,黄巾被制,无鞍骑马,下而叩头。长房曰:“还他马,赦汝死罪。”(后汉书方术传(费长房

10、)(别人义)尝大会,温使叼彝嘲之。彝谓(韩)博曰:“君是韩卢(古韩国名狗)后邪?”博曰:“卿是韩卢后。”温笑曰:“刁以君姓韩,故相问焉。他自姓刁,那得韩卢后邪?”(晋书张天锡传)(有歧义)古代汉语(词法)114.人称代词的单复数 在中古以前,汉语的人称代词基本都是单复数同形,即它们既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有时也用“侪(chi)”、“曹”、“辈”、“等”、“属”等词表示复数,但它们的词性不是词尾,而是名词。例如: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今欲杀尽若曹。(汉书东方朔传)尔辈群奴,正可牧牛羊,何为送死?(晋书苻坚传)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也。(史记高祖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11、虏。(史记项羽本纪)现代汉语的复数词尾“们”,吕叔湘先生认为唐代已经产生,字形写作“弭”或“伟”。例如:我弭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赵璘因话录)儿郎伟,重重祝愿,一一夸张。(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宋代以后字形也作“懑”、“瞒”、“门”、“每”等,最终定形为“们”。古代汉语(词法)12(二)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指那些具有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也就说这些代词对所称代的对象具有区别作用。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旁指、特指、泛指等类别。以下主要介绍近指、远指和特指、泛指。1.近指代词 古代汉语中的近指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等,这4个代词中,“兹”产生的时代最早,而后世不如另外3个代词常用。这4

12、个代词在句中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例如:(1)兹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尚书盘庚上)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盘庚上)古代汉语(词法)13(2)此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尚书无逸)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左传哀公十四年)违此二者,奸莫大焉。(左传僖公七年)(3)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左传宣公十五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4)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2.远

13、指代词 古代汉语中的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和“夫”。两词都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前者更常见,后者的指代性较弱。例如:古代汉语(词法)14(1)彼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2)夫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诗经陈风墓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论语先进)3.特指和泛指 古代汉语中的“其”是特指代词,一般用作定语;“之”是泛指代词,一般用作宾语,也可用作定语。例如: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

14、责。(司马迁报任安书)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古代汉语(词法)154.其他 指示代词中还有5个的情况比较特殊,难以归入哪个类别。它们是:若、然、尔;焉、诸。(1)若、然、尔 这3个代词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此”、“这样”或“那样”,“若”常用作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河东凶亦然。(同上)汝乃我家出,亦敢尔邪?(后汉书邓禹传)(2)焉、诸 “焉”是兼词,通常用在句尾兼有代词和语气词的功能。如果指代功能消解,就是句尾语气词。例如: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兼词)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

15、焉。(孟子梁惠王上)(语气词)古代汉语(词法)16 “诸”可用在句中或句尾,用在句中相当于“之+于(介词)”,用在句尾,相当于“之+乎(语气词)”。例如:段入于鄢,公伐诸鄢。(左传隐公元年)(之+于)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之+乎)(三)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问人、问事物、问处所。常用的疑问代词虽然可以分类,但也常有通用现象。1.问人的疑问代词 问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两个:谁、孰。“谁”始见于尚书,后世成为常用词,沿用至今。作为代词“谁”的语法功能齐全。比较而言,“孰”一般用作主语,偶尔作宾语,不用作定语;“谁”指代事物的用例很少见,“孰”则比较多见。例如:古代汉语(

16、词法)17天下之害孰为大?(墨子兼爱下)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以上两例中的“孰”均指代事物。“孰”还可以与介词“与”组合,构成宾语前置的介宾短语“孰与”,并逐渐成为凝固结构表比较或反问。这也是“谁”没有的。例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一般介宾短语)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表比较的疑问)从天而讼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表比较的反问)2.问事物的疑问代词 这类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曷、奚。总体而言,“何”的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其他三个使用范围较窄。(1)何 在古代汉语中,“何”可以作宾语、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也可以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

17、的“为什么”、“怎么”。例如: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宾语)古代汉语(词法)1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定语)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多?”(左传哀公二十五年)(状语)(2)胡、曷、奚 这3个代词大多作状语,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胡、曷”常与介词“为”构成介宾短语“胡为”、“曷为”问原因。例如: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公羊传隐公元年)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奚”还可以问事物或处所。“胡、曷”也可问事物。例如: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

18、语子路)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餽之?(汉书食货志)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纣在下曷损?(荀子荣辱)古代汉语(词法)19(3)汉魏以后新生的疑问代词 汉魏以后新产生了一些疑问代词,以下介绍“何等、等、底、那”4个。例如: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后汉书东平王传)(主语)上问:“何等兵?”丹等对言:“上谷、渔阳兵。”(后汉书景丹传注引东观汉记)(定语)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之,云:“死公云等道?”祖大怒。(后汉书文苑传“祢衡”)(定语)文章不经国,筐筴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魏应璩百一诗)(宾

19、语)单身如荧火,持底报郎恩?(乐府诗集欢闻歌)(宾语)腹中如汤灌,肝肠寸寸断,教侬底聊赖?(乐府诗集卷46华山畿)(状语)一日万机,那得速?(世说新语政事)(状语,方式)御道边那得此草屋?(宋书明帝陈贵妃传)(状语,原因)古代汉语(词法)203.问处所的疑问代词 上古汉语中用语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安、恶、焉。这3个代词的共同特点是一般用作状语,表反问,较少作宾语。例如: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状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宾语)天者神,子恶知之?(谷梁传昭公十八年)(状语)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宾语)

20、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状语)所谓伊人,于焉逍遥?(诗经小雅白驹)(宾语)汉魏以后产生了“何所、所、那”等新的表处所的疑问代词。例如:佛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萨陀波伦菩萨品)(宾语)一切诸顺,何所恨起意?(阿阇世王经卷上)(状语)古代汉语(词法)21肃等格卓,卓惊呼:“布所在?”(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宾语)嗜欲虽不同,伐生所不识?(嵇绍赠石季伦)(状语,怎么)良久乃苏,问母:“父所遗言?”(宋书余齐民传)(定语,什么)间者那行?今从何来?(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化迦叶品)(宾语)尔当正饥,那得美食邪?(古小说钩沉幽明录)(四)无定代词 所谓无定代词是指这类代词指代的对

21、象是不确定的。这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一类代词,共2个:“或”、“莫”。1.肯定无定代词“或”无定代词“或”大多指代人,也可以指代事物,在句中充当主语。例如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尚书无逸)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史记廉蔺列传)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之。(史记陈丞相世家)以上三例,前两例指代人,后一例指代事物。一般“或”古代汉语(词法)22 字前先出现先行词,如上例的“左右”、“奇计”,但也可不出现先行词。例如: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与“或”相类,“莫”也是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例如:蝃蝀(ddng)在东,莫之敢

22、指。(诗经鄘风蝃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孟子公孙丑下)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难一)先秦时期“莫”大致为无定代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出否定副词的用法。例如: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诸将皆莫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五)辅助性代词 这类代词也只有2个:“者”、“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指代性却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与其他词或短语组合,构成“者”字结构、“所”字结构以后方能充当句子成分。古代汉语(词法)23 “者”、“所”辅助性代词的说法取自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的观点。1.者 “者”字辅助性代词的用法有两种:一类是与动词、形容词(或两者的

23、短语)组合,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例如: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御者且羞与射者比。(孟子滕文公下)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论语颜渊)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礼记大学)另一类是与数词、时间词、方位词组合,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这种组合不会改变组合词的词性。例如: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其意也何?(公羊传僖公二年)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韩非子初见秦)古代汉语(词法)242.所 “所”可以与动词、形容词、名词组合,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虽然结构的性质与“者”字结构相同,但“者”字结构不会改变结

24、构中形容词、数词、时间词、方位词的性质。“所”则不同,与“所”组合的形容词、名词都用作动词。例如: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史记吕不韦列传)例中的形容词“善”、名词“母”都已用作动词。即使都是与动词组合,“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所指也不相同:“者”字结构的所指是动作的施事,而“所”字结构的所指是动作的受事。例如: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另外要提醒的是,“所”字结构还可以与“者”字结构组合而成“所者”结构,这个结构依然是名词性的,但意思与“所”古代汉语(词法)25结构相同。例如: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

25、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例中的“所爱者”、“所憎者”的意思等于“所爱”、“所憎”。“所”还可以与介词组合。例如:其妻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是吾剑之所从坠也。(吕氏春秋察今)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史记项羽本纪)要特别提示的是“所以”组合,。在现代汉语中“所以”已经成词,用作因果复句中引导结果分句的连词。在上古汉语中,“所以”还是个凝固结构,与今天的“所以”有着比较大的差别。例如: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尉缭子武议)(工具)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方法)吾所以为此者,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蔺列传)(原因)古代汉语(词法)26二、介词 介词是汉语造句

26、中起重要联结作用的一个词类,它与所带宾语组合成介宾短语作句子谓语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对象、方式等。古代汉语的不同时期介词都会有所兴替,但总的说来,它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词类,数量不是很多。主要有“於(于)、以、为、因、自、由、从、在、向、被”等等。下面主要介绍“於(于)、以、为、因”5个介词。(一)于、於 对于这两个字形,清代的学者段玉裁、陈奂等认为是古今字,近现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一般认为这两个字早先读音也有不同,用法也有差异。先秦的情况大致是,尚书、周易、诗经一般用“于”,论语除了引用他书一般用“於”,孟子多用“於”,左传、荀子则两者并用,现存战国以后的文献大多写

27、作“於”。古代汉语(词法)27 汉字简化后统一写作“于”。“于”“於”并用的文献,两字粗略的分工是:介绍处所一般用“于”,不用“於”;被动句和描写句一般用“於”,不用“于”。为了表述方便,以下叙述时均用“于”表示。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举例说明。1.介绍时间和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到”。例如: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尚书金縢)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韩非子五蠹)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与现代汉语的“向”、“对”、“给”。例如: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左传隐公元年)(向)颍考

28、叔为荥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同上)(给)公将不利于孺子。(尚书金縢)(对)古代汉语(词法)283.介绍比较对象,与现代汉语的介词“比”相当。例如: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荀子劝学)4.介绍动作行为的施事。(见被动句,此略。)(二)以 介词“以”由动词义“用”语法化而来,常见的用法有四种。1.介绍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藉,与现代汉语的“用”、“拿”相当。例如:醒,以戈逐子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具体)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奸终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七年)(抽象)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抽象)2.介绍动作行为凭藉的身份、地位、资格等。

29、例如: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史记高祖本纪)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古代汉语(词法)29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左传隐公元年)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汉纪57)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例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凭藉原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原因)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例如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吕氏春秋察贤)武留匈奴凡十几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汉书苏武传)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可以见到“无以”这个凝固结构,意思是“没有可以用来

30、(拿来)的”。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古代汉语(词法)30(三)为 “为”作介词时通常读为去声,在句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语法作用有四种。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与现代汉语的“对”“向”相当。例如:寡人独为仲父言,而国人知之,何也?(韩诗外传卷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介绍动作行为的目的,与现代汉语的“替”“给”相当。例如:夫乘不肖人于势,是为虎傅翼也。(韩非子难势)为天下兴利除害。(史记陆贾传)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与现代汉语的“因为”相当。例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伦)汉卒十余万人

31、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4.介绍动作行为的施事,读音为阳平。(参见被动句,此略。)古代汉语(词法)31(四)因 “因”作为介词用的时代比上举4个介词要晚些,语法作用主要有两种。1.介绍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藉,与现代汉语的“用”、“那”或“凭着”、“趁着”相当。例如: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史记高祖本纪)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以上两例均为具体的凭藉,义为“用”或“拿”。商贾因其富贵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晁错论贵粟疏)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列传)以上两例均为抽象的凭藉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与现代汉语的“因为”相同。例如: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岂不过

32、哉!(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古代汉语(词法)32三、连词 连词是在词、短语、句子不同层面起到连接作用的虚词。连词与介词类似,是较为封闭的词类。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连词有“与、及、而、则、虽、然、但、况、且、苟、倘、令(第令)、故;之”等等。(一)与 作为连词,“与”通常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与”所构成的短语大多是句内成分,“与”不连接句子。例如: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十三年)以上两例“与”都是连接两个名词,一作主语,一作宾语;例“与”置于最后两个并立项之间,与现代汉语的“和”用法相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

33、子罕)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chn)者,皆不为奴。(汉书刑法志)以上两例多个并立项均用“与”连接,现代汉语无这种用法。古代汉语(词法)33 “与”除了上列连词用法之外,还可以用作介词,从外形看与连词用法相似,容易混同。例如: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史记范雎列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二)而 “而”是古代汉语使用频率很高、可以用于语句各个层级的连词。在短语中“而”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里主要介绍三种用法。1.连接形容词、动词或两者短语,表示被连接者的性质或行为动作的关系。例如:潭西二

34、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钴鉧潭西小丘记)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赵策)不介马而驰之。(左传成公二年)古代汉语(词法)34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逍遥游)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以上是“而”连接由词到主谓短语各个不同层级的用例。就“而”连接的两项的语义关系而言,可以顺接,也可以逆接。例如: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庄子盗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上举前两例是顺接,后两例是逆接。2.用在偏正短语中,连接状语和谓语。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35、所学也。(荀子劝学)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世家)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洛阳伽蓝记卷4城西)这种用法的“而”不见于现代汉语,语义关系都是顺接。古代汉语(词法)353.用于主谓之间,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1)表示实际存在而与情理不符的事。例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论语宪问)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2)表假设。例如: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三)则、然则 “则”也是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连词,用法主要有3种。1.表示时间或情理方面的顺承。例如: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闻令下,则各以

36、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古代汉语(词法)36 上举前两例表示时间上的前后顺接,例表示情理上的顺承,例则是两个情理顺承的对举。2.表示假设。例如:心则不竞,何惮于病。(左传僖公七年)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荀子议兵)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3.表示转折关系(或称作“表示发现”)。例如: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4.表示让步。例如: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

37、之墠(shan))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天地则疮痍,朝廷多正臣。(杜甫别蔡十四著作)“然则”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的连文,最初是“这样就、如此那么”的意思。例如:古代汉语(词法)37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后来逐渐凝固,可以看作一个词,相当于“那么”。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四)虽、虽然 “虽”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比较简单,主要表示让步和表假设的让步。例如: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君命,寡人弗敢与闻。(左传隐公十一年)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上举前两例

38、是单纯的让步,后两例是含假设的让步。“虽然”最初是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文,是“虽然如此(即使如此)”的意思。后来才凝固成一个表让步的连词。例如: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杀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左传僖公十年)古代汉语(词法)38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大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五)然、然而 与“虽”相似,连词“然”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也比较单纯,主要用作表转折关系。例如: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今日之事,臣诚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史记刺客列传)“然而”在最初是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的连文,是

39、“如此,而”、“虽然如此,但是”之义。例如: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荀子议兵)后来凝固成为一个词,表转折关系。出现的时代较早,至迟在战国末期就已见用例:古代汉语(词法)39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韩非子五蠹)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史记张仪列传)(六)之 对于这类“之”的词性问题,目前各家说法不同,此处采用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的观点。连词“之”主要有两种用法。1.用于偏正短语中,连接定语和主心语。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夫三子

40、者之言何如?(论语先进)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孟子梁惠王上)2.用于主谓之间,使原句降级使用。例如: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以上两例作句子主语。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僖公四年)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赵策)古代汉语(词法)40 以上两例作宾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以上两例作状语。四、语气词 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在句中表示一定的语气,诸如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等。依据语气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三类。(一)句首、句中语气词 这两类语气词此处各介绍

41、一个:“夫”(句首语气词),“也”(句中语气词)。1.夫 句首语气词“夫”是由指示代词虚化发展而来的。指示代词“夫”的指代性原本就弱,当它出现在句首时,指代性几乎隐去,主要起引起议论、提示下文的作用。例如:古代汉语(词法)41夫战,勇气也。一鼓足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夫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孟子离娄上)虑必先事而申之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荀子议兵)例“夫”用在末句之首,作结意味浓厚。“夫”还常与“且、若、故、今”等词结合用于句首,增强发表议论的语气。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论,而莫为之正。(韩非

42、子问辩)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柳宗元封建论)2.也 句中语气词“也”在先秦汉语中常见,既可以用在单句中,也可以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后。例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古代汉语(词法)4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上举3例,“也”都用在主语后,例的主语是一个主谓之间加连词“之”句子。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白也者,势之征也。(周礼考工记弓人)前例“也”用在复句的第一分句后,后例“也”“者”语气词连用。(二)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句尾语气词最具句类典型特征代表的有“矣、也、乎、哉”等,“矣”是叙述句的句尾语气词,“也”是判断句的句尾语气词,“乎”是疑问句的句尾语气词,“哉”是感叹句的句尾语气词。上述是这4个句尾语气词的最基本的特征,在具体的语境中,它们也也可兼具其他语气,但即使表示其他语气时,它们仍然保留着自己原始的语气特征。把握住这一基本要点,句尾语气词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至于语气词连用,应该抓住语气重点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这个关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