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备考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18664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7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历史备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中考历史备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中考历史备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备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备考课件(1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历史备考2013年年中考历史备考研讨会中考历史备考研讨会 2013.4.5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近三年中考试卷分析近三年中考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一、试卷基本情况:二、考点分布、分值比例二、考点分布、分值比例三、试题特点三、试题特点四、中考命题的趋势四、中考命题的趋势五、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考历史备考一、试卷基本情况一、试卷基本情况: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分为五大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和活动与探究。全卷共17小题,满分70分,三年试题总量稳定。中考历史备考表一表一2010年历史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年历史中

2、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一、单项选择二、组合列举三、辨析改错四、材料解析五、活动与探究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102028.69912.8368.5722231.411318.6表二表二2011年历史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年历史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一、单项选择二、组合列举三、辨析改错四、材料解析五、活动与探究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102028.6668.5761217.122028.611217.1 表三表三2012年历史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年历史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一、单项选择二、组合列

3、举三、辨析改错四、材料解析五、活动与探究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102028.6668.5761217.122028.611217.1中考历史备考1、在题型设计上,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平稳沿袭去年及前年风格,但是又略作调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选择题新增柱状图、和折线图来考查历史知识;增加了判断改错这一题型,使得考试题型更加丰富、全面,同时体现出更加注重学生对基本历史史实的识记情况。2、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在题型仍是五部分,但分值和比例上做了适当的调整,组合列举题的分值进一步减少:2009年的15分减到2010年的9分,201

4、1年减至6分,增加了辨析改错题种类(情景辨析题),分值由2010年的6分上升到2011年的12分。3、与2011年相比,2012年的试卷在题型上没有大的调整,分值比例也没有变化。体现了中考试题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中考历史备考二、考点分布、分值比例二、考点分布、分值比例2010年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年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中国史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安徽地方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912.93042.934.2822.862637.1类别年份中国史世界史安徽史综合知识合计古代近代现代小计古代近代现代小计2009年12128322168262

5、1070201091393121317323470增减-3+1+1-10-3+9+6+1-60中考历史备考2010年:1、知识点分布合理;2、重点突出近现代史,考察的过程中注意了知识点、线、面的结合,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体现历史考察“厚今薄古”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中考历史备考 2011年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年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中国史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安徽地方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1014.32231.434.2857.13042.9类别年份中国史世界史安徽史综合知识合计古代近代现代小计

6、古代近代现代小计2010年913931213173234702011年101117384912253470增减+1-2+8+7+2-4-5-7000中考历史备考2011年:(1)重点突出近现代史。试题涉及初中各学期所学内容,古代史内容较少,近现代史内容比重较大(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共计52分,约占总分值的75.5%),中国现代史增加了8分,世界近现代史共减少了9分,变动还是比较大的。(2)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部分考点分布过于集中。较大分值集中于某一知识点,如中国古代史总共10分,而唐朝历史就占了6分。中考历史备考2012年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中国史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7、安徽地方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812.32738.534.281014.31927.14类别年份中国史世界史安徽史综合知识合计古代近代现代小计古代近代现代小计2011年1011173849122534702012年81710355714263670增减-2+6-7-3+1-2+2+10+20中考历史备考三、试题特点三、试题特点 符合部颁课程标准和省颁考试纲要的要求,试卷结构合理,知识点分布合理,题型简约,题量适中,覆盖面广,阅读量逐年减少,难度略有上升,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能发挥良好的教育教学导向。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8、能的识记、理解;注重通过整合学科知识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的能力,注重通过试题的立意来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试题体现了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中考历史备考1 1、注重注重对对基基础础知知识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查,是近三年中考,是近三年中考试试题题的重点的重点 中考仍然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尤其是一些对历史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了中考命题的基础性原则,符合我省初中历史教学实际。中考历史备考2010年:三国、

9、对边疆的管理、七七事变、美国内战、新经济政策、文艺复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等。201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开元盛世、五四运动、中国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斯大林模式、改革开放、农业发展情况、民主法制的确立和发展情况、科技革命和能源等。2012年:文字、闭关锁国、南京条约、一五计划、斯大林模式、科技进步、近现代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近代化探索、雅典民主政治、新中国和平外交。中考历史备考2、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1)、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历史信息和提炼历史知识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运用的综合探究能力,注重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突出表现在图片、曲线图、表格等试题,(重点分析2011年)年份图片地图表格20107320117122012641中考历史备考(2)材料解析题和活动与探究题比以往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迁移能力,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2010年:15题以“时间”为话题,综合考查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火车”的出现、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等,时空跨度大。16题以“握手”为话题,涉及到中美关系、中东问题、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注重历史知识点、线、面结合。中考历史备考 第15题第(

11、4)问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启示 第16题第(4)问围绕两大主题,谈谈你对五大国首脑握手的看法.以及第17题第(5)问认真阅读板报内容,请你为这期板报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这些试题在书本上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考生必须将自己的思维置于问题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综合思考分析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考查学生综合归纳能力。.中考历史备考 2011年:15题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主线,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坚持党的领导等,16题以歌曲“我和你“为话题,综合考查经济全球化、世贸、中国如何应对等问题,17题以“福岛核泄

12、漏”为话题,考查“科技革命与日本”,需要学生较高的分析、概况能力。2012年:15题考查中国近代化,16题考查“希腊文明”,17题通过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毛泽东主席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开展了一段对话(“蒙哥马利之问”),涉及到中国史、世界史多个知识点。中考历史备考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充分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社会需要,充分体现了历史教育功能和借鉴作用。2010年:如第1题通过考查对我国古代的文物认知,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增强学生

13、的民族自豪感。第3题考查有关我国新疆地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历史知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试题的设计立意较高,技巧成熟,润物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考历史备考 2011年:第3题通过排列4部爱国主义影片的顺序,了解历史背景,增强爱国情感。14题通过创设情境,感受唐帝国的繁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5题命制体现了对党伟大历史作用的认识。2012年:第3题通过考查南京条约,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树立复兴中国的民族情感,第五题通过比如第5题考查安徽近代的抗日英雄,通过一组四个高度概括性、统一性的词语,让学生感悟革命志士的英勇斗争精

14、神,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第17题实际通过目前国际上出现的“中国威胁论”的观点,用史实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友好国家,从而明白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并且使学生明白发展国力与维护和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增强学生历史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中考历史备考4、中考侧重对学生的历史观考察,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对、中考侧重对学生的历史观考察,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对学生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的考查。学生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的考查。2012年:15题: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

15、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况能力,通过对比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使学生明白每一种文明都是本民族历史的缩影,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看待文明、分析问题的角度必须客观理性。16题,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以希腊文明为切口,考察了古代希腊文明、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反映出的历史规律。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16、树立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中考历史备考5、命题角度新颖、高度综合。、命题角度新颖、高度综合。近三年中考,我们发现,试题命制角度很新,综合性强,在情境设置方面匠心独具,设问角度新颖。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给他们答题提供指导方向。组合列举题以话题或主题形式统领;辨析改错题同样如此,给出范围。材料题和探究题往往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或以话题统领展开,以一条线贯穿。2010年:11题安徽科学文化,12题社会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13题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14题以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为话题展开,15题以“时间”为主题考查历史,是这几年中考题比较特殊的切入点。1

17、6题以“握手”主题立意材料题中新增改错题型,形式上更为丰富。第17题试卷通过历史小板报的形式让我们走进上海的历史、探究新知。把上海的变迁通过历史的纵向知识网络做了一个全面的展示,创新使用“历史小板报”形式,并精心设计版面,创设情景。中考历史备考 2011年:如选择题的第5小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代“就业制度变化”的流行语,11题“水稻”、12题“绘画”、13题“法律”,考查知识点跨度大,角度多变,中外史联系密切。有的则是用隐性介入的方法来折射热点,出现考生熟悉的陌生题,如第15题,在材料行文、设问方向、主题阐释方面,巧妙地回避显性热点,通过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两段话将辛亥革命100年和中共成立90年这

18、两个热点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材料解析题的第16小题,以歌曲为切口考查重大的历史事件。这种命题思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第17题则从“科技革命与日本”这一角度命题。既不回避热点,又灵活新颖,既让学生有点可写,又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1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材料一 现代中国人,出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 材料一种“孙先生”指的是谁?(2分)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分

19、)材料二 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从新中国成立起,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我们要埋头苦干,要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邓小平材料二中哪句话体现“担子重,责任大”?(2分)完成这一重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2分)中考历史备考 2012年:第4题为一道漫画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20世纪前期”、“青岛”、“太阳旗”这些时间、地点、标志的提示,使学生看出五四运动前日本对青岛的觊觎之心。第9题通过不同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第11题通过“国运兴衰,

20、系于教育”,考查中国近代的学校、近代安徽教育和中国现代的教育法律,明白科教兴国的重要性。17题非常巧妙通过毛泽东与蒙哥马利的对话来组织材料。中考历史备考6、与时事联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与时事联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学史明智、鉴古察今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只有真正的融入历史,才能真切地感知历史,乃至于超越历史,才能真正体现历史的学科价值。中考试题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当前政治形势、社会热点,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注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思考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充分凸现时代性特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1、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中考历史备考 2010年:第2题电视剧三国的热播;第3题新疆问题考查西汉政府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2070周年;,17题就此考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70周年,第4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第16题中美关系,巴以冲突,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及第17题上海世博会等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当前政治形势,社会热点,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注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招贤纳士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自立为帝 A.B.C.D.中考历史备考 2011年:选择题第10题以2011年中非青

22、年领导人论坛引子,考查1991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材料解析题第15题考查了辛亥革命与中共党史,第16题以学生熟知的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入题,通过“琳达的早晨生活”和“美国公布对话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案税令”涉及中国加入世贸10周年,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这几题均对周年纪念的大事予以关注。第17题从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这一热点出发,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核能问题。具有极强的时代感中考历史备考2012年:选择题的第3小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史实(170周年);第6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60周年,第10小题以地图考查“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并考查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组合列举第1

23、2小题考察了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辨析改错第14小题考查英国崛起的相关史实;材料解析题16小题涉及到伦敦奥运会圣火的点燃;活动与探究第17小题涉及到神八飞天。中考历史备考5、关注安徽历史,培养乡土感情、关注安徽历史,培养乡土感情 中考安徽地方史总计34分,约占总分的5%左右,考查内容注重安徽古代科技文化和现代经济的发展,置安徽地方史于中国历史大环境之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安徽自身发展,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乡土情感。中考历史备考四、历史中考命题的趋势四、历史中考命题的趋势紧扣新课标、体现新理念、探求新思路(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新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新理念 遵照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

24、考指导用书的规定实施命题。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基础性;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时代性;考试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为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体现发发展性展性中考历史备考(3)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考试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4)采用历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并注重采用历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并注重对社会文明史、发展史的考查。对社会文明史、发展史的考查。中考历史备考五、学生答题中存在

25、的主要问题五、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错别字较多。2010年:例如,将吴敬梓写成吴敬锌、“浦东”写成“普东”等。2011年:“河姆渡”写成“河姆度”;“文艺复兴”成了“文艺复新”;“孙中山”误写成“孙中人”、“孙中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和”误写成“合”。“蒸汽机”写成“蒸气机”。还有不少考生欧盟的“盟”字不会写,乱造字。中考历史备考2、基础知识不牢固:了解和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功,是中考着重考查的内容。历史基本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线索;历史基本技能力包括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间、地点、文献的正确表述,对重要历史地图、图

26、像的识别;正确阐述或说明、简要评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内容、作用和意义。由于许多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训练而丢分。中考历史备考 2010年:“第5题.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的回答中,很多学生答成土地改革 运动 等;对“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中,有学生答沈阳等。另外,有些同学的历史基本素养不到位,基本概念和术语回答不规范,书写不规范、不认真,造成无谓失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记忆。5.1953-1956年我国

27、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考历史备考 2011年比如有学生把第15题中的孙先生答成“邓小平”;第16题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答成“经济全国化”;第17题飞机答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等等。特别是单项选择题,因为不是直问直答,很多学生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张冠李戴,丢分严重。中考历史备考3、审题不清,深度不够。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的错误。2010年:第四大题题目要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但学生对此视而不见。有的不判断正误就去改正;有

28、的不找出错误的地方就改正;有的不按照要求直接在错误之处划线改正等等。中考历史备考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根本保证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考历史备考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在其框架内寻求解决;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合作与双赢。部分学生从外交角度去提建议。中考历史备考201215201215、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材料二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 程 度,远 非 东 洋 旧 文 明 所 能 梦 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

29、“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4分)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2分)对西方文明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 中考历史备考 图7:中国富强 神八飞天图8: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中考历史备考(4)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逻辑混乱。对文献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但是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差,逻辑性不强,甚至在作答时自相矛盾。【2001】第17题第3问“你认为应继续发展核能产业还是应停止核能产业,并说明理由”,部分学生答题思维混乱,观点与理由相互矛盾。这些都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

30、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5)缺乏正确的答题技巧。答题规范化意识不强。答题规范化(段落化层次化序号化工整化)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可有的同学答卷时不知道分段、分层,不懂首行空两格,仍然是一段到底,没有层次,卷面混乱。另外,一些考生不注意卷面文字,或书写潦草,或字体过小。中考历史备考、方法指导针对训练、方法指导针对训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1 1、摸清考点,明确考试的内容与目标要求。、摸清考点,明确考试的内容与目标要求。这也是老师们最关注的部分,要严格按照考纲规定的考点范围梳理,组织复习,把准考点.凡是考纲没有罗列到的知识点坚决不讲,罗列出来的要一个不漏.讲准确

31、、讲到位。2 2、明确考试的形式要求及变化。、明确考试的形式要求及变化。近三年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题型相对稳定。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两大类。选择题是四选一型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归纳列举题、史实辨析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类型题等。两类题型的分布比例为:选择题:30%5%,非选择:70%5%。中考历史备考3、明确考试命题原则初中毕业历史学科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六个历史学习板块以及地方课程安徽历史学习板块均属于考查范围。2.注重“三维目标”,侧重能力考查。认真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32、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考试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3.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历史学科学业考试试题的设计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设计各种情境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学业考试的试卷力求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难易适当、目标有效,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适度

33、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在每一个学习板块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标准(实验稿)中过难、过偏的学习内容,降低难度。同时,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与标准(实验稿)的知识点相比,标准减少了56个知识点,增补了25个必要的知识点,实际减少了31个知识点,使内容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内容的增减.docx中考历史备考增加知识点的选择标准:1、根据时序性,给学生建立历史发展的整体概念。(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北洋

34、军阀混战;法兰克王国)2、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初中生应该掌握和理解的新事物。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贸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等)3、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使内容更加系统、完整(理解西欧中世纪社会:西欧庄园;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资本主义产生”: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和租地农场)中考历史备考减少知识点的标准:1、课程内容的整合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九章算术、水经注、阿基米德2、从学段角度出发,考虑知识点难度,初中不讲高中讲,初高中衔接。(宪章运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

35、)3、减轻学生负担,删去不影响学生理解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点。(元谋人、禅让制、世袭制、严复、侯德榜、计算机网络、就业制度、南方古猿、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的特点等)4、学生可以自我获得的知识。(荷马史诗、巴黎圣母院、爵士乐、好莱坞等)中考历史备考(3)把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标准中。除了具体的内容之外,最明显的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 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 大历史观是一种整体史观,立体史观,有三个基本维度,大历史观是一种整体史观,立体史观,有三个基本维度,中国与世界中国

36、与世界、过去与现在和未来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注意有意识注意传授一些相关的正确认识和观念传授一些相关的正确认识和观念,让学生获得一些文明史、全球史和现让学生获得一些文明史、全球史和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知识。在中考复习中:首先带领学生从宏观把握历史代化史观的基本知识。在中考复习中:首先带领学生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发展的脉络,用新史观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用新史观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其次其次,尝试用各种历史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联系时政热点进行重点分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联系时政热点进

37、行重点分析阐述。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析阐述。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中考历史备考 加强中外联系,把中国发展放到世界大背景加强中外联系,把中国发展放到世界大背景下下.注重同一时间内中外历史事件的归类注重同一时间内中外历史事件的归类,寻找同寻找同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达到中外联系,融会贯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达到中外联系,融会贯通。通。专题专题 1 1 中外近现代的政治民主中外近现代的政治民主 专题专题 2 2 中外近现代的思想解放中外近现代的思想解放 专题专题 3 3 中外近现代的重大改革中外近现代的重大改革 专题专题 4 4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

38、国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专题专题 5 5 中外现代化的模式中外现代化的模式 专题专题6 6 世界发展与中国世界发展与中国中考历史备考19世纪世纪40-6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与中国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与中国政治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确立经济经济1.英国率先完成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思想思想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得到广泛传播;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外交外交西欧各国推行殖民扩张西欧各国推行殖民扩张,英国夺取世界霸权英国夺取世界霸权.商品商品市场市场原料原料两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

39、争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2.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林则徐林则徐魏源魏源西学西学思潮思潮李鸿章李鸿章曾国藩曾国藩洋务洋务运动运动探索史探索史侵华史侵华史抗争史抗争史世界发展与中国世界发展与中国中外专题复习中外专题复习中考历史备考3.第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4.冷战下的世界与中国冷战下的世界与中国 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影响还有:2.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华盛顿体系与中国 5.5.多极化趋势、全球化趋势下的世界与中国多极化趋势、全球化趋势下的世界与中国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6.6.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中考

40、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 四、了解时事、关注热点四、了解时事、关注热点 安徽中考历史命题特别关注重大“热点”问题。往往以重大“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出对中外历史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的考查,既考查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考生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命运,思考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对考生有效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知古通今”“以史为鉴”的史学功能,充分凸现时代性特点。(一)热点问题的呈现1、多数题型都出现过“热点”问题:单项选择、组合列举、材料解析、分析探究等题型。(辨析改错题型)中考

41、历史备考2.“热点”问题呈现有三个特点(1)近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2012、4-2013、3】,包括当年的国内外重大问题,也包括一段时期以来持续存在的、舆论持续关切的国内外重大问题,例如,(朝核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2)周年大事,包括上一年、当年和下一年的周年大事特别是当年的周年大事,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作深入挖掘。(3)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中发生的特别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在考试中出现的“高频考点”中考历史备考(二)热点问题解决(二)热点问题解决1、搜集热点问题、搜集热点问题 搜集的热点信息应该出自权威机构和权搜集的热点信息应该出自权威机构和权威媒体,如人

42、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密切关注当今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密切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密切联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中考历史备考二、分析热点问题二、分析热点问题 1、热点背景分析(为什么、热点背景分析(为什么“热热”)2、找准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考什么)找准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考什么)先梳理与该热点相关的中考范围内的历先梳理与该热点相关的中考范围内的历史知识,有机整合,寻找结合点、交叉点和史知识,有机整合,寻找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应多思考、多联系,

43、将一个热点与渗透点。应多思考、多联系,将一个热点与多个历史问题建立联系。多个历史问题建立联系。3、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怎么考)、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怎么考)由一点牵出一条线,乃至形成一个面,从由一点牵出一条线,乃至形成一个面,从而体现而体现“切入点小,纵深联系广切入点小,纵深联系广”的历史学科的历史学科特点。特点。中考历史备考三、进行考点梳理三、进行考点梳理 1、知识点的梳理、知识点的梳理 2、预设开放性问题、预设开放性问题四、精编试题强化训练四、精编试题强化训练 备考中教师就要精选精编一些历史与热点问题融备考中教师就要精选精编一些历史与热点问题融合的较好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有质、有量、有序、有

44、合的较好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有质、有量、有序、有度的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应考能力。度的强化训练,提高他们的应考能力。五、加强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训练五、加强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训练中考历史备考2013年中考热点梳理年中考热点梳理热点一:喜迎十八大,迈向新征程;热点二:聚焦多国局势,构建和谐世界热点三:“天神相拥”与科技创新 热点四: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热点五:科技强军 走向海洋热点六:聚焦中央一号文件热点七:“展望未来,共享繁荣”金砖国家峰会中考历史备考热点八:奥巴马连任与中美关系热点九:“展望未来,共享繁荣”金砖国家峰会热点十:圆梦中国热点十一:周年热点中考历史备考 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二

45、)聚焦多国局势 构建和谐世界中考历史备考 一、背景材料:一、背景材料:材料一:材料一:20132013年年3 3月月2626日第日第2424届阿拉伯国家联盟(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阿盟)首脑会议)首脑会议闭幕,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通过闭幕,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通过多哈宣言多哈宣言,决定授予叙反对派,决定授予叙反对派“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全国联盟全国联盟”)阿盟成)阿盟成员资格。员资格。材料二:材料二:20122012年年4 4月月1313日朝鲜进行了卫星发射,日朝鲜进行了卫星发射,1616日联合国安理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主席声明,强烈谴责朝鲜进行的卫星发射。

46、声明要求朝鲜会发表主席声明,强烈谴责朝鲜进行的卫星发射。声明要求朝鲜立即全面遵守安理会第立即全面遵守安理会第17181718号和号和18741874号决议,不使用弹道导弹技号决议,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进一步发射,不进行核试验。朝鲜外务省术进行进一步发射,不进行核试验。朝鲜外务省1717日晚间发表声日晚间发表声明称,坚决反对联合国安理会明称,坚决反对联合国安理会1616日通过的有关朝鲜发射日通过的有关朝鲜发射“光明星光明星3 3号号”卫星的主席声明。并将继续发射卫星。卫星的主席声明。并将继续发射卫星。中考历史备考 材料三:材料三:2013年年2月月26日,日,伊朗核问题第四轮对话在哈萨伊朗核问

47、题第四轮对话在哈萨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启动,为期两天,联合国常任理事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启动,为期两天,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5 5国与德国参加。国与德国参加。中考历史备考 二、热点解读:二、热点解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然而,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还连绵不断。叙利亚局势、伊朗问题、朝鲜半岛等成为关注焦点,中考历史备考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角度一:以相关时事新闻为材料,考察中东问题的由来、进程、中角度一:以相关时事新

48、闻为材料,考察中东问题的由来、进程、中东战争等知识点。东战争等知识点。角度二:以叙利亚、伊朗核问题为切入点,考察和平与发展面临的角度二:以叙利亚、伊朗核问题为切入点,考察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挑战及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角度三:以地区冲突为切入点,考察历史上有关角度三:以地区冲突为切入点,考察历史上有关“和谐和谐”的知识点的知识点(思想、措施)(思想、措施)角度四:以世界局势考察中国立场及如何应对。角度四:以世界局势考察中国立场及如何应对。角度五:以热点材料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角度五:以热点材料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角度五:以伊朗核问

49、题、朝鲜核问题为切入点,考察角度五: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为切入点,考察“核问题核问题”中考历史备考 三、考点链接三、考点链接一:中东概念一:中东概念:1617世纪,西方国家项东方扩张市,按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各地称为“近东”“中东”“远东”。现在中东一般指以西亚为主,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地区。包括:伊朗、阿富汗、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土耳其等。二巴以冲突二巴以冲突1、原因:(、原因:(1)巴勒斯坦主权问题(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矛盾更加复杂化(3),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各个

50、时期世界列强必争之地,列强的角逐也使这一地区长期动荡不安。(4)耶路撒冷(三教圣地)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中考历史备考 2、中东战争:、中东战争:194819823、巴以和谈:、巴以和谈: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和平出现曙光;但由于种种原因,中东和平进程不断出现曲折和反复。直到21世纪初,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成为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4、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

51、60%以上。中考历史备考 三、三、”与核与核“有关问题有关问题(1)伊朗核危机:原因:伊朗是阿拉伯国家,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而伊朗辩解说自己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伊朗只是发展民用核能。双方在“核”问题上剑拔弩张,尤其是是美军在伊拉克撤军和北约结束轰炸利比亚之后,美国的态度愈发强硬起来,因“核”而战的可能性愈发高了。实质: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美国对伊朗的“兴趣”主要还是对中东地区丰富资源的觊觎。影响:美伊双方的针锋相对使世界和平遭受到重要威胁,如果发生战争,受害最深的是无辜的伊朗人民。中国希望伊朗核问题能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中考历史备考 (2)核能专题:爱因斯坦是打开

52、原子大门的科学家,他被称为现代物理学的泰斗;核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兴起的新型能源;二战期间,美国曾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掷了一枚原子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3)如何应对核辐射危机:既要利用核能造福人类,也要高度重视和确保核安全。科学而安全地利用核能,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人类在核能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趋利避害能力必将逐步提高,核能也必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考历史备考 四、四、“和谐和谐”世世界界1、和谐世界概念:国与国之间友好交流,合作发展,和平共处。2、历史上有关和谐的思想主张:(1)孔孟思想:“仁”、“为政以

53、德”(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2)启蒙运动: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文献体现的平等,自由、民主思想。3、对和谐世界的挑战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利比亚局势、叙利亚局势、巴以问题、印巴冲突、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南海争端等中考历史备考 4、新中国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的典型事例。(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3)新中国核武器的庄严承诺。(4)提出“一国两制”构想(5)参加地区、国际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世贸)5、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1)当今世界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级格局不

54、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世界人民的重大任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利因素:和平力量的发展;联合国的作用;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等(4)局部动荡的原因: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主要因素);地区冲突与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中考历史备考 四、开放问题四、开放问题一、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有哪些一、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有哪些?1、领土问题、领土问题2、宗教矛盾、宗教矛盾3、民族问题、民族问题4、西方、西方大国的干预。大国的干预。二、你认为西方大国插手中东事务的原因是什二、你认为

55、西方大国插手中东事务的原因是什么么?1、中东战略地位的重要;、中东战略地位的重要;2、丰富的石油资源;、丰富的石油资源;3、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体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体现。中考历史备考 三、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地区冲突三、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地区冲突1、以对话代替对抗,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以对话代替对抗,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冲突双方最大限度地作出让步。冲突双方最大限度地作出让步。2、西方大国在解决问题是应本着公平、公正、西方大国在解决问题是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地区永久的和平。该地区永久的和平。3、应更多发挥联合国的作

56、用,以协调民族、应更多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以协调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四、你认为当前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四、你认为当前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中考历史备考 五、中国关于核武器扩散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五、中国关于核武器扩散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么?(1)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并积极参与国际防止核扩散与防范核恐怖主义的合作,维护世界和平。(2)主张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人类。(3)中国主张通过对话与谈判和平解决地区核问题,反对利用核武器扩

57、散问题,干涉他国内战中考历史备考 六、六、20世纪世界格局有哪三次重大变动?世纪世界格局有哪三次重大变动?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一战后帝国主义世界统治新秩序,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国家紧张关系,但这一体系不能彻底消除帝国主义矛盾,因此也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2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表现为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以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局面。3冷战后:20世纪末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严重威胁世界安全。中考历史备考 七、请你为七、请

58、你为“建设和谐世界建设和谐世界”提出两点建提出两点建议。议。各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并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考历史备考五、命题预测五、命题预测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11年年10月月31日表决批准接纳巴日表决批准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这一组织的正式成员国。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勒斯坦成为这一组织的正式成员国。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员国加入的首个联合国机构。员国加入的首个联合国机构。以色列强烈反对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强烈反对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也反对巴方以成员国身份加入任何联合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也反对巴方以成员国身份加入任何

59、联合国机构。国机构。由此可见当今中东问题的焦点是(由此可见当今中东问题的焦点是()A核战争威胁核战争威胁 B巴以冲突巴以冲突 C海湾战争海湾战争 D科索沃危机科索沃危机2、孔子说:、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周恩来总理运用该思想,提出,周恩来总理运用该思想,提出“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主张,成功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是在(主张,成功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是在()A.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届联大 D.上海上海APEC会议会议 中考历史备考3、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地区冲突仍不断发生。阅读下列材料,、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地区

60、冲突仍不断发生。阅读下列材料,解决相关问题。解决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一:1948年根据联合国决议,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英国结束在巴勒年根据联合国决议,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斯坦的“委任统治委任统治”。从以色列国成立后到。从以色列国成立后到1982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先后发生五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间先后发生五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材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东战争后阿以双方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双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东战争后阿以双方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双方采取了什么行动?采取了什

61、么行动?材料二:材料二:2011年年9月月5日电日电 巴勒斯坦将在巴勒斯坦将在20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递案,申请成为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递案,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据悉,美国将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力阻巴勒斯坦以国家名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据悉,美国将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力阻巴勒斯坦以国家名义入联义入联。中新网中新网1、从材料一中你认为巴以问题存在的外部因素有哪些?、从材料一中你认为巴以问题存在的外部因素有哪些?材料三:在伊朗核问题谈判陷入僵局近材料三:在伊朗核问题谈判陷入僵局近15个月之际,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个月之际,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六国与伊朗代表于中国和德国六国与伊朗

62、代表于2012年年4月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开月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开始新一轮核会谈。始新一轮核会谈。新华网新华网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解决地区冲突提两条建议。、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解决地区冲突提两条建议。材料四:有一份统计显示说,在人类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全世界彻底没有战争和材料四:有一份统计显示说,在人类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全世界彻底没有战争和冲突的时间总共只有冲突的时间总共只有58天!只有天!只有58天是太平的!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数字。天是太平的!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数字。4、维护世界和平人人有责,为有效防止战争,建设和谐世界,请你设计一条宣、维护世界和平人人有

63、责,为有效防止战争,建设和谐世界,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传标语。中考历史备考 4.自2011年上半年以来,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局势动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乱花渐欲迷人眼,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我看世界风云”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包河区模拟题)【回眸历史回眸历史】图一:1919年巴黎和会图二:1945年雅尔塔会议图三:1991克林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1)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 ;二战后确立的国际政治格局是 ;图三事件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方向发展。中考历史备考 【论从史出论从史出】(2)同学们通过探究“世界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分别得出“任人宰割”、“洗雪耻

64、辱”、“和平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6分)“任人宰割”:_“洗雪耻辱”:_“和平崛起”:_【历史思索历史思索】(3)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你认为我国应当如何积极应对?中考历史备考2.综合探究题(11分)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团结”是一种艺术,“团结”并不是简单地、毫无规则地组成一个团体、集团或组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团结合作”主题的探究活动。步骤一:回顾历史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不正当合作(1)观察图一、二的世界形势,简要回答两图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1分)图一 对峙中的两大集团 图二 丑陋的“轴心”(柏林罗马东京)

65、中考历史备考步骤二:史海寻贝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正当合作(2)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和危机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请你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3)法国作家雨果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它建立了什么组织?(1分)它的建立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中考历史备考步骤三:知彼知己知道我国国内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合作”(4)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国共两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写出中国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两次战役(5)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为国际关系的发展

66、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请你列举21世纪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能充分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步骤四:总结反思理解现实中合作的艺术(6)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中考历史备考(1 1)精心挑选一本好书,其标准:精心挑选一本好书,其标准:是否贴近课标与考纲是否贴近课标与考纲是否合理联系时效热点是否合理联系时效热点是否将基本知识点撰写规范合理是否将基本知识点撰写规范合理是否符合您学生的能力实际是否符合您学生的能力实际是否真正便于学生考场是否真正便于学生考场使用使用(2 2).考场用书不等于只在考场上使用。考场用书不等于只在考场上使用。教师完全可以将考场用书作为初三总复习讲义使用。借此让学生教师完全可以将考场用书作为初三总复习讲义使用。借此让学生充分熟悉此书体例和内容。充分熟悉此书体例和内容。(3 3).要对考场用书进行备课要对考场用书进行备课 考场用书毕竟是一个短时间内完成的教辅资料,必然存在不考场用书毕竟是一个短时间内完成的教辅资料,必然存在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