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16518539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当前基础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呼唤着教育创新一、当前基础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呼唤着教育创新p由重视由重视“规模速度规模速度”向重视向重视“内涵发展、质量内涵发展、质量优先优先”转变转变 p由重视由重视“优先办好重点中学优先办好重点中学”向重视向重视“教育公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平,教育均衡”转变转变p由重视由重视“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办学条件”向重视向重视“规范办学行规范办学行为为”转变转变 p由重视由重视“以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推进教育变革以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推进教育变革”向重视向重视“以课程改革的方式来推进教育变革以课程改革的方式来推进教育变革”转变转变 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二、教育创新的核心

2、是教师队伍创新(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p富有爱心的老师富有爱心的老师p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老师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老师p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p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的老师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的老师中国教育的优势与问题:中国教育的优势与问题:优势优势 问题问题知识 实践能力技能 创造性解题能力 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勤奋与刻苦 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p富有爱心的老师富有爱心的老师p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老师具

3、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老师p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p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的老师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的老师p能给自己以正确的角色定位的老师能给自己以正确的角色定位的老师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人师表教师主导:为人师表指导学生学习和研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究 学生主体: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主体: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积极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责权意义上的主体独立性、创造性责权意义上的主体 学生眼中学生眼中“最受欢迎的十种老师最受欢迎的十种老师”: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 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 实

4、习老师(年轻,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实习老师(年轻,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有宽容精神的老师有宽容精神的老师 帅哥老师帅哥老师 美女老师美女老师 风趣幽默的老师风趣幽默的老师 有爱心的老师有爱心的老师 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 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二)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群体(二)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群体高尚的高尚的人人 格格政治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管理组管理组织能力织能力管事不如管人管事不如管人管人不如管心管人不如管心管大不如管小管大不如管小管粗不如管细管粗不如管细业务业务学习学习勤奋学习的榜样勤奋学习的榜样教学研究的榜

5、样教学研究的榜样协调协调能力能力善于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善于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善于处理上下周边关系的善于处理上下周边关系的能力能力善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善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 伊兰伊兰K麦克依万(美)著麦克依万(美)著高绩效校长的高绩效校长的10大特质大特质善于沟通者善于沟通者教育者教育者愿景制造者愿景制造者促进者促进者改革者改革者文化建构者文化建构者活跃分子活跃分子成果制造者成果制造者人格树立者人格树立者贡献者贡献者 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二)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群体(二)有什

6、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群体(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途径(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途径p正面鼓励为主正面鼓励为主p先进人物引导先进人物引导p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p开展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p建立有效机制建立有效机制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创新 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一)当前基础教育中教科研不能受到重视的主客观(一)当前基础教育中教科研不能受到重视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原因分析p校长和教师观念陈旧校长和教师观念陈旧,认为只有认为只有“时间加汗水时间加汗水”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p校长和教师有

7、急功近利思想。认为教科研对提高校长和教师有急功近利思想。认为教科研对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立竿见影。是教学质量不能立竿见影。是“软指标软指标”。p各级升学考试竞争激烈,学校教育变成了以应各级升学考试竞争激烈,学校教育变成了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教育,教科研工作严重边缘化。试为主要目的教育,教科研工作严重边缘化。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一)当前基础教育中教科研不能受到重视的主客观(一)当前基础教育中教科研不能受到重视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原因分析p把教科研过于把教科研过于“神秘神秘”化,认为教科研工作是化,认为教科研工作是科研院所的事,是大城市的事,不是农村教师科研院

8、所的事,是大城市的事,不是农村教师所能为的。所能为的。p教科研工作本身问题,基层教研工作不能贴近学教科研工作本身问题,基层教研工作不能贴近学校教学实际,不能很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校教学实际,不能很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p教科研工作条件差,经费短缺。教科研工作条件差,经费短缺。(二)教科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教科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1.教师层面教师层面p教师的职业目标要靠教科研指引教师的职业目标要靠教科研指引 p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靠教科研领航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靠教科研领航 p教师的业务提高要靠教科研助力教师的业务提高要靠教科研助力 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育科研是教

9、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二)教科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教科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 2.教学层面教学层面p反思和改进教学需要教育理论支撑反思和改进教学需要教育理论支撑p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教育科学引导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教育科学引导(二)教科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教科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 3.学校层面学校层面p教育科研可以营造学校的学术气氛教育科研可以营造学校的学术气氛 p教育科研可以增加学校发展后劲教育科研可以增加学校发展后劲

10、 p教育科研可以拉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可以拉动学校的教学改革 p教育科研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品位教育科研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品位(三)农村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定位(三)农村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定位p教育性教育性p针对性针对性 u改革课程即改革课堂改革课程即改革课堂 u问题及课题问题及课题 u效率及质量效率及质量 p实效性实效性 p群众性群众性 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四)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几个重要环节(四)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几个重要环节1.培植素养是关键培植素养是关键p科研型教师素质:科研型教师素质:u强烈的教育思想意识强烈的教

11、育思想意识 u必要的知识结构必要的知识结构 u一定的科研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 2.完善机构是条件完善机构是条件 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四)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几个重要环节(四)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几个重要环节3.课题驱动是重点课题驱动是重点p关于论文写作:关于论文写作:u论文要求:实用性、学术性(理论性和创新性)论文要求:实用性、学术性(理论性和创新性)u论文要求:论点、论据、论证论文要求:论点、论据、论证 u论文准备:思考、研究、调查、积累论文准备:思考、研究、调查、积累 4.科学评价是保障科学评价是保障 三、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三、教

12、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大推动力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一)创造一个精彩的富有魅力的课堂(一)创造一个精彩的富有魅力的课堂 p全面性全面性p民主性民主性 p艺术性艺术性 u学会赏识与激励学会赏识与激励 u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u不是教知识,而是教方法不是教知识,而是教方法 u教师是教师是“一把火一把火”,而不是,而不是“一桶一桶水水”u只讲只讲20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 u教学互动目的不单是活跃气氛教学互动目的不单是活跃气氛 u教学高手常有出奇不意的教学情境教学高手常有出奇不意的教学情境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

13、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一)创造一个精彩的富有魅力的课堂(一)创造一个精彩的富有魅力的课堂 p全面性全面性p民主性民主性 p艺术性艺术性 p有效性有效性 u有信度、有效度、有坡度、有力度有信度、有效度、有坡度、有力度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一)创造一个精彩的富有魅力的课堂(一)创造一个精彩的富有魅力的课堂 p全面性全面性p民主性民主性 p艺术性艺术性 p有效性有效性 p开放性开放性(二)(二)当前课堂教学需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当前课堂教学需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p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观念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教学观念之间的关系 p提高教

14、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 p素质教育与应试教学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学的关系 p面向全体与培优转差的关系面向全体与培优转差的关系 p落实双基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系落实双基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系 p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与管好课堂纪律、增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与管好课堂纪律、增强教学有效性关系教学有效性关系 p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的关系 p一费制实施与完善必要的教学硬件的关系一费制实施与完善必要的教学硬件的关系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三)(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提高课堂

15、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机制 1.常规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常规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 p多元性多元性 p公平性公平性 p科学性科学性 p激励性激励性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 2.常规教学评价容易出现的误区常规教学评价容易出现的误区 p以评价代替教学管理以评价代替教学管理 p以评价代替教学过程以评价代替教学过程 p评价不是为了促进发展,而是让人服从评价不是为了促进发展,而是让人服从 p评价妨害师生良好个性张扬和创造力发挥评价妨害师生良好个性张扬和创造力发挥 p片面评价片面评价(三)(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

16、管理和评价机制机制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 3.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 p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p常规教学期中期末检查总结制度常规教学期中期末检查总结制度 p评教评学制度评教评学制度 p教学月考勤制度教学月考勤制度 p定期教研活动制度定期教研活动制度p听课、评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三)(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机制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 听课听课p听课类型(按听课目的分):指导性、检查性、听课类型(按听课目的分):指导性、检查

17、性、研究性、学习性、观摩性、选拔性研究性、学习性、观摩性、选拔性p听课过程:听、看、思、记、谈听课过程:听、看、思、记、谈 3.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三)(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机制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 评课评课p评课目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评课目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全面发展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全面发展 p评课要求:既要评教,又要评学;既要全面评价,评课要求:既要评教,又要评学;既要全面评价,又要突出重

18、点;既要评优点,又要评缺点;既要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评优点,又要评缺点;既要评特点,更要评亮点。评特点,更要评亮点。3.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三)(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机制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 附:中小学听课评课指标体系附:中小学听课评课指标体系3.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常规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制度(三)(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机制 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四、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