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515279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n一、什么是人际关系n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n三、人际关系的作用n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n五、人际关系的理论一、什么是人际关系n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心理联系。n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n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n人际关系的特点个人性直接可感性情感性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n亲和需要恐惧增强亲和需要(Schachter实验实验)焦虑降低亲和需要(Sarnoff&Zimbardo 的实的实验)验)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n亲和需要n人际关系的报酬社会交换理论人际关系能给个体提供6种重要报酬(R.Weiss,1974)n依恋

2、n社会融合n价值确定n可靠同盟感n得到指导n照顾他人的机会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n亲和需要n人际关系的报酬n摆脱寂寞寂寞(loneliness)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n情绪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因缺乏亲密的依恋对象而引起的寂寞n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因缺乏社会融合感或群体归属感而引起的寂寞三、人际关系的作用n幸福感 well-beingn心理健康n身体健康四、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n相互依赖模型(G.Levinger&G.Snoek,1972)u随着相互依赖的增加,人际关随着相互依赖的增加,

3、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递增。平递增。u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的指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的指标。标。奥尔特曼和泰勒(I.Altman&D.A.Taylor,1973)认为,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n定向阶段n情感探索阶段n情感交流阶段n稳定交往阶段n人际关系五阶段论(纳普)觉察阶段试探接触阶段合作强化阶段亲密一体化阶段契约发展阶段五、人际关系的理论n舒兹的人际关系理论n社会交换理论n公平理论舒兹的人际关系理论(W.C.Schuts,1958)行为倾向需要主动性

4、被动性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主动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主动表示友爱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希望他人引导等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n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成本的评价和体验。公平理论公平理论n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第二节 人际吸引n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n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n三、爱情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n互惠原则n得失原

5、则n联结原则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n仪表n熟识性n邻近性n相似性与互补性n互惠n个性品质n自我暴露曝光效应n曝光效应: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又称单纯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n查荣克等(R.S.Zajonc et al.,1968)的实验 曝光效应的限制调节n如果一开始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时,接触对增进人际吸引有效果;如果一开始对对方的印象是负面的,就没有这种效应。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个性品质最积极品质中间品质最消极品质真诚固执古怪诚实刻板不友好理解大胆敌意忠诚谨慎饶舌真实易激动自私可信文静粗鲁智慧冲动自负可信赖好斗贪婪有思想腼

6、腆不真诚体贴易动情不善良热情羞怯不可信善良天真恶毒友好不明朗虚假快乐好动令人讨厌不自私空想不老实幽默追求物欲冷酷负责反叛邪恶开朗孤独装假信任依赖别人说谎箭头表示受人欢迎的程度递减J.L.Freedman et al.(1985),Social Psychology,P.212能力与吸引力能力高低吸引力高低 甲能力高20.8分 乙能力高,有小错误30.2分 丙能力贫庸17.8分 丁能力贫庸,有小错误-2.5分(Aronson,1966)三、爱情n(一)爱情的概念n爱情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n特点:相异性: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成熟性: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

7、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高级性:是一种高级情感生理性:有生理基础,不是纯粹的精神依恋利他性:有为对方奉献的心理倾向爱情与喜欢n人际吸引的三种形式亲和、喜欢、爱情n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依恋、利他、亲密(二)爱情的产生n情绪二因素论(沙赫特)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可以很相似,但若果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n爱情也是生理唤起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个体由于一些自身不明确的原因引起了生理唤起,而这时他正与一个异性在一起,就会把这种生理唤起归因为由对方引起。达顿阿伦的实验恐惧唤醒爱情(Dutton&Aron,1974)采访者性别桥的种类人数接受电话号码人数打

8、电话人数女性固定桥(10英尺高)22162吊桥(230英尺高)23189男性固定桥(10英尺高)2261吊桥(230英尺高)2372(三)影响异性吸引的因素n外貌的吸引力n相似性年龄、肤色、宗教、民族、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人格特征方面相似的异性,容易相互吸引n互补性配偶选择的过滤说:两个原来互不相识的异性在成为爱情伴侣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几道关卡,每道关卡的过滤因素都不同:n第一道关卡:空间距离n第二道关卡:个人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信仰等)n第三道关卡:态度与观念相似n第四道关卡:需要的互补n社会交换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为伴侣两性的相互吸引和爱情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

9、n取样与评估n互惠n承诺n制度化(四)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1988)亲密亲密激情激情承诺承诺完美爱情完美爱情浪漫爱浪漫爱愚蠢爱愚蠢爱伙伴爱伙伴爱迷恋迷恋空洞爱空洞爱喜欢喜欢(五)爱情的形式n李(J.Lee,1973)的分类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与改善n一、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距离法n二、人际关系的改善T小组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社会距离法n群体成员给群体中每个人评分,最后统计每个人所的分数,这个分数就是社会距离。一般得分越多表示与他人的距离越近。n某一成员的主观社会距离:该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平均评分n某一成员的客观社会距离:群体其他成员对该成员的平

10、均评分n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的社会距离的总平均分.第四节 人际沟通n一、人际沟通概述n二、人际沟通的基本过程及要素n三、人际沟通的特点n四、人际沟通网络n五、人际沟通的改善人际沟通概述n人与人之间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n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n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n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n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n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n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二、人际沟通的基本过程及要素信息信息发送者发送者信息信息信息信息接收者接收者背景背景障碍障碍反馈反馈通道通道人际沟通的要素n1.信息发送者(编码)n2.信息的接收者(译码)n3.信息:信息必须转化为各种可被别人察觉和理解的符号系统n

11、4.通道:指信息传达的方式n5.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过程n6.背景: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在沟通中,许多意义是由背景提供的。n7.障碍:一般沟通障碍:信息渠道的障碍、符号系统的障碍社会性、心理性障碍:地位障碍、组织结构障碍、文化障碍(包括语言障碍)、心理障碍三、人际沟通的特点n沟通的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n沟通双方要有对符号系统及交往情境的共同理解n沟通中存在着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n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一)正式沟通网络轮式轮式Y式式链式链式全通道式全通道式环式环式(二)非正式沟通网络集束式集束式单线式单线式流言式流言式偶然式偶然式五 人际沟通的改善*n从沟通过程分析原因

12、,采取措施n进行人际沟通的训练如:T小组训练、相互作用的PAC理论相互作用的PAC理论n个体的个性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交往双方因所处的心理状态不同,其交往方式、内容和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P PA AC CP PA AC CP PA AC CP PA AC C互应性沟通模式P PA AC CP PA AC CP PA AC CP PA AC CP PA AC CP PA AC C交叉性沟通模式沟通之前,认清沟通之前,认清/改变双方所处的心理位置改变双方所处的心理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