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71017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511284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15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71017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71017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71017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71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71017(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首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其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成立。再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第四,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的一个制约因素。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

2、依据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在制定学制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制的制约作用,保证学制性质与社会的一致性,同时要充分研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对学制的影响,使学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二十世纪,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学制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纵观当代学制 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三)改革中等教育

3、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五)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我国现代学制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1902年,由清政府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癸卯学制:经修订于1904年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4、史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癸丑学制,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至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一、

5、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1951年的学制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1)幼儿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的为幼儿园,招收3至7周岁的儿童。(2)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入学年龄以7岁为标准。对失学青年和成年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1

6、 1951年的学制改革 (3)中等教育: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34年。业余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为34年。中等专业学校修业年限为24年。(4)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5年。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修业年限为2年以上。(5)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这个学制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吸收了解放闪旧学制的合理因素,还借鉴了苏联学制的经验,是进行综合的结果。它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

7、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三结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指示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

8、余学校。根据指示精神,全国展开了中小学学生学制改革实验。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学制改革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1)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了36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7岁儿童入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实行6岁半或6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 年(有的地区为6 年)。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接

9、受中等教育打下了基础。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业余中学。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等专业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34年,技工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23年。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种各样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 3 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现代学制最早

10、出现在欧洲。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现代社会的文明发源于欧洲。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现代学校迅猛发展,一方面由古代的中世纪大学、古典文科中学发展转化而来;一方面又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职业学校等)的新学校。学校的类型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到19世纪末,现代学制逐步形成。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以英国的双轨制典型为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各方面条

11、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大学以上,属学术性的一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是,美国的历史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没像英国皇室等那样的特权阶层,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的发展,而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开成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

12、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一、义务教育的含义一、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以保证的国国民教育民教育,它既是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具有强制强制的性质。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所有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二、义务教育思想的孕育n1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孔子子提出提出“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主张,主张不论贵贱、的主张,主张不论贵贱、贫富、贤愚或地区,只要

13、交纳很少的学习费贫富、贤愚或地区,只要交纳很少的学习费用就可以入学。用就可以入学。n2公元前公元前594年,古雅典的年,古雅典的梭伦梭伦也曾提出,也曾提出,“父亲有让子女入学的义务。父亲有让子女入学的义务。”三、义务教育的诞生与发展n1义务教育制度诞生于欧洲,有着深刻的原义务教育制度诞生于欧洲,有着深刻的原因:因:n由于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对由于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对教育的普及提出了客观要求。教育的普及提出了客观要求。n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现代工商业的社会生活各个方

14、面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现代工商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操作的劳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发展要求以及操作的劳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由此奠定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知识,由此奠定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经济和社会基础。n这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这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n如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迫使英国在1833年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限制了童工的劳动时数,1834通过的工厂法又规定厂主须为14岁以下的工人开办学校。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人物也始终把为工人及其子女争取教育权的斗争,看作是整个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组成部分。n德国马丁马丁塔德塔德(14831546年)领导的反对天主都会的宗教改革运动,捷克夸夸美纽

15、斯美纽斯(15921670年)等人的普及教育论,对义务教育制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n也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的结果政治斗争的结果。n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生存,亟需通过普及初等教育在全体国民中培养民族主义情绪,训练忠实为国家效力的士兵。资本主义社会以社会民主为中心的政治,社会活动,也要求在全体社会成员中,通过普及国民教育来养成公民意识。n2义务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发展n1619年,普鲁士的魏玛共和国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以国家年,普鲁士的魏玛共和国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初步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由此而诞生。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

16、接受初步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由此而诞生。由于德国实施义务教育收到了显著成效,于是许多国家纷纷效法。由于德国实施义务教育收到了显著成效,于是许多国家纷纷效法。n英国于英国于1870年颁布年颁布初等教育法初等教育法n法国于法国于1833年颁布年颁布基佐法案基佐法案n美国,马萨诸塞洲在美国,马萨诸塞洲在1852年首先颁布实行义务教育的法律,到年首先颁布实行义务教育的法律,到1920年,全美各洲先后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年,全美各洲先后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n日本于日本于1872年颁布年颁布学制令学制令,1886年颁布年颁布小学校令小学校令。n苏联在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即宣布实行义务教育。

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即宣布实行义务教育。四、义务教育的特点四、义务教育的特点 第一,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第二,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义务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必须走义务教育之路。实现义务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普及,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义务教育。n1戊戍维新运动与义务教育戊戍维新运动与义务教育n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西年爆发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究中华民族何以衰弱到任

18、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原因,寻求救开始探究中华民族何以衰弱到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原因,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道路。国救民、富国强兵的道路。n戊戍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认为,中国衰戊戍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认为,中国衰弱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良,教育可以培养弱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良,教育可以培养“才智之士才智之士”,“才智之民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因此建议废科举,兴学堂,乡乡办。因此建议废科举,兴学堂,乡乡办小学,儿童小学,儿童7岁入小学,学习八年毕业。岁入小学,学习八年毕业。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明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

19、明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主张。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主张。n五、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五、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n2、建国前的义务教育、建国前的义务教育n清政府在清政府在1902年的年的钦定小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和1903年的年的奏定初等小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学堂章程,以及,以及1911年的年的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等文件中,都等文件中,都有要实行义务教育的内容,这是我国由政府提出义务教育之始。有要实行义务教育的内容,这是我国由政府提出义务教育之始。n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1912年、年、1932年、年、1933年也先后数次颁年也先后数次颁布过实施义务教育的法

20、令,宣告要实行四年制的义务教育,但收效甚布过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宣告要实行四年制的义务教育,但收效甚微。以后又在微。以后又在1944年,年,1945年和年和1948年几度颁布法令,把义务教年几度颁布法令,把义务教育延长为六年(育延长为六年(612岁),并作出了对于不送子女入学的父母以处岁),并作出了对于不送子女入学的父母以处罚等规定,然而也都是罚等规定,然而也都是一纸空文一纸空文。n苏区和老解放区普及小学教育和实施义务教育中所苏区和老解放区普及小学教育和实施义务教育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建国后全国的小学教育恢复和改造,积累的经验,对建国后全国的小学教育恢复和改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天全国普遍

21、实施九年制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天全国普遍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宝贵的经验。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宝贵的经验。n3、建国初期的普及教育、建国初期的普及教育n1954年和年和 1956年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年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其年限为五年(实施义务教育,其年限为五年(711岁)。岁)。n1978年的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规定,“国家大力发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公民有受教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逐步增加各种类型的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育的权利。国家逐步增

22、加各种类型的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设施,普及教育,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设施,普及教育,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n1980年年12月中共中央的国务院颁布月中共中央的国务院颁布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问题的决定,要求,要求“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教育”。n4、十一届三种全会开创了义务教育的新阶段n1982年年12月,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规定。“国家举国家

23、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建国以来首次由这是建国以来首次由国家的根本大法确定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国家的根本大法确定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n1986年年4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了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而使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进,从而使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进入了在法律保障下迅速发展新的阶段。入了在法律保障下迅速发展新的阶段。六、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六、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1.入学条件:适龄儿童和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入学条件:适龄儿童和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入学年龄为入学年

24、龄为6周岁,特殊情况可推迟到周岁,特殊情况可推迟到7岁入学岁入学2.学制:分初等和中等两个阶段,目前多种学制并存。学制:分初等和中等两个阶段,目前多种学制并存。3.实施步骤:第一步是普及初等教育,第二步是在普及实施步骤:第一步是普及初等教育,第二步是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4.领导管理体制: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领导管理体制: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级管理。5.5.义务教育的师资:要求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结构合理义务教育的师资:要求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小学教师应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且相

25、对稳定;小学教师应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教师应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教师应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6.义务教育的办学物质条件:筹措经费渠道有五种之多。义务教育的办学物质条件:筹措经费渠道有五种之多。七、普及义务教育七、普及义务教育在普及义务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第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第三: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第四:合理布置学校网点,提高办学效益;第五:保证入学,制止辍学,禁止雇佣童工;第六,减少学生大量留级复读现象,科学地管理学籍。1.什么是学制?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有哪些

26、?2.欧美现代学制有哪几种类型?试加以评述。3.试论当代学制改革的特征。4.什么是义务教育?5.为什么要调整中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如何进行?1在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已经很长时间了,义务教育的实施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我们可喜地见到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不少地方已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但是,中国地大人多,发展极其不平衡,也有一些地方,义务教育还是一个遥远的梦。下面是一篇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的短文,阅读以后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看法。2下文是一位日本学者发表的对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的看法,读来引人深思,请你细晶下文,然后谈谈你对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看法。现代学制

27、的发展前景是:单轨学制走向分支型学制(通过发展基教育后的职业教育),不久的将来将向单轨学制发展(通过高中综合化)。也就是说,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研究动态研究动态 (1)试比较三种不同的学制类型的特点。(2)当今世界学制变化发展的趋势。(3)现代学校面临的危机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4)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对当今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扎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年版。2联合国教科文政治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

28、6年版。3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4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5袁振国主编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教育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7巴班斯基主编,李子卓等译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8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9王天一主编外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0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2王承绪朱勃顾明远主编比较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