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题分析看高考命题模式与走向河北师大附中李世袭P140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1080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2.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试题分析看高考命题模式与走向河北师大附中李世袭P140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从试题分析看高考命题模式与走向河北师大附中李世袭P140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从试题分析看高考命题模式与走向河北师大附中李世袭P140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资源描述:

《从试题分析看高考命题模式与走向河北师大附中李世袭P14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试题分析看高考命题模式与走向河北师大附中李世袭P140(1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师大附中河北师大附中 李世袭李世袭 2015年10月甘肃兰州全国课标卷简说全国课标卷简说2007年,首批课标实验区年,首批课标实验区宁夏、海南宁夏、海南高考语文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当时简称为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当时简称为“宁海宁海卷卷”。2010年,年,黑龙江、吉林、陕西黑龙江、吉林、陕西,也使用这套试卷,也使用这套试卷,所以改称为所以改称为“全国课标卷全国课标卷”。2011年,年,山西、河南、新疆山西、河南、新疆使用全国课标卷。使用全国课标卷。2012年,年,河北、云南、内蒙古河北、云南、内蒙古使用全国课标卷。使用全国课标卷。2013年,出现甲乙两套全国课标卷

2、。其中的甲卷供年,出现甲乙两套全国课标卷。其中的甲卷供宁夏、宁夏、海南、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海南、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贵州、西藏、甘肃、青海贵州、西藏、甘肃、青海等等11省区使用省区使用,乙卷则供,乙卷则供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等4省使用。省使用。2015年,年,广西广西由全国大纲卷改用全国课标甲卷,由全国大纲卷改用全国课标甲卷,辽辽宁宁不再自主命题改用甲卷;不再自主命题改用甲卷;江西江西不再自主命题改用不再自主命题改用乙卷。全国课标卷使用省区达到乙卷。全国课标卷使用省区达到18个。个。2016年,广东、湖南、安徽等省也会加入进来。年,广东、

3、湖南、安徽等省也会加入进来。试题分析试题分析 余闻余闻 语文月刊语文月刊2015年课标卷总体变化年课标卷总体变化1.文言文阅读少了实词题,多了文化常识的考文言文阅读少了实词题,多了文化常识的考查。(查。(14年大纲卷考过,年大纲卷考过,15年年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也有题也有题型示例,在意料之中)型示例,在意料之中)原文:孝敬皇帝未尝原文:孝敬皇帝未尝南面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这是一种新的题型,即在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进行解释,反映词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文化现象。由于是第一

4、次考查,不宜太深,因而难度上的考虑稍多,难度的控制也较严格。B 项的“南面”是确指“南边的位置”,而不是文中“南面”所指“面朝南方”。这一项中说文中“南面”指担任大臣,更是不正确,因为文中表示的“面朝南方”的只能是君王坐北时,面朝着南面,而不是“南边的位置”。所以,B 项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14年大纲卷原文中,实词题加点,文化常年大纲卷原文中,实词题加点,文化常识题也加点,显得有些混乱。这也许是识题也加点,显得有些混乱。这也许是15年课年课标卷去掉实词题的原因之一吧,当然最大可能标卷去掉实词题的原因之一吧,当然最大可能是因为和翻译题有重复考核之嫌。是因为和翻译题有重复考核之嫌。今年甲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说到的“嗣位”指继承君位,这话是对的;但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泛泛地只说是长子继承制,不准确

6、。所以,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正确选项。今年乙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由于是第一次大面积的考查,不宜太深,因而对难度的考虑稍多,难度的控制也较严格。D项前面一半关于“太子”的表述没有问题,只是说到“有时也可指其他

7、儿子”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在太子必须经过正式册立“被确定”成为“继承君位的人”这一条件下,是不可能再用“太子”这一特定称呼来指太子之外的“其他儿子”的。D项的表述不准确,是正确选项。2.名篇名句默写出现根据非原文提示,写出上名篇名句默写出现根据非原文提示,写出上(下)句的题型,难度相对大了些。(下)句的题型,难度相对大了些。今年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杜牧赤壁中“,”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参考答案】(1)(且

8、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今年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参考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1)很多考生误答成“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还以为是要

9、写出和提示语句本身意思相一致的句子。变通能力比较差。3.小说阅读多选题设题措辞更加合理小说阅读多选题设题措辞更加合理今年: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乙卷)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甲卷)官方解释:给出的阅读材料塾师老汪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标题为命题者自拟,出于字数等方面的考虑,对所选文段略有删改,因此在题目中使用“本文”一语指代这一小说选段。去年: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甲卷,新表述)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乙卷,旧表述)官方解释:严格地说,古

10、渡头应该是一部小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有人认为是散文),题干凡是涉及到小说处,均以作品代指。4.第第15题由排序题变为选句题,更加注重语境考题由排序题变为选句题,更加注重语境考查。查。今年甲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

11、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参考答案】C 从语义上来看,四个选项大致相同,都是说大脑在某些刺激下释放出内啡肽,句子的构成要素也基本一样,所要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排列这些要素,也就是选择哪个当主语,哪个当宾语,最后构成句子。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背后其实有信息结构理论为支撑。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是先说旧信息,再说新信息。第一句旧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到第二句,原来的新信息就成为旧信息,再推衍出新信息,如此不断推衍,这是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的。今年乙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随着雾霾频发,

12、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参考答案】A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准确把握上下文所给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比较所给各选项之间的表达差异

13、,三是权衡上下文与选项的语意衔接关系。这道题表面看来只选一句,实际上考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细致具体,对培养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特点、掌握语言逻辑,以准确运用语言,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明年应该会延续这个题型。5.甲卷小说探究题出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新的比较甲卷小说探究题出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新的比较阅读形式,难度较大。阅读形式,难度较大。与之相对应,乙卷古代诗歌鉴赏出现了课内与与之相对应,乙卷古代诗歌鉴赏出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新的比较阅读形式,但难度不大。课外的新的比较阅读形式,但难度不大。6.甲卷传记相对简单,传记中涉及了一点文甲卷传记相对简单,传记中涉及了一点文学常识的考察。乙卷传记阅读出现学常识的考察。乙

14、卷传记阅读出现“自传自传”且学且学术性强,每个问题都不能从所给文本中直接找到术性强,每个问题都不能从所给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难度较大,河北传记平均分为答案,难度较大,河北传记平均分为16.2,仅比,仅比小说(小说(15.15)高一分。)高一分。7.乙卷作文出现文体限制乙卷作文出现文体限制 有老师分析,这道题的特色是专注于有老师分析,这道题的特色是专注于书信书信考查,既检查格式,更检查情感与思想。考查,既检查格式,更检查情感与思想。不是为限制文体而限制文体,而是侧重一种不是为限制文体而限制文体,而是侧重一种古老交流的传承,一种心心相通的探求。古老交流的传承,一种心心相通的探求。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

15、究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之现代文阅读之现代文阅读15年甲卷:文章节选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一文,为适应命题需要,摘编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删改。15年乙卷:阅读材料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4日11 版)一文,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14年甲卷:文章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6日11 版)一文。14年乙卷:文章节选自王晓旭(实为王旭晓)美的奥秘一书中关于悲剧的一章。13年甲卷:文章节选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中国文化研究 2008年02期)一文。13年乙卷:文章节选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一文。选材

16、特点选材特点: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现代文文本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内容涉及古代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等。关涉古代则有文言引文,关涉美学则有专业术语,学生比较怵头,得分率不是很高。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下表是河北省今年得分情况:15年甲乙两套卷题干表述完全一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题的表述相比之前年份开始泛化,针对性不强。但还是能够通过四个选项的表述确定答题的区间。前两个题往往侧重某一两个自然段,最后一个题往往要从全文里去找。1

17、3年甲卷设错手法1、曲解原意。原文第一段引说文解字说:“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所谓“似凫而大”,是说鸑鷟的模样像凫鸟,但体形要大一些;B项把它理解成跟凫鸟一样大,这就不对了。2、混淆是非。原文第二段说:“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这里所谓“真正的凤形”当然是指原文下文所说的“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而这里所谓“殷商晚期”,也应该是“殷商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一语的承前省,原文说殷商晚期已经出现,A项却说还没有出现,由此可见,A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3、无中生有。前半段“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这是历史常识。关于

18、后半段,原文第四段说:“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可见,武王之所以马上参拜商庙,并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而是为了表明“周改殷命”是上天的旨意,商朝已经结束,自己才是合法的统治者,所以B项的分析是不对的。13年乙卷设错手法1、偷换概念。原文第一段钱穆的话是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这里的“其”字应该是复指前面的“先秦诸子”,不应该指老子和道家;原句是一个假设复句,后一分句的“其”应该首先复指离它最近的“先秦诸子”,而不是跳过“先秦诸子”,去复指更远

19、的“老子”。所以“其源流派别”是说先秦诸子的源流派别,B项的表述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2、张冠李戴。原文第五段引用了论语宪问的一段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如果这样的话,又拿什么来回报恩德呢?还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吧。”原文又引了宋人朱熹的注。朱注的意思是说,有人说的话当中“以德报怨”一语出自老子一书。由此可见,论语宪问中“以德报怨”一句是引用老子,而“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只是孔子对老子的批评,并不是引用,所以D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3、强加因果。C

20、项前半段的理解分析没有问题;而C项后半段中“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一语也见于第四段。这里的问题在于:C项前段与后段之间是否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实际上,申不害、慎到、韩非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的崇高地位,既可能有关甚至极有关系,也可能稍微有关或者一点关系也没有,从原文所给的材料来看,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判断。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不正确的。14年甲卷设错手法1、曲解原意。原文第二段二年律令的记载是:“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可见,如果肉类致人中毒,应该马上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而C项的前半部分表述为“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主使官员”

21、的表述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C项前半部分的表述有误。接着看一下C项的后半部分。唐律规定,故意出售有毒的脯肉令人生病者,将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致人死亡,将判处绞刑。可见唐律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这与C项的后半部分的表述是相符的。2、张冠李戴。原文第三段提到,宋代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的问题,因此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要求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同时原文中也说到:“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可见,行会组织是商人们依照经营类型自

22、发组成的,它并非是政府机构,其性质类似于一种民间组织。因此B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3、张冠李戴。原文第三段讲到:“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因此B项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原文接着说到:“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可见,应该由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而并非是宋代政府,所以B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14年乙卷设错手法1、答非所问。四项中,A、C、D三项说的分别是民间文艺(戏曲)、电影艺术和文学小说的悲剧故事,唯有B项才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壮情节

23、,因此从性质上来说,B项当然不是“原文所论悲剧”。2、混淆是非。原文第一段亚里士多德早已指出,悲剧能够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怜悯和恐惧”,这“怜悯和恐惧”就应该是悲剧感。原文第二段也指出,罗丹的马身人首“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如果不能给人以悲剧感,如何能说“具有强烈的悲剧性”?事实上,人们在观看、欣赏悲剧时,往往会因为悲剧主体的苦难、悲惨、伤残乃至死亡,而悲痛、怜悯、流泪甚至失声痛哭,因此尽管人们大都并没有以实践行动介入悲剧冲突之中,但悲剧感或多或少都是有的。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3、过于绝对。原文第一段中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可以引起观众和读者的“怜悯和恐惧”,这就是说,悲剧确实可

24、以“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这话没错,问题在于:美学上的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是否“全在于此”?应该看到,“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种“抗争与拼搏”会振奋人心,激发观众和读者奋发向上、顽强战斗的精神和意志,并进而追求“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原文在论述过程中,对于这一点是十分强调的。由此可见,悲剧除了能令人“悲伤、畏惧、怜悯”以外,还能引起人们的激情,并且这同样能使人获得快感,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D项对于“以悲为美”的概括是有严重缺陷的,D应该是选项。15年甲卷设错手法1、以偏概全。原文一开始就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

25、是重要的美学问题”,从逻辑上说,不看作重要的美学问题,既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外的问题,也可以看作美学范围以内但属于次要性质的问题,因此A项说“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这一表述显然是不准确的。2、因果颠倒。原文第四段说:“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为什么不是“被动的”呢?原文接下去说:“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显然,原文这里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表述,但它是前果后因。而C项呢,却是倒因为果,颠倒了因和果的关系,由此可见,C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3、无中生有。本选项中的元王实甫西厢记确实来自唐元稹的莺莺传,但是前者

26、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并不远,选项中的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也确实来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也不远。即使认为西厢记和金瓶梅距离原作的本义也可以说有点远了,但也不能由此得出“越远越具有创造性”的结论。由此可见,B项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15年乙卷设错手法1、以偏概全。看A项的后半部分。第二段说道:“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这就说明了宋代信用形式的新特点,其实是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同时并存,即宋代的信用形式趋于多样化。这就并非是A项表述的“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

27、。同时本文在第二段只谈到了典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借贷、质、押等其它的信用形式是否在宋代产生,原文没有涉及。事实上,质、押等信用形式早在宋代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因此A项的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2、无中生有。B项前半部分的表述“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是有问题的。原文只能推出,由民间自发力量和官府的强制推行才出现了新型的纸质信用工具,但是这些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谁发行的,原文并没有提及。事实上通过查询古代典籍,我们会发现交子、会子最初是由商人发行的,而并非由宋代政府发行。因此B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3、过于绝对。有些信用形式却起了消极的作用,比如私人借贷中的高利贷。高利贷

28、是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榨取高利的剥削活动,高利贷促使小生产者破产,加深了贫富不均和阶级对立。第二段也说道:“从实际效果看,它(赊买赊卖)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从中也可看出高利贷的弊端。因此D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是正确选项。命题分析:现代文阅读设题往往将原文的表达变换说法,在变换词语上设置陷阱;这看似考查考生对原文信息的精准理解,对思维的深刻性与精确性要求较高,实则设题“文字游戏化”,不符合常态阅读实际。因为它不是考查考生对主要信息的把握,而是考查考生对细枝末节的关注。与以获取信息或学习知识为主的常态阅读大相径庭,考生即便会做现代文阅读

29、客观题,也并不表示他们具有相应的阅读能力,读懂了原文。然而,高考题型不改变,我们虽有抱怨,却只能适应。复习策略:训练学生训练学生比较选项说法与原文说法异同比较选项说法与原文说法异同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关注下列词语的能力关注下列词语的能力概念词概念词,准确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范围词范围词,准确了解陈述或判断的数量范围是全部(全、凡、,准确了解陈述或判断的数量范围是全部(全、凡、任何等)、部分(有的、有些、基本上、大部分等)或个别任何等)、部分(有的、有些、基本上、大部分等)或个别(只、唯有等);(只、唯有等);动态词动态词,准确了解事件事物进行发展的情况

30、(已然:了、过,准确了解事件事物进行发展的情况(已然:了、过等;未然:将、会等;必然:一定、定能等;或然:可能、或等;未然:将、会等;必然:一定、定能等;或然:可能、或许等);许等);称代词称代词(这、那、之、其等),准确了解它们所指代的人物、(这、那、之、其等),准确了解它们所指代的人物、事件、时间及范围等;事件、时间及范围等;总领词,准确了解它们所领起的内容和所管辖的内容范围;总括词(总之、可见、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准确了解它们所总结的结论;因果词(由于、因为、因此、因而等),准确了解何因导致何果,何果由于何因。一句话,就是训练考生关注细枝末节的能力,就是训练学生关注“局部”的能力!学

31、生不用管文章到底写了什么,也不管文章读没读懂,就按着“比对”的套路做题。14年乙卷“悲剧”第1题突破此限制。答题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思路,明确内容。标好段落,勾画出关键词,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 要、如果、假如、但是、因此、正是、几乎等,初步掌握全文的意思及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 语境,前瞻后顾,整体把握,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

32、”,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尤 其是转述绝对的选项)。有的情况,选项的信息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几段相关信息的概括的基础上的,切不可简单机械地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机械地答题。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1)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找:找找原文有没有(无中生有);比:1比较原文符不符张冠李戴(偷换概念)、2可能成必然(表述绝对化)、3将来变现在(不合逻辑)、4部分成全部(扩大外延)、5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6说东改道西(答非所问)、7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8 未然变已然、9强加因果。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

33、究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之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阅读甲卷15-13:北史明史旧唐书乙卷15-13:宋史旧唐书明史选材特点选材特点:均在二十四史之内,二十四史中以人物传记为主,多为隋唐及以后正面人物,渗透道德教化。篇幅一般在600字左右。断句和文化常识是近两年新题型。下表是河北省今年得分情况:15年甲乙两套卷题干表述完全一样: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考点更全面,更合理,应该会更稳定。第4题第二年出现,命题时的具体

34、作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选项无错误。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含意。第5题第一年出现,明年有可能难一些。6、7题老生常谈。第6题往往错在分析部分,概括部分一般不怎么设错。第7题重点词单音节、多音节并重。动词最多,名词、形容词、有一定意义的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也都在考核之内。河北省近几年把翻译的句意分也简化处理,一般每个句子找五个采分点即可。复习策略:断句题,开口读,读出语感,读懂文意,不必过分讲求技巧。高考题一般不是靠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35、等来设错。古代文化常识,试题随文考察,我们也就随文学习,随文积累。同时,要有适当的专项练习。概括分析要用对照、推断法,把选项与原文相关语句细细对照;有些词语不好理解,运用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去解决。翻译要坚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的原则。备考着力点,还应放在词汇的积累,实词(不局限于120个)、虚词(不局限于18个)。文言断句的根本,在于正确理解语段意义。首先反复诵读,文言断句的根本,在于正确理解语段意义。首先反复诵读,力求大体把握文意。然后凭借语感,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力求大体把握文意。然后凭借语感,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围。备考策略:备考策略:1根据标志性语言断句根据标志性语言断句 句首发

36、语词:“夫、惟、盖、故、凡、且、且夫、唯、盍、若夫、得无、何其”等,可在其前面断句;句首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首谦敬词、人称或指示代词有“窃、请、敬、吾、余、予、尔、汝(女)、彼、此”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句首关联词,如“苟、纵、纵使、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若、至若、是以、继而、然则、虽、虽然、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故、是故”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句首时间副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是时、昔者、乃今、有顷”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句;常在句首的疑问词有“何、谁、孰、安、胡、焉、奚”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句;经常出现在句末的虚

37、词有“乎、哉、矣、也、者、耶、(邪)、焉、欤、兮、耳、而已”、等,可以在其后面断句。2 根据句法知识断句根据句法知识断句 文言文语法和现代汉语有相似之处:谓语大部分由动词充当,抓住谓语动词可以提高断句的准确率。3.3.理清人物关系,抓住对话标志理清人物关系,抓住对话标志 文言文人物对话标志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也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文言对话中表谦敬的代词或副词如“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等也常常出现在句首,也为断句提供了方便。4 根据修辞技巧推断根据修辞技巧推断 文言文讲究句式,音律和谐,经常运用顶真、对比、对经常运用顶真、对比、对称、排比、对仗、反复等修辞

38、方法。称、排比、对仗、反复等修辞方法。5根据文化常识推断根据文化常识推断 文言文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常识,如典章制度,谦敬人称,天文历法,官职变动,衣食住行等。翻译答题步骤(1)标准是“信、达、雅”,重点是“信”。(2)答题要领(一大原则四项注意):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注意特殊句式;注意词类话用;注意译文通畅。(3)答题方法:先分解(按句子成份剖解,找出动词,句意自见);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61”方法:替(古今异义现代替古代)、扩(一词多义单音扩双音)、留(人、物、地、官名词)、增(省略句)、减(语气助词,如:者、也、哉、之)、移(倒装句)猜(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后组

39、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翻译文言文的步骤和方法有一首口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仔细斟酌,揣摩语气。省略句子,适当补齐。遇有倒装,调整词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审慎断句。对照原文,力求直译。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之古代诗歌阅读之古代诗歌阅读甲卷15-13:唐诗、唐诗加宋诗、唐诗乙卷15-13:唐诗、宋词、宋词选材特点选材特点:以唐宋诗词为主,诗选律诗、绝句,熟悉的作者与不熟悉的作者均有。诗歌类型以抒情咏

40、怀类诗歌为主,其次送别类、怀古类、思亲类、边塞类、咏物类。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来看,这类诗感情表达更为显豁,中学生更易理解,更符合“浅易”要求;另一方面,从命题角度来说,难易程度更易把握,考查的面也更宽,更易命题。下表是河北省今年得分情况:13年甲卷:年甲卷: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

41、,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13年乙卷:年乙卷: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14年甲卷:年甲卷: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

42、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参考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14年乙卷:年乙卷: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9

43、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参考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15年甲卷:年甲卷: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

44、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15年乙卷:年乙卷: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

45、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思想感情类题目仍是重点。诗句理解类题目逐渐减少,艺术手法类题目逐渐增加,考查更灵活,问法如当年考诗句理解类题目一样,常常打破常规。如15年乙卷。12年: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复习策略:1、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2、掌握常见表现手法。、掌握常见表现手法。(1)以类定调 所谓以类定调,即让学生明常见诗歌类型所所谓以类定调,

46、即让学生明常见诗歌类型所表达的基本情感,使其知类而明其调。表达的基本情感,使其知类而明其调。古代诗歌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古代诗歌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别,每一类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有其共性特征,把每一类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有其共性特征,把握了这种共性特征,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去把握诗握了这种共性特征,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歌的情感基调。表达物是人非、世事变迁、人事沧桑之感。借古讽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或对当朝廷的劝谏和不满 表达个人的抱负或豪情壮志。(11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题。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

47、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分)【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表达羁旅飘泊的孤凄,思乡怀人之情,怀才不表达羁旅飘泊的孤凄,思乡怀人之情,怀才不遇之苦。

48、遇之苦。如如15年甲卷年甲卷 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根据所咏之物所表达情感也有不同,可以表根据所咏之物所表达情感也有不同,可以表达诗人高洁的品行、傲岸的情怀达诗人高洁的品行、傲岸的情怀,或者寄寓,或者寄寓诗人美好的愿望,还可以用来表达某种人生诗人美好的愿望,还可以用来表达某种人生哲理等。哲理等。(07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小斋即事 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

49、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的情怀?(6分)分)【参考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2)以题定调 要把握文题信息,有的诗歌题目当中就包含情感信息。要把握文题信息,有的诗歌题目当中就包含情感信息。(12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

50、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3)以背景定调 背景,诗人创作时的社会背景、身世遭际,以及诗人的思想、个性,都属于背景范畴,从这些信息中我们一般可以对一首诗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对于非著名诗人,如果需要这一类信息通常会加注,所以读诗必先看注释。对于著名诗人往往不加注,这就需要学生联系自己已前

51、所掌握的诗人的相关知识,所以平时要让学生对于著名诗人要有更多的了解。(4)以情感词定调 所谓情感词,是指诗歌中能够直接点明作者情感所谓情感词,是指诗歌中能够直接点明作者情感的词语。把握了这些情感词,对于诗歌的情感基的词语。把握了这些情感词,对于诗歌的情感基调就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把握。调就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把握。(13甲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甲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朱熹惆怅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折寄遥怜怜人似玉,人似玉,相思相思应恨劫成灰。应恨劫成灰。沉吟沉吟日暮寒鸦起,却

52、望柴荆日暮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独自回。回。(5)以意象定调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内涵,表达一种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内涵,表达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取向,在较为含蓄的诗歌中,意象的品味就对稳定的情感取向,在较为含蓄的诗歌中,意象的品味就成为我们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另一个突破口。成为我们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另一个突破口。(12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53、)【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可分抒情手法、艺术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可分抒情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艺术手

54、法主要有:艺术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对比;(4)白描;(白描;(5)渲染;)渲染;(6)象征;()象征;(7)动静结合;()动静结合;(8)以动衬静;()以动衬静;(9)以乐)以乐景衬哀情;(景衬哀情;(10)卒章显志;()卒章显志;(11)欲扬先抑等。)欲扬先抑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即先言它比兴,即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比喻;(3)借代;借代;(4)拟人;(拟人;(5)夸张;)夸张;(6)双关;(双关;(7

55、)对偶;)对偶;(8)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等。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之名篇名句默写之名篇名句默写15年题干一致:年题干一致: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缺部分。选材特点选材特点:范围固定。范围固定。考试说明考试说明附录了附录了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默写题均从这,默写题均从这64篇段里设题。高中学段诗文赋分篇段里设题。高中学段诗文赋分4分,初分,初中诗文赋分中诗文赋分2分。分。下表是河北省今年得分情况:14年甲卷年甲卷14年乙卷年乙卷命题分析:从14年开始,默写题目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56、部分”改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不再只是简单地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去填写,而是给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逍遥游离骚都是14年考过的篇目,今年又各自在甲卷和乙卷中重复出现。这让大家很是意外。过去的“三年不同篇,五年不同句”的猜题规律不再奏效。命题人没有超出64篇的范围,又有效地打击了猜题,让人无话可说。而且还能拉开学生得分的距离。这个题给我们一个告诫:默写不能投机。但是,话说回来,今年已经告诫了,明年还会第三次出现吗?复习策略:加强对“默写”的训练。单纯地依靠背诵会导致学生模糊了汉字的形体,仅

57、存留语音印象,而汉语中大量的同音字、形近字对于学生准确记忆诗句存在一定的干扰。因此,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及复习应该将背诵与默写紧密结合,既要熟练背诵,又要准确默写。不可以只停留于背诵,背诵的熟练程度与默写的准确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同时,还要结合诗词的内容,注意汉字的表意性。最重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强调背诵之外,还要注意理解,考生的很多错误是由不理解原文造成的。目前,甲卷未考过阿房宫赋离骚登高念奴娇 赤壁怀古,乙卷登高琵琶行尚未考过。如果有可能,可以将64篇尤其是诗歌的鉴赏文字印给学生,既让学生理解要背诵的文章,又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15年乙卷:(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

58、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唐诗鉴赏辞典:15年甲卷:(3)杜牧赤壁中“,”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唐诗鉴赏辞典: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之选考题之选考题如何选?2015年是个真命题用血写的事实告诉学生,不要拿高考去冒险。用血写的事实告诉学生,不要拿高考去冒险。2014年高年高考,河北省考,河北省36万多考生中,选做小说阅读题的有万多考生中,选做小说阅读题的有9032人。人。其余其余35万多考生选做传记题。做小说题的,全省平均分万多考生选做传记题。做小说题的,全省平均分是是9.93分。做传题记的,全省平均是分。做传题记的,全省平均是19.

59、69分。做小说题分。做小说题的,没有得满分的;做传记题的,得满分的比比皆是。的,没有得满分的;做传记题的,得满分的比比皆是。两者相差过于悬殊。之所以产生这样大的差距,是因为两者相差过于悬殊。之所以产生这样大的差距,是因为小说是艺术,艺术都是难懂的。小说是艺术,艺术都是难懂的。而传记题则十分简单,而传记题则十分简单,题怎么出都出不难。(题怎么出都出不难。(2014年之前的实用类阅读得分,年之前的实用类阅读得分,依据各省的抽样统计,基本是传记得分比小说高依据各省的抽样统计,基本是传记得分比小说高5-9分)分)不过不过20152015年似乎发生了变化,但从题目以及学生的作答年似乎发生了变化,但从题目

60、以及学生的作答来看,很明显,来看,很明显,1515年乙卷的传记阅读难度陡然上升,文年乙卷的传记阅读难度陡然上升,文学类的难度却下降不少,因此,选择何种文体还真是个学类的难度却下降不少,因此,选择何种文体还真是个问题。问题。这样命题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两类试题的难度系数,也是有意识地引导老师与学生要重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不过,15年的甲卷貌似还是传记比小说容易得分。建议大家看看乙卷的传记。15年的考试说明附了新闻阅读的题型,16年会不会考到?我们从试题分析里找几段话来研究一下。15甲卷:第四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选考题,本来是为体现高中新课程的选择性而设计的。经过几年

61、的考试实践,从实际效果看,选第四大题的考生远多于选第三大题的,这是由两类文本性质的不同造成的。为了解决三、四两大题不相匹配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作了两方面改进,一是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二是适当增加题目本身的难度。这样,不仅可以适当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也使高考更加贴近、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实际,同时还可以为未来的考查在多个领域及现实生活中选材、增加多种信息呈现形式、为能力素质考查提供情境等的改革措施进行一定的试测。在考试大纲未作修订的情况下,今年仍继续沿用这一命题思路。15年乙卷:今年在这一命题思路的基础上,选择了学术自传,其意义在于:不仅继续适当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

62、,以使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匹配程度得到提升,而且也使高考更加贴近我们阅读实用类文本时可能接触和考虑到的各方面信息,如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文本与语境的关系、文本的倾向性、信息的客观性及可信度、文本的文体性质及修辞效果等诸多方面,从而为未来考查实用类文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文体性质和交往功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理解和采信等改革措施提供契机。“在考试大纲未作修订的情况下,今年仍继续沿用这一命题思路。”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明年考试大纲修订了,全国课标卷才有可能考新闻阅读;如果不修订,还会考传记。传记被替换,看来是迟早的事,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建议适当关注新闻阅读。今年没考,明年

63、呢?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近三年课标卷命题研究之传记题之传记题传记题选文喜欢跟热点,与现实密切相关。13年甲卷:本大题以刘重来发表于光明日报“人物周刊”上的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一文为主,选择实业家卢作孚,不仅在以往的基础上拓展了人物传记的选材范围,而且在当今“中国梦”、“强国梦”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大背景下,无疑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3年乙卷:本大题的材料以赵家业陈纳德一书为主,在当今注重军事强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选择一个对中国非常友好的、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国外军事家传记作为考试材料,无疑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4年甲卷:传记作品之所以深

64、受青年学生欢迎,就在于传主身上洋溢着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当代青年,就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为人,自觉把个人志趣与国计民生结合起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选邓叔群传记作为阅读内容,在考查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无疑也有利于引导、激励他们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实现青春梦想,创造精彩人生。14年乙卷:玻尔的事迹告诉我们:在求真的过程中胸怀坦荡,营造自由、平等的研讨氛围,鼓励创新、协同合作,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在科学的研究中不忘为人类的未来负责,是很多伟大科学家的选

65、择。这一点对于强调科技与人文并重的今日中国,有重要启示意义。15年甲卷: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卢沟桥的枪声,曾震撼了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心。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国共两党摒弃成见,团结御侮,用血肉之躯,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就是在正面战场为国捐躯的突出代表。本大题的传记阅读以国共两党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戴安澜为对象,不仅适合考查考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有利于在当代青年中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疑也有助于两岸人民在戴安澜等抗日先烈精神的感召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5年乙卷:青年学

66、生喜欢阅读传记作品,往往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类似传记文学作品这样的实用类文本的文体、功能、修辞和倾向性,使学生面对这类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时能够理解到位并作出有效选择,是大数据时代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选朱东润自传及相关链接作为阅读内容,在考查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无疑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在更为宽广的社会情境和更为细致的文本语境中捕捉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和采信信息,使得他们更好地感受实用类文本传递的正能量,更为准确地理解个人、文章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成为慎思、明辨、笃行的当代青年。双选题:13年之前,E项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概括,容易形成套路,13年的命题思路作了调整,即五个选项都是对所给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但15年的甲卷E项又回到了套路上。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试题分析】E项,这一项是对全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其中,“固守东瓜,收复棠吉”出自毛泽东挽诗中的“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采薇出自诗经,是一首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