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08847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东汉东汉魏魏蜀蜀吴吴西晋西晋北朝:十六国北朝: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东晋南朝:东晋宋、齐、梁、陈宋、齐、梁、陈政治政治:长期分裂,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长期分裂,分裂中孕育统一的因素政权更政权更替频繁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民族民族: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经济经济: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君主专制的演进:君主专制的演进: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2、。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晋书段灼传段灼传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依据划分依据司马迁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2四大区域四大区域 地区地区 项目项目 山东地区山东地区 山西地区

3、山西地区 江南地区江南地区 龙门碣石以龙门碣石以北北 分布分布 河南崤山以河南崤山以东,史称中原东,史称中原 河南崤山河南崤山以西以西 特点特点 经济最发达经济最发达和最重要的和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粮食产地 是经济重是经济重心之一心之一 人口人口稀稀少;生产少;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落后 是传统畜牧是传统畜牧区或半农半区或半农半牧区牧区 地位地位 经济经济 重心重心 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差距较大 经济实力经济实力_ 十分有限十分有限 分布特点分布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力发展不平衡不平衡的特点。的特点。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

4、重心的原因?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劳动力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相对密集;(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较为普遍;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较为普遍;(3)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一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不待贾(买卖)而足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

5、亦无千金之家。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 材料二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之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之地,亩值一金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

6、宋书宋书卷五十四卷五十四材料一反映出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材料一反映出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些发展?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一、推动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一、推动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p22 p22(1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江南地区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

7、。(2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北方战乱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相对稳定,为江,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3 3)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南方统治者为增强实力,南方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重视发展经重视发展经济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4 4)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增加了劳动力,劳动力,带来带来先进先进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和和技术。技术。(5 5)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

8、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繁荣。(6)其他条件: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共同劳动。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原因:原因:中国古代,由于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天灾人祸不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1)时间:时间:两晋之际两晋之际。(2)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3)影响: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迅速恶化。2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中原人口南

9、迁的第二次高潮。(1)时间:唐时间: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以后。(2)原因:安史之乱。原因:安史之乱。(3)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3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1)时间:时间:两宋之际两宋之际。(2)原因:靖康之变。原因:靖康之变。(3)影响: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影响: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了南北文化的融合。时间时间阶段阶段结果结果孙吴、孙吴、东晋、东晋、南朝南朝南北经济

10、南北经济趋向平衡趋向平衡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稻麦兼种、水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手工业、商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手工业、商业进步,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业进步,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中唐以中唐以后后南方逐渐南方逐渐超过北方超过北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都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在继续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南宋时南宋时,苏、湖、常、秀苏、湖、常、秀(秀水秀水,今浙江今浙江嘉兴嘉兴)有有“天下粮仓天下粮仓”之美称之美称,还产生了还产生了“苏苏湖熟湖熟,天下足天下足”的谚语。的谚语。

11、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现象?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南宋时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人口南迁

12、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

13、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入宋以后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军人物

14、,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度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 C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D 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1农业农业p21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采用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耕耙技术;灌溉工具灌溉工具曹魏,翻车;曹魏,翻车;2手工业手工业p25 出现

15、出现灌钢法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北北朝烧出成熟的朝烧出成熟的白瓷白瓷3商业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耙和耱:耙和耱:是一种精耕细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造纸术:造纸术:p60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产量大增,纸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产量大增,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洛阳、长安、建业、扬州是著为最主要书写材料,洛阳、长安、建业、扬州是著名的造纸中心。名的造纸中心。农学:农学:p61北魏贾思勰的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四大农书之是四大农书之一。一。数学数学(1)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

16、算圆周率的正)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确方法。(2)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在)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还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还著有著有缀术缀术。思想:思想:p47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广为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广为传播;传播;道教道教(1)东晋)东晋葛洪葛洪结合结合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成改造道教,使其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为地主阶级的宗教。(2)梁朝时的)梁朝时的陶弘景陶弘景吸收吸收佛教教义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观念,建立起道教的

17、神仙体系。佛教佛教(1)传播的原因)传播的原因 政治基础政治基础统治者的推崇与提倡统治者的推崇与提倡。社会基础社会基础社会动荡,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百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百姓被迫颠沛流徙,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希望精神上姓被迫颠沛流徙,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希望精神上得到解脱。得到解脱。思想基础思想基础欺骗性与诱惑力(欺骗性与诱惑力(生死轮回、因果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应),让他们在渺茫的,让他们在渺茫的“来世来世”中得到虚幻的慰藉。中得到虚幻的慰藉。(2)传播的危害)传播的危害 佛教给社会带

18、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佛教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云岗石窟第云岗石窟第20窟露坐大佛窟露坐大佛书法:书法:p64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东晋草书大家有王羲之、王献之。东晋草书大家有王羲之、王献之。东晋行书大家有王羲之。东晋行书大家有王羲之。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绘画: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绘画理论,提出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绘画理论,提出“以形以形传神传神”,东晋画家顾恺之,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洛神赋洛神赋图图。陶渊明田园诗陶渊明田园诗特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特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代表作:代表作: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桃花源诗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 小说:小说:p66魏晋南北朝出现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搜神记等志怪等志怪小说。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