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05578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地方守全丧失独立性)(地方守全丧失独立性)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制,绝对服从中央。1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度是如何建立的?时间时间:秦创立后,延续:秦创立后,延续2000余年余年 基础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实质实质:处理两个关系,在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处理两个关系,在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点特点: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而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而 掌握大权。掌握大权。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服从皇帝。职能职能: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扰,: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

3、益冲突,组织重大工程。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组织重大工程。一一 法令出一法令出一1 1、萌芽于战国、萌芽于战国2 2、建立于秦朝、建立于秦朝3 3、巩固于西汉、巩固于西汉4 4、完善于隋唐、完善于隋唐5 5、加强于北宋、加强于北宋6 6、发展于元朝、发展于元朝7 7、强化于明清、强化于明清2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皇帝皇帝全全 国国 政政 务务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太太 尉尉丞丞 相相监察监察军事军事助理助理如何减少皇如何减少皇权的削弱?权的削弱?商君书商君书强调强调“权制独断于君。权制独断于

4、君。”“”“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史记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列传“法令出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小大皆决于上”司马迁司马迁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二二 君权和相权君权和相权 汉汉武帝所用丞相武帝所用丞相三人,下狱死者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聋作哑,唯命是 从而已。以至于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大事,汉武帝竟说说“田蚡不足田蚡不足与计与计”。汉武帝。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

5、、内朝来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压制宰臣和外朝,当拜公孙贺为相当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哭,不受印绶。姓名姓名离任原因离任原因任职时间任职时间窦婴窦婴免职免职年月年月许昌许昌免职免职年月年月田田去世去世年月年月薛泽薛泽免职免职年月年月公孙弘公孙弘去世去世年月年月李蔡李蔡畏罪自杀畏罪自杀年年严青翟严青翟畏罪自杀畏罪自杀年月年月赵周赵周下狱死下狱死年月年月石庆石庆去世去世年月年月公孙贺公孙贺下狱死下狱死年月年月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 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6、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司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同平章同平章事事专制顶峰之:专制顶峰之:明:明:1)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你如何看待你如何看待“废丞相废丞相”?2)明成祖(永乐帝朱棣):内阁制)明成祖(永乐帝朱棣):内阁制职责:职责:皇帝助理皇帝助理地位:地位:官位较低;官位较低;非法定地位;非法定地位;非中央正式行政机构非中央正式行政机构太监牵制。太监牵制。专制顶峰之:专制顶峰之:清:清:1)军机处)

7、军机处中央中央隆宗门内军机处隆宗门内军机处军机处的特点?军机处的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决策封闭性强;为君主专制服务。综述:明清以来,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综述:明清以来,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制,严重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制,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4)文字狱)文字狱思想专制思想专制汉代:西汉武帝时期形成汉代:西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中朝”又称又称“内朝内朝”,由皇由皇 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对重要政事先自作出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对重要政事先自作出决策。决策。“外朝外朝”由丞相、御史大臣等官僚构成。由丞相、御史大臣等官僚构成。隋唐:三省

8、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均为,三省的最高长官均为宰相宰相。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宣政院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宣政院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朝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到元从汉到元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强化与强化明明 清清 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及衰落发展线索发展线索(2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封建君主完全主宰国家政治。封建君主完全主宰国家政治。政治决策具有政治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对地方实

9、行严格管理,地方没有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地方没有自主权自主权。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 1、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读(1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明朝内阁制度(背景、过程、地位和作用)明朝内阁制度(背景、过程、地位和作用)清朝军机处(目的、内容、性质、影响)清朝军机处(目的、内容、性质、影响)(2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拓展:对君主专制制

10、度的评价和认识。拓展: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和认识。n史料链接:史料链接:n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n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n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

11、近前指给他看。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在皇帝面前议事了。n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大朝议”须须“众官皆跪众官皆跪”。清朝。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n读史感悟:读史感悟:n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知识图表西汉西汉唐朝唐朝宋朝宋朝明朝明朝

12、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削夺相权。削夺相权。a频繁任频繁任免丞相。免丞相。b破格选破格选用人才。用人才。C.设设“中中朝朝”(又称(又称“内朝内朝”)抑制以丞相抑制以丞相为首的为首的“外外朝朝”的权力。的权力。实行多相制度,实行多相制度,三省最高长官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权一分为三,参加政事堂议参加政事堂议事的其他官员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亦等同于身份亦等同于宰相。宰相。设同中书设同中书门下平章门下平章事、枢密事、枢密使、参知使、参知政事和三政事和三司使,分司使,分化相权。化相权。废丞相,废丞相,权归六部。权归六部。相权的不断分散和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相权的不断分散和削弱,君权不断加

13、强 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秦秦: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中央中央 监御史监御史地方地方2.汉武帝时汉武帝时: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中央中央 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和诸侯王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和诸侯王3.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监察机构设置,唐唐-御史台;御史台;宋宋-御史台,知州,通判制度;提点刑狱司等。御史台,知州,通判制度;提点刑狱司等。明明-都察院都察院 厂卫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清清-都察院都察院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监察吗?古

14、代的监察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监察吗?古代的监察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建立,历经唐宋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建立,历经唐宋元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你认为应该发展,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你认为应该怎样认怎样认识识中国这一制度?中国这一制度?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 主要的选官制度读史感悟:读史感悟: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

15、思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地方行政区划变化与管理地方行政区划变化与管理时间时间战国战国(秦)(秦)秦朝秦朝汉初汉初东汉末东汉末隋隋唐唐宋宋元元区划名称区划名称县县郡、县郡、县郡国并行郡国并行州、郡、县州、郡、县州、县州、县道、州、县道、州、县路、州、县路、州、县省、路、府、州、县省、路、府、州、县说明说明“州州”西汉时为监察西汉时为监察区区“道道”初为监察区初为监察区

16、(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五五.行省的设立行省的设立 1.汉初郡国并行制 2.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州、郡、县 3.唐宋地方行政区划:道和路、州、县、4.元代:行省制度 内容:行中书省及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你知道金华在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吗?你知道金华在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吗?夏商周:夏商周:秦朝:秦朝:两汉:两汉:唐:唐:元:元:宋:宋:明:明:清:清: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存州,郡,县道,州,县道,州,县路,州,县路,州,县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另:中书省;宣政院)(另:中书省;宣政院)行

17、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行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行省制度。省,道,府,县行省制度。省,道,府,县秦朝秦朝汉末魏晋汉末魏晋唐朝唐朝宋朝宋朝元朝元朝郡郡道道路路行省行省州州州州县县县县县县州州郡郡县县路路州州县县明朝明朝清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府府县县省省道道府府县县府府1)历代行政区划的设置历代行政区划的设置(另:中书省;枢密院)(另:中书省;枢密院)元代的行省元代的行省蒙古:蒙古:东北:东北:云贵:云贵:台湾:台湾:岭北行省岭北行省辽辽阳阳行行省省云南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小结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

18、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府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府夏商周: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秦朝: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朝仪制度两汉:两汉:中央:中央:内、外朝制内、外朝制唐:唐:元:元:宋:宋:明:明:清:清:废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度设立军机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19、枢密院,三司中书省,枢密院中书省,枢密院三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秦秦: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中央中央;监御史监御史地方地方2.汉武帝时汉武帝时: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中央中央 刺史刺史地方地方3.唐唐-御史台;御史台;4.宋宋-御史台;知州,通判制度;提点刑狱司等。御史台;知州,通判制度;提点刑狱司等。5.明明-都察院都察院;厂卫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6.清清-都察院都察院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 主要的选官制度世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

20、制夏商周:夏商周:秦朝:秦朝:两汉:两汉:唐:唐:元:元:宋:宋:明:明:清:清: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存州,郡,县道,州,县道,州,县路,州,县路,州,县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另:中书省;宣政院(另: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枢密院)行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行省制度。承宣布政史司,府,县行省制度。省,道,府,县行省制度。省,道,府,县秦朝秦朝汉末魏晋汉末魏晋唐朝唐朝宋朝宋朝元朝元朝郡郡道道路路行省行省州州州州县县县县县县州州郡郡县县路路州州县县明朝明朝清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府府县县省省道道府府县县府府1)历代行政区划的设置历代行政区划的设置

21、(另:中书省;宣政院(另:中书省;宣政院 枢密院)枢密院)秦朝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到元从汉到元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强化与强化明明 清清 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及衰落发展线索发展线索 制度制度类别类别 分封制分封制 郡县制郡县制 朝代不同朝代不同 西周实行西周实行 秦朝秦朝推广推广 条件不同条件不同是与是与宗法制宗法制相联系的,以相联系的,以血缘血缘关系为基础关系为基础是在国家是在国家大一统大一统的条件下实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行的,是按地域地域划分的划分的 内容不同内容不同诸侯,拥有诸侯,拥有封地,封地,王位王位世世袭袭,官吏由官吏

22、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只拥有俸禄,只拥有俸禄,没有土地,不没有土地,不世袭世袭,作用不同作用不同诸侯国拥有很强的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地方独立性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力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一 特点不同特点不同 贵族政权贵族政权 官僚政治官僚政治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地方守全丧失独立性)(地方守全丧失独

23、立性)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制,绝对服从中央。1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化行政制度行政制度监察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朝代朝代 中央中央 地方地方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仪制度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朝仪制度 郡县制郡县制 汉:三公九卿,中朝制度。汉:三公九卿,中朝制度。郡国并行郡国

24、并行 州州 郡郡 县县唐:三省六部制。唐:三省六部制。道道 州州 县县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路州县路州县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行省制行省制明:内阁制,宣政院。明:内阁制,宣政院。行省制行省制清:军机处,密折制度,理藩院。清:军机处,密折制度,理藩院。行省制行省制秦:御史大夫,监御史秦:御史大夫,监御史汉:御史大夫,刺史汉:御史大夫,刺史唐:御史台,唐:御史台,宋:御史台,提点刑狱司通判,知州。宋:御史台,提点刑狱司通判,知州。元:元:御史台御史台 明清:都察院明清:都察院先秦时期:世官制先秦时期:世官制汉汉隋:察举制隋: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隋唐清末:科举制清末: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